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更新时间:2016-07-05

1 品种选育

1.1 选育经过

水稻新品种松辽122,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松辽所)于2006年8月以优质基因资源材料“长b-2-1”为母本,以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基因资源材料“松辽2130”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其后代材料采用穿梭育种、系谱法选育而成。松辽122品种,株型理想,源库协调,重组聚合了父母本的优势基因和有利基因双重优良性状,集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于一身。

2006年杂交,当年秋季收获F0代种子106粒;2007年F1代与双亲比较,后代材料构成产量主要性状及综合性状均超双亲,生育优势强;2008年F2代材料分离,按照育种目标,严格选拔优良分离株系;2009~2010 年,F3代、F4代选种圃试验继续选拔优良单株;2011年F5代鉴定圃试验,选拔丰产性稳定性好的优良单株系统;2012~2014年,F6代~F8代品比圃进行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适应性与对照(CK)品种比较试验,松辽122综合性状优于对照(CK)品种吉玉粳。同步在吉林省进行穿梭育种,在其适应种植区域大面积示范试种,抗病性、耐寒性、抗盐碱性等抗逆性鉴定试验,松辽122品种表现丰产性稳定性好,兼具多抗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综合性状优异,深受农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欢迎。2014年推荐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

1.2 特征特性

1.2.1 品种特征 松辽122品种生育期135 d左右,与对照品种吉玉粳相似,在吉林省属中熟类型品种,易于育秧。秧苗叶绿色,第二片叶略长,幼苗白根多,粗壮,株高104 cm,株型理想。分蘖力较强,剑叶角度小,叶片宽窄适中,受光时间较长,受光率高,源库协调,利于有机物资积累,增加生物产量。植株整齐一致,主穗长约20 cm,最大穗340粒,平均142.1粒/穗,着粒密度适中,结实率86.9%,粒形长,无芒,颖及颖尖黄色,千粒重24.5 g。

(4)微藻的综合利用。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利用微藻生产高附加值产物反哺能源产业,实现微藻的综合利用。这是降低微藻生物能源成本行之有效的策略,未来可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开展研究。

1.2.2 生物学特性 松辽122具有多种抗逆性,耐肥、秆硬抗倒伏性强,抗病性强,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较耐低温,生育后期抗寒性较好,轻霜过后植株上部功能叶片仍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时间长,增加生物产量,活秆成熟,呈现秋优型生育态势。

1.3 产量表现

2012~2013年2a松辽所内品比圃试验结果:平均产量 673.2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产量623.1 kg/667 m2增产8.0%,达到显著水平。

外施钾肥处理中, Chla、Chlb和Chl(a+b)值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K2、K1处理下Chla含量分别比CK高27.82%和7.56%,Chlb高44.7%和22.17%,而Chl(a+b)分别是CK的1.33和1.12倍;但各处理Car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 CK处理时Chla/Chlb显著高于K1、K2处理,而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图6)。

稻米品质优良,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依据农业部NY/T 593-2013 GB/T 17891-1999对松辽122品种品质检验测试结果(检验日期2015年12月18日):出糙率84.7%,精米率76.2%,整精米率70.2%,粒长4.6 mm,粒型长宽比1.6,垩白粒率11%,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6.6%,胶稠度70 mm,碱消值6.7级,透明度1级,水分12.3%,色泽气味正常,米质符合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2016~2017年2a吉林省引种备案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 625.6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增产6.3%,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松辽122品种生育后期表现耐寒性强,轻霜过后,植株上部功能叶片仍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增加生物产量,籽粒饱满,活秆成熟,呈现秋优型生育态势。

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1~2013年连续3 a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异地病区多点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松辽122品种对苗瘟和叶瘟表现高抗(HR),穗颈瘟发病率4.7%,损失率2.6%,穗颈瘟综合抗性表现1级抗性 (R);2011~2013年3 a在20个抗纹枯病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病级3级,表现抗(R),对照(CK)品种吉玉粳最高病级7级,表现中感(MS);松辽122对稻曲病表现高抗(HR)。

表1 松辽122历年试验产量结果

试验年份 试验类别 平均产量 较CK增产 显著标准 点次(kg/667 m2) (%) (个)2012~2013 品比试验 673.2 8.0 **2014~2015 内蒙古区域试验 626.7 2.0 7 2016 内蒙古生产试验 603.0 12.6 ** 5 2016~2017 吉林省引种区试 625.6 6.3 * 5

