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漫长的一天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三次争论

更新时间:2009-03-28

1959年7月25日《纽约时报》的新闻时评中称,7月24日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争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令人震惊的国际事件。[注] New York Times, July 25, 1959, p.3.在10天的访苏行程中,尼克松共与赫鲁晓夫正式交谈过四次,其中有三次都是在7月24日。学术界对于两人在7月24日的争论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厨房辩论”的研究上。

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基本都是简单描述,缺乏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资中筠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对1959年尼克松访苏有简单的介绍,提及“双方在美国展览会场上的那场‘厨房辩论’是一场真正的冷战式的争论”;[注]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65—266页。张科的硕士论文《二战后美国副总统在外交中的作用——以尼克松、蒙代尔、布什为例》,分析了尼克松作为美国副总统在国家外交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论述了尼克松访苏对于尼克松本人的影响;[注]张科:《二战后美国副总统在外交中的作用——以尼克松、蒙代尔、布什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4年,第39—40页。赵继珂的博士论文《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论述了美国新闻署在“厨房辩论”中的作用。[注]赵继珂:《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第118—121页。

为了验证本文所述方法测绘的1∶2 000地形图是否满足规范精度要求,利用全站仪和RTK对补测地形图特征点进行了平面精度检查,并根据测区内已有地形图进行GoodyGIS卫星影像套合精度检查。

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相对较多,多集中于“厨房辩论”。沃尔特·希克森(Walter L. Hixson)的《穿越铁幕的宣传,文化和冷战,1945—1961》一书论述了美国国家展览会在美国对苏文化冷战上的重要作用;[注] Walter L. Hixson, Parting the Curtain Propaganda,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 1945-1961,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1997, pp.151-184.耶鲁·瑞奇蒙德(Yale Richmond)的《1959年厨房辩论》一文细致论述了“厨房辩论”的过程和影响,认为美国对苏联的文化交流是导致苏联政权的最终崩溃的一个重要因素;[注] Yale Richmond, “The 1959 Kitchen Debate,” Russian Life, July/August 2009.露丝·奥尔邓兹尔(Ruth Oldenziel)和卡林·扎契曼(Karin Zachmann)所编的论文集《冷战厨房:美国化、技术与欧洲消费者》以“现代化厨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厨房”在冷战宣传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厨房是现代技术革新的象征,设备齐全的厨房是20世纪世界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对于美苏争夺人心具有重要意义;[注] Ruth Oldenziel and Karin Zachmann, eds., Cold War Kitchen: Americ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European User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9, pp.1-32.欧文·格尔曼(Irwin F. Gellman)的《总统和他的接班人: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1952—1961》一文主要论述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两人关系的发展,即由开始的“奇怪的政治婚姻”发展到日后的亲密合作。该书第32章则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尼克松访苏的过程,并且介绍了之后的尼克松访波之行。[注] Irwin F. Gellman, The President and the Apprentice Eisenhower and Nixon, 1952-1961,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514-535.

总决赛前,嘉琪没有特意为自己编排新的舞蹈动作,只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参加了主办方组织的外籍裁判的舞蹈课。结果在第二天的决赛中,嘉琪就将刚刚学到的几招用到了比赛中。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这位刚刚小学毕业的女生用劲爆的舞姿惊艳了所有人。“我本来就比较喜欢外籍裁判的风格,他会教我们如何把生活中的东西,通过我们的想象力运用到舞蹈当中。当时比赛可以即兴发挥,就用了一些。”接受记者采访时,嘉琪显得很“低调”,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在舞台上却显得游刃有余。

