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交互与提升: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

更新时间:2016-07-05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因时空限制,教学手段单一,其教与学多是基于音乐知识的传授,在“单调”欠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很难激发儿童兴趣,促进儿童的多维体验。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束缚,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鲜活的视频、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信息技术创设氛围,“景”“我”同现,融奇激趣

一节音乐课是不是有效,学生感不感兴趣是关键。学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主动参与,首当其冲是创设氛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图文并茂,让学生们能直接的看到、听到自己没有见过听过的东西,创造浓浓的音乐氛围,往往事半功倍,很快让儿童入眼、入耳、入心,使学生处在形象生动的音乐氛围中进入音乐意境,感受音乐的魅力,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

如我在教授《小雨沙沙》时,我首先在屏幕上展现一棵棵嫩芽在雨中舒展的情景,伴随音乐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让自然之景与教师编创的舞蹈结合,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歌曲内容生动呈现:“小雨、小雨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发芽……”学生在对自然之景的直观感受中,又有教师编创舞蹈的潜移默化,既新奇,又亲近,“教”与“学”双主体有机结合,并自然融通,这种通过多媒体交互的特定情境既创设了氛围,又具有亲切感,更激发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理,这种好奇心激发了儿童浓郁的求知欲。特别是我让他们听声音按钮中小雨的水滴声时,专注立刻写在孩子们的脸上,几乎是全员自觉参与,而此时的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魔力的魔法师。而课堂中的师生此刻早已忘我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了。实践证明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氛围,融奇激趣,能在短时间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二、以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融境共情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否产生情感效应是音乐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检验标准。音乐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堂产生情感效应。

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照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照明不仅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在一些情况下还关系着居民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楼道内的照明灯具若是损坏,就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建筑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一项内容就是节能,因为建筑内照明灯具较多,若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浪费大量的电能。因此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在某些部位加强对自然光的采集,根据自然光亮对环境照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照度。

1.以多媒体塑境激情

多媒体可以将图片、视频、旋律交互。如笔者在教授《我是草原小牧民》时,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随着音乐我娓娓道来,学生一边聆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画面,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感交融,达到了情境合一,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效果。在画面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在整个教学中,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声音、视频呈现美妙的蒙古音乐、以及师生的互动蒙古歌舞表演,学生真切感受到蒙古草原与蒙古音乐特有的美,师生深深陶醉于其中,学生犹如在音乐的海洋中邀游,在这遨游中轻松提升了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了审美感受、激发了审美想象。

2.以多媒体为媒介交互共情

我在教授《闪烁的小星》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优美的画面:晴朗的夜空中星星、月亮在眨着眼睛的美丽景象,紧接着放映几幅描绘烂漫星空画面,美丽星空立刻呈现在学生眼前,对着这宁静的夜空,我用轻柔的声音范唱,让学生看着音乐画面,感受、理解音乐,学生得到了一种宁静、优美的听觉视觉直接体验,这是孩子们的神情变得安静、专注、美好。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重播音乐画面,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有表情的感情演绎歌曲,然后,借鉴有代表性的动作给歌曲伴奏,最后,教师带领他们集体律动表演歌曲。在这一系列的音乐实践中多媒体全方位呈现作用替身了歌曲本身蕴含的美。实现了从感受美到表现美的创造性飞跃。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了极大的情感与审美的满足,自然地学会了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本身的美,在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中审美能力得到相应提升,进而培养了学生再构美、创造美的能力。

3.1.3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农业经济规模 它是区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生产这些产值所消耗的农业用水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三、以信息技术多维蕴藉,怡心创美

培养审美能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身体和智力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在音乐课中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以多媒体为载体使学生切身体认美、欣赏美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画面、旋律等交互,调动儿童的多感融通。如笔者在教授《热爱地球妈妈》时,先以优美的自然之景导入,配上有感情解说,以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美的直观感受后呈现出自然被毁坏的照片,动植物的灭绝、土地的荒芜、漫天的风沙,在前后的强烈对比中,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保护自然的刻不容缓,进而达到塑境激情的课堂效果。

2.以多媒体为媒介使学生再塑美、创造美

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教师在课堂上自身更要有激情,让师生双主体情感在多媒体的交互中产生“共情”,进而心灵共鸣,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意境悲凉,旋律优美而委婉深沉,扣人心弦。音乐像故事一样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的安全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悲愤、惋惜、痛心交融,词曲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小英雄二小的思念之情。欣赏此曲如果仅让学生听录音,老师讲解,学生很难体味歌曲的意蕴。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二小被鲜血染红牺牲的悲壮画面,然后播放歌曲,同时用沉重的语言叙述二小的故事,悲伤、愤怒、惋惜等情感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田。如此运用多媒体动态与静态交互塑境教学,使课堂变得鲜活、有声有色,学生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以信息技术拓展视阈,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一个教师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便捷地提供了可供教师借鉴、学生习得的信息源,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阈,丰富了音乐教学资源。

1.丰富的信息源可以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联想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灰类是在评价等级的基础上运用白化权函数确定的。假设xi指标k子类的白化权函数为(·),则4)为指标数据不同等级的转折点。因此,典型白化权函数可记为 =],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前,我通过网络搜集了彝族的传说、服饰、节日、舞蹈、乐器及乐曲等,在教授时将这些素材与资源有机结合穿插,使整节课多元、全景式地展示了彝族特点,一下子阔开了学生的音乐视界。将学生置身于网络知识的海洋中,充足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遐想,从而拓展其音乐视野。

2.信息技术与音乐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中最基本的品质,信息技术手段与音乐的融合对学生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有着独特作用。如我教授《两只小象》时,我让学生模仿小象,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进入教学,随之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接着请学生描述大象和小象的走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模仿大象与小象的脚步,并打出节奏。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外在的乐曲感性、无痕化地内化在学生的心灵,通过自我抑或肢体、抑或语言、抑或表情进行再次演绎,达到创造思维激发、培养的目的,自然达到了教学目的。

诚然,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的束缚,丰富了音乐教学的表现形式与资源。但不可在音乐教学中过分追求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而边缘化了儿童及音乐自身,应须努力做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音乐本身的情感、审美、思维等有效融合。

2016年11月,时任《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的杜涛欣实名举报吴浈,指称吴浈分管疫苗期间,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渎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葛芳
《成才》 2018年第5期
《成才》2018年第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