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及其评价

更新时间:2009-03-28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2n=2x=14)是葫芦科甜瓜属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商品果时期的果实可以用于鲜食、烹饪和加工腌渍等多种食用方式,口感清脆,具有清新的气味。黄瓜的驯化栽培已有3 000年历史,在长期的驯化过程中,出于个人喜好和饮食习惯的差异,黄瓜果实的大小和形状也有差异。因此,搜集评价地方品种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和前提[1]。前人对贵州黄瓜种质资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杂交育种以及育种栽培上[2-3],而对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价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好地利用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通过植物学性状和农业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对贵州黄瓜地方品种作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为进一步利用贵州地方黄瓜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14~2016年在贵州省黄瓜品种资源调查中收集到51份黄瓜地方材料,材料覆盖了贵州省绝大部分海拔区域,具有代表性。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平方米,每小区定植20株,密度25厘米×60厘米。2017年4月19日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播种育苗,5月3日定植于塑料大棚中,常规管理。试验采取全生育期人工采摘,于开花当天挂牌记录日期,商品期采收,测量瓜长、横径、瓜重,记录果皮颜色。植物学性状和叶部病害采取随机取样,每小区定点5株观察记录,植株生物学特性和全株性病害以小区为单位进行观察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植株生物学性状表现

贵州省黄瓜地方品种植株均为蔓生,无限生长,分枝强,叶片颜色由绿色到深绿色,叶片形状有掌状、掌状五角形、近三角形和近圆形,雌雄同株异花,其他性状因品种而异。

这项“政治任务”完成了,武象廷回到中南海后,却始终不敢把这件事如实告诉毛泽东。因为警卫员们都知道,毛泽东不允许亲戚甚至身边的工作人员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如果工作人员“走后门”,肯定要挨批评,并且还要写检讨。

通过去产地实际走访考察,统计了各地区黄瓜的特点以及民族认知,全面充分的了解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作简要概述如表4。

面对种种困难,传统出版业如何才能突出重围,走出困境?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出版业各种要素的介入,以提升内容,优化流程,建立品牌,壮大队伍,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业态。

一般来说,黄瓜从播种到第1朵雌花开放大概需要经历50~60天。参与鉴定的51个地方品种中,极早开花的有V-0540、V-0546,从播种到第1朵雌花开放经历了43天;早中期(54~58天)开花的地方品种有33个,晚期(60~63天)开花的地方品种有16个。通常将收瓜株数超过10%计算采收期,并把采收期作为衡量黄瓜品种熟性的标志。因此开花期越早,果实生长发育越快,采收期就越早。反之,开花期越晚,果实商品瓜成熟越慢,则采收期越晚。但有个别品种开花期早,但采收期晚;或开花期晚,但采收期早,这可能与第一雌花节位,或与贵州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有关(表1)。

2.2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果实外观商品性评价

通过自然感病蔓延的方法,观察贵州黄瓜地方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发现,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大多感染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地方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抗性中等,有发生但不严重,通过合理施用农药可以控制;霜霉病发病严重且不易控制,感病品种高达74.5%;白粉病多发生于植株早期,感病品种占23.5%,通过适当的田间管理和合理施用农药可以控制白粉病的发病情况(表3)。

表1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雌花率(%)强雌>70.0中等40~69.9弱雌10~39.9始花期极早期6月2日早中期6月12~16日晚期6月18~21日采收期极早熟6月29日早熟7月1~4日中熟7月8~11日晚熟7月14~15日V-0520、V-0504~6、V-0501~3、V-0540、V-0501~5、V-0506、V-0509、V-0501、V-0502、V-0508、V-0525、V-0508~10、V-0507、V-0546V-0507、V-0508、V-0523、V-0503、V-0504、V-0511、V-0530、V-0513~16、V-0511~12、V-0509、V-0510~11、V-0532、V-0505、V-0506、V-0522、V-0550V-0527、V-0534V-0517~19、V-0512~13、V-0514、V-0546V-0507、V-0512~14、V-0531、V-0521~24、V-0515、V-0516、V-0510、V-0516、V-0534、V-0526、V-0517~30、V-0531、V-0515、V-0518、V-0545、V-0528~29、V-0532、V-0533、V-0517、V-0520、V-0548V-0531~33、V-0534、V-0535~36、V-0519、V-0525、V-0535~49、V-0537~38、V-0539、V-0521、V-0527、V-0551V-0543~44、V-0541~42、V-0524、V-0529、V-0547、V-0545、V-0526、V-0535~37、V-0549、V-0548、V-0528、V-0539、V-0551V-0550V-0530、V-0541、V-0533、V-0543、V-0538、V-0549~51V-0540、V-0542、V-0544、V-0547