早在1955年,尼克松就开始考虑访苏事宜。但是,7月30日,国务卿杜勒斯明确地表示反对尼克松在这个时候访问苏联,他认为应该等到第二轮日内瓦会谈[注] 1955年7月18—23日,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召开,而第二轮日内瓦会谈是指1955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的内瓦四国外长会议。之后再做考虑。[注] John P. Glennon, eds.,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FRUS), 1955-1957, Volume ⅩⅩⅣ, Soviet Union, Eastern Mediterranean,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9, p.33.9月23日,艾森豪威尔心脏病发作,尼克松需要代行部分总统职权,他访苏的计划自然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一、访苏行程的确立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并不深入。从档案资料的使用情况上看,尤其是国内学术界,档案资料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从内容上看,学术界多集中于“厨房辩论”的研究,而对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两人的前两次争论着墨不多。本文尝试综合利用多种档案资料,力图分析两人为何会发生三次争论,三次争论的核心是什么,三次争论又造成了何种影响。

考虑到1960年即将举行的总统竞选活动,尼克松非常乐意访问苏联,以此增加个人的政治资本。[注] Garry Wills, Nixon Agonistes: The Crisis of the Self-Made Man, New York: New York Library, 1971, p.123.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尼克松访苏的计划基本都持支持态度。1959年4月4日,尼克松首先询问了杜勒斯的意见,杜勒斯表示不反对尼克松向总统咨询此事。[注] Memorandum for the Record, Department of State, April 4, 1959, USDDO, CK2349449927.4月9日,执行国务卿赫脱(Herter)在一份致总统的备忘录中表示非常支持尼克松访苏的计划,并建议总统如果批准该计划,应尽快发表声明。[注] Memorandum for the President, April 9, 1959, USDDO, CK2349276446.总统采纳了赫脱的建议,于4月17日对外宣布尼克松将于7月访问苏联,并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美国国家展览会的开幕式。[注] Vice President Nixon to Open U.S. Exhibition at Moscow, Augusta, April 17,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ume XL, NO. 1038, May 18, 1959, pp.698-699.次日,苏联媒体也公开报道了尼克松将于7月访苏的消息。

1958年11月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局势一度剑拔弩张。尽管美苏双方都做出强硬表态,但是两国都有所控制,避免发生战争。苏联方面希望邀请尼克松访苏,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1958年12月5日,苏联对外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席尤里·朱可夫(Yuri Zhukov)与尼克松会谈。在会上朱可夫表示,希望尼克松在1959年7月参观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Sokolniki)举办的美国国家展览会,这是苏联政府首次提出邀请尼克松访苏的请求。[注] 1958年1月27日,美苏两国签署文化交流协定,规定两国要互办国家展览会,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与理解。经过近一年的协商,12月29日,两国最终同意于1959年互办展览会,1959年6月29日,苏联国家展览会在纽约召开;1959年7月25日,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有关两国互办展览会协商过程的研究可见:Walter L. Hixson, Parting the Curtain Propaganda,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 1945-1961, pp.153-164.尼克松并没有拒绝苏联的邀请,他表示希望能够顺利访问苏联,改善东西方关系。[注] Glen W. LaFantasie, eds., FRUS, 1958-1960, Volume Ⅹ, Part 2, Eastern Europe; Finland; Greece; Turkey, 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3, pp.21-22.1959年1月6日,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Mikoyan)再次表示希望尼克松能够到苏联,了解苏联的真实情况。尼克松也表达了希望访问苏联的愿望。[注] Glen W. LaFantasie, eds., FRUS, 1958-1960, Volume Ⅹ, Part 1, Eastern Europe Region; Soviet Union; Cyprus,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3, p.224.4月9日,驻莫斯科大使馆向国务院发回一份电报,指出苏联副外长瓦列里安·佐林(Valerian Aleksandrovich Zorin)向卢埃林·汤普森(Llewellyn E. Thompson)询问是否需要苏联政府对尼克松发出正式的访苏邀请,汤普森表示尼克松很乐意访问苏联,但是回绝了苏联发出正式邀请的提议。因为汤普森认为,副总统访苏的时间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贸然让苏联发出邀请,将不利于尼克松的出行,他建议尼克松访苏要和国家展览会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缓和两国的关系,还能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注] Telegram from Moscow to Secretary of State, No.2025, April 9, 1959, U.S.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line(USDDO), CK2349021352.

