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当下服装设计师品牌得发展呈现一种微妙的状况,一方面,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品牌相继关闭,譬如2015年DiorHomme设计师Kris宣布关闭其创立了10年的个人品牌,他表示当今时装界设计师品牌生存困难,他需要停下来思考未来如何发展自己的品牌。曾在Coach任职的知名服装设计师Reed Krakoff的同名品牌也宣布停止运营。服装设计师品牌遭遇破产危机,品牌生存越来越艰难。另一方面,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数量发展惊人。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111亿增加至2015年的282亿元。大量的服装设计师品牌在中国诞生,但只有不到1%能够存活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研究就显得迫切和必要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通过报告或设计师访谈的形式对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及其品牌现状进行研究。这种形式虽然快速直观,但是不涉及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核心问题;②针对地域进行研究,选取的地点多是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这些研究只能代表某地区的情况,不涉及整体;③具体的案例分析,以成功运营的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为例,分析该品牌的优势和不足,对品牌有指导意义,但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全局性眼光。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运用SWOT分析法,试图从四个角度分析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现状,并针对不利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产生焊接裂纹主要是由于管道安装应力不均匀造成的,应力不均匀导致金属材料连接处产生损害,从而形成新的裂缝。管道安装过程中,产生焊接裂纹是普遍存在的,发生裂纹的概率较高。并且管道裂纹的维护和养护难度较大,危害较大,不仅给管道的使用带来影响,而且容易导致大量的气体和液体泄露。因此,必须尽快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管道裂纹产生的概率,才能确保管道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是指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由设计师个人出资或与其他的投资人共同出资,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的且具有明显个人特色的服装品牌。设计师本人往往要参与品牌经营。品牌定位于非大众的消费群体,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得出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现状。

1.1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优势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综合素质较高、优势明显。从年龄上讲,市场上较活跃的设计师品牌的主设计师八成以上都是80后、90后,年龄与当今主力的时尚消费群体重合,这也意味着这些品牌的创始人可以更理解自己的客户群,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甚至精神世界,可以与目标客户进行更好的对话沟通。学历上,九成的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创始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服装及相关的设计类专业毕业。一半以上的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专业院校培养了他们极强审美、宽广的视野,可以用全方位的视角,开放包容态度来接受和输出各种高质量的设计作品。高素质的设计师,势必是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可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时尚消费需求。据《2017年度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今主力的消费群体80、90后中,有54.9%的人与传统品牌相比更愿意尝试小众品牌;43.2%的80后认为“设计师品牌”更有时尚感。据《报告》显示,58%的受访者曾在过去一年购买过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近70%的受访者在线上渠道购买本土服装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可见,年轻人已经开始拒绝同质化的流行趋势,更愿意追求个性化与设计感。同时,日渐增长的生活水平,使他们有能力为更好的消费体验和产品买单。因此,设计师品牌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时尚消费需求。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进驻传统销售渠道困难重重。入驻百货公司、商场对设计师品牌而言是传统且重要的营销渠道,也是其迅速打开知名度的有效方式。但是我们却很难在这类地方看到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店,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服装设计师刘清扬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在创立品牌Chictopia时,曾寻求很多商场的合作,但都被拒之门外。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品牌创立之初,品牌认知较低且过于小众,销售情况往往不容乐观。对那些通过销售额抽成来收取租金的销售平台而言,接受中国设计师品牌入驻,意味着自身利益的损失。他们对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徘徊、犹疑的态度无疑是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巨大挑战。

1.2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劣势

设计与市场好似鱼和熊掌,服装设计师品牌往往会出现设计和市场运营无法兼顾的情况。对于那些在艺术院校毕业后直接建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的设计师而言,市场并不是他们在象牙塔里能够接触到的领域。这些科班出身的服装设计师并不具备商业推广能力,管理基础薄弱,在物流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控制、新产品管理、数据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精力有限,仅仅以创意来主导设计,因此很容易脱离市场。

