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大学三种书院教育模式讨论

更新时间:2016-07-05

自2005年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开始探索书院制改革以来,中国大学书院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9月到2017年7月,内地共有47所高校成立了137家书院以及校园社区模式学院[1]。在10余年的探索中,中国大学书院数量逐年增多,类型日益多元。为更好地把握不同高校的书院制度,促进现代大学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书院进行分类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对此,李会春博士曾从“书院数量、覆盖年级、覆盖学生、书院是否独立系统、是否精英书院、是否提供集体住宿、有无学工系统、有无纳入学分管理的正式课程、有无组织化的教育设计、是否有公共空间”等十个维度对“985”、“211”高校的书院进行过研究,发现各高校书院制度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性[2]。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发布了《高校书院发展报告》,首次对我国大学书院类型进行了探讨。该报告将大学书院划分成实体书院和非实体书院两大类。其中,将实体书院又分为全员模式书院和非全员模式书院;非全员模式书院又可分成分年级模式书院、分学年模式书院、分校区模式书院、实验班模式书院、特定群体模式书院等5种类型[3]。该分类主要是基于书院学生群体及组织制度的视角。书院制改革不仅是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大学书院以学生社区为依托,通过推进混合住宿、导师制、系统设计公共空间、有组织植入教育元素,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书院教育功能发挥的角度对书院进行分类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书院教育规律,发挥书院育人功能。

在本体系结构下,每个电站的状态监测系统自成体系,可独立运行,便于系统调试和现场工程师应用。无论在电站还是办公大楼区域,通过应用服务器与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或计算机局域网相连,可以充分利用MIS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进行状态监测分析和诊断。

目前,从我国大学书院建设发展看,各高校书院普遍植入了三种教育元素。第一是导师制。通过推行导师制,促进师生的正式和非正式互动,发挥导师对学生学业指导和精神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第二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别于专业教育又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过在书院中融入通识教育,以克服当代大学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的弊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共通的基本能力。当然,由于不同学校的定位以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不同,书院推进通识教育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第三,生活和养成教育。旨在通过书院的住宿学习、生活学习、服务学习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根据书院对三种教育要素建设侧重的不同,可将我国大学书院大体分成三种教育模式:精英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和生活教育模式。精英教育模式书院更强调高品质的导师制和通识教育,导师指导学生数量少,师生互动密切,通识教育通常定位于高标准、严要求。在通识教育模式书院中,导师制、通识教育、生活教育三种教育要素可谓均衡发展、齐头并进,但通识教育定位有别于精英模式书院,是面向广泛学生群体开展一般性的通识教育。生活模式书院更加侧重生活和养成教育,通常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主战场,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筹设计、系统规划,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发展软技能。以下本文将对这三种教育模式书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三种书院教育模式简介

(一)精英教育模式书院

目前推行精英教育模式的书院主要集中在原“985”和“211”高校中,如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右任书院、中国海洋大学的行远书院、厦门大学的博伊特勒书院、苏州大学的敬文书院和唐文治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书院、兰州大学的萃英书院、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等。精英教育模式书院的建立主要来自两种路径,一种是各高校在原人才培养特区(如实验班)基础上发展而成;另一种是为了培养特殊人才专门设立的书院,学生经过后期选拔进入书院,在书院生活一个阶段。精英教育模式书院的显著特点是: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选拔性学生入住方式、较小的书院规模、密切的师生互动、高品质的通识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衔接等。

1. 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精英教育模式学院通常都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大学对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第一,精英化的书院人才培养目标。如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目标是通过独特的住宿制文理学院培养文理基础雄厚、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的精英人才。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的目标是通过独特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30~50年社会需求的博雅人才。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的目标是致力培养跨专业、跨文化、跨国界,具有人文情怀和创造精神的研究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的目标是致力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宽厚、科学创新能力与综合人文素质俱佳的拔尖创新人才。可见,这些精英教育模式书院无一例外地指向高水平精英人才的培养。第二,选拔性的书院入住方式。能够进入书院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经过筛选的,或者是参照高考分数进行筛选,或者是入校后再行选拔,总之都是有培养潜质和特殊专长的优秀学生。精英教育模式书院规模通常较小,很多都是在千人以下,如新雅书院每年招生60人左右,博伊特勒每年招生25人左右,行远书院每年招生50人左右。第三,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精英教育模式书院大多集中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为书院学生设计了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书院精英化的育人目标。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右任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的特色通识教育方案等。