二、访苏的目的

尼克松访苏行程确定后,美国政府内部就开始讨论尼克松访苏之行所要达成的目标和意图。实际上,尼克松访苏的目的与美国在苏联召开国家展览会的目的是相互联系的。美国国家展览会的总设计师是哈罗德·麦克莱伦(Harold C. McClellan),他是由美国新闻署署长乔治·艾伦(George V. Allen)推荐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麦克莱伦之前担任过国家制造业协会主席、商务部助理部长等职,有着出色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他起草了一份名为“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秘密政策指导”的文件,明确阐明了国家展览会的召开有公开和秘密两方面的目的。公开目的是增进苏联人民对于美国人民及其生活方式的认识;而秘密目的则是要强调美国的观念和成就,促使苏联政体向自由化趋势发展。[注]转引自Cristina Carbone, “Staging the Kitchen Debate:How Splitnik Got Norm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Ruth Oldenziel and Karin Zachmann, eds., Cold War Kitchen: Americ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European Users, pp.61-62.显然,展览会是美国政府对苏进行文化外交的重要工具,通过借助展览会的展品,显示美国的强大,使苏联人民对美国产生向往,怀疑苏联的国家体制,在苏联人民心中种下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种子。而尼克松访苏的第一天就计划参加展览会的开幕式,这使得展览会的宣传效果得以最大化。

赫鲁晓夫对尼克松的解释并不满意,他指出,政府机关的任何做法都具有目的性,但是苏联并不能理解美国国会此举的目的,也不会因为此决议而做出任何改变。赫鲁晓夫直言这个决议愚蠢至极,并厉声质问尼克松:“美国的下一步是战争吗?”尼克松再次解释道,该决议不代表总统的观点,只是一种思想的自由表达。最后,尼克松称艾森豪威尔经常说:“我们把这匹马鞭死了,让我们换下一匹吧!”他表示不想再讨论此问题了,会谈也就这样结束了。[注] 会谈内容参见:Glen W. LaFantasie, eds., FRUS, 1958-1960, Volume Ⅹ, Part 1, Eastern Europe Region; Soviet Union; Cyprus, pp.336-345. 尼克松:《六次危机》,第375—379页。

尼克松访苏的公开目的是参加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促进美苏两国官员与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而实际上,美国政府将此次访问看成是一个对苏宣传的绝佳机会:在访苏过程中,尼克松要展现美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展现美国的价值观。美国政府认为,此次尼克松访苏最大的不同,在于之前的美国官员访苏,无论是正式访问还是非正式访问,都没有像副总统这样声望的官员与赫鲁晓夫面谈。而此次出访,尼克松作为美国的副总统,他能面对面地与赫鲁晓夫进行讨论。因此,尼克松要向苏联最高领导人阐释美国的观点,反击苏联的宣传。[注] Policy Information Statement, July 18, 1959, General Record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Record Group 59(RG59), Conference Files 1949-1963, CF 1412 to CF 1417(folder 1 of 2), Box 189,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at College Park, MD(NACP).此外,尼克松访苏还有收集有关赫鲁晓夫情报的重要目的。通过与赫鲁晓夫的会谈,尼克松可以阐明美国对世界的立场,同时为艾森豪威尔总统提供有关赫鲁晓夫对美苏分歧态度和意见的一手情报。[注]尼克松:《六次危机》,北京大学法律系和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356—357页。

7月22日,在尼克松动身前往苏联的前夕,他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一场会谈。艾森豪威尔希望尼克松能够营造一个真诚、缓和的气氛,同时表示此次出访并不是在重大问题上进行谈判,但是对于重大问题的讨论不要害怕,要主动积极。尼克松则表达了想反击赫鲁晓夫的观点、与之辩论的意图,并认为这是一个了解赫鲁晓夫真实想法的绝佳机会。[注] Glen W. LaFantasie, eds., FRUS, 1958-1960, Volume Ⅹ, Part 1, Eastern Europe Region; Soviet Union; Cyprus, pp.332-333.

