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对话语体中“说”替换“曰”历时演变小考

更新时间:2016-07-05

在汉语常用词系统中,表示“说话”的意思可以用“曰”,也可以用“说”,他们都有“用言语表达意思、说明”之义。在古代汉语中,表达这一意思的词是“曰”,但是在现代汉语对话语体中,只用“说”来表达这一基本意思,发生这种转变的历时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将逐步梳理一下“说”对“曰”的历时替换情况。

1的历时替换

“曰”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曰”本义为:说,说道。“说”在《说文》中的解释为:“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然而《说文解字注》对这一解释为:“说,说释也。说释即悦释。许书无悦释二字也。”由此可见,“说”在最初应该是表达“悦”的意思,即“高兴、愉快”之义。此外,“说”还有“说服、劝说”义,本文只讨论对话语体中“说”作为“用言语解说、说明”义与“曰”经历了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其他义暂不列入讨论范围。下面将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进行具体论述。

1.1 先秦、两汉时期

《春秋左氏传》中,“曰”出现了3735次,为“用言语表达意思”或“叫做”义,我们在此只讨论其基本意思,略举几例:

(1)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

(2)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左传·宣公》)

“说”出现95次,且均不与“曰”义同。如:

由白雾形成的热力过程可知,要避免湿法脱硫后排放烟气的白雾现象,必须将烟气和大气混合后的气体状态保持在非饱和区域内。

Optimization of Spreader Path for Container Yard Crane

(3)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左传·僖公》)

(4)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左传·襄公》)

例(3)中“说”为“说服”义,例(4)中为“喜悦”义。

《后汉书》中,“曰”出现了16061次,如:

(5)何休曰:“胁之与责求同义。”(《后汉书》卷九四·志第四)

“说”出现812次,也没有对话语体中“曰”的本义。表1是先秦两汉时期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表1

典籍语词《吕氏春秋》《孟子》《后汉书》《史记》《列女传》曰14369591606127871752说20721812137615

由此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对话语体中表达“用言语表达意思”之义主要用“曰”,此时的“说”尽管也在文献中略有出现,但作为对话语体中“用言语表达意思”义几乎没有。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8)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搜神记》卷二)

“说”出现了8次,“用言语表达意思”义有两处:

“说”出现了31次,其中有3处为“用言语表达意思”义,即:

(7)时有百岁公说:“小儿时见训卖药会稽市,颜色如此。”(《搜神记》卷一)

由图2可知,耕地的增加部分主要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和西部、北部地势低洼平坦地区,减少部分在北部临海和中部;林地的增加部分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突起地区,减少部分在全省较为分散;草地以减少为主,多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水域面积增加,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大规模增加,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南部和西北低洼平坦地区;未利用地的减少较明显,多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

《搜神记》中,“曰”出现了703次,如:

各观察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且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9)世之所说:“屩者,人之贱服。而当劳辱下民之象也。”(《搜神记》卷七)

而此时的“说”在口语中已经代替“曰”起到了核心作用。如:

(10)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世说新语》卷中之上)

“说”出现了68次,“用言语表达意思”义只有一次,即:

(11)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世说新语》中卷之下)

表2是先秦两汉时期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表2

典籍语词《世说新语》《汉晋春秋》《三国志》《九章算术》《魏书》曰120517871694685577说68938415227

由表2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曰”依旧是表达“用言语表达意思”之义的核心词语,此时“说”已偶见此义,但仍然很少。

1.3 唐宋时期

《河东记》中,“曰”出现了348次,略举一例:

(12)其人笑曰:“请备灯油,将夜缉其事。”(《河东记·黑叟》)

(6)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搜神记》卷四)

表6是清代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14)王判官谓绍曰:“见之则可,慎勿向世间说榜上人官职。”(《河东记·崔绍》)