显效:高脂血症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有效:高脂血症转折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高脂血症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2]。

2. 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

精英教育模式书院普遍设立了高标准、严要求、并纳入学分管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推行强化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开设人文和数理两大类别的通识课程,以深度学习、有效研讨、学科交叉、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等方面实现融会贯通,重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批判性思维、交叉学科和主动创新能力、科学想象和审美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4]。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为该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实验区,目前已经开设了“大学之道、世界文明史、全球化与现代社会、物理与自然世界(日常物理)、中国文化传统、海洋生态系统、课题研究等”约20学分的高品质通识教育课程[5]

精英教育书院拥有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一般都配置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导师队伍。如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配置了由本校师资和境外师资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打造了由理工、人文、社科等构成的强大师资阵容,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和“973”首席等。除任课教师外,精英教育模式书院大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业导师队伍。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大多在5人以下。导师对学生的学业和发展进行全程指导,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密切互动,为学生学术发展提供随时的支持和帮助。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为每位本科生一对一的配备学业导师,因材施教,重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问欲”,除学业导师外,岳麓书院还为学生配备了生活导师、班导师和学术兴趣导师,全面指导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人格塑造,师生之间互动密切,学生收益良多[6]。此外,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很多书院(如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和唐文治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书院等)还为学生配置了国际化导师。

新东站集石济客专、济青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设计充满现代感,各种设施已投入使用,乘车检票通道畅通无阻。随着各种设施的逐步启用,“国际级重要交通枢纽”的形象呼之欲出。

3. 密切的师生指导关系

4. 贯通衔接的第一、二课堂

精英教育模式书院虽然为学生提供了高标准、严要求的通识教育,但由于书院规模的小众化,很难称之为一种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书院立足于“通识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为书院学生普遍开展一般性的通识教育。该类模式书院的主要特点是:大学通识和书院通识相辅相成,书院一般有模块化的通识教育课程或计划,导师制、通识教育、生活教育齐头并进。目前,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除外)、汕头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书院大体属于此类模式。

(二)通识教育模式书院

很多精英教育模式书院是由实验班发展而来,在人才培养探索上延续了实验班模式,同时又将其放置在书院制载体之中,使得精英模式书院既是教学载体,也是生活载体,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通常统一在书院管理。书院不仅有专门化的培养方案,提供精心设计的课程,而且在学生的生活空间中,通过推进交叉住宿、独具特色的课外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得原有实验班模式和书院模式互动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得以紧密贯通衔接。如,旨在推进“卓越人文学者培养计划“的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除了部分通识课程外,书院为学生单独编班讲授主干课程,重视阅读、讨论、作业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训练处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之外,书院大力推进科技人文融通计划、生涯发展辅导计划、领导力培育计划等,使得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非常紧密[7]

1. 大学通识和书院通识相辅相成

通识教育模式书院大多致力于打造大学通识和书院通识相结合的通识教育模式。大学通识主要通过核心通识课程负责提供有学术深度的知识性学科教育,强调学术的追求。书院通识主要通过开发特色课程、计划、活动等,拓展学生视野,熏陶心智,培养学生情商。如复旦大学书院制是典型的通识教育模式。2005年9月,复旦学院正式成立,率先在国内实质性地推进通识教育改革,2012年全校推行书院制改革,全体新生入住复旦学院的四大书院,在一年级中实行大平台的通识教育。目前,经过多年建设和探索,复旦大学已形成了以大学核心通识课程为主轴,书院通识教育计划和导师制为辅翼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大学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复旦大学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7大模块,共计12个学分,目前已开设了近200门课程。此外,各书院都依托自身的传统着力打造特色通识综合教育计划,强调对学生心智的熏陶,目前已形成诸如腾飞科创、任重沙龙、志德讲会、克卿人节等很有代表性的各书院通识教育品牌[8]

