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探讨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困境

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与国内外先进创新型城市相比,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郑州、洛阳等省内一些创新型城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顺利实现。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规划定位衔接不紧密。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度较低。部分市、县是先规划后发展,城镇原来就含在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内,只作为附属配套简单的规划;二是产城发展规划约束刚性较强。从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发展规模和状况来看,规划布局难做大的调整,特别是受到土地利用规划这种基础性规划对城建设用地的区位规模控制的影响,要对现有的工业区、城镇区进行规划调整和融合,只能是对现有的小修小补;三是后发园区的发展定位难,尤其是究竟生产性服务业怎么联动、城镇怎么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怎么联动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定位。

分析广西贫困县县域经济现状发现,小企业获取贷款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抵押品和担保,原因在于银行在面对众多中小企业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成本高昂。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广西贫困县县域目前的信用环境下,银行贷款通常采用抵押担保方式,但是县域现行担保制度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数量极少,缺乏正规担保机构,以及现有担保机构实力整体弱小,过分强调风险,要求比银行更为严格,从而现有担保机构失去其本身存在意义,因此亟需加快创新县域经济现行担保制度。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功能配套衔接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在功能配套的体现主要是城镇功能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配套的衔接,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门类不同,配套的重点也不一样。一方面受发展阶段的影响,配套发展较快的仍然是城镇的基础功能,如住房、医院、学校、公共交通、体闲娱乐等基础配置。而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创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配套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进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能够达到一定水平,其发展的边际成本才能低于边际收益。特别是相对于实体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多数属于人才密集型、信息密集型行业,更适宜在成熟的创新型城市布局。

68Ga-DOTA-TATE合成:用5.0 ml HCl(0.05 mol/L)淋洗68Ge/68Ga发生器,以5个1.5 ml EP管收集,选取68Ga浓度较高的第3管淋洗液用于标记;在EP管中加入47 μl HOAc-NaOAc缓冲液(1.25 mol/L),混匀后(pH值3.5~4.5),加入50 μl DOTA-TATE,置于100 ℃恒温金属浴加热10 min。然后取出反应管室温冷却5 min,用薄层色谱分析法测定放化纯。过无菌滤膜注入无菌密封瓶中,得到注射液。

在一定程度上,以上选取的省、新区、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案例,是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开放红利与地方探索实践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先进样板。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而言,这些地方的发展经验对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力嘉希冀利用创意文化产业园与环保包装产业园这两个平台,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在进一步深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珠三角甚至中国包装印刷业的发展。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规划引导缺乏衔接。创新型城市的成长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规划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导向作用。目前,河南省有些创新型城市的总规划与园区的规划没有联系或独立存在,规划的导向与目标和规划所需的要求不统一,尤其是创新型城市的协调功能区、生活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园区的规划衔接不足。国土资源、农业、交通、规划等职能部门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制定规划,出现多种规划在时间和内容上相互矛盾的现象。对于大多数正处在工业发展期的创新型城市,为了追求利益,盲目的发展工业,规划设计时只是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考虑,忽略了从业者对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医疗、体育等方面的需求,工业用地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指定的规划用地,而城镇的其他功能跟不上经济高速发展的节奏,比如创新型城市绿化、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创新型城市道路建设等,城镇诸多功能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根植于当地生活发展,更无法形成有效的地方社会网络。

二、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为打造“食安威海”城市品牌,威海市在全国首创“食安、农安、公安”三大系统资源共享、行刑衔接、联勤联动的“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一)深圳市坪山新区案例。自2009年6月建区以来,坪山新区坚持创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五大新城”建设,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功能新区。第一,在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方面,新区在2010年制定出台《坪山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新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规划指引的作用;第二,在生产性服务业定位方面,新区在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确立新能源(汽车)生产性服务业、生物生产性服务业、机器人生产性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生命健康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七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第三,在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新区在南布、沙湖、金沙三个社区试点“整村统筹”,从社区整体角度出发,通过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产权、资金及相关政策,整合优化社区和创新型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创新型城市二次开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土地释放效益;第四,在交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新区在2016年实施交通大会战、河流大会战等大行动,分别实行路长制和河长制,由新区领导挂点负责新区每条道路、河流建设;第五,在促进人口市民化方面,新区2015年底开始实施现代市民培育工程,以“做现代市民,建设和美坪山”为宗旨,以“传统文化弘扬、文明生活促进、遵纪守法宣传、优良品德培育、阳光少年成长、先进榜样示范、坪山精神塑造、人际和谐养育”八大子工程为核心,努力提升新区人口素质,促进争做现代市民。

