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唐王君墓志浅释

更新时间:2009-03-28

1999年9月,朝阳市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在市纺织厂北住宅建设工地进行文勘探时发现四座唐墓,其中二号墓随葬品丰富,出土大量精美的陶瓷俑,包括唐代乐伎俑一组造型极其生动。此外还出土墓志一盒,据此知墓主人为王君。《朝阳纺织厂唐墓发掘简报》1 寇玉峰等:《朝阳纺织厂唐墓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第12期。发表了王君墓志的拓片照片与抄本,并对志文做了简单的论述。本文不揣冒昧对志文略作浅释,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志文校正

王君墓志一盒二块。志盖呈正方形,边长62 厘米,厚12 厘米。盝顶式,四刹较缓,四面坡线刻青龙白虎等四神图案,四边饰蔓草纹。盖顶粗线刻界格,横竖各四行,格内刻篆文四行“隋2 隋,碑文中做“随”,《九成宫醴泉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随之仁寿宫也”将“隋”写成“随”;《朝阳勾龙墓志》现藏朝阳博物馆:“随授大都督”;《鲁善都墓志》现藏朝阳博物馆,“祖牙随冀州刺史……父端随鹰郎将”均将“隋”写成“随”。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在北周时曾被封为“随国公”,下同建节尉汲加朝散大夫王君墓誌铭”共15字。志石方形,边长59厘米,厚11 厘米,四边线刻十二生肖图案。志石上刻三行横线,上楷书志文,共24 行,满行每行23个字,除空字及漫漶不清的3字外,总计共521字。

志文前后行加“」”以示分行隔断,志文中的繁体字照录不改,错别字、异体字改为正字。与原《简报》相异处加注说明,并按现代语法加注标点符号。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从信息搜集、筛选到加工、输出、反馈的过程。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数量不足,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信息质量失真,则会造成评估结果的失误。因此,要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要有充裕、准确的信息来源作为保证。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高校内部也要高标准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公諱君,字逹,北海劇人也。不常厥處,爰宅营州柳3 “柳”碑文做“桺”,为“柳”的异体字,下同。城縣焉。派」姬水之靈源,踵缑山4 “缑”,原简报为“维”,志文中为“缑”。《山海经》:“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河南府志》:“缑山,在县南40里,孤峰突出,原灵王太子晋升仙于此。”还有传说西王母姓缑也曾在此修炼,故得名缑山。《隋书·地理志》在“河南带郡”条下记“缑氏旧废,东魏置。开皇十六年废,大业初又置。有缑氏山,轩辕山,景山。”之仙裔。道高業晟,庆逺光重。纯嘏纷以」殷流,英賢嶷而間出。曾祖 仁,齊儀同三司、文水縣令。祖」贵,隋朝散大夫、東平郡主簿。考 逹,隋建节尉,後任朝散大」夫,並行成表缀,道合珪璋。調下形賈子之言,禄微軫楊公之」歎。公生有異姿,长懐竒操,倜傥多逺志,交游5 “游”,碑文原“逰”,为“游”的异体字。無近狎。載駈6 出自《诗经·鄘风》:“载驰载駈,归唁卫侯。”“駈”古同“驱”。竹」馬,摽譽於7 於,原简报做“扵”,“扵”古与“於”同。甘。公来謁龍門,见稱於司隸。践庠敬業,校武習文。」窮周孔之奥區,盡孫吴之秘府。乍叅漁陽之鼓,時談右室之」琴。有藝必該,無學不綜。有随全晟,爰應明楊。既光舉首,遂超」恒级。蒙授吏部将仕郎,高陽郡書佐。其後玄夷放命,出車問」罪。公屈指料敌聚米盡圗有,会天衷果申竒策,元戎唘路,制」胜無遗,雖妖寇未平而茂功已着,特降綸綍,加朝散大夫,剋」嗣家聲,聿脩前軄。類缯衣之重袭,等骢马之並駕。聲明爰被」,文物載光。晟列冠於棘门,荣名溢8 “溢”原简报为“谥”,志文中为“溢”。谥是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给的称号。隋唐时高官死后,只有职事官三官以上,散官二品以上才有请谥特权,王君职事官和散官官阶都不足以请谥,故无谥号。这里为溢,当满、充塞讲。於柳塞。但生涯有極,性命」難延。灾成晋竖之謀,裯验秦医之說。终於館舍,春秋六十有」八。夷落相悲如闻聘国使之殒,凶9 “凶”,原简报为“兇”,为“凶”的异体字。奴灑泣猶惜中朗之亡。息」徹孝德淳深,履霜哀感,爰谋卜筮,安厝神塋。粤以大唐龍朔」元年歲次辛酉八月甲子朔廿一日甲申遷葬於本縣西北」五里之平原,式旌不朽。乃为铭曰:」芳枝梃桂,美玉生崑。顯允公子,出自高門。心贞松竹,道叶蘭」荪。合豪吐鳯,矯矢猿啼。竒功允集,茂賞斯繁。名目價重,位以」德尊。薤曝晨露,舟移夜壑。未極南溟,俄归北郭。车旋」盖骛,泉扃旐落。柳莹禁采,蘧坟□託。海扬轻尘,表栖仙靏。千」秋已矣,九原可作。

