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创新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并促进两者的联动融合发展,对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拓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科技服务业: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

科技服务业是指拥有一定场所、设施、工具和专业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为科技创新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部门,是以深化科技与经济的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支撑性服务和管理的行业,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和科技评价等活动。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一环,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服务业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引导各科研院所,金融、风险投资机构,企业之间的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进行优劣互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度,并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稳健的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二)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以技术和知识为服务手段向社会提供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涵盖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丰富的创新组织机构,较好地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组织资源要素等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转移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中试服务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等有效链接,实现科技与经济、文化、金融的高度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其发展有利于解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部门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脱节的难题,减少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摩擦和降低技术交易费用,提高科学技术转化能力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改变服务部门的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转变产业流程,创新现代服务业服务理念、服务过程、服务递送方式,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并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优化。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具有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产业融合逐步模糊了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边界,形成了共有技术和市场基础,产业内涵不断丰富、服务模式逐步多元化、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融合不仅调整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而且优化企业组织内部结构。在交易成本的作用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或虚拟一体化转变。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组织结构优化,要求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适应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以便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和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促使产业结构相应升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①316不锈钢支架:代表为乐普医疗(同心Parter支架)、赛诺医疗(BUMA支架)、吉威医疗(爱克赛尔支架)。不同产品说明书规定不尽相同,汇总建议支架植入术后到支架完全内皮化之前(一般需8周),不建议行磁共振检查。

(四)消费引致。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引起市场上消费者持续关注与不断认同,客观上促使消费者催生新购买欲望、新消费需求和新购买行为,造成某些传统的技术、产品、服务或者行业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融合催生的新技术、新需求和新品质融入到更多传统产业部门或者新兴产业部门,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增加产品或服务有效供给,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新需要,扩大了产品或服务消费需求,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

事实上,缘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服务业的特性,我国已经将创新驱动确定为未来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并通过多种举措来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健全市场机制、强化基础支撑、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化创新驱动战略的环境和政策支持。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助推器,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撑,它的发展状况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大、低耗能、就业吸纳能力强的特征。它的发展倚重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需求动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赶超战略的必然选择。科技服务业处于服务业产业链条的高端,对带动形成创新型产业体系至关重要。科技服务业是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撬动创新驱动的重要杠杆。产业融合发展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市场竞争、消费引致等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三)市场竞争。传统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不断扩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容易造成生产活动的过度集中和企业数目的逐步减少。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促进市场竞争范围不断扩张的同时,又推动市场竞争程度持续加深,甚至还激发市场竞争结构逐步转变。具体来说,产业融合逐步开发出互补性或替代性产品、服务、技术、工艺等,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或产业重组等形式融入其他产业或产品中,改变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或产品的生产函数,进一步通过爆炸式、交互式、网络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种类越来越多的产品或服务纳入到市场竞争范围内,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

2、构建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成果共享机制,推进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建设。政府部门既要做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的主导者,又要做产业联盟的推动者、政策支持者、运行监管者及联盟内部治理机制的引导者,通过建立和完善产业联盟内部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歧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联盟竞争和合作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科学、高效、健康发展。要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咨询、评估、鉴定、信息和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科技信息、咨询、评估、鉴定和代理等市场。要有重点地扶植发展一批管理规范、竞争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使其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服务企业之间要建立合作联盟,形成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引导和发挥大型、成熟企业对微型、新兴企业的帮扶作用,解决微型企业、新兴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得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协同发展。

(一)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技术,既改变了传统产业或产品的技术构成,又改变了传统产业或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市场空间。技术创新成果无直接生产力,是潜在的可获利机会,只有借助企业家识别、开发这种潜在可获利机会并创造市场新价值的技术创业,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并带动产业升级。产业融合突破产业间条块分割和无序竞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进入壁垒,提高了产业生产率,从根本上重构了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产业革命发展的催化剂和新动力。

1.正确认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和提升。现如今我国网络文化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当今时代的主题就是网络文化,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改革是必然趋势。通过网络的影响,把握当今时代的发展规律,将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民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度,将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当今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必须要结合网络,势在必行。

三、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服务共享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的、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共享科技资源的科技服务体制。

1、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科学性。重点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及作用,明确两者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职能与分工,做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宏观层面上,要建立符合科技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引导各区域、各行业科技创新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协调好各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自由流动的机制体制和立体化通道;坚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加大对科技资源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和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能充分发挥政府、研发机构和各方面科技经济行为作用的运行机制,强化激励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市场科技创新活力。

传统的工程承包企业,对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不缺乏。但熟悉海外项目运作的高端商务、谈判、法律、投融资等方面的人才仍显紧缺。同时,面对新形势下的商业模式,要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培养懂技术、通商务、晓投资的国际化人才愈发显得迫切和必要。海外中资建筑企业一方面要抓紧引进熟悉国际商务规则、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对现有人才能力的延伸提供条件,为企业发展转型储备人才。

根据试验结果,包裹式接头型式中沥青砂浆能较好结合一、二期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变形适应能力和抗渗性能。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接头型式的改变对坝体整体应力变形情况无改变,仅对接头部位心墙应力变形产生影响。在静力工况下心墙接头仅在施工期局部时段产生0.029 MPa拉应力,随着坝体填筑拉应力消失。根据试验和计算分析结果,采用包裹式接头技术上是可行的。

(二)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并增强其服务功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研究投入,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对重大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是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资源配置规律的原则,完善科技资源统筹法规体系,以国家顶层制度来推进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通过消除各地方、区域、部门之间的制度壁垒和地方利益的藩篱,建立科技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现实中科技资源寻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科技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推动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涉及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彼此间边界逐步模糊,最终消失的经济现象,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产业发展既有基本规律又有个性规律,因产业差异而不同。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也如此。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议采取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进而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同时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协调组织等方面的作用,避免出现无序无效竞争,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无交流障碍和意识障碍,且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癌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5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为(58.31±10.48)岁;5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58.19±10.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无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当前,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为未来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明确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和科技咨询等为科技服务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需要从上述领域中选择相互之间关联性强的产业来进行推进。在推进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并不是孤立发展,而是一种产业链和集群化的协同发展。强化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与社会公益型科技平台建设,以三类平台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制造业服务化的现实需求,整合各类科技平台资源,着力打造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与社会公益型科技平台,提升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突破、战略产品开发和产业内共性技术服务为重点;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应针对地域内的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以专业化技术服务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行业协会及各种产学研组织为依托,对产业聚集、企业密集的区域给予重点服务和支持;社会公益型科技平台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开拓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和空间,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宇文,黄广君.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J].基建管理优化,2018.30(1).

[2]李学芳.创新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

[3]姬俊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5).

[4]王婧,吴贵生,汪涛.所有制视角下服务资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基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2).

[5]刘春平.科技创新治理下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J].科协论坛,2017(12).

 
王明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2期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