无论是美国政府的建议还是尼克松个人的意图,都表明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争论不可避免,尼克松宣传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必然会引起赫鲁晓夫的反击。

为了使宣传效果最大化,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此次跟随报道的记者团队,多次就报道团队人数、记者的审查豁免权等问题与苏联政府交涉。1959年5月4日,尼克松向美国新闻署署长乔治·艾伦(George Allen)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记者能够乘坐他的专机前往苏联。[注]尼克松前往苏联的专机为波音707,机载人数为34人,尼克松访苏官方团队大约有10人左右。From Mr. Livingston T. Merchant to R. M. Service Office Memorandum, May 5,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5月5日,尼克松与赫脱会谈时表示,审查豁免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确保此次记者团队所受到的待遇不低于跟随麦克米伦访苏时记者团队的待遇。[注]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于1959年2月21日至3月3日访问苏联,随行记者大约有60人左右。Telegram from Department of State to Amembassy Moscow, No.1843, May 6,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6月,由于报名的记者团队人数众多,已达近70人,美国政府决定租用泛美航空(Pan American)的波音707-321型号的飞机,专门搭载记者团队前往苏联。[注]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June 5,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该机型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先进的机型之一,1958年正式运用于民航,可从美国直飞苏联。

苏联政府对于美国的随行记者问题迟迟不肯答复,派发签证的进展也十分缓慢。1959年6月18日,副国务卿助理罗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就随行媒体人员问题与苏联驻美大使缅希科夫(Menshikov)会谈。墨菲向缅希科夫透露,目前共有70名记者将与尼克松同行,缅希科夫表示人数太多了,他不清楚苏联高层会做何反应。[注]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June 18,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虽然苏联政府未做答复,但是随行记者团队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最终增加至近100人。而在记者的审查豁免权问题上,美国政府也是不断施压。7月3日,国务院官员约翰·麦克斯威尼(John McSweeney)向苏联外交部美国事务主管索尔达托夫(Soldatov)表示,要求美国记者得到苏联政府的审查豁免权。索尔达托夫未置可否,仅表示会就此问题与苏联政府联系。[注]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July 3,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此后,美国政府通过各层级官员与苏联政府就随行记者问题不断交涉。在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科兹洛夫(Kozlov)6月28日至7月13日访美时,美国政府给予高规格待遇,尽力满足科兹洛夫访美期间的一切要求。美国政府内部普遍认为科兹洛夫访美与尼克松是相互联系的,科兹洛夫所受到的待遇必然会影响尼克松访苏时所受的待遇。在科兹洛夫访美结束后,苏联政府也多次表示感谢美国政府对科兹洛夫的支持与帮助。最终,苏联政府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表示随行记者的人数可以增至100人,记者在苏联期间可以自由报道,不会有任何审查。[注] Telegram from Department of State to Amembassy, No.124, July 14, 1959;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July 21,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如此大规模的报道团队,在50年代美苏关系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众多的随行记者将尼克松在苏联的一言一行发回国内报道,使得宣传效果最大化。

“衣二三”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刘梦媛介绍说,“衣二三”创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超过1500万用户,它也为很多设计师推介自己的服装提供了机会。她介绍说,“我们有超过100万件不同品牌的时装,它们都得到专业清洗,保证干净”。她指出“衣二三”的用户主要是22岁至35岁的中高收入女性,她们还可以加入一个数字平台,在上面分享时装信息,为其他用户提供灵感。