新媒体近年来异军突起,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受到了服装设计师和品牌的青睐。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营销方式,品牌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统计增长率、区域分布、男女比例等对品牌销售有极大帮助的数据,从而实现对位的精准营销。以微博为例的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及品牌传播的主要免费推广平台,可以通过微博接触到更广泛的潜在消费群体,并进行即时的双向沟通,引导线上线下的消费活动。据《华丽志》选取的651个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进行统计,78%的设计师都开通了个人微博,53%同时开通了品牌官方微博和设计师个人微博。可见,双管齐下的设计师品牌超过了一半以上。主要在于设计师个人微博用于沟通情怀、展示腔调。官方微博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二者可以相辅相成。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购买体验、再加上品牌宣传的引导,从而逐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图1:“例外”2017 秋冬系列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易陷入运营不畅的恶性循环。对于设计师品牌的创业者而言,从资金不足、产品开发、供应链选择、渠道推广、再到成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是难题。一个新品牌的建立往往要有三到五年的培育期,之后才能实现比较正常的资金流向。以品牌的供应链为例,品牌成立初期订单量都在百余件,那些风格小众的设计师品牌,产量只会更小。在这种情况下,优质的供应商会因为量少而不愿意接单,只有不完备的“小作坊”才愿意接单。但是这类工厂的供货质量和交货期往往难以保证,从而会延误之后的品牌上新、渠道宣传等,导致对品牌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现在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转型阶段,物质的丰富使得消费者的品味和对时尚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开始关注美的个性化表达。中国的时尚产业开始从浮于表面的流行,发展到具有思考内涵和寻求特色的新兴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自身发展而言,有五点值得借鉴。

1.3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机遇

国外奢侈品降价。奢侈品的购买人群与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目标人群具有部分的重合性,都是一些重设计,追求品质且经济水平较好的消费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奢侈品的降价无疑会对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的销售带来影响。2015年上半年起,Chanel宣布在中国内地市场大幅降价,主打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价格差控制在10%,这意味着中国内地的消费者不需要出国也可以买到差价不大的奢侈品。甚至国外顶级奢侈品牌爱马仕也曾在香港展开VIP五折的特卖活动。国外奢侈品的降价为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主要在于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零售价虚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单品的价格甚至超越了国际一线奢侈品的价格,在同等价位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度高且有品质保障的国外奢侈品品牌。

时尚与科技共舞。将科技融入到时尚中是未来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很多的品牌已经率先试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譬如2017年上海春夏时装周期间,三星电子与时装发布平台LABELHOOD携手,联合了四位本土独立设计师,在三星发布新品的同时,上演了一个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时装秀。集结三方资源,扩大了服装设计师的知名度与平台影响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宣传、营销渠道;2017年秋冬纽约时装周期间,设计师张驰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人脸识别与图像处理技术发布了《AI+时尚:中国95后流行色报告》。将报告中揭示的内容作为重要的参考,进行了整场秀的设计。这种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更精准的对目标消费群体喜好进行定位,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审美偏好的商品。

图2:蒂芙尼身穿Taoray Wang外套

图3:热播剧《欢乐颂》中主人公曲筱绡所穿POLLYANNA KEONG

利用服装行业的名人效应,可为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提供机会。服装行业的名人效应异常明显,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可以对品牌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上,其女儿蒂芙尼身穿上海服装设计师王陶所设计的服装(图2),这使得王陶的同名品牌Taoray Wang一时间名声大噪;热播剧《欢乐颂》剧中主人公曲筱绡身穿独立设计师姜悦音的品牌POLLYANNA KEONG所设计的扑克刺绣短裙(图3),一时间使品牌POLLYANNA KEONG成为搜索热点,这条裙子也销量激增。名人效应可以带来的强有力的经济效益,是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绝佳契机。

1.要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教学起点应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拔高;例如大纲在词汇要求上分为四会、三会和二会,在语法要求上分为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都是教师把握教学起点的依据。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提出的“Comprehensible input(i+1)”,都肯定了输入语言信息要合理性、针对性。调查表明,34%的学生认为,初中与高中最大区别是课堂上,高中要求记大量笔记,教学内容多;50%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课难度大,听课吃力。可见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1.4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挑战

电商平台可提供丰富资源。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实现市场化。譬如天猫平台近年来一直在举办“天猫原创设计师”大赛,意在为打造新锐的设计师人才,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京东平台把“互联网+”与华南地区优秀设计师相对接,为设计师品牌建立线上扶持平台,并为设计师入驻提供绿色通道,利用专业化的运营手段,支持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帮助年轻的服装设计师品牌快速地走上正轨,是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良好机遇。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其中,大学生接受急救培训的大多数为医学类的学生。欧美、日韩等国家大力推行应急救护培训,其中,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新加坡卫生救护知识培训普及率达20%。我国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起步较晚,存在着实施及资金双重困难。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的国情下,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居民群体中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性,我国居民急救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人生的直面与关照,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努力树立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我的毕生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注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中去收获每滴汗、每一个笑、每条绉纹、每一个眼神和每份喜怒哀乐。因为我觉得,生活的细节是最真实,无论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还是平淡如水,都让人心动的,让人心醉,让心灵打下烙印。而独特的生活细节,赋予思辨和个性光彩。

