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走向全面自主发展的高校女教师——读《困境与超越: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6-07-05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女教师在数量上已占据半壁江山。可见,高校女教师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事关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对高校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女教师既欣喜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禹旭才教授的专著《困境与超越: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视角,系统分析高等教育转型时期高校女教师发展面临的重重困境,深层追问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主要内容,深入探讨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现实路径。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转型时期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惑:能力本位之惑、身份认同之惑、学术姿态选择之惑以及完整人格追求之惑。第二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方法论视角,从理论上分析高校女教师发展困惑的实质:即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第三章从人的发展高度、性别角度以及现实维度探讨高校女教师发展应有的价值追求;第四章从精神发展、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论述当下高校女教师亟待发展的主要内容;第五章探讨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基本原则:平等、全纳和自主;第六章从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以及“自我赋权”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具体路径;第七章对高校女教师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这样的结构安排,既有突出的问题意识,又有社会性别分析的独特理论视角,同时还有应有的价值追求、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的基本原则的理论探讨,最后从女性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高校女教师走出发展困惑的现实策略,从而构成了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的有机统一整体。细读全书,发现该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视角新颖,思路清晰。高校女教师的发展问题由来已久,目前学界主要是从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高校女教师的相关问题。本书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高校女教师的发展研究,从两性的角度揭示高校教师发展的性别异步差是怎样在历史中被不断叙述和塑造的,从而“为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声音,一种新的评价标准和新的行动方案”。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女辅、男外女内”社会性别文化和权力机制是构成高校女教师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二,针砭现实,对策可行。作者从高校、社会和女教师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路径选择。如针对高校女教师学术能力弱、科研成果少的现状,作者特别提出“搭建支持性的科研工作平台是高校实现女教师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重要内容”。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高等教育界的性别不平衡发展现象,作者提出应从社会、政府的视角,从经济收入、性别政策、性别文化等三个方面实现女教师的“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作者身为“跷跷板”上的女性,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酸甜苦辣,自然可想而知。但作者最终不仅没有抱怨和怪罪外界的不公和不利,反而认为当下高校女教师走出发展困境最深层的藩篱在于女教师自身。那么,女教师冲破突围的核心路径不是依赖外在的改变,而是要实现其“自我赋权”。正如作者所言,“培养自我赋权的意识、重塑自我赋权的语言、历练自我赋权的能力,是实现女教师自我赋权的必由之路”。

沿着兰江,孔老一和潘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游赶。天上不停炸着响雷,闪电过后,暴雨如注。两个男人在闪电里拖着长长的影子。

第三,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作者从人的发展高度引领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女教师的全面发展,从现实的维度激励女教师自主发展,不仅逾越了把女性发展主要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之隐痛,而且凸显女教师追求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与生命的内在需要,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女教师亦拥有了完整的能力体系、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关系、树立了全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全面丰富的个性,才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有助于真正实现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探讨高校女教师的发展问题,有助于实现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目标的现实要求,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流程包括主题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预警和危机处理,而危机处理又涵盖了舆情采集、监测、预控和发布等机制[17]。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其关键所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树立预警观念、建立预警体系和构建预警系统来保障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18]。

笔者作为高校一名年轻的女博士,在书中屡屡发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影子,并时常与作者在心灵的深处产生深刻的共鸣。因此,强烈推荐高校女教师阅读本书。在书中,你既能深深地感受到做“人”还是做“女人”的困惑,能透视自身发展面临的重重障碍,更能找到超越自身发展障碍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最终实现“自我赋权”。当然,该书也适合高校管理者、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阅读。因为,只有女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高校女教师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步子才能更加矫健,走近全面自由发展的征程才能愈加宽广。

梁长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第02期
《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