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独立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与意义

更新时间:2009-03-28

独立学院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要生力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狠抓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院办学影响力、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1]。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更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顺利就业。

1 双导师的相关概念

1.1 双导师的含义界定

导师制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在牛津大学实行,继而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得到应用。早在1938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在大学倡导推行了导师制,但这一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较多,在本科生教育中应用较少。进入新世纪之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再次尝试导师制,引领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热潮。

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尚未上升到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因此对其也没有统一的界定和定义,各高校采用的形式也千差万别。 有“多对一”、“多对多”、“一对多”、“一对一”的不同指导方式;有学习导师制、科研(学术)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的不同指导内容;也有“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班主任+导师”等的不同指导教师。尽管实现形式多样,内容也各有侧重,但都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需要突出发展某一特殊才能,并给予个指导。本文中所指的双导师制主要指的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

1.2 双导师的工作职能

专职教师大都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同时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知识运用中提高科研兴趣和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掌握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

校外兼职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实习指导、现场交流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传授经验的同时直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兼职导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然,若有些兼职导师具有自身资源优势,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其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让学生顺利就业。

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变化。导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双导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兼职导师能从专职导师身上学到课堂教学的技巧,从而能将企业中的管理经验、技术工艺等灵活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2];专职导师则能从兼职导师处了解到更多实际的工艺流程,操作技能。此外,双导师在与大学生的互动学习过程中,易被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所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迸发出新的教学思维。双导师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教学灵感,这无疑是在促进其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1.3 双导师的工作优势

校内专职导师的工作优势具体体现在:首先工作时间相对固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并督促其完成;其次和学生接触机会多,相处时间长,容易了解学生的特点、品行及需求,从而能够因材施教。校外兼职导师在社会上经历了各种打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指导学生学习和锻炼目前社会需要知识和技能;其次长期的社会打拼和奋斗让这些人士的所见所闻所悟比专门从事理论教学的导师更加丰富,所以他们的教学内容会更加鲜活有力,课堂教学也更加生动活泼,更能够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

双导师通过凸显各自的优势,可以使本科生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校内可以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并且在专职导师的指导下使综合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而兼职导师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得以应用和检验。二者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2 构建双导师队伍的意义

2.1 有利于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我家有四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奶奶,一家七口人就靠父亲一人工作养活全家。在八十年代初,像我们这样的七口之家想要拥有一台缝纫机是很难的。在我要上小学时,隔壁的一位上海知青要离开连队,因为感谢母亲救了她落水的孩子,最后把这台压脚有问题的飞人牌缝纫机送给了母亲,母亲花钱找人修理了一下,从此,我家那小小的房间里就经常传出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

俞敏杰决定帮帮顾晓琳。顾晓琳家离学校不远,他和隋童便分头联系班上同学,让早上在外面吃早饭的同学尽量去顾晓琳妈妈的店里吃,这样她家的包子就能早些卖完。包子卖完得早,早点摊就不需要顾晓琳帮忙,她也就不会再迟到了。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的教学氛围严谨,专职导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会习惯性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味地理论灌输。而且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会紧紧围绕课本知识,课堂内容也枯燥无味、晦涩难懂,难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缺乏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初入大学,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会使大学一年级新生感到诸多不适,导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2.3 有利于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以上这些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必须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促使他们在理念上进行转型,才会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到某些细节的处理。

实行导师制的最大作用是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从导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有研究事物的态度和可能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并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表达能力、修养、风度等,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优良品格。

2.4 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规律,电力安全生产也不例外。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但深入分析,就一定可以看到发生事故的内因和外因。内外因的存在结合,发生事故就是必然。求“实”,就是以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求“是”,就是积极探索防人身伤害的客观规律,找出造成人身事故的必然性因素,全面查找造成人身事故的各方面因素,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分析,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把握人身伤害主要制约因素,从而把握主动,防患于未然。

3 双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3.1 双导师队伍师资相对薄弱

目前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普遍要求是要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应的专业,目的是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社会发展[3]。因此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着重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而独立学院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为毕业后即到学院任职的研究生,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但缺乏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相对较弱;校外导师则由于学校的待遇问题、以及各种严格的要求而在引进和选聘时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造成了双导师队伍的相对薄弱。

3.2 专职导师教学方式固化

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在此过程中仅依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需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去梳理已有知识,进行应用或创新,或者寻找新的方法或技巧来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梳理、创造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得到培养。

另外,C++语言的指针和机器效率较高,经常被应用于大型游戏和引擎编写中,例如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就是由C++编写而成的;当前较为流行的魔兽世界也是以VC6.0为主要编程语言。

3.3 兼职导师自身存在局限性

虽然很多高校都热衷于招揽实用型人才,但是这类人才在实际的教育指导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企业人士的文化程度和个人修养参差不齐,不是所有的兼职导师都能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而且知名的企业人士大都在企业担任要职,工作任务繁重,能分配给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并解决问题。

4 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4.1 以“走出去”为手段培养专职教师

专职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才干,才能够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变逐渐僵硬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一目的,学院应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重新到社会中去锻炼自己。可以通过外出参加会议、培训的形式与同行交流、相互学习,也可以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应用中进行检验和提升。

4.2 以“引进来”为手段选拔兼职教师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单纯依靠校内导师的指导还远远不够,因此学院还应当从校外引进优秀的兼职导师。但在引进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那些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且身怀正能量,愿意适应学校要求的那些人士来担任兼职导师。只有这样的兼职导师,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双导师制是一种新兴模式,双导师可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对学生的指导也更全面,对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所以应该在独立学院中大力倡导双导师制的研究与推行。

【参考文献】

[1]宋建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6)∶271-272.

[2]梁迎娣,闫玄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6,(6)∶41-45,32.

[3]徐伟丽,孙美杰,杨屾,耿菲,陈莎.如何加强应用型独立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J].财会学习,2018(6)∶10-12.

 
关海燕,张婷,杜晓娜,李娜
《科技视界》 2018年第09期
《科技视界》2018年第0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