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性评价——以南京杨柳村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人们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加,内心对于田园休闲风光的渴望逐渐变强,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古村落是乡村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丰富的科研、历史、文化等多种价值属性。古村落旅游以其独特的资源形式和产品形态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物质载体,促进着乡村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但也改变着古村落自身的乡村性。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求解,将解缠过程转换为采用DCT求解泊松方程的问题,即可恢复InSAR真实相位.

一、 古村落旅游的相关研究

对于古村落的研究,学术界给予了足够的观照。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古村落的定义:刘沛林认为古村落是古代保存下来的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持较好的村落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丁怀堂认为古村落应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原有村庄体系和环境,鲜明的地方特色四个条件 丁怀堂:《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的思考》,《徽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7-18页。 。古村落文化价值丰富,独特的乡村文化属性是古村落的旅游资源核心 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163-171页。 。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上面,探讨古镇村落的环境容量 卢松,陆林,徐茗,等:《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地理科学》2005年第4期,第581-590页。 ,强调古村落原真性的重要性 陈志华:《关于楠溪江古村落保护问题的信》,《建筑学报》2001年第11期,第57-58页。 ,合理的旅游规划是实现古村落复兴的重要途径⑥⑦ 林祖锐,刘婕,理南南,王翰墨:《基于乡村性传承的古村落整治规划设计研究——以河南省新县毛铺村为例》,《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第4期,第16-23页。 谢莉,杨载田:《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地理科学》2011年第5期,第627-633页。 。乡村性是用来定义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基本标准 李红波,张小林:《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人文地理》2015年第1期,第16-20页。 ,主要包括生态、职业、社会文化和认知4个要素,而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更侧重于乡村特质的乡村环境、乡村经济、乡村社会、游憩机会和基础设施5个方面*汪惠萍,章锦河,王玉玲:《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29期,第301-305页。。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集中体现,包括有形和无形两方面,有形方面表现为乡村的聚落景观、建筑形态、服饰、农业、环境等物质方面;无形方面表现为乡村的制度、民俗、风俗、风情等精神方面*龙花楼,张杏娜:《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经济地理》2012年第8期,第1-8页。。在经济快速化发展的当下,乡村性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问题日益迫切,林祖锐等从村落生态环境系统、文化景观系统、建筑景观系统、生产生活性设施及空间系统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林祖锐,刘婕,理南南,王翰墨:《基于乡村性传承的古村落整治规划设计研究——以河南省新县毛铺村为例》,《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第4期,第16-23页。。刘沛林等则从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经济、乡村社会和乡村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乡村性评价体系*刘沛林,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地理科学》2012年第11期,第1304-1310页。。甘静等认为构建乡村性的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地域条件、乡村风貌、旅游产业本地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指标*甘静,王诗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分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第138-141页。。冯淑华等以江西婺源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特色的乡村性评价模型*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地理研究》2007年第3期,第616-624页。

综上所述,古村落的旅游发展有其天然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好发展和保护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强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有形和无形文化的传承,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旅游发展中古村落的乡村性如何有效评价并加强古村落旅游发展语境下乡村性测度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为此,笔者通过对杨柳村实地调研分析,以杨柳村乡村性传承程度为调查目的,分析杨柳村发展历史和现状,建立杨柳村乡村性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测评模型,对古村落旅游开发后承续的文化程度进行评价和研究,并在评价研究基础上,提出杨柳村旅游发展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性进行评价,是从保护的视角来看待古村落发展。

在扬州市极力推动旅游国际化的背景下[1],本研究拟通过对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海外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海外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的细致调查,分析其目前海外客源市场结构,进而提出拓展海外客源市场的策略,以扩大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海外客源市场份额,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知名度.