二、王君家族世系及所涉地名官职等

营州柳城,已经考古界证实地在今辽宁朝阳,《魏书·栗磾传》记栗磾“子洛拨,世祖时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宁东将军、和龙镇都大将军、营州刺史”。据此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二年(436)朝阳其地尚名和龙镇,至真君五年(444)置营州昌黎郡治和龙城。后相继为北齐、高保宁所据,隋灭北周后于“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营州总管府下辖建德郡和龙城县,大业初年废府置辽西郡,“寻又废郡,改县为龙山,十八年改为柳城”。墓主人死后二次迁葬,“迁葬于本县西北五里之平原”,葬地在今朝阳市纺织厂,这里的本县应指的是柳城县,唐代每里合今约540米,按此推算,距葬地西北五里应是老城区的位置,由此可以证明:唐代营州柳城县的治所应就在今朝阳的老城区。

关于北海,西汉时曾有封国名北海国。《读史广与纪要》记载:“剧城在寿光县东南三十里,汉置剧县,后汉为北海国治,三国魏废北海国,以县属东莞郡,晋因之。刘宋属北海郡,后魏因之。”表明剧县曾为北海国治,至北魏时北海国已不存在,后魏时为北海郡,《魏书·地形志》北海郡领下密、剧县、都昌、平寿、胶东五县。北齐时天保七年废剧县、平寿、胶东三县,只领下密、都昌二县,后将北海郡改名高阳郡,《隋书·地理志》有所记载:“北海,旧曰下密,置北海郡。后齐改郡曰高阳,开皇初废郡。”隋炀帝继位后,于大业初置北海郡,下辖十县,分别为:益都、临淄、千乘、博昌、临朐、都昌、北海、营丘、下密。北海郡历史上几经废立,据王仲荦先生研究,“北海郡初治平寿,及改郡为高阳,而平寿县亦已属入下密,郡乃移至下密。下密自汉至后魏,县治皆在今山东昌邑县东界,至北齐改为郡治,乃移下密于今潍坊市东十里古城社也”。墓志说王氏为“北海剧人也”,当是指王氏为北海郡剧县人,在今山东寿光一带。

王仁—王贵—王达—王君—王彻

文水县,《隋书·地理志》:“有摩笄山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泌水。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查《汉书》、《北史》并未见水文县的记载,王君墓志为唐代龙朔元年时人所撰,记文水县当是指隋唐时地名,而并非北齐地名,地在今山西文水一带。

志称墓主人姓王,名君,字达,北海剧县人,后迁居到当时的营州柳城县。王君具体生卒年,志文没有记载,只是记其享年六十八岁,于大唐龙朔元年(661)岁次辛酉八月甲子朔廿一日甲申迁葬于本县西北五里之平原,属于二次葬。

下面分别就志文中的有关官职、地名等作简单的分析:

