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外鼻形态的初步测量*

更新时间:2009-03-28

颜面重要器官如鼻、眼、耳,可因肿瘤、外伤等原因导致缺损,赝复体修复重建软组织外形是重要的修复方法。颜面对称结构(眼、耳)的缺损,可采用自身结构镜像反转对照修复,而鼻缺损,需要参照患者面部的比例及鼻数据库进行参考比对重建[1]。面部CT三维重建技术是研究颌面部组织形态及数据信息的重要测量方法之一,不仅可反映颅颌面部骨质结构特点,还可进行软组织成像,显现面部皮肤的表面影像。利用CT数据重建颅面部软组织三维形态从而完成CAD/CAM颜面缺损修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已被研究所证实。本研究抽取浙江健康汉族成人CT数据,对鼻形态做初步测量,为本地鼻缺损患者的修复提供数据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且需拍摄颌面部CT的患者共29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52例,年龄24-55岁之间。

1.2 纳入标准 (1)本人及以上直系两代亲属均为浙江汉族人;(2)面部五官及头颅均无发育畸形;(3)颌面部无外伤史、骨骼手术史;(4)鼻唇部无皮肤病;(5)鼻部无感染性或过敏性疾病;(6)无颌骨缺损、咬合关系个别正常合。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其接受知识能力有限,单一模式很难达到教学效果。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游戏教学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游戏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排除标准 (1)眼、耳、鼻、唇明显不对称者;(2)鼻部畸形者。

对照组病患吞咽不适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切口黏连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伤口疼痛例数与观察组相比,P大于0.05,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测量的线性距离、角度值(见图4)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鼻高(鼻根点至鼻下点的距离);鼻长(鼻根点至鼻尖点的距离);鼻深(鼻下点至鼻尖点的距离);鼻宽(两侧鼻翼点之间的距离);内毗间距(两侧内毗点之间的距离);鼻翼基底宽(两侧鼻翼曲线最外点之间的距离);鼻翼长(鼻尖点至鼻翼曲线最外点的距离);鼻翼厚度(同侧鼻翼宽度测量点之间的距离);鼻额角(背线与前额至鼻根的斜面的夹角);鼻尖角(鼻背与鼻小柱构成的角度);鼻唇角(鼻小柱与上唇构成的角度)。

解剖标志点:左右内毗点(眼在正常开度时,上下眼睑内侧端的交点);鼻根点(鼻额缝和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可由指尖们及确定);鼻尖点(头部Frank furt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时,鼻尖最向前突出的一点);鼻下点(正中矢状面上,鼻小柱下缘与上唇皮肤部所组成的角的顶点);上唇点(上唇轴膜部和皮肤部交界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左右鼻翼点(鼻翼最外侧点);鼻翼厚度测量点(鼻尖点至鼻翼点连线中点处);鼻翼曲线最外点(鼻翼基底曲线的最外侧点)。

1.4 测量方法 拍摄颌面CBCT(Kavo exam vision),原始数据通过M im ics软件做软组织1∶1三维重建。

  

图1 选取阈值(灰度)

1.4.2 模型修整 由于Magics切割得到的鼻部三维数据是完整封闭的实体模型,包含很多内部形态信息,例如鼻腔、鼻甲等,而计算机设计鼻赝复体时,只需提供外鼻的表面轮廓三维信息,内部形态信息的存在会对设计过程造成干扰,因此用Geomagic软件将多余信息去除。将数据导入软件后,选择鼻面部外表面轮廓数据,经反选后,删除其余面片数据。之后经降噪和平滑处理,最终完成外鼻三维形态数据的获取过程(图2)。

  

图2 重建的鼻外形

BIM工作站依据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标准层样板户型和质量样板区进行了精细建模,并且与VR虚拟现实施工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施工过程、模板搭配、砌体排砖和饰面砖排砖等将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可视化,通过此举确立了样板展示方案,减少了实际作业的返工次数,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加强了施工过程的项目管理能力[4],标准层虚拟样板间漫游如图3所示。

  

图3 鼻形态主要测量解剖标志点及角度测量示意图

1.4.1 三维重建 在M im ics软件中,新建掩膜,选择软组织阈值,一般软组织的阈值低限在-700以下,针对每个患者数据进行调整,直至软组织与空气界面的轮廓信息全部被分割选择出来(图1)。应用计算3D(Calculate 3D)功能,选择轮廓内插法,在不进行平滑的条件下,对面部整体的掩膜进行三维重建,并将重建的三维模型导出成stl格式保存。将三维模型导入到Magics中,使用切割功能,将鼻部与周围组织分隔开,范围选择为垂直方向从眉间点到口裂点,水平选择在双侧颊点之间,得到鼻部的三维模型,并在此保存为stl格式。

1.4.3 鼻形态测量 根据重建的“数字鼻”,参照Farkas LG等所定义的头面部测量点,在软件中直接标记解剖标志点,并测量主要线距及角度(图3),测量结果于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