二、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区域

杨柳村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周边的湖熟街道,距南京主城区40km。目前,杨柳村共有居民316户,人口为1348人,村落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群。杨柳村整体上坐北朝南,背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总占地面积为1.12公顷,是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明清民宅遗存之一。2009年9月,杨柳村古建筑群被南京市委宣传部列为南京对外交流基地;2013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杨柳村还是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杨柳村为大城市边缘型古村落,通过杨柳村的分析将对该类型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性研究提供示范。

从权重结果上来看,在准则层中,乡村文化权重最大,达到了0.4957,大约在50%左右,乡村性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其他指标;而乡村环境,权重为0.2839。可见,在乡村性的传承影响过程中,乡村环境也较为重要;其次是乡村社会,权重比是0.1379;而乡村经济,权重只有0.0825。可见,乡村性的传承更加注重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以及乡村环境的建设和规划。

(二)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在乡村文化评价指标上,建筑文化分值平均分最高,分值为55.84分,而且在AHP模型中所得分值是12项因子得分中最高的一项,为11.73分。实地调研发现,杨柳村的建筑文化保护较为完整,村委对于建筑保护意识较强,并且实施相关规定限制对建筑的破坏,只是由于在景区开发前期,仍有部分建筑被拆毁,只剩下如今的前杨柳保存较完整,后杨柳破坏相对较为严重,目前随着杨柳村的规划实施和建筑修缮,杨柳村的建筑保护逐渐得到重视,村民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统计显示,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得分差不多,均为48分左右。从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杨柳村地处于江宁区,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但由于杨柳村的村民搬迁、空心村等现象,村民多为老年和儿童,对于杨柳村的历史文化传承逐渐消失,而民俗文化活动参与性较少,开展次数也很少,对杨柳村村民的通告参与和普及面较为狭窄,导致村民参与性低,文化感知度较低,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3) 生物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材料的回收利用仅停留在实验分析阶段,如何实现新疆地区农业固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低成本条件下批量化生产吸附剂,并应用于水环境修复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三、 古村落乡村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体系构建

乡村性是评价一个地区其乡村物质形态和社会特征的重要指标,乡村性越高的区域其乡村形态保持越好。乡村性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系统,乡村性传承不仅只是包括有形的因素,还要包括无形的因素,比如民俗文化、生活文化等,而且不仅要考虑景区管理者、经营者的因素,还要从当地居民、游客、村委等古村落的内部体系构成的角度来分析。因此,本文在古村落内部构成因素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经过专家咨询、分析,最终确定古村落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乡村文化包含4个方面内容:C1建筑文化,古村落是先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区域,空间区域中的建筑则深刻表现宗族文化和精神,见证着时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发展,因此,古村落的建筑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性是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古村落的建筑群完整性和原真性越好,则古村落的乡村性评价越好。C2历史文化,指的是该村落的历史宣传传承程度、居民对村落发展史的了解程度以及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历史元素的使用和保留程度。C3民俗文化,指的是居民的民俗节日的继承和保留程度,如庙会、节庆活动、传统曲艺、手工艺、祭祖等习俗。C4生活文化,指的是当地村民的生活公共空间(包括举行庙会等活动的场所、溪边柳树等交流活动的场所)、生活性的古井、古道、石磨、晒场等生活设施的完整性和保留程度。

 

表1 古村落乡村性指标评价体系

  

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乡村性乡村文化B1建筑文化C1历史文化C2民俗文化C3生活文化C4乡村环境B2自然景观C5田园景观C6人居景观C7乡村社会B3宗族关系C8邻里关系C9社区参与C10乡村经济B4旅游商品化C11旅游经济收入C12

建立对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假设R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总分数,Ki为该项指标因素的得分,而Yi为各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评价指标因素设为n,一共有12个,得公式为:

乡村社会包含3个方面内容:C8宗族关系,指的是杨柳村的血脉联系紧密程度,以及村民对于同姓之间的认同感和宗族建设的贡献值。C9邻里关系,指的是当地村民相处的融洽程度。C10社区参与,指的是当地村民从事景区、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经营、规划、管理的规模和人数。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oughts on Domestic Tourism Econom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I Xiaowen,LIU Kaibang 8

(二) 指标权重

乡村性是一个多因素、多级指标形成的体系和系统。在整个乡村维度中,传承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级指标比重会随着经济、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性进行权重确定。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根据各个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通过数据系数化计算,从而得到评价模型的层次因子和权重关系(见表2)。

 