1.4 抗病性

综上所述,长株潭创客空间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优化布局和资源共享的局面远未形成,一方面,创客空间与本地重点产业对接不足,主业特色欠缺,未能有效发挥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三座城市创新资源分布不仅不平衡,而且不平衡状况在加大,增加了劣势城市创客空间取得和使用创新资源的交易成本。上述局面从根本上导致了同质化竞争、资源使用低效、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1.5 耐盐碱性表现

栽培技术因素间交互作用比较明显的包括施肥量与穗肥比例,施氮肥量与插秧苗数,插秧方式与插秧苗数。随着施氮肥量增加,穗肥比例提高或插秧苗数增多,产量增加;而当插秧苗数多于5苗/穴,随着插秧苗数增加,行株距变大,产量略有提高,增产幅度不明显。

表2 松辽122耐盐碱性鉴定试验结果

水稻品种 芽期鉴定(级)插秧后28 d(级)插秧后32 d(级)出穗期(级)成熟期(级)比CK增产(%)松辽122所内模拟试验 1 1 2 2 2 8.5所外盐碱土壤试验 1 2 2 2 2 7.0吉玉粳(CK) 3 2 4 4 3

1.6 耐寒性表现

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接地回路运行[1]或磁风暴[2,3]引起的直流电流进入励磁绕组,导致电力变压器铁芯中出现直流磁通发生直流偏磁。在直流偏磁状态下,变压器铁芯快速进入饱和状态,造成工作点漂移、励磁电流畸变、半波饱和等现象。此外,直流偏磁磁通会导致较高铁芯损耗,进而出现噪声、振动及过热等问题,甚至会危害变压器。因此,直流磁通的监测对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1.7 稻米品质

2016年内蒙古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03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产量534 kg/667 m2增产12.6%,达到极显著水平。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为探索松辽122的增产潜力,以明确主要栽培技术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和主次关系,2015年在松辽所试验田进行4项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讨优质高产最佳栽培技术,使其规范化,经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了松辽122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氮肥用量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松辽122在北方稻区属早粳晚熟品种,平均产量为620 kg/667 m2,高产可达750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松辽122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施用量,氮肥用量的多寡对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是每穴插秧苗数;再次是穗肥施用比例;最后是插秧方式,在 30.0 cm×(17.5~18.0)cm时,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因此要提高松辽122产量,必须合理施足氮肥,纯氮低于6.7 kg/667 m2,产量会明显减少;想获得620 kg/667 m2以上的产量,施纯氮量应不少于10.7 kg/667 m2,穗肥施纯氮量应占总氮肥量的30%。

2.2 构成产量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构成产量诸因素中,穗数多寡直接影响产量,其次是穗粒数,所以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实粒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形成直接作用不太大。因此,要使松辽122获得理想产量,栽培技术的主攻方向,应以增加有效穗数为主,其次再争取穗大,增加总颖花数量,达到穗粒兼顾。

2.3 栽培技术因素间比较明显的交互作用

2013年在松辽所水泥池模拟苏打盐碱土类型土壤,在pH值8~9碱性生态环境条件下及在盐分含量0.25%的盐碱土基础上再加入NaHCO3盐水使含盐量达到0.3%的条件下,对松辽122品种进行耐盐碱性鉴定,用同熟期品种吉玉粳做对照(CK),松辽122品种的耐盐碱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吉玉粳。经穿梭育种同步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区镇赉县嘎什根乡连续3 a进行耐盐碱性试验,松辽122品种在土壤pH值8~9、含盐量0.3%生态环境条件下生育正常、产量理想,试验结果同所内模拟试验结果一致,松辽122品种的耐盐碱性,从出芽期至成熟期明显超过对照(CK)品种吉玉粳,属于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种(见表2)。

松辽122产量630 kg/667 m2以上的主要栽培技术因素:中等肥力田块应施纯氮量14.4~15.4 kg/667 m2,穗肥比例23%~26%,插秧方式30 cm×17 cm,4~5 苗/穴。

3 品种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的作用,关键是怎样把科研成果迅速进行物化与开发,使之在生产上尽快发挥增产作用,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016年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北方稻区松辽122适应种植的早粳晚熟区域的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省调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稻米加工企业、种稻大户、农户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组成推广团队,应用示范试种推广松辽122品种,取得显著的效果。

3.1 组织设置

为确保松辽122新品种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迅速示范试种推广,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由成果育成单位负责组成松辽122品种应用示范推广领导组,下设示范推广、基本建设两个小组。示范推广组主要研究松辽122的相应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编写技术资料,培训技术员,组织召开田间现场观摩会。基本建设组主要负责场房建设,机械加工设备购置安装,种子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购置等。