三、三次争论

7月22日晚上9点,尼克松一行启程前往苏联,23日下午3时到达莫斯科。尼克松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演说,表示希望此次出访能够促进两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并直言此次出访并不是为了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而是要努力营造两国相互理解、相互认识的良好氛围。[注] Arrival Statement, July, 23,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ume XLI, NO. 1049, August 3, 1959, pp.227-228.苏联政府对尼克松的接待非常冷淡,机场没有进行国歌演奏,也没有安排迎宾的群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国会于7月17日通过了“被奴役国家决议案”(Resolution on Captive Nations)。决议案颂扬美国的自由与民主,认为共产主义制度“奴役”苏联和东欧等地区的人民,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厚。为了响应国会的决议,总统决定将7月的第3个星期定为“被奴役国家周”,呼吁为铁幕后的人民祈祷。[注] Captive Nations Week, 1959,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ume XLI, NO. 1049, August 3, 1959, p.200.其实艾森豪威尔希望能够再拖延几天再签署该公告,该决议案的公布使得赫鲁晓夫大为恼火,甚至威胁要取消尼克松访苏的行程。参见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下):缔造和平(1956—1961年)》,静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460页。赫鲁晓夫于7月14日至7月23日访问波兰,参加波兰建国15周年纪念活动。7月23日下午一点半左右回国,他没有去机场迎接尼克松,而是马不停蹄地前往列宁运动场发表演说,颂扬苏波友谊,强烈抨击 “被奴役国家决议案”,并讽刺地说:“让尼克松来看看这些‘被奴役的人民’吧。”[注] New York Times, July 24, 1959, p.1.显然,苏联政府对尼克松访苏的态度并不友好。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第二次交锋发生在一个新型电视转播室里,该转播室的机器为安派克斯(Ampex)公司所有。这次争论并没有经过提前策划。[注]在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档案中并没有发现“精心策划”的证据。尼克松在回忆录《六次危机》中记载,他和赫鲁晓夫是偶然站在台上的。另外,在一些专著中,也认为这是偶然发生的。例如:Irwin F. Gellman, The President and the Apprentice Eisenhower and Nixon, 1952-1961, p.523.当时工作人员引导他们走到台上,希望两国领导人能够对镜头说几句话,以便日后放映给观众。赫鲁晓夫抓住这次机会,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美国建国180年才达到了现在的水平,而苏联到现在只有42年,再用7年,苏联将赶超美国”。他还再次抨击美国国会的决议案,并拥抱了身边的苏联工人,质问道:“这个人像一个奴隶劳动者吗?”[注]尼克松:《六次危机》,第380页。赫鲁晓夫抨击国会决议案的场景在日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播出的16分钟录像中并未发现。视频可见:https://www.c-span.org/video/?110721-1/nixon-khrushchev-kitchen-debate,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5月9日。但是,在尼克松的回忆录《六次危机》中提到了这一片段。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29日,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了一场关于“厨房辩论”的讲座。讲座的主持人为尼克松总统图书馆的馆长蒂莫西·纳夫塔利(Timothy J. Naftali),三位经历过“厨房辩论”的当事人被邀请参加。纳夫塔利指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播出的录像被删减了2分钟,一共是18分钟。在讲座的现场播放了未删减版视频中的一部分,共计4分钟,笔者将这4分钟的视频与原版视频做了对比,但并未发现删减的部分。讲座视频可见:https://www.c-span.org/video/?300285-1/1959-kitchen-debate&start=1998,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5月9日。尼克松并未做出正面回应,而是说在一些领域,苏联确实比美国强,比如太空项目;而在另一些领域,美国要比苏联更加强大,比如彩电制造。赫鲁晓夫则一点也不示弱,他表示苏联在任何领域都在赶超美国。尼克松把话题转向两国应该有更多的思想交流,应该让本国人民更多地接收到对方国家的信息。赫鲁晓夫表示赞同,同时要求尼克松保证把两人在摄像机前的讲话完整的播放给美国人民,尼克松答应了这一请求。

3.2.3 资源上传。选择分类、类型,填写资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源名称、资源地理信息、资源拼音缩写、关键字、资源描述、作者、来源等)后,上传到资源库中;资源上传后自动生成索引号。