 

表2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果实的外观商品性状

  

项目瓜长(厘米)横径(厘米)单瓜重(克)平均值14.044.68248.25最小值113112最大值207369

2.3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抗病性表现

黄瓜果实外观商品性是通过果实的外观特征进行评价,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在瓜形、瓜长、瓜皮颜色、果实重量等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商品瓜时期果实颜色大多呈白绿和黄白2种颜色,瓜形呈短棒状,瓜条长度在11~18厘米,果实横径在3~7厘米,只有4个品种呈长弯棒(V-0520、V-0525、V-0530、V-0550),最长的瓜条长度仅有20厘米,横径为3厘米。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单瓜重为112~369克,单瓜重最小的是V-0539,最大的是V-0511,两者重量相差达257克(表2)。利用这些短瓜资源可进行加工类黄瓜的品种选育。

2.4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分布及其特点

大多数黄瓜地方品种资源雌花分化数量少,51份材料中,雌花率按弱雌、中等、强雌归类,分别占68.6%、23.5%和7.8%,大多数地方品种一个节位一朵雌花呈分散状排列,也有少数品种中、高部位密集开花。据统计,分枝数达到10以上的品种中,弱雌性品种高达89.2%,而强雌性品种一般分枝数很少(表1)。

 

表3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资源的抗病性表现

  

抗性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抗性白粉病抗性感病V-0501~2、V-0504、V-0509、V-0511、V-0506~11、V-0513~14、V-0513、V-0516、V-0516~22、V-0524、V-0526、V-0518、V-0520、V-0528~29、V-0531、V-0536~37、V-0533~39、V-0541、V-0543、V-0539、V-0541、V-0545~47、V-0549~51V-0545~46中抗V-0501~V-0551V-0503、V-0505、V-0512、V-0501~8、V-0510、V-0515、V-0523、V-0525、V-0512、V-0527、V-0530、V-0532、V-0514~15、V-0540、V-0542、V-0544、V-0517、V-0519、V-0548V-0521~35、V-0538、V-0540、V-0542~44、V-0547~51高抗---

 

表4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分布及其特点

  

编号种质名称海拔(米)来源民族认知V-0501三棱黄瓜981苗族品质优V-0502秤砣黄瓜981苗族品质优V-0503秤砣黄瓜870苗族品质优V-0504介赖黄瓜713苗族优质:口感香、甜V-0505排尧黄瓜1 015水族优质:口感香、脆,可生食,炒吃V-0506黄瓜1 369苗族脆甜V-0507黄瓜946布依族耐贮藏,甜V-0508竹园大黄瓜953苗族产量高、水分多、脆,凉拌、煮、炒均可V-0509泥高爬地黄瓜1 164土家族水分多、脆V-0510当地黄瓜1 281苗族脆、甜V-0511当地黄瓜922布依族脆甜V-0512黄瓜735汉族果大,成熟后单果重1公斤左右,比一般黄瓜种大。果肉厚、

 

续表4

  