(一)树立正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观念。与传统开发区建设普遍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一位不同,这些地方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成功的首要关键是树立了正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观念。只有在发展观念和理念上切实改变先生产后生活、先生产性服务业再创新型城市、先经济发展再社会建设、先区内后区外的旧式开发区发展观念,才有可能从全局角度更科学地看待并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建设中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城市生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创新型城市发展与统筹城乡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谋划和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调并进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与工作机制,才能切实地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调并进的本土路径、支撑要素和政策引导做出科学的规划与思考。此外,还要强化理念认识与创新,形成社会发展合力。

(三)漳州滨海新区案例。漳州滨海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的基本经验为:第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漳州滨海新区在规划新城建设时,积极推进新城集约紧凑连片开发,起步区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同时,加强了新城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形成集实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完整生活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新城镇。中心城区和县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搭建园区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区进行城镇功能培育与改造,提高园区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公共设施的便捷性,改善园区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适时将条件成熟的开发区纳入创新型城市范围;第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是相辅相成的。漳州滨海新区按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布局城镇空间和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强化新区有机成长和功能用地的适度混合使用,逐步形成城区以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园区以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外围以城郊型现代农业为主,由内向外的“三二一”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同时,根据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的特色,将其与城镇发展予以不同程度的结合;第三,寻求跨区域合作。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寻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必然思路之一。漳州滨海新区在发展中依靠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血脉相通的人文背景,大力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发展两岸港口物流、海洋服务业、高端临海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探索建立漳台民间交流合作实验区,密切漳台基层民众交往。

三、对河南省的启示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现行财政省管县的制度使市县财政分灶吃饭,缺少在资金调度上的手段,统筹的力度相对较弱。河南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的统筹协调不够,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不同政府部门对创新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尚未形成合力,科技、经济、社会等部门间缺少有效协调机制,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沟通不畅,甚至相互矛盾。此外,河南大部分创新型城市技术服务机构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和非专业化,造成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不匹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多数企业不愿对产品研发和自身创新能力进行长期投资,缺少系统的人才配套政策,影响企业乃至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二)四川天府新区。2011年,四川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方向,区域面积达到1,578平方公里,共3市、7县、37个乡(镇)。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标志着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区。一是明确提出发展现代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天府新区明确提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理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二是依据新区发展基础,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空间发展结构。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一带两翼”是指居中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和东西两翼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一城六区”是指天府新城、龙泉高端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新研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林华,2011)。三是探索“产城一体单元”建设模式,新区率先提出要建设35个“产城一体单元”,预计每个单元的规模大致为20~30平方公里、20万~30万人口,规划总人口600万人。在单个产城一体化单元体内,加强完善居住区优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配套等。

(二)做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设,激活发展潜力。这些地方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作为先导和框架依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的顶层设计必须统筹地区发展的长远框架与短期政策重点,必须兼顾设计的统一性、一致性、延续性和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可拓展性和兼容性。需要建立科学的顶层设计执行体制,维护好顶层设计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确保其他专项领域发展规划与总体设计相衔接。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发展在一个连续一致的政策架构内实施推进,才能确保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有章可守、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三)注重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将是否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项目评估和验收的重要内容。探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联合引进政策,产学研联合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政府支持企业并购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担保公司资本注入和补充机制,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损失补偿机制,各级财政扶持担保机构的奖励、代偿补偿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予以倾斜扶持。

(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一是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汲水效应”,重点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关联度高、外部效应大的公共设施建设与基础性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项目(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及日常金融服务等),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的“基础瓶颈”问题,释放民间部门发展潜力;二是探索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同开发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公共服务设施新模式,凸出财政资金的公益性及社会资金的盈利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配套服务建设协调发展;三是对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与社会思潮,通过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并落实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办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的扶持补助资金、培训补助资金,并通过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融入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发展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3(5).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

[3]刘益星.基于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6(1).

[4]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

 
范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2期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