这次会谈的内容都是围绕“被奴役国家决议案”展开,尼克松对于赫鲁晓夫激烈的言辞感到震惊,会谈的气氛也并非像艾森豪威尔所期待的那样缓和,相反,气氛一度十分紧张。这次争论表面上是围绕“被奴役国家决议案”而展开,实际上是国家体制的竞争。尼克松多次向赫鲁晓夫解释,决议案虽不代表总统的观点,但是总统无权干涉国会所通过的决议。这完全是一种辩解,因为从总统签署决议案的行动来看,艾森豪威尔是支持决议案的。而这种解释展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也在暗讽苏联的集权制度的“独裁”。

会谈结束后,双方驱车前往索科尔尼基公园参观展览会的预展。展览会的展品都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多是贴近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品。通过这些展品,可以展示美国人的生活条件远比苏联人优越,暗示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美国人那样的生活方式,以此促使苏联人逐渐放弃共产主义制度。美国展览会的中心是一个75英尺高的穹顶型建筑,在该建筑内,有7块20英尺×30英尺的屏幕同时放映《遇见美国》(Glimpses of the USA)的宣传片。日常消费品如百事可乐第一次呈现在苏联人面前,还有可以用俄语回答400个关于美国的问题的IBM公司的RAMAC计算机。[注] Kate A. Baldwin, The Racial Imaginary of the Cold War Kitchen from Sokolniki Park to Chicagos South Side, Hanover: Dartmouth College Press, 2016, pp.2-3.

7月24日上午10时,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第一次见面。尼克松将艾森豪威尔的个人问候信件转交给了赫鲁晓夫,两人在记者们前面进行了简单的寒暄,之后就开始了闭门正式会谈。赫鲁晓夫首先表达了对“被奴役国家决议案”的愤怒,他说,苏联政府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挑衅,是干涉苏联内政的行为,这会使得美国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变得毫无价值。尼克松解释道,首先,在美国有许多带有欧洲和东欧背景的人,他们可以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苏联方面可能不同意这些观点,但是这些人的观点不能够被忽视;其次,这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国会发表的决议,总统是无权干涉的,总统也不愿意在这个时间点宣布这个决议;最后,这并不是美国国会的最新举动,在过去国会也曾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尼克松在此次争论中话语并不多,似乎对此准备的并不充分,赫鲁晓夫始终处于攻势,而他处于守势,在气场上尼克松一直被赫鲁晓夫压制。尼克松必须抓住一个机会予以回击,而这个机会就是著名的“厨房辩论”。[注]尼克松:《六次危机》,第382页。

尼克松对“厨房辩论”是有所准备的。[注]“厨房辩论”是否是尼克松有意为之,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有两部涉及此问题的学术成果都认为尼克松对“厨房辩论”有着充分的准备,其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可见:Walter L. Hixson, Parting the Curtain Propaganda,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 1945-1961, p.176; Cristina Carbone, “Staging the Kitchen Debate: How Splitnik Got Norm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Ruth Oldenziel and Karin Zachmann, eds., Cold War Kitchen: Americ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European Users, p.59.美国新闻署副署长艾伯特·沃什伯恩(Abbott Washburn)在尼克松出访前一周递交给尼克松一份备忘录,明确告知他“有关房屋的话题在那时候是最引人注目的”。并且,美国新闻署针对国家展览会制订了一份官方指南,尼克松对此有充分的研究,并在关于房屋的内容中做了详细的批注。[注]转引自Cristina Carbone, “Staging the Kitchen Debate: How Splitnik Got Norm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p.59.