脆,味浓,品质优,黄瓜叶片榨汁治疗拉肚子。较耐旱、较耐贫瘠V-0513黄瓜889苗族抗病虫能力强V-0514黄瓜671汉族口感甜脆,高抗病虫害V-0515黄瓜509汉族个头较大,生长到成熟都是白色,抗病虫能力强V-0516黄瓜1 116汉族-V-0517白黄瓜285汉族抗病虫能力强V-0518黄瓜859布依族果长15厘米左右,味清淡,果皮有裂纹V-0519翁告黄瓜1 380苗族-V-0520仁广黄瓜1 043苗族地方品种,种植多年,品质好。V-0521山黄瓜1 239汉族瓜形短棒,果肉厚,凉拌,未见病虫害,较耐旱、较耐贫瘠V-0522黄瓜928水族山地上根玉米套种,耐旱、耐贫瘠、抗性强,生长期不用农药瓜大、甜脆,多数食用,少数当牛饲料V-0523黄瓜771布依族单果长、大、重。口感甜、脆,味浓V-0524黄瓜1 042苗族口感脆、甜、汁多;耐贫瘠,种植时无需施肥V-0525黄瓜-11 165汉族口感脆、汁多;抗白粉病;耐贫瘠,仅施少量农家肥V-0526黄瓜-21 100汉族口感脆、汁水多,味香甜;抗白粉病,生产管理成本低;食用可降血糖,对慢性肝炎有治疗功效V-0527猫瓜1 100汉族肉质肥厚、味甜,可凉拌、炒食、做汤食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等药效功能V-0528黄瓜-21 357汉族口感脆、味甜、水多;抗白粉病,零星有发生V-0529黄瓜-41 317苗族口感脆、汁多、皮薄;耐贫瘠V-0530黄瓜-51 250苗族口感甜、脆、汁多V-0531合心当地黄瓜1 155苗族株高3米,嫩瓜绿白色,有刺,老瓜皮色为黄色,有网纹,瓜口感较好V-0532地黄瓜963仡佬族植株蔓较长,爬地生长,嫩果皮色绿白色,口感好,味适中,老瓜皮色黄色,有网纹。抗性强,病少V-0533前进黄瓜1 124仡佬族肉质微甜,水份中,口感好V-0534爬地黄瓜790水族优质,煮汤时口感好V-0535下板甲黄瓜764水族优质,好吃,口感香甜V-0536同心黄瓜933苗族生吃,水分高,解渴,炒吃可以当菜吃,腌制也可V-0537当地黄瓜1 199苗族栽培时可搭棚架,多数农户不搭架V-0538坑洞黄瓜380侗族瓜绿色、无刺,味甜脆,耐旱、耐贫瘠V-0539高洋黄瓜817侗族瓜条短,老瓜有网状裂纹,嫩瓜甜味足、抗病、耐贫瘠V-0540黄瓜788苗族品质好,清香脆嫩V-0541黄瓜788苗族白皮有瘤,口味好V-0542黄瓜660苗族长期种植优良地方品种V-0543大黄瓜(本地)1 650汉族特优V-0544当地黄瓜2 004彝族瓜形短圆筒,嫩瓜白色,口感好,甜、面V-0545乌空小黄瓜923水甜、香、脆、好吃V-0546排老黄瓜787苗族个大、皮薄、甜、香脆V-0547当地黄瓜1 569苗族瓜肉厚,老嫩均可食用V-0548地黄瓜873汉族瓜形短圆筒,口感脆嫩,水分多,生食,结瓜多,单株结瓜10个以上。未见病虫害,不耐寒,耐旱性中,较耐贫瘠V-0549地黄瓜871汉族瓜形短棒,口感脆嫩,水分多,味甜,生食。未见病虫害,打霜后无法成活,较抗旱,较耐贫瘠V-0550茶园黄瓜917仡佬族瓜形短棒,肉质脆嫩,水分多,未见病虫害,耐寒性中,较耐旱,肥少时,长势弱V-0551楼寨地黄瓜724汉族皮厚,种子多,肉厚,口感脆嫩,水分多,未见病虫害,耐寒性弱,较耐贫瘠

3 结论与讨论

3.1 贵州黄瓜地方品种的生态类型

通过品种鉴定和走访考察表明,贵州黄瓜地方品种均为华南型,有以下特点:1)该地方品种适宜春季栽培,对短日照要求比较严格,前期主要开雄花,大部分雌花节位比较高;2)大多数是早熟品种,商品瓜成熟快,一般授粉受精后7~10天可以采摘;3)前期田间和水肥管理得当,座果率高且瓜形较好,后期则座果率低且畸形瓜比较多。

数字化方法组的取模时间(5.6±1.6min)和修复体调改时间(3.2±1.5min)与传统方法组的取模时间(11.2±2.4min)和修复体调改时间(5.4±1.6mm)相比,缩短显著(P<0.05)。修复2周后,在修复体的颜色和外形方面,2组患者主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整体主观满意度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黄瓜地方品种资源对生产育种的意义

在贵州黄瓜的生产应用中,华南型品种主要以白绿、黄白和浅绿色皮色为主,果实长度在14~15厘米,横径在4~6厘米,重量为220~280克或以下等级的白刺少棱的种质资源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喜爱,根据调查收集到的51份地方种质资源中,筛选得到4份材料(V-0503、V-0523、V-0540、V-0544),果实长度在11~15厘米,横径在3.5~5.0厘米,果实重量在120~330克,均中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生产上是早中熟品种,民族认知均是当地普遍接受度高的品种。因此利用这些优质的地方种质资源,可以通过对地方品种资源提纯复壮及与一些外地的华南种质资源进行杂交扩大遗传基础,筛选出优质的华南型黄瓜。对于其他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可以进行杂交或回交选育利用。

[ ]

[1] 李锡香,朱德蔚,杜永臣,等.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园艺学报, 2004, 31(3):309-314.

[2] 宋质芮,周德莲.贵州黄瓜品种资源杂种优势利用探讨[J].长江蔬菜, 1987(6):56-58.

[3] 蒲运锋.黄瓜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 2005, 33(4):89-90.

 
付文苑,唐兵,李芳,邓英
《农技服务》 2018年第03期
《农技服务》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