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广西绿色食品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认证逐渐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生产源头上抓农产品质量,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市场信用的信息对称,需要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参与。绿色食品是政府主推的农产品认证的类型之一,也是当前与今后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业企业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市场综合竞争力均有重要意义,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广西从2000年即起开展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登记许可工作,从十八年来绿色食品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绿色食品对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广西的绿色食品事业稳步发展,农产品认证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在绿色食品发展事业探索出更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1 广西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

1.1 认证规模、认证数量不断增长

从图1可以看出,18年来,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数、监测面积均稳步增长,面积由2.1万hm2发展至33.8万hm2,年均增长率为20.2%,企业由10家发展至142家,年均增长率为7.3%;在2004年后绿色食品发展迅速,因2004年后,绿色食品主管机构由广西农垦转到广西农业厅,业务拓展更宽,发展更快,产量由18.4万t发展至372.8万t,年均增长率为20.2%。产品由11个发展至214个,年均增长率为11.3%。2008-2010年期间,获证产品数呈下降趋势,因部分蔬菜企业经营不善,基地不再种植产品,故无法续展。2017年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面积与产量有所下降,但企业与产品数量继续保持增长。

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中进行移民搬迁是一种对旅游扶贫路径进行的大力支持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都属于生态脆弱的地区,在此进行生活的人口不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也就导致该地区的环境在不断地遭到破坏,而进行移民搬迁则能够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有利于提高该地区景色的观赏性,从而对外来游客产生吸引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移民搬迁之后还应给予相关人民群众妥善的安置,避免其由于生活暂时不习惯以及受安土重迁思想影响重新搬回原地。

虽然只是针对于重力、摩擦力和杠杆力进行了简单的解释,但是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的物理力学现象,如轮船漂浮在海上行驶的浮力作用,高压缩使用的压强力作用,吊车提取货物使用的滑轮力等,这些物理力学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山沉声或提供了无限的便利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当前,自开展认证以来,全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业集中在种植业类,食品加工业类、饮料类等,而畜牧类、水产类几乎空白(见图1)。从图3中看出绿色食品养殖业发展严重滞后,获得认证的仅有1家企业1个产品,而且自2001后没有增加,畜牧业更是至今为止还是空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无法解决绿色养殖的绿色饲料。水产及畜牧养殖的原料需要80%以上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市场上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大多是北方企业生产,在我区没有销售网点,且购买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饲料)的成本较高,大部分的养殖企业无法承担。二是养殖企业本身积极性不高,且经过绿色食品认证后,效益提升不明显,无法体现优质优价。三是缺乏养殖业的检查员,无法全面的开展这两个专业的认证业务工作。四是认证机构本身不够重视养殖业,没有积极开拓这两个领域的绿色食品认证市场,养殖企业也在咨询后认证需要后,因为原料问题难以解决放弃。

1.2 生产经营主体覆盖面越来越广

2000年,南宁、柳州、北海、防城港、玉林、百色仅仅5个市有绿色食品生产主体,至2017年,全区14个市均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其中,南宁、柳州市发展较为平稳,且年均新增1家生产经营主体从事绿色食品生产;桂林市从2004年才开始发展绿色食品,至2017年,已有25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年均新增企业1家;梧州市从2002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至2017年,已有11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每两年新增1家企业。

  

图2 广西各市绿色食品企业分布图

1.3 产品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2000年,绿色食品仅仅包括水果、水、大米类,至2017年,绿色食品不仅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初级产品,还包括茶叶(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水产品(中华鳖)、大米、饮料(酒、矿泉水等)、白砂糖、食品加工品(西麦燕麦片、南方黑芝麻糊、马蹄粉)等多种产业类型:品种日益增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第二个驱动是终端用能结构优化。电能替代是终端用能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量1 216亿千瓦时,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29.1%。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量分别占77%、11%、8%。

1.4 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假设3认为,对于成长期企业,碳信息披露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为了检验假设3,对处于成长期的288个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表5的假设3部分列示了碳信息披露对成长期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估计结果。结果显示:(1)CFAt-1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 (系数为0.0013,t值为2.79),表明成长期的重污染企业普遍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2) CFAt-1×CDI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系数为-0.2435,t值为-2.91),表明碳信息披露对成长期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显著。假设3检验通过。