2. 书院通识教育计划的模块化

书院教育模式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对精英教育模式书院而言,书院集聚了大学最优秀的学生,最优质的资源,是对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大胆探索,但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书院背后潜藏的精英主义设定、竞争性选拔机制以及种种倾斜性的政策安排,是否有悖于书院的教育本质,即真正以学生为本,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另外,如果大学将精英教育模式书院仅仅定位于试点或示范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书院职能的拓展。对通识教育模式书院而言,如何加强书院的通识教育内涵建设,将书院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做实、做细,并与第一课堂的大学通识课程有机衔接、相互补充,还需要不断探索。对生活教育模式书院而言,书院和学院不协同问题较为突出。在这类模式书院中,学生往往仅把书院作为生活的场所,教育和培养体系还是由学院负责,如果书院和学院之间少有课程连接,沟通机制不足,配套的大类招生、推免研究生等保障性制度欠缺,就很容易形成书院和学院两张皮的困境,背离书院建设初衷,难以达成双院协同育人目标。

在这类书院中,大多数没有将书院通识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计划,给予学分。有的学校推行了课外学分,也有的学校正在探索课内外学分互换机制。但这类书院普遍重视书院通识教育的开展,虽然在课程建设上,不会像第一课堂正式课程那样具有严密的体系和结构,但推进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是共同方向。如西安交通大学推行了“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基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文化素养、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公民责任意识、兴趣养成、国际视野”等8个领域的能力,建立了自选层、任选层、通选层等三个层次的实践性课程,逐渐形成了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相补充、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能力的书院通识教育课程计划[3]。汕头大学至诚书院为书院学生提供有别于专业学院的特色拓展课程,少数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给予一定学分,但更多的是不计学分的课外学习。与高度专业化的学院课程相比,书院拓展课程更注重学科交叉、实践能力和潜能发掘。

生活教育模式书院一般都将养成教育作为书院的教育重心。养成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书院养成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有规则地行事、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讲究文明礼仪等;健康心理的养成,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各高校书院推进养成教育的路径多种多样,但一般都注重书院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发挥书院独特的环境优势,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等,发挥书院的养成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提供支持和平台,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功能。厦门工学院友善书院一直将养成教育作为书院的品牌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养成教育课程、讲座、论坛、沙龙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个人礼仪修养等,提高个人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绍兴文理学院通过树立“小寝室、大思政”的理念,将学生宿舍作为思想养成、素质提高、能力锻炼的重要课堂,在生活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隐性课程是指未被列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书院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场源,通识教育模式书院通常比较注重挖掘书院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价值。如追求通过构建温馨的书院空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通过提供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让学生体会人性的关怀,在书院找到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混合住宿发挥宿舍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与同伴互动中,拓宽学科视野;通过推进导师制,促进师生交往,让导师以自身的学问道德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帮助形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学术品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书院活动,让学生在做中成长,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均衡发展;通过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通过书院文化建设,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传承书院的理念和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总之,“书院的隐性教育打破了将通识教育作为单纯知识体系进行灌输的理念,赋予了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和实施载体,将通识教育理念、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互融合。”[9]

(三)生活教育模式书院

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长曾指出:“第一课堂不应该成为一个年轻人所接受的唯一的教育。日常生活是最好的大学,一个人的品质与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和同伴氛围等。”因此,大学书院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功能就是开展生活和养成教育。在通识教育、导师制、生活与养成教育三种教育要素中,生活教育模式书院更侧重这种生活与养成教育。例如,肇庆学院就明确提出“书院负责教学之外的事情”“学院管学习,书院管生活”“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等管理方式。目前,地方高校书院大多属于此类模式。生活教育模式书院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积极推进第二课堂的体系化建设。

