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财政绩效预算理念的逐步深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此后财政部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范预算绩效评价。2003-2012年先后颁布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等五项文件,分别对预算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主体、内容、方法、指标、报告、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梳理已有制度,可以发现其主要以财政资金管理为主线,针对政府投资项目、部门预算等主体构建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属于大财政预算范围,仅有《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对教科文事业发展专项计划的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指标进行规范,缺乏对高校具体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且其评价方法较为简单,限于专家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缺少对高校具体预算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考究,致使迄今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013年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应当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5年出台的新《预算法》更是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可见,建立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制度范本刻不容缓,然而实践必须要以理论为指导,基于预算绩效评价理论尚不成熟的现实,笔者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完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以服务于我国高校发展实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目前国外学者在高校预算评价与预算资源配置整合的理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技术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研究,对绩效评价引入高校预算资金投入、分配、使用、考核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有效结合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需求和高校发展实际,近年对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改进对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等进行充分研究,反映了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是问题与不足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李彬(2014)[1]指出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缺少相关法律与制度保障,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预算评价体系,缺乏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测评系统和合理监督机制,应从约束和控制角度出发强化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凌芸(2015)[2]发现现有预算评价基本聚焦于预算支出,鲜有对预算产出及质量成果因素进行考核,严重降低了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李永宁(2016)[3]解读了预算绩效拨款与高校发展变革的现实关系,认为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系统理论支持不够、核心要素设计不完善、利益主体参与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谷书平(2016)[4]指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谨性,是办学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李志情和董玲(2016)[5]针对高校存在的绩效预算编制与发展战略脱节、评价与控制机制薄弱、激励功能弱化等问题,提出合理设置绩效目标、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全程控”等改进对策。毛成银和任蓝青(2017)[6]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编制时间仓促、方法不合理、认知不足、难以冲破既得利益藩篱、批复不及时、制度保障缺乏、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透明度不高、机构设置不健全、评价结果反馈不力等问题和难点。

二是改进对策方面,邓彦(2015)[7]探讨了新《预算法》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影响,从高校发展战略和预算管理改革视角诠释了其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彭秋莲和杨运东(2016)[8]指出绩效问责与激励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执行的重要环节,必须对预算执行的结果实行问责和奖惩,强化各级部门或二级学院的责任意识,促使高校预算从重分配向重管理、重绩效评价转变。李平、张亚红和巩春娥(2017)[9]针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在思想认识、技术保障、制度运行及信息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应从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结果运用等方面逐步推进和深化预算绩效评价改革的观点。邵胜华等(2017) [10]运用战略地图管理会计工具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展开分析,合理设计了预算绩效评价流程。姚井君(2017)[11]认为高校科研管理应下放至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学院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坚持“面向一线、服务科研”,合理评价,强化监督,把关绩效评价成本核算。

制度的产生、执行与变迁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越是触及多数群体利益的制度变革越是阻碍重重。作为预算投入产出效果的反馈机制,若其结果能有效作用于本期或下期预算资金分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就直接关系相关人员预算支出比例,属于高校人人关注的重大制度。故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包括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制定、执行及其流程管理、控制与监督机制的构建,都应基于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将其评价目标、原则、主体、流程及指标体系都揽括在一个能得以有效执行的制度文件内,杜绝任何人员凌驾于制度之上,游离于预算绩效的评价与监管之外。

纵观上述文献,国内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已然硕果累累,普遍探讨了预算绩效评价的改革内涵、实践经验、现实基础、实施条件和合理期望,技术层面已形成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平衡记分卡、层次分析法、战略地图等为主的评价模型,但多以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为手段,立足于“局外人”视角来审视问题,缺少基础性理论框架研究成果。正如Neuby所言,“即使经历了70年的研究,预算理论还是匮乏的”。这种基础理论的缺乏与我国公共预算固有的政治性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高校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实践。因此,当务之急应尝试多维视角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结构,满足和切合高校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指导需求。制度是规范集体行为的系列规则,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构建的操作性指南,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析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经济学基础和理论框架,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形势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石。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经济学基础

