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具有较高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arin Soljacic教授等第一次提出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此后,该技术迅速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并取得了快速发展.

三年来,效益倒逼模式在沈家铺、舍女寺等20 个区块上累计动用地质储量1609 万吨,钻新井109 口,整体建设成本下降了15%以上,新建产能22.5 万吨,累积产油24.8 万吨,实现了油田企业低渗油藏效益动用和油服企业的增产增收。风险合作模式累计动用地质储量1100 万吨,最高日产原油200 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10.5 万吨,油田公司也实现了部分低渗储量的有效动用,实现了合作双赢的目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且大都只是针对效率、频率的讨论分析和小功率电能传输的实验验证阶段[2].在传输效率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通过计算机软件仿真以及实验验证的方式,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传输距离、线圈设计和系统频率成为了效率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内容[3-6].在系统频率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针对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频率特性和频率分裂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系统频率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对能量传输效率和功率大小的影响[7-9].但在当前的研究中,涉及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在功率大小控制方面的成果非常少.

本文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功率传输控制方面做了理论分析与优化.在不改变系统工作频率和发射端、接收端线圈形状以及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发射端谐振电路串联电阻阻值的方式来改变谐振电路品质因数,进一步改变谐振电路中存储的能量大小,并最终达到控制电能传输功率的方法.并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对于播音主持来说,情感表达是整个节目的基础。播音主持人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有效带动现场节目气氛,激发受众对节目的情感,从而引发共鸣,实现节目收视率的提升。新媒体发展迅猛,播音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更加重要。可是,在很多节目中,情感表达较差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对节目的控制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节目整体效果不佳,在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会制约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

假定发射端和接收端回路电流分别为I˙1和I˙2.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列出两回路电压回路方程:

  

图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示意图Fig.1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systemdiagrammatic sketch

由图1可知该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端子系统和接收端子系统.其中发射端子系统主要由发射端LC串联谐振电路和交流电源构成,接收端子系统主要由接收端LC串联谐振电路和负载组成.且其中的两个LC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相同.当系统输入的交流电源频率与系统谐振频率一致时,能量在电场和磁场中实现自由的来回振荡.又因为两端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相同,而且都工作在谐振状态,此时两线圈借助于耦合磁场建立起能量传输的途径,不断地进行磁场能的交换.同时在系统工作时,电阻负载不断地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消耗,发射端线圈就会不断地向接收线圈传输能量补充负载上的能量消耗,即实现了能量无线传输.

此外,麦格纳智能进入系统也是亮点。麦格纳的电动车门在客户中反响很大,所以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会接受。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量传输的过程实质是发射端与接收端线圈内存储的能量不断进行交换的过程.而作为接收端子系统的能量源的发射端线圈,其存储的能量多少就会对能量传输功率大小产生重要影响.由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定义和电感储能公式可知,电感储能与通过电感的电流大小有关,而当谐振电路工作在谐振状态时,电感和电容的串联阻抗理论上为零,因此能限制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就只有发射端谐振电路上串联电阻的阻值.此时保证谐振电路中电感值与电容值不变,串联电阻的阻值就成了唯一影响品质因数的因素.假设发射端谐振电路电源电压为U,则根据公式推导可得到:该式子表明,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会影响电感储能情况,品质因数也必将对系统电能传输功率的大小产生影响.

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输出功率和效率

在谐振状态下电感电容串联产生谐振,同时电感损耗电阻相对于整个电路来说可忽略不计.由此上式可简化为:

图中V s=U˙=U m sinωt,为系统输入电源,其中交流电源角频率ω与系统中谐振电路的谐振角频率相同.发射端谐振电路由发射线圈L1、谐振补偿电容C1、串联电阻R串联组成,其中r 1为发射线圈损耗电阻.接收端谐振电路由接收线圈L2、谐振补偿电容C2、负载电阻R L串联组成,其中r 2为线圈损耗电阻.M为两线圈的互感.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基于近场耦合概念的新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0].图1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简化图Fig.2 Simplified circuit diagram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式中: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化简成图2所示的电路.

