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人口-产业匹配度的地区收入差距分析: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更新时间:2009-03-28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我国经济建设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该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产业不断向东部形成空间集聚现象,而劳动力也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大量迁入东部沿海地区。按照传统贸易理论,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推动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在提高低收入地区收入水平的同时降低高收入地区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地区差距,实现整体经济均衡发展。现实中,中国整体经济并未实现均衡增长,地区差距依然存在,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中西部地区为外围区域的“中心-外围格局”(Ho and Li,2009)[1]基本形成。故此,基于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内生机制作用,从新经济地理学的非协同集聚视角带来的人口-产业分布不匹配是研究地区差距的一个方向。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劳动力流动的前后向联系和循环累积诱发产业集聚,同时外部性经济刺激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不断流入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引发地区差距不匹配问题(Forslid,1999[2];张文武和梁琦,2011[3])。而在人口集聚过程中,由于流动壁垒的存在,人口集聚并非符合经济理论要求,不匹配程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金煜、陈钊和陆铭,2006[4])。因此,笔者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下,沿着劳动力流动和产业集聚-分布不匹配度-地区差距的思路,分析分布不匹配的形成机制和对地区收入的影响机制,探讨人口-产业分布不匹配对地区差距解释的适用性。

在上文中,笔者罗列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西方翻译比喻,根据相关的时代背景对其作了阶段性划分,并总结了每个阶段译者主体性的特点。纵观西方两千多年的翻译史,译者的主体性历经曲折,起起伏伏,处于从强到弱,从弱到强的轮回中。

2.1 3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果比较 固体培养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7.8%(269/563),液体培养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4.8%(252/563),PCR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50.1%(282/563)。PCR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但3种方法的支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地区差距研究综述

对于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借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从形成地区收入差距的可能原因来讲,众多经济因素被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发展、资本积累、人口产业分布、全球化、政府政策、资源禀赋、要素流动性等。笔者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范围内将研究视角集中于人口与产业分布的不匹配,故将从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人口-产业分布三个方面对现有新经济地理学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进行相应的归纳整理。

1.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国内外学者借鉴新经济地理方法对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研究,普遍认为劳动力作为可流动的要素会随所有者一起转移,而生产要素的流动会影响地区总的消费支出,进而引起市场规模的变化;Ottaviano(2001)[5]、李国平和范红忠(2003)[6]认为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还会引起生产能力的变化,最终造成要素实际收益率产生差异。但对于劳动力流动是如何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缺乏一致的结论。吴鹏(2015)[7]通过控制变量与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比三大模型,指出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提高作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会因劳动力流动量的增加导致其工业化进程降低,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会随区域工业化进程差距的扩大而拉大。薛占栋和李璇(2014)[8]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下认为劳动力流动导致了人口和产业的地区间趋异,却不意味着地区间人均收入必然趋异;劳动力流动将强化集聚,首先扩大差距,最终消除工资差异,但如果工人不能跨区域流动,区域间的工资差异将持久存在。持相反意见的蔡武和程小军(2012)[9]经分析表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与城乡净劳动力流动量成反比,城乡劳动力流动以逐步下降的速度有效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并在后续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两者的良性互动。

Re2O7的沸点363 ℃,MoO3在600 ℃开始蒸发,650 ℃以上显著升华。硫铁矿(FeS2)在350~500 ℃分解出一个元素硫,沸点444.6 ℃,所以转鼓温度必须控制在250 ℃,将钼、铼、硫混合冷凝收集下来。将这种混合物送入循环烟气焙烧炉。

2.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与空间集聚等理论,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将降低边际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地区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地区工资水平(Combes,2000[10]; 杨仁发,2013[11])。当产业集聚进入“非经济区域”,出现拥挤效应时,将增加地区的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成本、降低生产效率,进而阻碍该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Brakman,2001[12];Henderson,2003[13])。王永培和袁平红(2010)[14]通过198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预见随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等经济集聚区集聚程度的扩大,大量集聚外部规模不经济必将出现,集聚的效率工资必将有所转折,地区收入差距会不断缩小。若考虑产业集聚的经济外部性与对周围地带的扩散效应,外围地带主动完善承接中心城市研发产业扩散转移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及政策,可实现地区的成功转型升级、缩小地域差距(代明、张杭和罗婉婷,2014[15])。在产业集聚扩散效应上,蔡武、吴国兵和朱奎(2013)[16]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通过探讨产业集聚与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和内在机理指出,由于集聚外部性的扩溢受集聚规模、阶段、距离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3.人口-产业分布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昼即看日,夜乃观星,奔走不停,遂至吴江北岸。虑恐有人相掩,潜身伏于芦中,按剑悲歌而叹曰: “江水淼漫波涛举,连天沸或浅或深。飞沙蓬勃遮云汉,清风激浪喻摧林。白草遍野覆平原 ,绿柳分行垂两岸。鸟鹊食田遍交横,鱼龙踊跃而缭乱。水猫游健戏争奔,千回不觉长吁叹。忽忆父兄枉被诛,即得五内心肠烂。思量仇恨痛哀嗟,今日相逢不相舍”。[3]842