王君祖父名王贵,隋时为官。朝散大夫为文散官号,非职事官,隋代始置。《隋书·百官志》隋建国后,隋文帝杨坚“采后周之制……又有特进……朝散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10《隋书》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文帝时三年“吏部又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朝散大夫,为正四品。”至炀帝时改散官官号,自从一品到九品,共九大夫、八尉,八尉为:建节、奋勇、宣惠、绥德、怀仁、守义、奉诚、立信,以八尉代文帝时八郎,朝散大夫改为从五品。

汲,县名,《隋书地理志》记载:“汲,东魏侨置七郡十八县,后齐省,以置伍城县。”《元和郡县志》于“汲县”条下云:“本汉旧县,属河内郡,后魏于此置义州及伍城郡伍城县,周改义州为卫州,伍城县属卫州。隋开皇六年改伍城县为汲县。”据此,汲县原为东魏所置,到北齐时改汲县为伍城县,隶伍城郡,隋开皇七年又将伍城县改为汲县,《读史方与纪要》记载,“汲城,在卫辉府城西西南二十五里”,即今河南昌汲县西南。

记者从共建各方签订的《“平安西江”共建协议书》上看到,共建目标主要包括“五个西江”:打造“智慧西江”,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积极推进西江可视化和智能化建设;建设“协同西江”,通过统筹西江沿线各要素和相关职能部门,实现西江一体化发展与管理;建设“绿色西江”,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建立和健全促进西江绿色发展的保障机制,预警、监控与应急体系;打造“文化西江”,通过挖掘和构建西江文化,助推西江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共享西江”,通过建立健全全方位沟通协调机制,实现西江流域数据、建设、服务共享,互联互通。

1.曾祖 仁,齊儀同三司、文水縣令。

曾祖王仁,《北齐书》无载。“齐”从年代上推断应该为北齐(550—557年)。三司,是指司马、司徒、司空,《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隋书·百官志》:“后齐制官,多循后魏……置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三公下次有仪同三司。”仪同三司,是指朝廷对于非三司的官吏而给予与三司同等的待遇。魏晋南北朝时,以仪同三司为一种官名,并置开府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等官,《隋书·百官志》记:“仪同三司……为第二品。”隋唐以后为文散官的最高官阶,是一种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县令分为上中下三个官阶,自从六品上至七品下。

2007年水利部党组首次提出民生水利。6年来,对民生水利的认识不断加深,发展民生水利的实践不断丰富,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民生水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认可和全社会的一致认同。党的十八大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水利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赋予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民生水利以其民生至上的价值取向、民利共享的实践魅力,成为引领水利跨越发展的重要理念。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对民生水利进行回顾思考,在新的起点上探讨推进民生水利深入发展。

2.祖 贵,隋朝散大夫,东平郡主簿。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将来工作有机联合,体现着终身教育的特征。而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因此,产教融合也应该体现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4]。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导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并探索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开展产教融合的探索。

东平郡,《隋书·地理志》:“东平郡后周置鲁州,寻废。开皇十年置郓州。统县六”即:郓城(隋开皇初曾改为万安县,“十八年改曰郓城”)、鄄城、须昌、宿城、雷泽、钜野。辖境相当于今天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主簿,为各级官吏属下掌管文书帐簿的佐吏,“郡,置太守,丞、尉、正,光初功曹,光初主簿,县正,功曹,主簿……市令等员”11《隋书》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说明主簿是州、郡县级官署的事务官,为基层小官。

3.考 逹,隋建节尉,後任朝散大夫。

王君的父亲名王逹,隋时封建节尉,为武散官名,炀帝时设立八尉,即建节、奋勇、宣惠、绥德、怀仁、守义、奉诚、立信,官阶从正六品至从九品,建节尉官阶为正六品。

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建成了以云南为枢纽,辐射东南亚、南亚,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网络,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与境外8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结算渠道,其中涉及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达34个,境外银行在云南省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87户,境外机构在全省银行开立非居民人民币账户1759户。