槭树科(Aceraceae)植物泛称“槭树”或“枫树”。槭树科植物树叶可呈现出绿色、紫色、红色、金黄色的亮丽色彩且季相变化明显,是世界著名的色叶观赏树种。河南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且具有南北交融、东西过渡的特征[1]。笔者以郑州地区适宜生长槭树科植物为例,探讨其在植物景观中的配置模式,以充分挖掘利用河南地区槭树科植物资源,进而为槭树科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图4 鼻形态主要测量项目

2.结果

浙江健康成年汉族男女鼻外形测量显示,除鼻深(P=0.8766)、鼻额角(P=0.6124)两组数据男女无统计学差异外,外形线性距离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0.05),而角度测量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P<0.05),附表。

 

附表 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外鼻形态测量(X±SD)

 

3.讨论

Meng等[2]研究认为,女性16岁以后、男性18岁以后,鼻高和鼻深发育停止。部分学者认为,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颌面软组织外形存在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及种族差异[3]。本文研究对象为浙江籍汉族男性女性,外鼻形态与张智棋[4]对河南省成年汉族人外鼻形态测量值比较可见,河南汉族人群鼻高(男性59.6±4.9mm,女性55.6±3.7mm),鼻长(男性52.5±3.0mm,女性49.2±3.7mm),鼻深(男性21.6±2.6mm,女性18.1±2.5mm)相较于浙江汉族人群大,而鼻宽(男性36.2±2.7mm,女性34.4±2.2mm),鼻翼基底宽度(男性27.8±3.2mm,女性28.6±4.7mm),鼻翼厚度(男性5.3±0.8mm,女性4.8±1.0mm)相对浙江汉族成人较小。鼻翼长(男性30.7±3.7mm,女性 29.8±2.6mm),鼻额角(男性 146.0±7.9°,女性 145.2±8.4°),鼻尖角(男性 78.0±6.5°,女性79.8±7.2°)和鼻唇角(男性 99.0±12.0°,女性102.4±11.0°)两省差异并不显著。李鸿艺等[5]对广西籍汉族女性面部软组织的测量比较,浙江汉族女性鼻宽明显小于广西汉族女性(38.95±2.00mm),鼻高无明显差异;鼻额角、鼻唇角均大于广西汉族女性(131.57±7.42mm、91.96±10.44mm)。在性别差异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浙江汉族男性外鼻在形态上比女性大,轮廓较分明,男性鼻尖角、鼻唇角、鼻额角均小于女性,女性鼻尖较男性更为上翘。河南汉族人群鼻基底宽度男性小于女性,鼻额角男性大于女性,而浙江汉族人群恰与之相反。其余项目两省男女差异情况类似。各地人群鼻外形测量值的差异与研究样本数量、测量方法等因素有关。今后需大数据多中心的联合研究。

关于外鼻形态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接测量法,照片测量法及三维测量法[6]。直接测量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捷;但测量过程中与软组织接触,压迫软组织压迫从而影响测量结果,且手工操作易带来误差。照片测量法可分为普通照片法,X线头影测量法等,较直接测量法重复性更高,数据更为精确尤其是关于角度的测量结果。但无法提供三维立体结构信息,且对照片的拍摄具有较高的要求。关于三维测量法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较多研究,目前获取三维重建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核磁共振法、断层扫描法、激光扫描法、云纹影响法等[7-9]。本研究采用颌面CBCT获取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作为计算机断层扫描的一种,扫描精度高,获取数据准确,更便于外鼻形态数据的获取及管理,有利于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

因先天发育、肿瘤、外伤等造成鼻部畸形的患者亟需修复鼻部外形。本研究中鼻形态及其线距、角度值为各类鼻畸形手术、鼻缺损手术和鼻赝复体修复提供数据库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顾晓宇.数字化口腔颌面缺损赝复技术[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5):272-276

[2] Meng HP,Goorhuis J,Kapila S,et al.Grow th changes in the nasal profile from 7 to 18 years of age[J].Am JOrthod DentofacialOrthop,1988,94(4):317-326

[3] 蔡生青,石 冰.正常鼻形态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3):378-380

[4] 张智棋.河南省成年汉族人鼻部数据测量与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5] 李鸿艺,翦新春,李银丹,等.广西籍汉族年轻女性面部软组织的测量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266-1271

[6] 唐梦瑶,张宇光.面部测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2010,21(5):257-259

[7] 焦 婷,张富强.应用核磁共振(MRI)采集及三维重建面部表面软组织形态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7,8(4):265-267

[8] 朱光辉.颅颌面部组织测量方法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12(2):214-216

[9] SongWC,Kim SJ,K im SH,et al.Asymmetry of the pal pebm l fissure and upper eye lid crease in Koreans[J].JP 1ast ReconstrAesthetSurg,2007,60(3):251-255

 
杨翼,戴宜君,徐忆,董研,朱剑,何传鑫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