假人盛行,虚伪就有了市场。什么诚实,什么道德,都成了纸做的。假人们表面做一套,背后却是另外一套。用《红楼梦》里的话说,台上握手,台下踢腿;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脸上一脸笑,脚下使绊子。他们口是心非,却总是扮演好人的角色,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好人。他们很会顺杆子爬,很会巧言令色,很会讨人喜欢,每每作出种种看似很真的假象,其实都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譬如,某一天,他突然对你恭敬起来,那是因为他发现了你的“价值”。用得着你,你就是亲人,乃至厚颜无耻地喊你亲爸亲妈;一旦你没有了价值,立马翻脸,你在他眼里,一条狗都不如。某日,他会突然冷淡你,与其他利益寄居体重新交好。原因是,你失势,没有价值了。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但研究视角大多是分别从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地区差距,而对于两者的非协同性集聚引起的地区差距,并未做过多的研究。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下,从人口-产业分布的不匹配角度着手,通过要素集聚的空间性来分析将会是比较新的一个方向,对于国家整体均衡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人口-产业的匹配程度是衡量地区差距的度量指标之一,两者之间的不匹配意味着某地区容纳了更多的产业却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或已滋养了更多的人口却未集聚足够规模的产业。人口-产业分布的不匹配会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空间效率的损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将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理论运用到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中,以人口-产业的非协同为集聚点,构建人口-产业分布的不匹配度指标,对我国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作用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如今污水源热泵系统以其节能环保及经济高效的特性,正成为供热领域一个新的趋势。在我国节能减排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这一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人口与产业分布集聚过程与指标构建

在改革开放之初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率先发展,产业和人口不断向东部集聚,但相应的人口却没有进行与产业同等幅度地集聚提高,内陆地区则相反,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可用集聚效应和演变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从现有文献来看,从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切入研究地区差距是在新经济地理学兴起后才发展的一个方向。蔡继飞和张车伟(2012)[1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口与产业不匹配程度会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地区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迁移壁垒、资本边际产出和国家倾斜政策都对地区差距扩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李豫新和王笳旭(2014)[18]通过分析人口与产业空间匹配性演变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后指出,从纵向看,一个地区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度会经历“双峰双谷”的阶段性变化;而从横向看,即使地区的匹配度相同,也不等于地区间不存在差距,人口与产业空间匹配度有高位协同和低水平匹配之分。

1.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人口与产业集聚过程

(2)人口与产业非协同集聚过程阶段

新经济地理学中人口与产业分布集聚的重要理论是克鲁格曼于1991年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19],指出在要素空间流动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效应影响要素集聚:第一种是本地市场效应,指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厂商会集聚于市场需求规模大的区位生产并对外销售。第二种是价格指数效应,指核心地区厂商集聚程度越高,商品种类越丰富,该地区产品的均衡价格指数就越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这两种效应吸引产商进行集聚,此为集聚力。第三种效应是市场拥挤效应,随集聚而产生,指不完全竞争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此为分散力。此处暂不考虑政府政策、信息不完全等情况,故人口与产业分布的配置主要是这两种力量的较衡。受这三种效应的影响,人口和产业开始各自集聚,并且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会进行前后向相互作用,对经济系统进行自我强化,最终形成核心-外围经济发展区的区别,造成不同区域的差距,因此人口和产业的非协同集聚可作为研究地区差距的切入点。

(1)人口与产业集聚效应

(2)各区域不匹配度差异明显

  

1 人口与产业集聚过程

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相近。在阶段Ⅰ(OA段),A区域开始吸引企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外部性、溢出效应和初始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产业不断集聚。产业集聚速度大于人口集聚速度,此时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对经济发展的敏感性迟于产业敏感性,信息不完全下劳动力跨区转移存在时滞。随着产业与人口分布不匹配逐渐加大,不匹配程度将在E点——两者集聚速度相等时达到最大值。