国内市场的中外服装设计师品牌竞争激烈。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之间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有所成的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们都将建立自己的品牌最为终极目标。据统计,仅北京地区的服装设计师数量,在2012~2014年期间内就从几百人增加到了三千余人,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涨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外设计师品牌也瞄准大陆市场,试图分得一杯羹。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很多国外知名的买手店都涉足中国的电商市场,并提供境外的配送服务。这大大地缩短了国内消费者与海外设计师品牌的距离,为国内的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这对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厮杀”中冲出重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各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过快的城市发展和扩张速度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化水平很高,同时,超过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过度城市化问题也尤为严重。天津紧邻北京,在直辖市政策倾斜的基础上也受到了北京市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天津作为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同北京一样也面临着包括人口过度饱和、生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资源极度缺乏等在内的诸多问题。面对京津地区的“大城市病”,在与其紧邻的河北省建立新区是缓解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2.1 加强品牌形象的包装

在服装设计师品牌异军突起的今天,寻求品牌的差异性,对品牌形象进行包装和再塑造,并将其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者尤为重要。借助大众传媒是一种有效且便捷的方式,大众传媒中的电视与杂志一直以来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通过时尚类的电视节目迅速的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如服装设计师品牌GROUND-ZERO、Awaylee、密扇等都通过参加《我的新衣》这档时尚真人秀节目,收到了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线上商城关注人数和销量暴增。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缺少精准的风格定位。设计师品牌的定位细致、精准,既可以古典韵味、也可以简洁利落。但成立之初的设计师品牌无法准确把握自身的风格走向,往往是在黑暗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这样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观那些找准自身风格的品牌,往往会发展的更加顺利。譬如中国现存时间最长、最成功的女装设计师品牌“例外”的衣服总是给人一种尺码不全的错觉,实际上并非是品牌在规格设计上出现了问题,而是例外自身的风格定位上以休闲风为主,更适合那些高挑纤瘦的消费者(图1),这样的尺码设计自动筛选了那部分不适合的人群。

2.2 挖掘品牌文化的内涵

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品牌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文化内涵为支撑,形成稳定而连续的品牌文化基因。虽然一些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在风格上千差万别,但其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例外”和“江南布衣”等品牌深受道家“少则多,多则惑”思想的影响。道家美学思想崇尚淡泊宁静、闲雅恬静的审美情趣,认为设计应以简约为美,反对过多的装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设计师对服装设计中“度”的问题很敏感,在设计时尽量减少装饰线与功能型省道的使用,减少立体构成、人工痕迹,回归布料原本的质感与形状。这种减少反而是另一个层面的增多。譬如“江南布衣”2017年秋冬的三款服饰(图4)中,线条简洁流畅、以纯色系为主,没有繁琐的印花和装饰,反而使服装体现出一种高级的质感。正是坚持自身的风格与文化,使“江南布衣”成为了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领跑者。此外,对部分穿着者来说,复杂的装饰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精简的设计可以使穿着者与服装进行更亲密的互动,带来更舒适自然的穿着体验。因此成功挖掘品牌内涵对品牌自身以及消费者是双赢的。它可以体现品牌的精神价值所在,是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对传统文脉的理解与传承,也是消费者对自己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

2.3 注重与外部环境的联结互动

图4:“江南布衣”2017秋冬系列三款服饰

在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自身的建设上,应加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这包括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有效沟通,注重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走出去,实现国内外市场的联结互通。供应链管理就是一个连接互动的过程,对于成长期的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这一方面更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供应链管理不是单个的单位,而是包括与企业的生产、制造、存储、物流相关的方方面面。现在的竞争不是一个企业和市场去竞争,而是不同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产业链或供应链,使大家能够信息沟通、利益共享。譬如“之禾”就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服装设计师品牌,2007年的销售额为2,000万,而到了2016年就做到了15个亿,平均增长率30%~40%,它的成功源自于供应链的成功运作,整个系统融合共生,以设计为先导,制造为核心,销售自然水到渠成。此外,善于寻求外部的帮助,也是一种重要的联结方式。譬如Alexander Wang在跟随Marc Jacobs实习期间受到Anna Wintour的发掘才有今天的大放异彩,圈内前辈的帮助,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可以使得品牌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拥有全局性的眼光来应对品牌面临的问题。