两人在厨房展示区驻足时,尼克松首先向赫鲁晓夫介绍了厨房的设备,声称这些设备都是最新的,而且很多美国家庭都在使用这些设备;正是因为这些厨房设备,才使得美国妇女的生活更加舒适。赫鲁晓夫声称,在苏联,不会用这种“资本主义”态度去对待女士;尼克松反驳道,这是一种全球普适性的观点,即要让家庭妇女的生活更加便捷容易。尼克松进一步指出,在美国,每个工人都可以买得起这种房屋,大约需要14000美金,20—30年就可以还完贷款;赫鲁晓夫反驳道,苏联人并没有因为这些设备而目瞪口呆,因为苏联也有这些设备,而且美国的房屋只能住20年,而苏联的房屋子子孙孙都能居住。在美国,只有花钱才能买到房屋,而在苏联,只要是公民就有房子住,即便是这样,美国还指责苏联人是共产主义的奴隶。显然,赫鲁晓夫是在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抨击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尼克松反击道,在美国,房屋的类型及其家具设备多种多样,美国人有选择的权利,而选择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的权利对美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美国,政府不会决定房屋的类型,这与苏联相比是极大的不同。同时尼克松反问道,讨论洗衣机的优缺点不是比讨论火箭力量的大小要好得多吗?尼克松用消费商品的多样性、自由选择的权利来彰显美国的自由与民主,同时讽刺苏联总是在炫耀武力,危及世界和平。赫鲁晓夫大为恼火,指责美国军方总是叫嚣着要用武力摧毁苏联。尼克松则表示两国都非常强大,所以两国都承担不起发生战争的代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赫鲁晓夫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并表示,苏联要比美国还要强大,并不惧怕美国。随后,尼克松和赫鲁晓夫转向日内瓦外长会议的探讨上,两人均表示希望外长会议能够有所进展。最后,尼克松开玩笑说:“我恐怕没有当好主人”,以此缓和气氛,赫鲁晓夫也对旁边的美国向导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让两人用厨房进行辩论。“厨房辩论”就此结束了。[注] “厨房辩论”发生时,并没有留下文字和影像记录,相关内容都是后来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的回忆记载而成。这些记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尼克松和赫鲁晓夫在各自的回忆录中都有对该场景的记述,但是内容却是几乎完全不同的。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他强调尼克松承认很多展示品并没有进入市场,说明这些展示品都是虚假宣传,参见: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李文政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第373—376页。有学者将两人回忆录中有关“厨房辩论”的内容做出了对比,但并未论述哪种版本更为接近事实,参见:John W. Larner, “Judging the Kitchen Debate,” OAH Magazine of History, Vol.2, No.1 (Summer, 1986), pp.25-27。因并未发现其他材料支持赫鲁晓夫回忆录中的相关内容,所以本文在写作该内容时并未参考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而是参考了以下几份内容接近的资料:尼克松:《六次危机》,第383—388页;Rick Perlstein, Richard Nixon Speeches, Writings, Documents, Princeton &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88-96; New York Times, July 25, 1959, p.1.

这样一来用户便能更加详细地对工艺过程进行设置,并使其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Walther强调:“加工人员能够通过模具中的传感器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封闭的系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工艺过程和优化过程控制,工艺过程的可重复性最终能够提高生产部件的质量。”

四、三次争论的影响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在摄像机前讲话的视频于当天晚上被安派克斯公司偷运回美国,这是两国政府都未预料到的。[注] 据美国国家展览会协调员吉尔伯特·罗宾逊(Gilbert Robinson)透露,安派克斯公司偷运录像带送回美国的行为,是美国国家展览会总设计师麦克莱伦指使所为。详情见:https://www.c-span.org/video/?300285-1/1959-kitchen-debate&start=1998,最近访问时间:2018年5月9日。7月25日,汤普森大使紧急致电国务院,要求立即通知全国广播公司(NBC),在副总统没有指示前,绝不能在电视台播放该录像,否则会严重影响尼克松的访苏行程。[注] Telegram from Moscow to Secretary of State, No.300, July 25,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033.1100NI/7-21/59, Box 163, NACP.全国广播公司同意了大使馆的要求,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其他两家公司(ABC和CBS)能够遵守该要求。[注] Telegram from Moscow to Secretary of State, No.302, July 25,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Box 163, NACP.美国国务院做了大量的努力试图阻止美国电视台播放该录像,但是并未奏效。最终,三大电视广播公司统一决定于7月25日晚上11点播放尼克松和赫鲁晓夫在摄像机前的讲话,7月26日上午重播该讲话。[注]Telegram from Department of State to Amembassy Moscow, No.312, July 25, 1959, RG 59, 1955-59 Central Decimal File, 033.1100NI/7-21/59, Box 163, NACP.据统计,大约有1400万美国家庭收看了这一特别节目,收视率为31%,成为当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注]转引自Irwin F. Gellman, The President and the Apprentice Eisenhower and Nixon, 1952-1961, p.524.尼克松于7月24日已经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将参加1960年的总统竞选活动。[注] New York Times, July 25, 1959, p.4.该节目的播出对于尼克松本人声望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总统竞选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1959年9月份的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尼克松的支持率首次超过肯尼迪,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辩论。[注] Michael R. Beschloss, The Crisis Years Kennedy and Khrushchev 1960-1963,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1, p.14.