表3是隋唐时期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表3

典籍语词《大唐新语》《大唐西域记》《独异志》《唐才子传》《祖堂集》曰10519074103712616说115222726542

《东斋记事》中,“曰”出现了207次,“说”出现34次,作为对话语体中取代“曰”的本义也未可见。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曰”依旧占据主体位置,“说”在此时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对话语体中取代“曰”的用法依旧不多。

1.4 元明清时期

《元史》中“曰”出现了6841次,“说”出现203次,在对话语体中作为“曰”义还几不可见,略举几例:

(15)帝曰:“依下第例恩之,勿著为格。”(《元史》卷八一·志第三一)

3.抓住“钱”这一重要元素。争取资源,经费是社区活动开展的基础。没有钱,是做不成事情的。老旧散小区本没有收入来源,可以通过规范形成一批功能用房、停车位等,增强造血功能,以院养院;可以通过项目制申报,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可以通过辖区企业捐赠、自治组织运行等,获得服务或活动资金。

(16)而完泽说帝:“江南之地尽世祖所取,陛下不兴此役,则无功可见于后世。”(《元史》卷一五六·列传第四三)

《窦娥冤》中,“曰”出现0次,“说”出现52次,略举几例替代“曰”义的用法:

从表1可以看出,课程安排共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以及补修课5大模块,学位课又分为公共课(4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9门课程),大类别选修课中共有1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其他均为2门课程。此外,在学分上要求学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实践课不少于4学分。

(17)你说我不认的你哩?(《窦娥冤》第二折)

(18)〔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窦娥冤》第三折)

表4是元代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表4

典籍语词《关汉卿戏曲集》《无锡县志》《全元散曲》《元代奏议集录》《西厢记》曰42543211178说29732378153126

由表4可以看出,元代正统文献中“曰”依旧占主体位置,口语化较高的语料如戏曲集中,“说”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超过了“曰”。

《水浒传》中,“曰”出现了183次,“说”出现3802次,且其中在对话语体中作为“曰”的用法已占多数。如:

(19)童子答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请将军,便烦移步。”(《水浒传》第八十八回)

(20)街坊上借问人时,说:“太尉在内里未归。”(《水浒传》第八十一回)

一是集团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广东农垦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集团化改革,并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了湛江、茂名、阳江、揭阳、汕尾等5个区域集团公司和一批现代公司制产业集团。国有农场作为产业集团的生产基地,是全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与产业集团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表5是明代几部主要文献“曰”“说”的使用情况。

表5

典籍语词《关汉卿戏曲集》《无锡县志》《全元散曲》《元代奏议集录》《西厢记》曰66529875223413说467140123241756

由表5可以看出,明代二者的使用情况跟元代相似,正统文献中“曰”依旧占主体位置,通俗古白话文中“说”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超过了“曰”。

由表6可知,在书面语较强的正统文献中,“曰”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此类文献数量已明显减少,相对的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古白话文中,“说”已经承担起“用言语表达”义,且占了绝对的核心位置。

(21)那草本在灵河岸上,名曰绛珠草。(《红楼梦》第一一六回)

《世说新语》中,“曰”出现了1205次,如:

(22)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红楼梦》第五回)

(23)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红楼梦》第八十回)

(13)尔前所说冯六郎等,岂皆人也?(《河东记·韦浦》)

她低着头站在角落里,刘海混合着汗水弯弯曲曲地贴在额头上,偌长的漆黑睫毛盖过眼睛,她紧抿着嘴唇,饱满的双唇似乎过度隐忍着情绪,呈现出神秘的紫色,白大褂被扯破了大半,似一张哭泣的人脸,狼狈不堪。

K2O和Na2O在基岩中的含量都不到0.5%,但在红粘土中的含量都有升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K2O主要富集红粘土剖面的中下部,这是因为伊利石一般形成和产出于红粘土的中下部,K2O在伊利石中含量比较高。

表6

典籍语词《大明奇侠传》《儿女英雄传》《浮生六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门志》曰383639212396说54854432426041

《红楼梦》中“曰”出现了54次,“说”出现9687次。此时的“曰”已经基本不再承担对话语体中“言语表达”义了。如:

总之,采用“产-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企业、教师、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实现“学生-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身份转变,解决学生就业与企业的衔接问题,实现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3) 在数值模拟静力计算中,对于收敛解而言,滑坡孔隙水压力场与应力场是同步进行的。而实际水库型滑坡演化过程中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实测位移波动相比库水位波动、降雨等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将导致数值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难以同步变化。

与之前相比,元明清时期“说”在对话语体中的用法日趋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说”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三国志》中,“曰”出现了7169次,而“说”只出现了384次,且作对话语体中“用言语表达意思”义更几不可见。而《红楼梦》中,“曰”出现了54次,“说”却达到了9687次,此时的“说”已代替了“曰”的主导位置,如:

(24)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像什么香?”(《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水利工程极其庞大,其所需要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众多,加大了该项管理难度。如施工材料中包含许多质量易受影响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受施工地潮湿环境影响,其质量极易放生变化。这对工程质量影响极大,甚至易引发施工安全问题。再如施工中工程基础施工困难,自身对施工技术要求高。但施工环境会影响技术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大施工检查工作难度,不利于及时确定其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

二是“说”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说”各种意义的用法增多。

(25)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26)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三是原“悦”的意思逐渐消失,且作为说服义,“说”已变成一个单纯的语素,必须要与“服”组合成词。

2替换的原因

常用词的替换过程是漫长且循序渐进的,“曰”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词,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已几乎不见,相应的,“说”字后来居上,发生这种历时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大的方向来讲,无外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点。

2.1 外部因素

“汉民族传统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等级伦理观念极强,情感色彩浓厚,因而用于交际中的称谓语必然也受到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支配。” [1]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曰”比较正式,地位较高,如皇帝的圣旨颁布一般叫做“皇帝诏曰”,引用孔子所说的话“子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子们为了体现自己文化程度之高,也不约而同地选择用“曰”,因此书面语体中也都是用“曰”。而“说”比较口语化,似乎相对于“曰”不那么正式,因此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曰”尤其在书面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社会一直在发展,语言现象的变化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凡是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的时代,语言的变化就快,反之则相对较慢。” [2]中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制,皇权掌控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导向,因此“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稳固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互相融合,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元代杂剧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人民的呼声,杂剧以口语为主,因此“说”在与“曰”的竞争中开始占据上风。然而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书面语中“曰”依旧没有让步,及至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后,“曰”才开始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至今天已几乎不见其影踪。

2.2 内部因素

词汇的更替虽然与外部原因有着密切关系,但最终还是由语言系统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语汇系统存在着一种自我调节机制,通过词义的分担来不断求得系统内部的平衡。” [3]语言的表达讲究经济性原则,在语义不混淆的情况下力图以最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语言的功能不仅在于交际,同时还能满足心理需求,以期实现信息释放的最大化和语言功能的多样化。” [4] “曰”的语义表达功能比较狭窄,而相对的“说”具有较多的表意功能,“说”不仅具备“曰”的表意功能,其本身的意思也并不与此冲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曰”的使用慢慢减少,直至完全消失,而“说”则取代了“曰”承担了其本义。

① 在汉语对话语体中,表达“用言语表达、说明”义的,除了“曰”和“说”之外,还有“云”“道”“言”“谓”“语”“答”“对”等,它们在古今文献中也时有用例。由于这些词在汉语史上都没有真正地占据主导地位,且本人目前能力有限,故文章只考察“曰”和“说”的替换演变过程,其他此类动词与二者的演变关系,我们将在以后补充完善。

农业现代化初具雏形。农业这条“四化同步”中的“短腿”渐渐变长、变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首次登上6亿吨台阶,并且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这一水平。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良种化、规模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5]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村逐渐涌现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竞相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迸发出乡村发展的新活力。

② 本文中所有文献典籍中统计的“曰”和“说”的使用情况均来自于Info Digger软件工作室制作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四)。

参考文献

[1] 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05):77—82.

[2]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8.

[3]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122.

[4]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7.

王超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