图5:Gucci 2018度假系列秀上的“蘸墨”美甲

2.4 懂得另辟蹊径

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成功经营,可以在多种方式上另辟蹊径。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女装市场前五名的均为国外服装设计师品牌,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女装品牌均无上榜,形势严峻。此外,就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设计领域分布情况来看,80%以上的设计师品牌都是女装品牌,男装品牌仅占10%,男装女装品牌占5%,其余的为童装、内衣及婚纱。国内女装市场接近饱和、库存压力大、资金链断裂是这些品牌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师可以在品牌筹备期间,另辟蹊径,开拓还未饱和的男装市场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Gucci 2018度假系列的秀场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眼观,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精美的华服,还有模特手上让人应接不暇的“蘸墨”美甲(图5)。美甲的出现非但没有抢走衣服的风头,反而因为这一另辟蹊径的表现方式让无数的媒体争相报道,关注度空前。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可以向这一类运营良好的奢侈品牌学习,开拓思维,找到另辟蹊径的方式为我所用。

本次统计分析结果仅反映在某一时间段和特定地区严重ADR/ADE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尚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用药的风险程度。由于是自愿上报ADR/ADE,也有可能存在漏报现象。同时,统计分析结果也与该地区药品使用量有一定的联系,但基本能反映南京地区严重ADR/ADE的发生情况。严重ADR/ADE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规范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主动监测和严密观察和积极处理,都将对严重ADR/ADE的发生和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各级单位应积极开展监测工作,尤其关注发生率较高的ADR/ADE药物品种,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2.5 清醒的商人意识

做服装设计师品牌的设计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设计师不等同于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品牌设计师赵珊曾在《女神新装》节目中因为销售前景不乐观而被要求更换设计方案,她情绪激烈地说:“如果我考虑商业价值的话,我不是设计师,我是一个商人。”她无法接受站在商业角度上的设计,并认为这不是一个设计师该做的事情,甚至认为是可耻的。实际上,她的这种看法在服装设计师品牌设计师中极具代表性。他们希望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和态度,不愿意向商业妥协。但是只追求极致的个性和纯粹的感性表达,而不关注人们真实的需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脱离市场。时装虽然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但是也是一件消费品。要具有清醒的商人意识,认识到设计最终服务的都是消费者,在市场的洪流中可以冷静客观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才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得以存活的关键。

3 结语

时尚行业更迭迅速,消费者也迅速的成熟起来。面对多样化的选择,人们开始注重风格与品质。时尚、个性、小众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大量创办于2008~2013年期间,品牌往往经历5~10年的发展才可以立足市场,由此推算未来的几年将是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大爆发的时期。对于这些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行业竞争激励、大浪淘沙、九死一生;也是最好的时代:多方资源可以为我所用。相信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荆馨.浅析“例外”的产品视觉风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9):311-313.

[2]马颖.设计师风格和本土文化对服装设计师品牌影响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硕士),2010.

[3]陈烁.从彭丽媛服饰之美看中国道家文化[J].文化学刊,2016(4):101-103.

[4]蒋丹彤,王立芳.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彭丽媛出访服饰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J].声屏世界,2014(10):23-25.

[5]王春艳.浅析独立设计师品牌形象包装的重要性[J].中国包装工业,2016(6):98-99.

[6]方晓菁.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1):30-33.

[7]杨晶晶.中国独立设计师服装品牌之审美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5.

[8]韩晶,李运.上海独立设计师的品牌之路[J].中国服饰,2010(8):40-45.

[9]卢思安.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推广中的名人效应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5):81-84.

[10]刘众.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兴起与发展[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2008.

[11]孟君.本土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文化内涵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9):212-213.

[12]孙艳南.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文化与设计定位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2014.

[13]陈墨.浅析北京地区独立设计师品牌现状[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2014.

[14]宁文斐.浅析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微信营销策略[J].设计,2016(4):124-125.

[15]何凌帆,孙虹.慢时尚理念在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中的表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139-140.

[16]郑丽莉.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定位策略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14.

张顺爱,许天博
《服饰导刊》 2018年第02期
《服饰导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