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玉米生霉粒含量与真菌毒素含量及储存品质关系的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陕西、宁夏采样并经过一定时间放置的玉米样品。

1.2 仪器

主要仪器见表1。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话语分析当中,可以找到很多真实语料进行语义学和语用学意义分析的对比研究。笔者从下面三个原文的语料片段入手进行研究。

 

表1 实验仪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1 电子天平 PL602-L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2 调速振荡器 HY-4 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3 横格式分样器 HGG-I 浙江省台州市粮仪厂4 横格式分样器 HGG-II 浙江省台州市粮仪厂5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诗圣C30 郑州杜甫仪器厂6 实验磨 3100 瑞典波通仪器有限公司7 超纯水机 UPT-II-10TKDF 上海优普实业有限公司8 真菌毒素快速测定仪CHARM中检环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3 样品的制备

选取玉米样品20份,测定水分含量,对于水分含量高于18%的样品(高水分调查样品自然状态存放以形成高含量生霉粒样品)60℃进行烘干。

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全年降水集中在3~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83%,常年平均降雨量1 273 mm,常年平均蒸发量1 460.8 mm;年平均日照1 993.8 h,无霜期234.5 d。气候特点表现为春季冷暖变化大,光照不足;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集中;秋季白天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干燥。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主水系龙眠河自西北流向南东,经镜主庙水库,最终注入嬉子湖。

1.4 方法

(1)对 ZEN 结果按照≤ 100μg/kg,100~1 000μ g/kg,≥1 000μ g/kg分为三个区段,进行统计。ZEN与水分含量、生霉粒、霉变粒、脂肪酸值、霉菌的种类、DON均为正相关。而各指标最高情况下AFB1含量反而低,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由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选取不同梯度生霉粒含量的玉米样品,采用直接检测法,分段进行脂肪酸值和真菌毒素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黄曲霉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1-4]。本实验采用胶体金快速定量法进行真菌毒素的测定[5-7]

(3)对 AFB1结果按照≤ 1 000ng/kg,1 000~3 000 ng/kg,≥3 000ng/kg分为三个区段,进行统计。生霉粒含量很大而不含霉变粒、霉菌品种单一为绿色的样品,AFB1含量最大,脂肪酸值最高。与DON和ZEN含量呈现负相关。结果如表5所示。

(2)对 DON 结果按照≤ 1000μg/kg,1 000~3 000 μg/kg,≥3 000μg/kg分为三个区段,进行统计。DON含量并不是直接受生霉粒含量的影响,生霉粒含量和脂肪酸值很低、霉菌品种单一为绿色的样品,其DON含量也超过国标要求限量1 000μg/kg,但DON含量和水分仍然是呈现正相关。结果如表4所示。

3 结 论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原始样品水分含量高于30%,产生白色的霉菌较多,绿色霉菌次之,同时,还产生黑色、红色、黄色、棕色等不同颜色的霉菌。原始样品水含量低于15%时,产生的霉菌基本以绿色为主。总体趋势是:随着生霉粒含量的增加,脂肪酸值、DON、AFB1、ZEN含量随之增大,但各种真菌毒素的变化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变化关系不是呈线性关系。虽然单个样品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但对检测结果按照不同区段划分进行统计,规律性较为明显,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表2 实验结果

  

序号 水分/% 生霉粒/% 霉变粒/% 霉菌颜色 脂肪酸值/mg·100g-1 DON/μ g·kg-1 AFB1/ng·kg-1 ZEN/μ g·kg-1 1 12.8 0.4 0.0 绿 30.2 529 1 034.6 170 2 13.3 0.5 0.0 绿 27.6 589 769.0 102 3 12.0 1.0 0.0 绿 26.1 138 1 499.7 7 4 12.0 1.1 0.0 绿 25.4 297 1 166.1 69 5 11.8 1.1 0.0 绿 24.9 183 778.4 5 6 12.8 1.3 0.0 绿 33.4 1 212 1 174.3 29 7 13.1 1.9 0.0 绿 35.3 1 785 2 658.3 12 8 12.1 2.5 0.0 绿 49.1 3 565 905.2 257 9 13.3 2.6 0.0 绿 52.3 2 610 796.8 82 10 29.1 22.6 0.9 绿 70.5 2 466 814.3 1 035 11 17.4 27.5 0.0 绿 48.5 152 1 022.1 1 198 12 33.4 31.8 1.6 白、棕、红 91.1 3 420 847.5 1 520 13 26.0 35.4 2.5 绿 59.2 3 567 1 305.3 203 14 38.5 43.7 5.8 白、绿 84.1 3 396 1 468.8 826 15 31.8 44.5 5.6 白、红、绿 100.0 3 774 637.6 1 477 16 19.7 62.3 1.2 绿 111.9 40 2 408.1 470 17 19.5 63.6 0.0 绿、黄 105.1 128 889.7 261 18 40.2 63.6 19.9 白、黑、红 82.0 3 259 857.8 1 358 19 20.5 72.0 0.0 绿 105.7 161 3 195.0 576 20 23.3 79.7 0.0 绿、黑 97.7 124 1 016.8 37