预算绩效评价是基于我国绩效预算渐进式改革而提出的概念框架,是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对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及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的行为。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的逻辑关系在于,绩效预算是一个大预算系统,预算绩效评价是其核心子系统,即绩效预算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制定预算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预算支出“产出”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其具有深刻的经济学内涵,具体体现在:

星期五的下午照例是系主任石老头的课,三节,满堂,臭长臭长的。我们都挺讨厌老石的课,老石爱三节课连着上,治学非常严谨,在学风日下的大学里是极不合时宜了。他昏花的老眼贼亮,从低悬在鼻梁上的眼镜框上方瞟出来,敏锐往台下瞟来扫去。他往台下每扫一眼,每一个人都会以为他是在望自己了,所以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痛苦。再加上那天死党邓军也没有来上课,连个说小话的人也没有,所以那天在点过名之后我照例想逃课了。

1.混合属性:高等教育的私有性和准公共性

(2)效率

高校教育产品的消费效用具有直接效用与间接效用之分。直接效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包括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品行和价值观的养成等,教育的边际成本远大于零,这种直接效用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学生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师生比提高、平均受教室关注度降低、生均宿舍面积、图书、教学资源会减少,产生拥挤性成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故目前市场上存在诸多私立学校。而高等教育产品的间接效用则更体现为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部性。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能推进经济社会更为和谐、又好又快发展,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受益,具有较强的非竞争和排他性,同时不管教育产品的消费者是谁,都无法完全排除其他人员分享利益,即使作为私人产品存在的人才培养,也会因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使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而带来较大的溢出效应。因此,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2.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绩效目标多元化

如前文所述,高等教育产品即具有一定的私有性,又自附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致使其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共同调控的方式来确保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分析高校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预算绩效目标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市场机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私立高校(或忽略其他职能的公立高校)而言,高校人才培养的委托代理关系非常明确,即社会(家长)支付经费委托高校(管理层、辅导员、专任教师)承担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育和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属于简单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受托方,高校的预算绩效目标主要体现为经济效益,主要从收入、成本、时效、质量、满意度等方面考虑。二是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下的委托代理关系。高校更多的是作为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存在,为社会提供市场难以有效配置的公共产品,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第一层是社会公民委托政府,公民纳税(费)形成财政收入,委托政府部门为其提供公共产品;第二层是政府部门委托高校管理层,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委托高校为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文化产品、国际交流等公共品;第三层是高校内部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核心,校领导对其所管辖的职能部门、校级部门对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对院级教职工之间形成各种委托代理关系。高校作为其中的受托方和委托方,其预算绩效目标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技术创新、可持续影响等方面。可见,与企业或行政单位不同,高校的绩效目标是多元化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等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绩效目标体现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即需要设置多层次、多方位的绩效评价指标观测值,且需采用财务与非财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校级管理层、二级院系及所有教职工、学生等主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1)控制

很多人看他阴沉着一个脸一声不吭往里面走,背上背了一个帆布筒子,搞不清楚是鱼竿还是枪,反正一眼看上去就像江湖上传闻的侠客。大家立即自觉地给他让开一条道,还暗地里为他捏了一把汗。

3.利益集团博弈:不同效用函数致使预算绩效管理低效

利益集团是指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通过集体行为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目前高校涉及的利益集团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层、行政部门或二级院系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设计是各方利益集团共同博弈的产物,高校预算投入既定的前提下,各利益集团及其内部成员之间为了从“既定的蛋糕”中分得更大的份额,会不断付出成本和代价,产生集体行为。这种集体行为并非总是一致的,事实上存在严重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产生分利联盟寻租或搭便车现象,为制度的产生与执行带来巨大的组织成本,直接导致高校预算资金配置的低效。具体而言,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离致使学校事务管理职能分工,行政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形成大小不一的多个利益集团,其个人效用函数与集团效用函数存在差异,即各决策者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而非集团效用最大化,导致高校预算产出均处于低效状态。高校集体效用函数的变量包括预算规模、预算投入产出比、创新性科研成果、学生就业率、变革程度等,高校工作人员的个人效用函数变量具体包括工资、办公室津贴、权力、奖金、预算分配额、社会认可度等。可以发现高校整体效用函数追求预算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而个体效用函数则追求预算分配额的最大化。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和差异,而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者主要为个人,可能导致高校绩效预算目标实现效果的偏离,更倾向于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而非产出和成果质量。