4.息徹孝德淳深,履霜哀感。

王君之子王彻,按志文记载“孝德淳深”,为至纯至孝之人,仕否未见载。

5.志盖记:隋建节尉汲加朝散大夫王君墓志铭。

2.2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AROM比较 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前一个时间点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见表3。

6. 王君“北海劇人也。不常厥處,爰宅营州柳城縣焉”。

志文称王君曾祖父名王仁,在齐时仪同三司,文水县令。祖父王贵,隋时朝散大夫、东平郡主簿。父亲王达,隋建节尉,后任朝散大夫。儿子王彻,仕否志文未提及。墓主王君隋时吏部将仕郎、高阳郡书佐加官朝散大夫。祖孙五代,查史书均未见载。从墓志看,其家族世系相当简单,列表如下:

志文在涉及曾祖、祖及父亲名讳时,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

三、王君生平及相关地名与历史事件

1.授吏部将仕郎,高阳郡书佐。

吏部为古代官署。隋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尚书省是行政中心,主要由吏部、礼部、兵部、民部、刑部和工部等六部组成。吏部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选受、升迁、封赏、祭祀、考绩等人事业务。将仕郎为隋代文散官名,为从八品。

高阳郡,汉桓帝始置高阳郡,治高阳,其地在今河北高阳县旧城村。晋时高阳郡治迁至博陆,北魏时将治所又迁回高阳,《隋书·地理中》:“高阳旧置高阳郡,开皇初郡废。”隋开皇(581—600)初年废除高阳郡的行政设置。大业九年(613)十月,隋炀帝下诏:“博陵昔为定州,地居冲要,先皇历试所基,王化斯远,故以道冠《豳风》,义高姚邑。朕巡抚氓庶,爰届兹邦,瞻望郊廛,缅怀敬止,思所以宣播德泽,覃被下人,崇纪显号,式光令绪,可改博陵为高阳郡,缓境内死罪已下,给复一年。”12《隋书·炀帝纪下》。到了大业九年的时候隋炀帝又下令重新设置高阳郡,但郡治已经不在高阳而在博陵,可知隋高阳郡是在大业九年(613)由博陵改名而成,那么王君所任高阳郡书佐一职也当在大业九年十月以后。书佐是州郡门下及诸曹主办文书的官吏,也称门下书佐。

据上述推论,王仁致仕于北齐,王贵与王君皆致仕于隋朝,王彻仕否,志未提及。王氏一家原籍应为北海郡剧县,地在今山东寿光东南,曾祖父王仁在北齐时任文水县县令,地在今山西文水一带,祖父王贵任隋东平郡主簿,主簿一职作为管理地方事务的事务官,以隋之前是不需要朝廷任命的,只需当地官署或地方官吏任命即可,东平郡辖境相当于今天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王君任职在高阳郡,但不论是原籍贯北海郡还是文水、东平郡以及高阳郡,都属于汉人聚居区,表明王氏一族为汉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2.王君随隋炀帝征伐高丽,加官朝散大夫。

志文对于隋征高丽的事件作了如下表述:“玄夷放命,出车问罪。公屈指料敌聚米尽圗有会天衷果申竒策,元戎唘路,制胜无遗,虽妖寇未平而茂功已着,特降纶綍,加朝散大夫。”

“玄夷”一名出自《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玄夷、风夷和阳夷。”据《隋书》东夷和北狄卷记载,当时隋东、北部主要生活着高丽、百济、新罗、靺鞨、流求国、倭国、突厥、契丹、奚等。高丽(亦作高句骊、高句丽)本为汉朝臣工,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于第二年在其管辖之后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玄菟郡初治朝鲜半岛,后迁治于今辽宁新宾地区,下辖高句丽县。十六国时期,高句丽不断向外进行扩张,407年后燕被推翻,代之为王建立北燕的就是慕容宝养子慕容云。慕容云“即天王位,复姓高氏”13《晋书》卷一百二十四载记第二十四。。据载,慕容云“祖父和,高句骊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焉”14《晋书》卷一百二十四载记第二十四。。高云能得众人拥戴而成王就表明此时的高句丽移民在辽西地区的势力已经日渐强大。隋统一中原后,周边国家大多数成为其属臣,文帝封高句丽首领高元为高句王并赐玺书,然而高元阳奉阴违,于开皇十八年(598)先发制人,“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高祖闻而大怒”15《隋书》卷八十一《东夷·高丽传》。,隋文帝下诏罢黜高元官爵,准备兴兵问罪,“乙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16《隋书》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高句丽王元慑于隋军威匆忙遣使上表谢罪,“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云云”17《隋书》卷八十一《东夷·高丽传》。。于是文帝罢兵,恢复册封,高句丽也重新恢复了对隋的朝贡。但“高丽小竖,狼顾燕垂”18《隋书》卷六十六《陆知命传》。,其野心未死,屡屡挑衅,于是才有了后来炀帝三次征代高句丽。

