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媒体视阈下新闻传播格局的演变与规制思路探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方方面面,也包括人们接收新闻资讯的媒介与途径。在互联网技术飞速提升的助力下,承担新闻传播任务的媒体介质不断更新,新媒体概念应运而生,种类不断丰富,影响力逐渐提高,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传统的媒体格局。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在网络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这四大媒体是人们接收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媒体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大众只能被动接受媒体传播的内容,而缺乏自主选择新闻类型的条件;第二,传播的新闻内容是经过二次甚至多次处理的,有些新闻在呈现于大众面前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第三,新闻传播时效性欠缺,除了一些新闻节目的现场连线以外,其它媒体所播报或刊载的新闻多是发生多时的事件,很难实现即时传输新闻现场的功能。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其即时性、灵活性、互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新闻传播媒介的高地,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新闻传播媒介。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各行业各领域对其的界定也有所差别,总体而言,新媒体兴起的基础是数字信息技术,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具有互动传播的特点,其传播介质也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由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电视、发展到包含车载移动电视、户外高清视频和楼宇电视等。

二、我国新闻传播格局的演变

新中国的新闻报道方式形成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报纸是传播新闻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杂志、电视也成长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介质。如今,老一辈观众和听众仍然习惯于依靠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四大传统媒体接收新闻资讯,对于新兴新闻传播方式感到力不从心。这与传统媒体的易于操作性息息相关。当时,报纸的印刷量、广播的收听率、杂志的征订量和电视的收视率十分可观,几乎家家户户读报纸看杂志听广播看电视。然而如今报社倒闭,报纸停刊,2009年首个国家部委级报纸《中华新闻报》停办,让社会大众感叹纸媒已经大不如前。除了报纸,广播电视也不复往日繁荣,曾经遍布每家每户的旧式收音机,现在已是难觅踪迹,有些已经进入展览馆作为古董陈列。电视机虽然普及率仍然很高,但是开机率和收视率也有所下降,很多人将智能电视当做大屏电脑来点播已播节目,愿意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直播的观众越来越少。

4.2 品种选择 临沭地瓜种植主要以鲜食品种为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苏薯8号(俗称小花叶);其他品种有来福一号、红香蕉、小黄瓤、济薯26、烟薯25等。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失范现象

(一)低俗内容充斥

在前文分析中,视域可见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较弱的问题限制了中山路教堂广场区域发展,降低了空间品质.而改善此问题,可以从控制整体街区的空间层次角度出发,以宏观层次为指导,以整合度的高低为划分依据将中山路街区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组合,使空间内各区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联与互动,提高街区的智能度,改善类似教堂广场的公共空间的视域可见度与全局整合度相关性较弱的问题,使其原有空间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空间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又不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保证街区的空间多样性.这种空间模式将使得中山路街区更加富于活力.

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不仅权威平台可以传播新闻,很多自媒体等大众媒介也将自己包装成新闻传播的平台。但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经常罔顾媒体责任和道德规范,一味迎合部分审美趣味低级的受众而生产和传播负能量、无价值和导向偏差的新闻产品,借此吸引大众眼球,进而获取不义之财。

(二)虚假谣言泛滥

所有临床数据均录入计算机,并使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文题不符严重

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通常标题清晰严谨、内容言简意赅、文题表述一致、中心思想明确,让观众和读者一目了然,而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很多媒体平台却给人一种不严肃的印象。现在被人所诟病的“标题党”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湖南卫视《偶像来了》第一季节目中,嘉宾古力娜扎在完成游戏项目时曾与前辈林青霞比赛,两人轮流按顺序说出三个字中的一个字,以先说错者为失败方,二人比赛选择的三个字是“比你红”,因为这一环节,网上曾出现各类文题严重不符的标题,如“古力娜扎厉害了,居然在林青霞面前说比你红”,“古力娜扎喊话林青霞比你红,吓坏宁静蔡少芬”,“古力娜扎为什么丑闻多,她说自己比林青霞红”,“古力娜扎喊话林青霞比你红遭炮轰”等等,每一条标题都有曲解事实的故意,让不了解实情的群众误认为古力娜扎说比林青霞红是她的真实意思表达,从而产生对她本人以及事件真相的误解,而事实上,在主持人要求比赛内容为“比你红”的时候,古力娜扎表现出了明显的惶恐表情,能够感受到她对在前辈面前说这句话的为难。

(四)侵权新闻频现

此外,随着智能拍摄设备的普及,隐私权等侵权现象屡见不鲜。例如2015年一则新闻报道称,一女子在公交车上为婴儿哺乳,被同车乘客责骂“不知羞耻”,且其视频影像被人拍下并发布到网上,这件事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也引发了社会的巨大争议。“公共场合哺乳是否不知羞耻”见仁见智,但随意发布他人影像的行为,其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绝对大于“公交哺乳”事件本身,这样的所谓“新闻”正是自媒体发达所带来的问题之一。