表2 古村落乡村性测评模型

  

目标层准则层权重W评价指标层指标层权重系数权重乡村性测评乡村文化B10.4957建筑文化C10.42360.2100历史文化C20.22700.1125民俗文化C30.22700.1125生活文化C40.12240.0607乡村环境B20.2839自然景观C50.39920.1133田园景观C60.38680.1098人居景观C70.21400.0608乡村社会B30.1379宗族关系C80.66370.0915邻里关系C90.19190.0265社区参与C100.14440.0199乡村经济B40.0825旅游商品化C110.16670.0138旅游经济收入C120.83330.0687

要从公司最高管理层出发建立起品牌意识,以及衡量、监测、追踪、培育自身企业的品牌价值意识,同时将品牌与企业的各部门发展有效对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与企业品牌价值指标挂钩,让品牌建设的意识渗透进每一个企业人心里,让激励措施促进每位员工努力维护和提升公司品牌。

在乡村环境评价指标上,人居景观得分最高为62.67,自然景观得分次之,为59.78,田园景观得分最低为56.37。杨柳村位于杨柳村的湖熟街道,村子环境污染较少,且路面整洁,交通靠近龙眠大道,非常便利。调研发现,杨柳村的生活环境非常悠闲,古村落的休憩空间体系相对完整和符合乡村的特色,有充足的空间可供村民休憩游玩,道路均为青石砖,人居环境非常优异。从自然景观看,杨柳村前面有大片的草坪,可供游客踏青春游,且有杨柳湖环绕,景色十分优美。但由于景区开发不到位,规划不恰当,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闲置,景区土地资源浪费,由于政府的规划,杨柳村土地征收政策,杨柳村前临油菜田,并且旁边建有农家植物园,村民利用家庭院子的菜圃种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子的整体乡村特色,故对于土地的利用、当地田园景观的构成影响不大。

(三) 评价模型

乡村环境包含3个方面内容:C5自然景观,指的是当地的河湖溪流的布局、树林等自然植被景观的覆盖和布局程度。C6田园景观,指的是该村落的耕田布局、自家菜园的种植和设计形象。C7人居景观,指的是当地村民居住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垃圾处理方式等。

 

(1)

总评价标准规定为满分100分,凡是总得分R大于或等于80分,古村落乡村性传承优秀;总得分R小于或等于60分的,古村落的乡村性传承比较差;总得分R在60—80分的,说明古村落乡村性传承一般。

(四) 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杨柳村各个指标的平均分,进而根据公式(1)计算各个指标的因子分值,结果如表3所示。统计显示杨柳村的乡村性得分为55.47,分值在41—60分值范围中间,所以杨柳村的乡村性得分并不是让人十分满意。

 

表3 杨柳村乡村性评价得分

  

目标层(权重)指标评价各指标的平均赋分值AHP模型因子项得分乡村文化B1建筑文化C155.8411.73(0.4957)历史文化C248.925.50民俗文化C348.355.44生活文化C453.413.24乡村环境B2自然景观C559.786.78(0.2839)田园景观C656.376.19人居景观C762.673.81乡村社会B3宗族关系C844.784.10(0.1379)邻里关系C964.671.71社区参与C1042.440.85乡村经济B4旅游商品化C1155.630.77(0.0825)旅游经济收入C1278.105.37

本研究以杨柳村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适用于同类型古村落的乡村性评价模型,并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性。通过征询杨柳村景区管理者、旅游领域专家、当地村民等意见和邀请赋分,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和权重,并且基于指标体系设计问卷,通过杨柳村实地发放问卷获取数据,发放对象为当地居民。问卷发放时间为2017年4月1日和2日,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

从指标层中的各项因子分析过程中,可知古村落的乡村性传承,更加关注建筑文化、宗族关系、旅游经济收入三项因子,其权重分别达到了0.4236、0.6637、0.8333,而生活文化指标因子的权重最低,只有0.1224,分析可知,在古村落的乡村性评价中,对于建筑文化、宗族关系、旅游经济收入等因素更加注重。