大业三年(607)高句丽王元背隋私通突厥,突厥可汗“启民不敢隐,引之见帝”19《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对此,隋炀帝给予警告没有对高句丽采取制裁措施:“归语尔王,当早来朝见。不然者,吾与启民巡彼土矣。”20《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然高元不从隋炀帝的旨意,炀帝怒,“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21《隋书》卷八十一《东夷·高丽传》。,八年(612)正月壬午,下诏:“高丽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秽之境。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亡征已兆。……曾不怀恩,翻为长恶,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22《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出兵“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23《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分左右两翼,每翼又分为12 路军,共24 路,意在威吓高元使其臣服,并没有真正做战争准备,让士兵自己背运粮食,导致士兵负担过重,粮食受到损失,结果大败而还,死伤惨重,“渡辽九军三十万五千人,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24《隋书》卷六十一《宇文述传》。

洞穴的最里边,用草叶和羽毛垫了一个巢,上面放着两颗鹰卵。那鹰卵比鹅卵还要大着一些,肮白色,带着红褐色的斑点。

第二年九年(613)正月初二,隋炀帝下令“诏天下兵,募民为骁果,集于涿郡”25《隋书》卷四帝纪第四《炀帝下》。,三月御驾亲征,开始了第二次征伐高丽。六月,就在隋军即将胜利的时候,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反隋并进逼东都。史书对此有记载云:“九年,帝复亲征之,及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会杨玄感作乱,反书至,帝大惧,即日六军并还。”26《隋书》卷八十一《东夷·高丽传》。为平叛杨玄感,隋炀帝不得不急令大军回师平叛,第二次征高丽又无攻而返。

大业十年(614)二月戊子,隋炀帝下《收葬辽东战亡者诏》:“竭力王役,致身戎事,咸由徇义,莫匪勤诚,委命草泽,弃骸原野,兴言念之,每怀愍恻。往年出车问罪,将届辽滨,庙算腹略,具有进止。而谅昏凶,罔识成败,高颎愎恨,本无智谋,临三军为儿戏,视人命如草芥,不尊成规,坐贻挠退,遂令死亡者人,不及埋藏。今宜遣使人分道收葬,设祭于辽西郡,立道场一所。”27《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下》。炀帝派人收葬弃于荒野的征辽士兵骨骸,设立道场为死者超度亡灵。辛卯,下诏:“蕞尔高丽,僻居荒表,鸱张狼噬,侮慢不恭,抄窃我城镇。是以去岁出军,问罪辽竭,殪长蛇于玄菟,戮封豕于襄平。……朕当亲执武节,临御诸军,秣马丸都,观兵辽水,顺天诛于海外,救穷民于倒悬。”这样就开始了第三次东征。连年征战,已经使高句丽人疲马乏,颗粒无收,全国大饥,无力再战,于是遣使,上表乞降。第三次征辽之役,以高句丽臣服而结束。志文中“虽妖寇未平而茂功已着”应指的就是第三次东征高丽。

综上,王君先是被隋吏部授将侍郎,于大业九年(613)十月担任隋高阳郡书佐,大业十年(614)跟随隋炀帝出征辽东,并定居柳城,加官朝散大夫,最高官阶为从五品,入唐后,无致仕,直至病逝,年月不详。

 
陈金梅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0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