传统媒体时代,相关部门对新闻的审查十分严格,所报道的新闻都是符合新闻报道规范的,然而新媒体崛起以后,传播平台与媒介均呈多元化发展,传播新闻的人素质良莠不齐,未经审查的新闻被轻易发布在大众面前,涉及严重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侵犯知识产权、隐私权、名誉权等。一些新闻传播平台和自媒体随意转载,不标明来源出处,窃取他人的知识产权,对新闻工作者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但侵犯行为的实施者却难以追责,这无疑会对新闻行业形成一定的打击,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虚假谣言泛滥已经是近几年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谣言犹如过街老鼠一般让人厌恶,但是很多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却令不明真相的普通网民深信不疑,这一现象轻则扰乱视听,重则造成民心不安,影响社会稳定。众所周知,虚假谣言的重灾区是一些自媒体,别有用心的人设立公众号,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视频或图片,配上臆想的文字描述,一则新闻就此诞生。之所以谣言如此泛滥,主要是由于很多谣言看似符合科学常识,群众出于对媒体的信任,对这些“新闻”不加判断,充当起传播谣言的助力者,致使谣言当道,科学遇冷。实际上,很多谣言的诞生是不法之徒故意为之的结果。一些个人和团体故意拍摄一些冲击力强,或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骇人听闻的语言进行描述,让群众认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必须引起重视,进而恐慌-相信-传播,为谣言制造者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并帮助其获得广告收益。说到底,网络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多元化致使新闻传播的门槛降低,使得唯利是图之人看到谣言诈骗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谣言泛滥的后果。

众多研究人员针对溢流阀的性能、突变负载对直动式溢流阀的影响以及脉动流量对溢流阀的影响都已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针对交变压力对先导式溢流阀的性能影响的文献却非常少见。为此本文针对高频交变压力工况,对先导式溢流阀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对高频交变压力下先导式溢流阀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和试验对比研究。

四、新媒体视阈下新闻传播规制思路探索

(一)提高媒体人自身专业素养

新媒体不仅包括权威新闻发布平台,也包括一些平民参与的自媒体等大众媒介,这部分新闻传播主体构成复杂,很多人没有经过专门的新闻传播伦理知识和新闻传播素养的学习,甄别信息能力较弱,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做新闻传播平台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追求金钱,这就导致当下很多新闻资讯带有明显的随意性。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新闻传播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品格素质,首先加强对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学习,明确新闻传播的原则和规范,避免出现违背新闻传播原则的行为。其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合法是传播新闻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某些非专业媒体人不仅专业知识匮乏,甚至对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都不了解,对违法发布新闻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考虑不足,导致新闻传播违法乱象的发生。鉴于此,媒体人需要强化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传播新闻时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成为合格的媒体人。

(二)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

新闻传播的受众是社会大众,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与社会大众的紧密性和互动性更强,新媒体极度依赖受众,尤其是自媒体,其生存的基础就是“粉丝”,也就是关注他们的人,一旦失去粉丝,这部分媒介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要解决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依靠社会大众是最直接,也是最事半功倍的方式。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加强宣传,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让大众意识到自己在净化网络环境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之一,普及“把关人”的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资讯能够理智分析与判断,对优质信息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良信息果断举报和抵制,遏制低俗信息的传播,拒绝成为素质低下或别有用心媒体人的助攻,将不负责任的无良媒体间接驱赶出媒体队伍乃至网络世界,从源头上解决新媒体发达时期个别媒体的新闻传播失范问题。其次,对社会大众普及法律法规,让大众认识到合法合规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大众除了拥有“吃瓜群众”这一身份,特定情况下,也会转变为新闻传播者,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更强化了大众的这双重身份,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开展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普及活动,是紧迫且必要的。在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下,大众不仅能够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更会监督各大媒体发布的内容,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三)加强政府的审查引导力度

政府最根本的特性是其公共性,在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发挥其关键作用,加强审查引导力度。首先,对新闻传播媒体的资质严格把关,杜绝缺乏资质的个人或团体加入新闻传媒队伍,将这部分潜在的新闻传播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其次要加大权威信息的公开力度,第一时间发现和打击问题新闻的传播,对于低俗新闻、虚假新闻、侵权新闻等发现一则治理一则,对已经出现的违规媒体平台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及时扑灭诱发新闻传播失范问题的星星之火。再次,对于非媒体平台的个人新闻发布及传播者,及时引导教育,让其认识到传播负面新闻的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法律措施,纠正其错误行为,引导其关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稳定、人民幸福等积极向上的新闻信息,为净化网络环境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季卫东.新媒体时代的司法与公共舆论 [J].新媒体与社会,2013,(04).

[2] 张雪芬.浅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4, (07).

[3] 卢胜南.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研究 [J].科技传播,2015, (09).

李潇莹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