笔者的分析对象为中国除去港澳台的31个省份(包括自治区、直辖市),按国家统计局方式划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人口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各省产业生产总值和土地面积来源于《中国发展报告》和当地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的统计公报。考虑到改革开放政策中地区非均衡发展政策导向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地区差距的滞后性,时间范围选取为2000-2015年。对于不同资料中冲突的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

阶段Ⅲ(B点向后)市场拥挤效应主导,人口与产业扩散转移速度大于集聚速度,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趋于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人口与产业分布不会完全匹配,分布不匹配度不会降为零,这是由于一方面劳动力集群存在制度壁垒和迁移成本,而产业也有生产者意图和固定资产的长期性,两者都会完全根据理论预期移动;另一方面,各区域存在自然资源、制度、文化、发展方式等不可抹除的差异,人口与产业集聚不会完全趋同。

2.人口与产业分布指标

(1)指标构建

按文献发表年度进行统计,形成移动阅读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2004—2009年是国内移动阅读的探索期。该时期移动阅读WAP网站兴起,如移动梦网,随后手机报诞生、免费WAP网站获得蓬勃发展;该时期针对移动阅读的研究初步兴起,文献量增长缓慢,影响力较小,但同时期的电子书市场不断膨胀,涌现出大量阅读客户端。2010—2018年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移动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2013年迎来研究的高峰。

在人口与产业分布的研究中,学者大多用各区域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总量的份额描述人口分布,用各区域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描述产业分布,但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要素空间集聚逻辑下,忽视了空间因素区域土地面积对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限制影响,对此引入区域土地面积作为辅助因子。人口空间分布(DISp)与产业空间分布(DISI)指标如下:

 

(I)

 

(II)

其中,PiIi分别表示区域i的人口数量和产业生产总值。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性是指两者在集聚或扩散过程中的不同程度变动,故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指数可用区域人口份额与产业份额的差的绝对值表示。除此指标外,笔者还利用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指数(威廉姆森指数)描述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性。人口与产业分布两个不匹配指标表示如下:

GAP1=|DISp-DISI|

=∑i|DISpi-DISIi|

(III)

此指标可以转换为比率形式来描述各省的人口和产业分布匹配性情况:的取值以1为标准值,表示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完全匹配。若人口分布大于产业分布,即R大于1,表明该地区聚集的人口超出了区域的经济规模,劳动力要素闲散,为欠发达地区;若R小于1,表明经济规模超出了人口规模,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经济发达区域。

 

(IV)

其中,yi是区域i的人均收入,是全国人均收入。GAP取值为0时,表示人口和产业分布完全匹配,经济均衡发展;取值越大,表示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程度越高,其经济发展趋势需国家政策等人为干预引导。

(2)数据来源

(2)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品。叮嘱患者及家人不能增加剂量,尤其是对某些传统药,很多人以为多吃或少吃没所谓,大剂量就好,这就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多次出现。

从上述压强模型可以看出,对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而言,泊松比νyz和νyx体现了材料各向性能差异,Nielsen等(2009)研究中发现的原料纤维朝向对制粒性能的影响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阶段Ⅱ(AB段),前一阶段的工业积累使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产商竞争者已集聚相当规模,竞争降低了利润率,提高了进入门槛,降低了企业进入的吸引力。价格指数效应使实际工资上涨,劳动者充分反映市场,开始迅速集聚。此阶段,人口集聚速度大于产业集聚速度,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不断缩小。在C点,人口或产业集聚速度等于转移扩散速度,集聚份额不再增加。

2.2 土坝坝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土坝具有梯形断面的条形建筑物,通过对土坝坝体的原形观测及有限元分析,坝体内部应力分布规律一般如下:在坝轴线附近,土坝的竖向应力σi略小于土柱的自重压力,土坝横剖面的水平应力σx,比竖向应力 σy小,约等于(0.3-0.5)σy,(即 侧 压 力 系 数 为0.3-0.5)。土坝填筑质量愈差,则侧压力系数愈小,坝顶部一定高度σx∶还会出现拉应力。土坝的纵剖面的水平应力为σz二介于σx和σy之间。一般情况,土坝坝体压应力符合σy>σz>σx的规律。根据土坝坝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水力劈裂原理,在坝轴线附近沿小主应力面布置灌浆孔。泥浆就容易沿这个平面将坝体劈开。