2 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 发展速度缓慢,总量规模偏少

我区绿色食品在全区食用农产品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相邻的省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16年,全国绿色食品产品总数23386个,先进省份如山东省绿色食品3509个,江苏省2195个,黑龙江省1837个,相邻的省份如湖南绿色食品984个,云南569个,广东740个,海南28个,贵州24个,广西仅仅比贵州、海南稍好。全国32个省市区,广西排名第25名,排名较靠后。

2017年“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在全区农产品总量的占比不到10%,而绿色食品在“三品一标”中的占比仅为18%,还与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有非常大的差距。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较高,市场定位为中高端消费,这就对参与认证的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现实却是广西绿色食品企业从申报认证的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产品类别等都方面都有差异。从规模上看既有生产规模几百上千亩的大企业,也有几十亩的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菜园、果园,规模的不同意味着管理方式管理能力都有不同;从企业的性质上看既有既有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的龙头企业,也有管理松散的专业合作社和自我管理的家庭农场。企业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都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产品类别上看,加工品企业相对规模和管理水平较高,而单纯的农业种植企业管理能力多数较弱。未来,要通过强化绿色食品企业各方面培训,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强化生产可追溯管理及生产档案管理

其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落后。广西本身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企业生产主体弱。广西规模化大、组织化程度高、生产规范化的农业企业不多;三是投入少。广西从上而下在绿色食品产业扶持的相关政策较少,政府扶持投入少资金投入较少。发达省份如山东、江苏、黑龙江等,政府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扶持打造绿色食品品牌,我区政府投资远远不足,2017与2018每年仅600万元用于发展“三品一标”,而用于绿色食品发展的更是不足200万元。三是企业个级工作人员对绿色食品知识了解少,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投放少;四是工作机构体系不健全,目前具有资质的绿色食品认证登记检查员非常少;六是绿色食品宣传力度不够,民众认识不强。

2.2 区域各市区企业认证规模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

全区有60%以上的民众是不知何为绿色食品,如何才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没有形成消费绿色食品的大众意识,大部分消费者仍靠感官和经验来选择农产品为主,造成市场认知度低,消费端的拉动力不强品牌知名度不高。原因在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包括绿色食品企业自身,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认知度较低,产业推动力度不强。

2.3 企业管理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综合协调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会务筹备、公文处理、上下联络与接待、预警信息发布、数据统计汇总;负责通知、命令、汇报材料等相关文件的起草;负责向省、市党委、政府和防指上报工作信息;组织防汛会商;协助审查外宣稿件;做好总体协调、重点区域调度等工作。

在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由于我区农业企业本来存量不多,达到组织化、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故在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中,只要企业积极主动要求开展绿色食品认证,能够按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把控生产资料的使用,并且产地环境检测合格、产品检测合格其认证通过率几乎是100%。而在企业的整体规模、整体管理模式上,不作太多的要求,故造成绿色食品企业参差不齐的现象。

2.4 产业发展不平衡、品种结构不均衡

说明:2014年起监测面积逐年下降,认证产品数量接近停滞的原因:(1)糖价自2010年高点之后一路下行,从而导致主产糖动力不足,广西糖业自2013年开始进入减产周期,广西蔗糖企业面积也在逐年减少,但是产品认证数不变。(2)2017年广西桃花岛公司10个蔬菜产品,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12个产品不再续展,所以产品获证产量显著减少。

  

图3 广西绿色食品产品分类统计(2000—2017)

2.5 社会认知度不高

广西绿色食品面积、产品数量上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数量上呈现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证数量上,全区14个地市中南宁、柳州、桂林、河池等市绿色食品发展较好,获证产品遥遥领先,玉林、贵港、梧州紧随其后,而北海、钦州和崇左三市,虽然一些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环境资源优势的地级市,但是工作进展较慢,认证数量和产品总量较低,即北海、钦州和崇左三市。二是发展面积上,2016年全广西绿色食品监测面积为507.8万亩。其中第一位是南宁,达127.9万亩,其次为桂林99.9万亩、柳州91.6万亩。绿色食品监测面积较小的有北海、防城港,分别为0.2万亩和0.3万亩,贵港、钦州、贺州和百色等4市的绿色食品监测面积均未达1.5万亩。各区域市区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的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发展绿色食品有较大制约,比如市场成熟度、生产者的意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品牌意识等;二是各在于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对绿色食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及在政策上有没有积极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在项目上也没有相关激励政策扶持,本地区且农业系统中是否有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等,以上是会影响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的因素。