4.预算绩效评价:预算产出低效的化解途径

选择性激励是驱使潜在利益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行为的有效途径。激励必须有标准和考核,就需要建立严格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将相关预算产出和成果指标强行纳入高校工作人员的个人效用函数,引导高校老师和科研人员注重预算产出和成果质量,能有效确保个体效用函数趋同于高校集体效用函数,降低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的交易成本,提高预算产出效率和效果。基于公共财政视角而言,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决定市场机制不可避免存在失效和缺陷,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纠正其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市场失灵现象。我国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方式为其提供运营资金来源,并通过“二上二下”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资金控制和问责。但我国高校财政预算资金使用存在资源浪费、成本过大、效率低下、科研腐败等问题,难以实现其预算目标,即政府财政主导下的高校预算管理行为可能存在政策低效、资源错配、寻租等“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干预难以发挥预定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最终委托人(社会公众)的虚位和缺位,产权不明晰,各层次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利益不一致、权责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存在缺陷,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对高校实行绩效预算管理并对其产出和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降低高校提供教育产品的成本,是化解政策失灵和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争取财务自主权、解除双重委托代理责任的必然选择。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三是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张媛丽(2015)[12]指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多元投资主体的期望和要求,评价结果的应用应服务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评价内容及流程须做到信息公开。巫朝辉(2016)[13]认为应建立以办学条件、管理效率、产出效益和发展潜能为核心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大学为例,运用模糊积分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连丞(2016)[14]引入平衡记分卡,设计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模型,指出了建立科学合理预算绩效考评制度及强化非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韦锦义和赖洁基(2017)[15]以层次分析法(AHP)与关键绩效指标(KPI)为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广西强基创优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形成有效借鉴。赵选民(2017)[16]发现我国绩效预算的渐进式改革实践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预算绩效贫家指标能直观呈现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等级分类状态。

1.高校绩效预算功能取向识别

绩效预算功能取向是确立预算绩效目标、指导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是绩效评价指标需要考核或反映的财政预算资金所带来的最终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控制、效率、产出和成果三个方面。其中,控制和效率反映预算资金投入状况,产出和成果反映高校预算资金产生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要统一实行标准化、程序化和正规化的档案归档工作管理要求,并建立完善、科学和准确的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分工责任制,把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职责划分清楚,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第二,推行规范化和流程化的管理要求,按照相应的职责清晰化和业务规范化的要求合理修订各类材料的归档流程,各类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项目管理部门要对档案归档的验收结果进行检验把关。

2015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航道法》,明确了航道包括通航建筑物、航道整治建筑物和航标等航道设施,也规定了通航建筑物的运行应当适应船舶通行需要,运行方案应当经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同意并发布。《航道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航道主管部门对通航建筑物的管理职权,为交通运输与航道主管部门加强和规范通航建筑物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抓紧组织制定《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办法》等《航道法》配套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解决多线多梯级船闸联合调度的问题,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校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不同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通过设租和寻租活动干扰财政预算分配过程,故需要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对受托人的有效控制。控制是绩效预算的基本功能取向,是确保预算安排公平性、安全性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手段,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绩效评价须遵循“控制核心、绩效导向”的混合功能取向。作为政府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下拨预算资金到达高校财务部门,需要对预算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稳妥性、重点性、透明性等进行严格控制和评价。各项预算经费支出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支出标准测算,设置收支数据填列的合理置信度,揽括所有收支范围,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编赤字预算,保证预算收支结构合理。

高校是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专门机构,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个方面。不同职能体现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形式:人才培养职能下的教育产品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社会服务职能下表现为地方智库建设、教育拓展服务、产学研联合体、信息资源服务等;科学研究职能表现为国家级、省部级、校厅级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技术成果或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等;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表现为文化传播基地、文化书籍、文化品牌建设等。