数据分析与验证

地区差距从空间上体现为人口和产业之间的不匹配,表现形式即为该地区容纳了更多的产业却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或已滋养了更多的人口却未集聚足够规模的产业,造成人口空间集聚与产业空间的错位。因此,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着手,根据各指标要求分别计算东中西部各自的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情况,计算区域不匹配度,并对数据结果进行相应分析,随后对各省地区差距进行对比分析。为验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再次利用其他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相应验证。

1.东中西部人口-产业分布与不匹配度

根据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和不匹配性指标(公式I、II、III)的要求,利用各省人口、产值等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带的分布和人口-产业匹配情况,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1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DISpDIS1GAP1DISpDIS1GAP1DISpDIS1GAP120003 4824 9591 4772 0481 5930 4550 3830 2530 13120013 5134 9871 4742 0421 5790 4620 3800 2510 12920023 5445 0251 4812 0301 5540 4760 3780 2510 12720033 4335 2401 8082 0711 4670 6040 3860 2360 15020043 4475 2211 7742 0681 4770 5910 3840 2370 14720053 4915 2461 7552 0391 4670 5710 3840 2350 14920063 5185 2431 7252 0271 4560 5710 3820 2380 14420073 5465 2041 6592 0161 470 5480 3810 2420 13920083 5655 1321 5672 0081 4850 5240 3790 2490 13020093 5865 1121 5262 0001 4860 5140 3780 2520 12620103 6375 0511 4151 9911 5110 4800 3720 2560 11620113 6454 9621 3161 9861 5370 4480 3720 2640 10720123 6524 9031 251 9811 5460 4350 3720 2720 10020133 6554 8901 231 9781 5390 4390 3720 2750 09720143 6594 8771 2191 9751 5380 4380 3720 2770 09420153 6544 8731 2071 9641 5370 4830 3720 2730 09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与各省统计年鉴。

通过对比东中西部产业分布、人口分布和不匹配度数据,可以得到三个明显结论,首先是东中西部人口产业分布差距大;其次是各区域不匹配度差异明显,表现为整体不匹配度减小,其中东部不匹配度降低明显,不匹配度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最后是东中西部不匹配度原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东中西部人口产业分布差距大

从表1产业份额和人口份额指标来看,东中西部差距突出,我国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地区不论是人口分布还是产业分布,所占份额都遥遥领先,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取2000-2015年产业分布平均值,东部产业份额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3.34倍和19.92倍。在人口分布指标上,人口份额虽不如产业份额差距惊人,但东部人口分布份额仍是中部和西部的1.77倍和9.43倍。目前的中国确实如此,北上广和沿海等区域作为中国的经济核心聚集了中国很大一部分的产业和人口,对比于产业分布零落的西部,经济发展程度差距甚大。

东部产业份额倾于减低,中部产业份额则处于较稳定状态,并且对东部产业份额的变化做出相应变化,这符合东部企业向中西部扩散、中部近年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西部产业份额倾于增加,这或多或少都得力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等扶持政策。在人口份额上,可以看到与产业份额不同的现象,中西部人口继续往东部聚集转移,特别是在最近三年,往东部聚集速度加快。这也和现实相符,2000年始,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会随着提高的经济水平追求不同层次的效用满足。东部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巨大的产业分布,加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劳动力转移壁垒的降低,东部地区无疑是劳动者的最佳选择。

新经济地理学初始假定一国存在对称的两个区域A和B,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鉴于历史或偶然原因,对A区域市场需求增加,产业向A区域集聚。接下来用一个简单模型说明人口和产业的非协同集聚造成的不匹配过程。图1a横轴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纵轴为人口或产业的分布份额,描述人口与产业分布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图1b由图1a导出,描述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图2是根据表1的不匹配度值处理结果所进行的一个东中西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直观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东部是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最高的,中部次之,西部分布不匹配度最小。

  

2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

从图2趋势线差异结果可得出以下三个明显结论:第一,整体不匹配减小,东部不匹配降低明显。从三者不匹配度绝对值对比上,东中西部三区域的不匹配度都在减小,这符合中国近些年追求整体发展均衡政策的指导。在不匹配度缩小过程中,东部不匹配度降低最为明显。这是因为东部资本回报率降低等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减缓,市场拥挤效应导致产业向外转移,而中西部鉴于自身独特优势和国家发展政策,经济增速加快,产业集聚吸引力加强,东部则相应减弱,产业分布趋于均衡;另外,随着中国户籍制度和社会公共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口越易趋于向东部转移,人口分布份额提高。