3.2.1 2016年开始广西农业厅吧“三品一标”工作列入设区市绩效考核的内容。各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应利用这一良好政策契机各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振兴乡村战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这些热斑同样小到无法辨识,但它们会影响到热团块,使其一侧的热量多于另一侧。结果就是,根策尔博士的团队发现,当热斑绕着S2转的时候,相对于S2所在的位置,那个热团块的中心会出现能量转移(或者说能量波动)的现象。

3 发展绿色食品的相关对策

3.1 加速扩大绿色食品规模

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市场定位,将绿色食品作为调整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的重点,促增量,保存量,推动绿色食品规模增长。积极主动组织、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内生产经营主体、三园两场主体、农作物标准园经营主体等发展绿色食品农产品,促进绿色食品扩大增量。管理部门要做续展工作,保持较高的存量水平。

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企业主导、整体宣传、构建产销平台等措施,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响的绿色食品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示范基地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代表和形象窗口。

3.2 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在生产端,一部分生产者存在重认证、轻持续管理的问题。在获得证书后,没有继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规范进行管理,导致生产管理松散、生产档案记录不全等现象,极个别的还会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极端情况。此外,市场准入政策的缺失,使得大部分消费者仍靠感官和经验来选择农产品为主,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形成。此外,加上一些经营者诚信自律不够,市场上也存在冒用标志行为,对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经过18年的发展,绿色食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百色芒果、融安金桔、桂平西山茶、容县沙田柚、恭城月柿、甜弯弯香蕉、南方黑芝麻等,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而我区白砂糖占比全国市场的33%左右。

3.2.2 强化政策扶持措施,加大补贴力度,把挖掘偏远贫困山区的资源环境优势,把一批优质、特色的地方名特优独产品纳入绿色食品队伍,并逐步打造成知名地方品牌并纳入绿色食品队伍,按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带动本地农户进行生产,既能保护“绿水青山”又能产生效益让农民脱贫。

忍泪语两儿,汝曹非不力,行乐虽及时。避难须俭德。我家忠孝门,举动为世则。行当立清标,繁华非所识。事事法先型,处身如安宅。读书成大儒,我复何促刺。我本松柏姿,甘与岁寒敌。扬名显其亲,此寿同金石。[9]272

3.2.3 在打造“三区三园”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产业富民等项目建设中把“绿色食品”作为重要建设内容。

3.3 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企业品牌

农业品牌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绿色食品。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企业品牌,是壮大发扬民族品牌的需要,需各方发力,政府主推,社会参与,民众支持,全方位推进,绿色食品事业才可健康发展。政府部门需加强政策信息、金融帮扶、人才流转、营销能力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企业了解并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内容及办事程序,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品牌知名度 [1]

3.4 调整产业及品种结构

针对当前自治区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类别主要集中在种植业的现实状况,要逐步扩大产品类别,逐步增加水产品、加工品、畜产品的数量。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要强化种植产品、养殖产品一体化的发展,统筹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循环农业,实现整体良性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桂政办发 〔2017〕160号),自2017年11月16日,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正式并入广西农业厅,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三品一标”业务正式全部归口农业厅直接管理,自此以后,自治区农业统筹管理养殖业与种植业,农业产业布局将会更加科学,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品种发展将更加合理,各个产业将会发展的更加协调,而绿色食品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3.5 提高公众意识

3.5.1 加强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微信等平台,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宣传。加强组织全区绿色食品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地理标志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专业展览展销活动,促进贸易协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广,开展生产指导和消费引导,帮助绿色食品企业做强品牌,提高我区绿色食品产品的知名度。同时,积极承办全国性专业培训班、专业性推介会等。

3.5.2 严格质量监管,提升品牌公信力 加大获证产品抽查和督导巡查,健全淘汰退出机制,严肃查处不合格产品,严查冒用和超范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等行为。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逐步促使绿色食品农产品实现“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

参考文献:

[1]陈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如何着力,中国经济时报.

[2]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甘肃农业,2009,32(10):8-13.

[3]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09(1):9-11.

[4]韩沛新.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重点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5-9.

 
韦岚岚,陈少容
《广西农学报》 2018年第06期
《广西农学报》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