图2(b)为1951-2017年沪宁杭月均气温对比,曲线总体走向依旧一致。其中冬季(12月-2月)南京气温相对较低,夏季7、8月杭州气温相对较高,春夏季气温差异不明显。上海因其滨海特性,海洋性表现较显著,春季气温回暖略慢,秋季气温下降也略慢。年温差南京最大。而沪宁杭三地冬季均温都高于0℃,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表现。

效率是给予投入和技术的情形下,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以满足既定目标和需求的评价方式。经济学领域的效率直观地体现为交易成本的减少,在制度和投入既定的情形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是其高效率的折射。高校绩效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与监督活动的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高校权力配置耗费的资源、预算支出审批流程的繁复程度、预算资金分配过程的设租与寻租成本等,交易成本是否降低应成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一个领域。预算管理制度上,效率功能取向主要反映于优先性原则,即有限的预算资金投入,须优先安排必须、急需、可行的项目,通过对预算项目的优劣先后排序谋求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影响高校预算使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财政预算管理政策、高校权力制衡机制、高校文化等多方面,由于高校所有者缺位和虚位、信息不完全、交易成本等诸多原因,高校预算资金使用往往呈现低效错配的问题,这是目前预算绩效评价所需反映和引导的重大难题。

(3)产出与成果

基于高校经营管理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高校绩效预算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可持续影响、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目标所需体现的内容。但这些目标体系主要关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效率与效果、高校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立足于国家宏观财政管理的视角,缺少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供给效率的考评;受宏观政治制度的制约,设置预算绩效评价目标时,并不完全取决于成本-收益的计算,往往会基于公平的考虑,不得不牺牲一些效率。故基于经济学的效率标准,现有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目标可能是低效的。

2.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

与一般预算管理关注过程管理不同,绩效预算更偏重于结果导向,通过绩效指标考核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对预算结果的考察主要包括产出和成果两个方面。产出是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消费型或生产型物品或劳务,产出可分为物质文明产出和精神文明产出,高校属于典型的精神文明产出机构,其经营的产出具体包括: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公民、科研项目、论文、专利申请、技术成果或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数量、文化产品数量、国际学术交流次数等。产出与投入相对应,主要反映高校绩效预算所实现的量的目标。成果是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管理产出中的较高水平的成效或成就,包括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高级别科研成果、技术转化应用数量、文化传承贡献等,主要反映高校绩效预算所实现的质的目标。

家庭环境即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指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的有计划和无计划相结合的影响活动及其进程。家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指依据家庭的经济水平为儿童提供的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系统,如家庭住房面积、家长为儿童提供的玩具、图书种类等。精神环境是指家庭中所有成员的世界观、道德水平、气质等构成的精神氛围,比如家长的儿童观以及对待孩子某种行为的态度等。

为改变这一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设置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目标体系,包括产出最大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一是产出最大化目标。可以根据高校战略发展导向分为科研型和应用型,由此设置产出和成果目标,预期产出目标主要从数量角度制定,包括科研项目立项数、论文发表数、课时数、毕业生就业率等;预期成果目标主要从质量(效果)视角制定,比如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国家课题项目立结项、高质量论文发表、科研成果技术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等状况。二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目标。包括预算项目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人员配置合理性、职能部门管理费用、财务信息质量、制度执行与转换成本等。预算绩效评价目标则需对预算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完成度、执行成本、创新性等进行合理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4)对于工业控制网络设备资产的管理与监控能力不足。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控制网络中并没有对于其设备资产的管理与监控机制,容易受到攻击。

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是组织实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行为人,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应具备两大要素:行为诱因(为什么评价)与行为权力(凭什么评价)(吴勋,2016)[17]。一是行为诱因。高校内含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剖析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行为诱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性思考。目前高校部门预算编制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程序[18],高校管理层与教育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人大以及校内各二级院校、职能部门、项目管理人员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环节的预算管理委托受托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状况,致使共谋、腐败行为频发,大大降低了高校预算资金配置效率。因此,作为统筹教育经费的教育部门和通过预算资金分配以支撑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财政部门而言,需要实时考核和监管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故其具有预算绩效评价的强烈行为诱因。而校级管理层是高校预算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在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中具有复杂的受托责任和委托监督职能,必须通过预算绩效评价解除责任和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其行为诱因具有较强的工作关联性。二是行为权力。在确定外部利益相关者与校级管理层两类评价主体之后,需要判定其是否拥有行为权力的问题。毋庸置疑充当高校预算管理角色的校级管理层拥有行使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权力,而教育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人大则属于外部监管机构,虽有权力但不直接,具有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而作为高教系统的直接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门是“一下”预算的控制主体,相对具有信息优势,故其更适宜成为高校的外部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可见,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具有二元性,可合理界定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校级管理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高校外部预算绩效评价,重点关注预算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和产出;校级管理层负责高校内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重点关注高校产出、成果及管理成本。