第二,2003年是东中西部不匹配度转折点。东中西部的不匹配度在2003年前都是稳步上升,在2003年开始为稳步下降,因此2003年为重要转折点。这是跟中国为平衡地区差距、追求均衡发展的政策有关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五大,中国倡导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在2002年中国召开的党十六大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并在之后的会议中越发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东部改革开放之初,在效率优先下依靠自身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不断拉大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2000年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2003年和2004年分别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政策,2003年起这些政策效果逐渐开始显现,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东中西部差距进一步缩小。

针对保险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需要从每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才能促使我国保险企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本控制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2].一是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工程联系单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和监督;二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浪费.

(3)不匹配度成因不同

要素不匹配是人口和产业非协调集聚的结果。根据不匹配度的来源,东部是产业集聚主导,人口集聚待提高,即在产业过度集聚时,人口并未向东部足够流入,故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人口流动性的提高是改进点。中部则是人口集聚主导,产业集聚不足,经济增长过慢,发展经济提高产业规模是调整点。西部是三大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水平相当,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向外大规模转移人口缩小人口份额,产业集聚发展也缓慢,故而对西部而言要继续采取扶持政策,鼓励人才和产业往西部流动。

2.分省地区差距对比分析

上文是从中国整体三大经济带着手,对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做一个统一描述。接下来利用R比率值观察中国各省的人口与产业分布来解释或验证地区差距,结果如图3所示。

  

3 2015年中国各省人口与产业分布比值

可以看出各省市经济发展符合指标经济预期意义。R比值小于1的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或直辖市,以东部省份或直辖市为主,人口集聚份额小于产业集聚份额,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将会流入。R比值大于1的贵州、甘肃、云南、西藏等以西部省份为主,经济发展落后,产业集聚度和人口集聚低,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出。在以上以R比率值作为东中西部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类型区分中,大部分地区都基本符合。其中,发生较大偏差的是河北、海南和内蒙古这三个省份。河北紧靠京津,毗邻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却成为“环京津贫困带”。2015年,河北的人口份额占东部13%,但省生产总值只占东部生产总值的7.76%,人口分布大于产业分布。拥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地理位置,却没有让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战略定位抑或是京津作为核心区域、对河北这个“外围”区域的虹吸效应。在下一步发展中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主动谋求经济发展,是河北的发展重点。2015年海南人口910.82万,省生产总值3702.76亿元,分别占东部总人口和总生产产值的1.6%和0.9%。海南产业集聚少于人口集聚是可以解释的,它的经济水平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旅游的要求使其没有进行大幅的工业生产主导,建省之前以旅游业、农业、渔业为主,原始积累较薄弱,吸引人口集聚程度还不够,但海南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其产业集聚大幅改善。内蒙古属于西部地区,2015年集聚人口2511.04万,占西部总人口的6.8%,生产总值17831.51亿元,占西部总生产总值的12.9%,产业集聚超过了人口集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内蒙古的煤炭等能源资源,如何更好实现创新经济增长点、持续经济腾飞是今后发展着力点。

第三,匹配度分层次。东中西部匹配度中,西部是人口与产业匹配度最高,但必须指出这是低水平的匹配。西部的人口与产业高匹配得益于低产业分布与低人口分布,反映了低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虽然不匹配度最高,在产业大幅集聚的同时,人口未相应集聚,因此,若进行人口分布集聚改善或适当疏导产业转移,将会降低不匹配度。

3.地区差距验证

为了验证此切入点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将从东中西部R比率值方差和地区差距辅助指标来进行验证,对2000-2015年中国地区差距进行GAP2动态观察。

(1)东中西部R比率值方差

  

4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R比率值方差变化图

地区差距从人口和产业分布来说来自人口和产业的非协同集聚,若经济均衡发展,没有地区差距,则各地区的人口份额和产业份额比应该相同,也就是说东中西部R比值方差为零,若地区差距越大,那么相对应的方差也越大,因此各年份东中西部的R比率值方差可以直观动态反映东中西部差距,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R值方差的变化验证了上文从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对地区差距的解释。2000-2003年东中西部R比率值方差变大,表明中国东中西部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份额越发的不均等,说明中国地区差距扩大,东中西部不匹配度也在变大,并在2003年达到最大的不匹配度;2003年之后,方差缩小,各区域人口份额和产业份额差异减少,地区差距减小,整体经济区域趋向均衡分配,分布不匹配度也在减少,进一步验证了从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视角研究地区差距的可行性。