1.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3. 书院隐性通识课程的着力培育

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实证分析上取得了成功,在专家、用人单位、学生、试卷分析四个方面综合得到了该课程的目标达成度。统计专业本门课程目标达成度良好,大纲与各方面意见相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希望对该课程教学的改进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条件和资源的限制,生活教育模式书院在通识教育开展上,很难与精英教育模式书院和通识教育模式书院比肩,但这并不妨碍生活教育模式书院立足自身条件开展广义的通识教育。生活教育模式书院将第二课堂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系统化设计,通过系统规划,将原来零散、杂乱的讲座、文娱活动、课外辅导、宿舍教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按书院培养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南京审计大学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第二课堂活动的体系化设计。如润园书院建立了“四系列(院生系列、新生系列、女生系列、男生系列)+六模块(导师论坛、导师微沙龙、财经大讲堂、青春报告会、女生小课堂、男神学堂)”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泽园书院推进“6+1”综合素质教育体系。“6”包括通识讲座与微课程计划、经典阅读与读书小组计划、人格培育与习惯养成计划、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导师引领与分类指导计划、党员领航与示范带动计划,“1”是指关爱与励学计划[10]。通过这些探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学院和书院资源提升自己。

2. 推进第二课堂的体系化建设

二、对三种书院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探讨

以上对书院教育模式的分类主要是基于理想型的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不同高校书院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在书院建设上有的放矢。在现实中,各种书院教育模式之间并非如此泾渭分明。

(一)每种书院教育模式都是基于校情的有益探索

由于高校层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差异,建设书院的动机、政策、资源也各不相同,书院教育模式的选择必然有所差异,每种书院教育模式都是基于学校历史和校情的有益探索,模式之间并无优劣之分。更准确地说,书院教育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任何一种书院模式都不宜完全移植仿效。相反,各校必须将自己独特的条件或限制纳入建置书院的必然范畴,精心设计校本化的书院运行模式。”[11]适合校情的才是最好的书院模式,书院的教育理念需要与大学教育理念保持一致;书院建设和定位需要与学校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书院建设还需要考量成本和难度等工具性因素。因此,书院建设无定法,可以百花齐放。但值得注意的是,校本化书院模式的探索应基于对书院共性要素的把握。澳门大学程海东博士提出,书院建设的主要元素应包括五个方面:明确的书院教育理念、具体可行的书院学习内容、教师的积极参与、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可持续的资源保证。书院校本化模式应是在共性要素之上的校本化,如果不充分认知书院教育的重要元素,不尊重书院建设规律和发展逻辑,单纯的校本化书院模式追求也不足为取。

(二)每种书院教育模式都有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1.社会方面因素。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期望值过高,然而政府部门对辅导员工作支持力度太小,两者的不平衡是造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外在原因。且有学者认为社会的支持度不够与辅导员自我成就感不足有直接关系。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充满过高的期望,现实中却并没有充分得到社会的尊重,工资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高期望与实际的反差使得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加剧。

(三)每种书院教育模式均须立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目前,不同高校在书院教育模式、教育路径选择上非常多样化,并且还在不断进行动态改进。但不论采取何种路径、模式,都不能偏离“人”的育成目标。书院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书院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基本点。第一,书院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定,设计的各种课程、活动都要立足学生,考虑其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不为活动而活动,驻足表面工程,做形式文章。第二,书院教育活动的设计需要立足学生需要。在书院教育活动设计中,需要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从学生需要出发,设计学生普遍喜欢、认同的活动项目。同时,在活动参与中,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让学生有额外的负担之感。第三,书院建设成效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学生的满意度。只有学生满意了,有收获了,有成长了,书院建设才算是真的有成效。

三、对发挥大学书院教育功能的反思

现代大学书院绝不只是一个住宿的生活空间,而应是一个集生活、教育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承担起制度化现代大学教育体系无法继续承担的传统书院的教化功能[12]。因此,大学书院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书院的教育内涵建设,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大学的人才培养。

学生本身的相似性度量,给定训练集 Dtr,sp为训练样本中的学生标识号,sq为待分类样本中的学生标识号,则学生自身的相似度为:

(一)科学设计书院教育方案

书院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是决定书院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书院必须立足学生需求设计切实可行的书院教育方案。第一,教育方案需要有明确的理念和目标,且理念和目标需要有清晰的表述、精心的构思、正确的方向,取得学校师生的共识和支持。第二,推进书院教育方案的模块化。书院教育模块设计可以包括课程、活动、讲座、实习、服务等多种形式。但书院需要厘清各种教育模块的结构关系,通过整合、串联,服务于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建立定期的评价机制。需要对书院教育方案进行定期评估,以了解其实施效果以及对书院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总之,要更好地发挥书院教育功能,就必须重视书院教育方案的设计,加强对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体系化建设。澳门大学在书院教育方案设计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该校为书院设立了“健康生活、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领导与服务、文化参与,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等五项能力指标。围绕五项能力指标,各书院开发了系列课程、计划、活动等。为了评估书院学生的学习成效,澳门大学还建立了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学校要求学生通过书院学习必须达到三个层面的要求,即大学一般性书院教育的整体要求、个别书院教育的特别要求、对个人自我发展的要求[11]

(二)协调好与学院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主要由专业学院负责。随着书院教育功能的增强和扩张,书院教育和学院教育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张力,包括学生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双重教育要求上的冲突、教育资源上的冲突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双院协同育人功效,大学必须协调好书院教育和学院教育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共同目标。很多人形容学院是父亲,书院是母亲,那么父亲和母亲共同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地成长。同样,学院和书院的共同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只有汇聚共同的目标,形成对书院育人的共识,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其次,统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应在学校大的人才培养方案视角下,统筹设计书院教育和专业教育方案,使两者有机衔接、功能互补,使书院教育不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与专业教育一道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再次,发挥导师在双院育人中的连接作用。导师是书院和学院协同育人的交汇点,如果没有导师的热情参与和投入,很难有效、有深度地发挥书院的教育功能。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导师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评价制度,激发导师投身书院的热情,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发挥书院导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网友们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太相信,有的调侃说:我超意兴准备接手山东男篮,有的比较悲观:难道济南找不到一家可以接手山东男篮的私企了吗?

(三)加强书院的文化建设

办书院,最重要的是沉淀文化底蕴,形成精神内核,使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把这种精神内化成为其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加强书院文化建设是发挥书院教育功能的重要抓手。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但是,书院之所以为“书”院,有两方面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塑造书院的勤奋读书之风。中国古代书院本义是研读经书之所,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正是读书,书院不是“精舍”“雅居”、也非艺苑画阁,既称书院,就应该有比他处更浓郁的书香气息。因此,书院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莫过于帮助学生养成勤奋和持恒读书之习,让学生多一些书卷之气,以消解当代大学生求学的急功近利倾向。第二,传承中国古代书院精神。中国古代书院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深厚的道德关怀,关心时政,读书的非功利性,导师的精神引领,密切的师生关系等[12]。中国现代大学书院如果要走得更远,做得更强,就必须要创造性地传承和转换这些传统的书院精神,并在实践探索中发扬光大,使大学书院在当代大学制度框架下重新具备教化的功能。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聚焦产业政策,当前化工企业环保压力逐步加大,化工行业通道缩紧。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政策文件屡次提到“一律不批”、“一律关停”等字样,化工企业搬迁、升级改造、关停已是大势所趋。钾盐企业应当进一步关注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环保政策的跟进,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43-48.

[2] 李会春.书院建设在中国:制度与张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7(4):50-57.

[3] 宫辉,苏玉波.高校书院发展报告2017[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38.

[4]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文理相长、通专融合、自择专业、全面发展[EB/OL].[2017-10-02].http://www.xyc.tsinghua.edu.cn/publish/xinya/10623/index.htm l.

[5] 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简介[EB/OL].[2017-10-10].http://web.ouc.edu.cn/xysy/10682/list.htm.

[6] 肖永明,潘彬.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教育的融合——岳麓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7(2):40-46.

[7] 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卓越人文学者的摇篮——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EB/OL].[2017-10-08].http://twzsy.suda.edu.cn/channel.asp?id=1.

[8]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EB/OL].[2017-10-08].http://www.fudan.edu.cn/2016/channels/view/48/.

[9] 何毅.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大学书院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49-150.

[10] 王家新,等.现代大学书院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41.

[11] 宫辉,等.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87-191.

[12] 张应强.从生活空间到文化空间:现代大学书院制如何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6(3):56-61.

刘海燕,陈晓斌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第02期
《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