在乡村社会评价指标上,社区参与得分最低为42.44,宗族关系上得分为44.78,邻里关系上得分最高为64.67。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杨柳村的邻里关系非常和睦,因为该村人口基本由老年人群构成,所以老年群体关系相对简单,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态度也非常热情,而在宗族关系上得分相对较低,主要因为村民的外迁和外出工作,导致村民的宗族联系越来越弱,影响力也逐渐下降,社区参与性不高,大部分是其他地方的人员从事这里的旅游相关工作,空心化导致杨柳村社区参与力度薄弱,并且杨柳村旅游发展较慢,就业机会和服务性的工作较少,因此村民的社区参与意识较差,参与力度也较小。

在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上,旅游商品化得分为55.63,旅游经济收入得分为78.10。根据数据和调研结果可知,杨柳村旅游经济收入较少,平均收入范围大多在500—1000元左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杨柳村农家乐只有两家,并且店铺只有零散的摊位2至3处,并无其他纪念品销售店铺,可见杨柳村商业气息非常少,并且其他村民的旅游收入只靠自家菜圃种菜的卖菜为收入,所以旅游经济影响低,乡村气氛较好。

乡村经济包含2个方面内容:C11旅游商品化,指的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旅游产品的商业开发强度和发展程度。C12旅游经济收入,指的是旅游开发后,旅游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和对社区生活的影响,占比越低其乡村性保持得越好。

综上所述,可知杨柳村的乡村性传承方面一般,但在南京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乡村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文化的进程而改变,经过实地调研,杨柳村虽然从2011年开始规划和发展,但目前乡土气息仍旧浓厚,只是由于村民的搬迁,逐渐导致村落的衰落,因此,在对于杨柳村的规划上,政府和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此问题,不仅要做好杨柳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并且还要紧扣乡村主题来进行多元化和生态发展。

同时在网站逐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严重浪费的现象,如大部分二级单位,都是请网络公司开发网站,并自行购买服务器,造成服务器种类多,分布散的现象。服务器性能并不能完全发挥,即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又造成了服务器重要资源闲置。

四、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研、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京江宁杨柳村为研究案例,在旅游开发中古村落乡村性评价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杨柳村乡村性传承中,空心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整个的村落文化逐渐消失,村落活力也逐渐枯竭,因此在对古村落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管理,加强本地产业链的形成,在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之上,开展生态旅游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本地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和就业率,增强本地居民的保护和乡村性发展意识。第二,在规划过程中,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村民,协调冲突,保证本地居民利益。第三,通过研究发现,杨柳村的发展前景良好,但因建设规划不合理,景区所提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均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应立足于生态文化村,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提高杨柳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

本文在实地调研、数据获取、评价分析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不足。首先是样本量局限。在调查过程中,在杨柳村本地居民的问卷发放量较少,影响乡村性评价数据的分析,使整个分析结果存在误差。第二,问卷设计问题局限。问卷调查设计问题由于自身知识量有限,问题不能最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对杨柳村的整体乡村性评价和认识,问题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研究方法存在不足,本文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由于采用专家咨询打分的方法确定权重,主观成分存在较多,定量的数据较少,因此杨柳村的乡村性传承分析存在一定的数据误差和情感误差。

乡村性是一个多变、复杂的多维系统,在未来的探索研究进程中,首先是构建一个完善科学的整体系统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所考虑的指标因素不仅要考虑游客满意度、社会发展进程和旅游影响,更多的是在本地居民大环境系统中和乡村本质性内涵下进行分析,并且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将采用更多的定量化数据,并且结合其他综合领域的研究理论,使得构建的模型结构对乡村性评价更加的准确和真实,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乡村旅游的需求。

推荐理由:“凯叔·青少年名著阅读”系列图书,由“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精心编著,扫码可听凯叔为你讲名著。在原著精华的基础上加入了生动活泼的故事情景剧等音频内容,结合精心创作的插画展示,充分调动青少年读者的视觉、听觉及想象力,多感官阅读。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凯叔侧重为孩子展现一个个古怪的人物形象,让荒诞的情节带着孩子畅游在想象的世界里。

 
徐菁,黄凯瑞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