(2)GAP2指数

GAP2指数是从人口份额占比和人均收入角度来衡量地区差距。介于某些省份2015年人均收入数据尚未准确公布,故用人均GDP进行替代。这一做法,虽然在数值上与原计算值存在出入,但对所要求的分析结果却并无影响。从图5的结果显示可知,GAP2指数同样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不断减小,这跟上文中不匹配度在2003年最大是一致的,并且也同R比率值方差变化情况一样,因此从该指数可以验证从不匹配度研究中国三大经济带差距的可行性。

  

5 2000-2015年地区差距指标图

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从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非协同性入手,由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分析中国区域差距是正确可行的,表现为东中西部各区域人口与产业分布匹配度差异明显,东部不匹配度降低明显,不匹配度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第二,从东中西部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可知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经济发展差距大,但东中西部不匹配度诱因不同,东部地区为产业集聚主导,中部地区为人口集聚主导,西部地区则是三大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水平相当,因此政府需根据各区域不同情况加以指导;第三,东中西部的不匹配度在2003年前都是稳步上升,在2003年开始稳步下降,可见政府对中西部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和发展导向政策是有效的。

2.政策建议

(1)完善劳动力市场和降低人口迁移的制度壁垒

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善和迁移的制度性壁垒都会使相应的人口无法集聚转移。信息不充分使就业岗位空缺,制度壁垒使劳动力无法流动,这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变相浪费。在劳动力集聚转移后,区域要做好后续的公共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外来劳动力的公共需求,稳定劳动力,防止出现劳动力短暂流入和回流现象。

(2)因势利导,因由而变

欧阳橘红四个字臭及全厂,厂区也好,生活区也好,认识和不认识的,凡见到她,都用眼神凌迟她,让她无处可躲。对她的处分是开除厂藉,留厂察看一年,发配到厂容科当清洁工。而你潜逃在外,被开除厂籍……

东中西部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度缘由是不同的,为实现各自均衡发展,东部应提高就业岗位吸引力、改进公共社会保障政策和降低劳动力进入门槛,吸引人口集聚,同时基于市场拥挤效应和竞争激励向中西部转移部分产业。中部则需完善投资环境和生产配套设施,继续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并向长江中原等地区进行产业扩张。西部地区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因势利导,继续产业开发,但开发需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合适地点定点开发,并提高人口相应的教育和技能水平,诱导劳动力向东部等核心城市转移。

(3)政府要继续实施均衡发展策略

政府的扶持政策在改善地区差距上是有效的,并且效果已经初始显现。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均衡发展,加大对经济落后区域的补贴和扶持政策是有必要的,并利用政策指导使中西部在优惠待遇下利用市场力量培育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hunyu Ho, Dan Li.Spatial Depend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Chinese Citie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0(2):386-403.

[2]Forslid R.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R].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1999.

[3]张文武,梁 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1(2):691-708.

[4]金 煜,陈 钊,陆 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5]Ottaviano G.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1(1):51-77.

[6]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79-86,93.

[7]吴 鹏.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15(3):131-137.

[8]薛占栋,李 璇.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的文献综述[J].经济师,2014(3):31-33.

[9]蔡 武,程小军.城乡劳动力流动、城镇就业与收入差异——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11):15-20.

[10]Combes P.Economic Structure and Local Growth: France, 1984-1993[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0(3):329-355.

[11]杨仁发.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8):41-52

[12]Brakman S, Garretsen H, Marrewijk C.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 Trade, Location and Growth[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2):672-677.

[13]Henderson J.V.Marshall’s Econom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1): 1-2.

[14]王永培,袁平红.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和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0(3):53-60.

[15]代 明,张 杭,罗婉婷.研发产业集聚与扩散——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与深圳案例的分析[J].产经评论,2014(2):27-36.

[16]蔡 武,吴国兵,朱奎.集聚空间外部性、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13(2):21-30.

[17]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2(5):31-43.

[18]李豫新,王笳旭.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人口与产业空间匹配性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J].西北人口,2014(1):56-68.

[19]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483-499.

 
王领,冯田田,吕思思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