“厨房辩论”虽未留下影像资料,但是《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等纷纷刊文报道此事,影响力非常巨大。在这场辩论中,表面上是在讨论厨房中的家具设备,实际上是在辩论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厨房,尤其是现代厨房,是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厨房使得人民大众享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而技术的进步是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在纽约的苏联国家展览会中的“斯普特尼克”号卫星模型,还是在莫斯科的美国国家展览会中的现代化厨房,都是展现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展现对方国家所没能达到的成就,以此表明本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的工具。对于美国而言,美国展览会的现代化厨房更能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使苏联人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国人民生活的优越性,以此动摇苏联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尼克松此次与赫鲁晓夫的争论,对美国和苏联人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美国电视台所播出的两人辩论的影像以及报纸所刊登的“厨房辩论”,使得大多数美国人民将尼克松看成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使其声望大增。另一方面,这是战后美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苏联,这促进了苏联人民对于美国的了解,也使得国际局势得到了缓和。苏联人民意识到了美国国家实力的强大,美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优越,促进了美国对苏文化冷战的进一步实施。

五、结语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三次争论,其核心在于国家体制之争,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就尼克松访苏的目的来看,两人的争论有其必然性,尼克松宣传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定会招致苏联方面的反击。从两人争论内容来看,美国对苏宣传的策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苏宣传着重攻击共产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到了50年代末,尼克松在争论过程中回避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而是展现美国人民优越的生活方式,塑造美国繁荣富强的国家形象。[注]关于美国冷战宣传史的研究,可参见:翟韬:《“文化转向”与美国冷战宣传史研究的兴起与嬗变》,《世界历史》2018年第3期。从宣传效果上来看,尼克松基本达到了出访前所设立的目标,其个人的声望也有巨大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两人的争论显示了美苏两国竞争领域的变化。在冷战初期,美苏两国都注重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竞争,以此展现本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50年代中后期,竞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苏联仍然致力于军事、科学技术的竞争,并在太空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美国却开辟了“另一个战场”,率先将竞争领域转向了人民生活水平。尼克松在与赫鲁晓夫的争论中,着重强调美国人民优越的生活条件,以“消费主义”为导向,对比苏联人民相对落后的生活水平,以此证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在冷战中最终没能战胜美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苏联过于追求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进步,而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苏两国人民生活条件的差距最终动摇苏联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为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在一台 12/8 结构的DSEM样机控制平台上进行实验。数字控制器采用基于TMS320F2812 型 DSP 为主控芯片的控制电路;功率系统采用基于三相全桥的功率变换器及驱动电路。无位置传感器算法均在 DSP 控制器中实现,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资源。脉冲注入频率为4.16 kHz,负载转矩为1 N·m。

女儿让我蹲下,划拉我头上的“草”,如发现新大陆一般说:“找到好几根白头发,原来长这样呀!你这‘草’好像比我的少哦!”哪是好像,本来就是,但也不知何时白了,稀了。不由学着李白感叹:“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女儿不懂,甩着马尾跑了。我下意识地用五指捋过我的“草”,竟掉了两根。瞅着,心里不由黯然。

 
田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