 

表3 ZEN检验结果统计

  

ZEN/μ g·kg-1 水分/% 生霉粒/% 霉变粒/% 霉菌颜色 脂肪酸值/mg·100g-1 DON/μ g·kg-1 AFB1/ng·kg-1 34(0~100) 14.0 12.7 0.0 绿、黑 42 907 1 298.6 358(100~1000) 20.3 35.1 1.2 白、绿、黄 72 1 497 1 497.0 1 318(≥1000) 30.4 38.0 5.6 白、红、棕、黑、绿 78 2 614 835.9

 

表4 DON检验结果统计

  

DON/μ g·kg-1 水分/% 生霉粒/% 霉变粒/% 霉菌颜色 脂肪酸值/mg·100g-1 AFB1/ng·kg-1 ZEN/μ g·kg-1 234(0~1 000) 16.2 30.9 0.1 绿、黄、黑 60.3 1 378.0 289.5 2 018(1 000~3 000) 17.1 7.1 0.2 绿 47.9 1 360.9 289.5 3 497(≥3000) 30.3 36.9 5.9 白、红、棕、黑、绿 77.6 1 003.7 940.2

 

表5 AFB1检验结果统计

  

AFB1/ng·kg-1 水分/% 生霉粒/% 霉变粒/% 霉菌颜色 脂肪酸值/mg·100g-1 DON/μ g·kg-1 ZEN/μ g·kg-1 811(0~1 000) 22.7 25.9 3.1 白、棕、红、黑、绿、黄 67.0 2 221.6 677.4 1 475(1 000~3 000) 18.8 25.4 1.0 白、绿、黑 55.2 1 124.0 302.1 3 195(≥3 000) 20.5 72.0 0.0 绿 105.7 161 576

后混合式湿磨料高压水磨料射流中磨料与水先进行一定浓度的配比,在磨料箱内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然后通过磨料泵将混合好的磨料抽出,通过磨料流量阀的控制,使混合好的磨料匀速的进入混合腔,改善了固液两相介质的混合效果,使得与水混合后的磨料再与高压水进行充分的紊动混合,提高了水介质对磨料的能量传输效率,保护了宝石喷嘴,防止磨损,湿磨料能回收重复利用。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2)绿色霉菌最易产生AFB1、其次是DON,最后是ZEN,而多种霉菌容易产生DON和ZEN。

(1)DON和ZEN霉菌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AFB1在水分含量20%左右容易产生,水分过低或过高均产生较少。

(3)霉菌品种越多,脂肪酸值越高。

第二,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和积极性。1474年,威尼斯共和国颁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专利法,开创以法律保护技术发明之先河。随后在各国产生的工业产权法,成为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力量。以我国为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这些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可以激发人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调动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4)水分在15%以下,基本产生单一的绿色霉菌,水分在15%~30%,产生绿、黄、黑三种霉菌,水分在30%以上,则产生白、红、绿、棕、黑各种霉菌。

4 展 望

通过平板培养法,获得活菌信息,对现有玉米样品中的霉菌进行微生物学分析,结合GB/T 4789.1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鉴定不同颜色霉菌是的归属,同时通过平板培养,研究不同霉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以及每种霉菌的变化规律。分析储存期间玉米中哪些菌株产生哪些霉菌,不同霉菌对哪种指标(脂肪酸值、DON、AFB1、ZEN)影响最为显著,以及与生霉粒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而选择新收获玉米,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模拟储藏玉米,分析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产生霉菌品种、含量,每种霉菌随着储藏条件改变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真菌毒素的生长规律,最终可以从不同区域收购水分高低对储藏期间真菌毒素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粮食储存中对温湿度的控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GB 1353-2009.玉米[S].

[2]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

[3] 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附录A[S].

[4] GB 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S].

[5] LS/T 6111-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S].

[6] LS/T 6112-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S].

[7] LS/T 6111-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S].

 
熊前程,魏红艳,高利雯,王鹏远,林豆豆,郭芙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03期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