3.2 松辽122品种推广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路线

项目采取多部门合作,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示范推广,经销部门、农户和稻米加工企业,多方结合,以松辽122品种为核心,以优化组装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为保证,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松辽122品种规模化生产为典型样板,示范农民群众,同步发展优质稻米加工生产,通过稻米加工企业参加实施示范区与农户签定“订单农业”,可保证实现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产业化,为创建松辽122品牌及优质品牌提供保障,既推广品牌,又为创建品牌大米提供了有效的推广模式(见图1)。

2014~2015年2a内蒙古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26.7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产量614.0 kg/667 m2增产2.0%。

3.3 品种国内市场优势

松辽122品种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科研成果,201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林省引种备案在中熟稻区及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稳定、多种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性,得到稻农和稻米加工企业很高的评价,具有比较好的国内市场优势。

3.4 品种经济寿命优势

图1 松辽122品种成果转化推广模式

我国粮食市场已经开放,水稻品种优质、米质优良,市场行情日渐趋强,其需求呈上升趋势。从内需来讲,松辽122品种在生产上处于茁壮成长阶段,且生育旺盛,优势极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适应性较广,尤其属于多抗类型;目前应用于生产则属起步阶段,会发挥很大的增产作用。在目前市场经济大潮中,松辽122品种蕴含着巨大的科技经济价值,具有很长经济寿命,具有广阔的物化开发推广前景。

网络方案。本方案中资源池内只有物理机,采用非虚拟化场景解决方案。SDN涉及网元主要包括SDN控制器、SDN硬件交换机、核心/DMZ负载均衡器、SDN网关、核心防火墙等。

我们在鱼的身上看不到耳朵,但鱼确实是有耳朵的,只是和人耳不同。 鱼耳没有外耳郭和中耳道,只有内耳,一般是埋在头骨里面。鱼的听觉是很敏锐的,常人只能听到20赫兹至18000赫兹的声音,而鱼类最低能听到13赫兹的声音。一般来说,小型鱼对高音敏感,大型鱼对低音敏感。

3.5 多部门合作发挥团队协作力度进行推广

项目采取多部门积极合作,科研、推广、农户、稻米加工企业相结合,以松辽122品种为核心,以优化组装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为支撑,建立示范区,树立典型户,示范农民群众以点带面,松辽122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通过企业动作方式进行,并积极为农民技术服务,依靠稻种经销网络优势,产前、前中、产后不同生育阶段深入农户或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大大提高科技到田率,产后帮助农民销售,使农民真正增产增收,得到实惠。

国家规定每年吏部向各州县下达铨选条格,各州县必须要根据铨选的条格和条例确定选人,严格检查选人是否具有门荫资格,然后上报吏部。但是在高级官员的压力下,或是有的州县审查选人资格的官吏执行不严,没有严格根据铨选条格筛选选人,致使假冒之人通过审核。甚至有些官吏为了从中谋取利益,帮助假荫入仕者窜改姓名,通过审核。《封氏闻见记》中就记载了一例:“则天如意元年,李志远掌选,有姓万、姓王者并被放。私与令史相知,减其点画。万姓改为丁,王改为士,拟授官。后即加增文字。志远一见便觉曰:‘今年铨覆数万人,总知姓字,何处有丁、士乎。此必万、王也。’令史并承伏。 ”〔3〕(p21)

3.6 多部门合作推广,成果转化生产力快,效果极其显著

多方合作形成链式推广,效果显著,签定“订单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品牌产品,形成“大米市场需要优质品种,优质品种孕育繁种基地,繁种基地促进优质稻品种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保障了优质稻质量和数量,创品牌进一步刺激市场”的链式推广体系,收效甚好。2016~2017年2 a据不完全统计,松辽122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5.73万hm2,增产稻谷26 800万kg,增加产值40 200万元。目前其在吉林省内适应种植区域已成为主栽品种,市场前景看好,在常规水稻遗传育种史上称得上创新和突破;推广前景十分看好,2018年推广面积继续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国臣,崔金虎.吉林省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60.

[2]王金秋.国审稻新品种松辽838优质栽培技术初探[J].北方水稻,2016,46(4):48-50.

[3] 王一凡,邵国军.北方优质稻品种及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曹静明.吉林稻作[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131-371.

[5]李彦利,孟令君,贾玉敏,等.水稻新品种通禾899选育报告[J].北方水稻,2016,46(4):55.

郑红霞,于丛华,刘晓梅,高明,李淑芳,孙桥,王胜祥,单平义,耿文良
《北方水稻》 2018年第2期
《北方水稻》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