4.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流程

目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流程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应用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涉及评价目标、主体、客体、工作方案的设定;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基础数据获取与审核、绩效评价指标测算、评价方法选取、结果获取及评价报告的出具;结果应用阶段重点包括绩效结果问责、预算资金分配、绩效工资方案制定等工作。

流程控制是制度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能有效抑制评价过程的自利和合谋倾向,降低高校预算管理制度运行成本。可通过两个方面优化现有的评价流程,在达成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评价成本的最小化:一是将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融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高校运营的效率与效果是高校内部控制目标之一,而效率与效果同样也是预算绩效的表现形式,预算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目标存在显著交集,功能上可互补互助。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上的“全程控”,改变现行高校预算绩效的事后评价方式,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实行有效监管、控制与评价,最大程度地降低绩效预算管理成本。二是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管理能有效简化流程,提高评价效率。具体操作上,可基于对预算绩效目标的影响程度,列示能直接评定为绩效“优”或“差”的项目清单,除此之外再通过评价指标测算、评价方法选取来完成预算绩效评价程序。

5.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工具,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应注重如下几点:一是以量化指标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预算绩效关系着高校各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评价过程掺杂诸多利益集团或个人的寻利或寻租行为。利益集团理论认为,集体行动中越是能以价值或数目计量的事项就越公平,也越容易形成集体决策,降低交易成本。而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客体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本身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和难以量化性,故设计评价指标时,应优先选取量化指标,形成以量化指标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构建基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与高校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构建预算绩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评价指标、流程与方法的阳光化管理,降低监督成本。三是设计效率与正义性并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公平的制度不仅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体现公平与效率并重,反映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19]。具体设计时应满足关联性(与绩效目标相关)、可操作性(可量化可实施)、成本效益性(投入产出比最小化)、可比性(有助于评价结果的比较)、重要性(反映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等原则。

许多人问,低压高,但是高压正常是怎么一回事?这种现象算不算高血压呢?需要怎么处理才好呢?今天就来说一说关于低压高的事。

参考文献

[1]李 彬.高校预算绩效评价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4(5):94-95.

[2]凌 芸.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优化探讨[J].财会通讯,2015(19):69-70.

[3]李永宁.高校预算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现实问题与应对路径———基于试点省份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6(1):72-77.

[4]谷书平,李 珣.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优化[J].财会通讯,2016(5):81-83

[5]李志情,董 玲.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高校财务,2016(8):89-91.

[6]毛成银,任蓝青.从绩效视角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J].财会月刊,2017(1):26-33.

[7]邓 彦,余馥佳.新《预算法》下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通讯,2017(5):85-87.

[8]彭秋莲,杨运东.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2(16):13-16.

[9]李 平,张亚红,巩春娥.中期财政规划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6(8):92-94.

[10]邵胜华,胡珍薇.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以A 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7(6):80-83.

[11]姚井君.二级学院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58-60.

[12]张媛丽.预算管理视角下的普通高校预算绩效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56.

[13]巫朝辉.高校预算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8-63.

[14]连 丞.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CS 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1-47.

[15]韦锦义,赖洁基.AHP与KIP理论下强基创优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J].会计之友,2017(22):52-57.

[16]赵选民.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评吴勋《中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7(5):138.

[17]吴 勋.中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23-126.

[18]葛洪朋,韩 珺,王云霞.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以高校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7(11) :66-68.

[19]卫雅琦,陈平泽.基于BSC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探索[J].财务与会计,2016(6):75-77.

 
李雅雄,杨帆,翟昌祥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