 

代入回路方程中可解得电流为:

 

由式(2)求得系统传输功率以及传输效率公式:

 

负载功率的模为:

 

再由谐振电路品质因数计算公式代入系统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公式中可得到:

最后,发射端串联LC谐振电路连接在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端.谐振电路中电容的电容值为31.61 nF,自制半径7.5 cm线圈,其电感量为12.82μH[12].

 

图7 所示为接收端电路原理图.

年根下,乡下多的是走村串户的羊贩子,一看到婆婆家的山羊,他们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不用说,这样的山羊只要买到手,转手就能卖出高价。但任凭他们开出多高的价钱,婆婆只有两个字:“不卖!”

3 实验平台设计

本文设计一套谐振频率为250 kHz实验系统.选用DSP作为该系统主控芯片.DSP输出四路PWM经驱动电路增强驱动能力,接着驱动全桥逆变电路产生频率为250 kHz方波交流电源.然后将逆变得到的方波交流电元加在发射端谐振电路上.接收端谐振电路接收到的高频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桥和滤波电容整流为直流电,为负载供电.系统整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系统实物图如图4所示.

  

图3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图Fig.3 Systemconstructiondrawing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图4 实验系统实物图Fig.4 Experimentalsystemphysical map

3.1 发射端电路设计

系统中DSP作为系统的信号发生源,输出PWM信号,并通过全桥驱动增强信号驱动能力后,驱动全桥逆变电路,产生高频方波交流电.

系统全桥逆变电路的驱动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驱动电路的MOS管驱动芯片选用ADI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DUM3221ARZ的4 A双通道门极驱动器.该驱动器输入端接PWM信号并与DSP共地.输出端将PWM信号转换为高电平12 V低电平0 V的驱动信号,增强驱动能力.同时在电器上将主电路与DSP相互隔离,既减少了主电路中高频交流电对DSP信号的干扰作用,也保护了DSP不受高压电源损坏.

图8 为系统中DSP对电能传输控制的软件流程图.

由于每个MOSFET触发电压参考点不同,系统采用三路独立12 V电压作为全桥逆变电路触发电源,Q1、Q3分别使用一路触发电源,Q2、Q4参考点相同,使用同一路12 V电源触发.

通常,欠缺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是婚姻不成立,而不是婚姻无效。中俄婚姻法都持此见解,故在婚姻无效的事由中并无欠缺形式要件这一项。

还有一部分是从拟声词转换而来的AA式重叠动词,如:嘚嘚、叭叭、叨叨、吵吵、哼哼、嘎嘎、记记、咧咧、曲曲、嗡嗡、囔囔等。从感情色彩来看,动词重叠AA式多数是表示贬义的。

  

图5 全桥驱动电路原理图Fig.5 Full bridge driver circuit schematic

  

图6全桥逆变电路原理图Fig.6 Full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schematic diagram

3.2 接收端电路设计

由式(5)和式(6)可知,在线圈及系统谐振频率一定的情况下,Q值是唯一影响系统电能传输功率与效率的因素.而在系统中谐振频率是固定不变的,即电容和电感不变.因此,只有通过在发射端LC谐振电路上串联电阻的方式可以改变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由此拟通过在发射端谐振电路上串联电阻改变电路品质因数的方式来控制系统的电能传输功率.

接收端LC串联谐振电路中,线圈半径7.5 cm,其电感量为20.08μH,电容的电容值为20.18 nF.谐振电路与整流电路相连接.整流电路由一个整流桥和两个电容值分别为1 000μF、10 nF的电容并联构成.高频电源经过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源,为负载供电.

  

图7接收端电路原理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of thereceiver circuit

3.3 DSP控制流程设计

全桥逆变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电路选用4个IXY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IXFH26N50的N沟道增强型功率MOSFET组成全桥逆变电路.由于谐振电路中存在电感元件,电流不能跳变[11],电路中每个MOSFET漏源极间反向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为谐振电路续流通路.

首先,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和权重分配不够合理。为了保护自己部门的利益,互联网企业的许多部门有意将一些极易完成却又无关紧要的目标作为部门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加重其所占权重,从而极易实现部门绩效目标。其次,目标值设定不合理。互联网企业在设定目标值时,变更太快,有时目标定得过于高,有时目标定得过于低,没能充分参考历史数据。

系统上电后,首先,对系统控制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看门狗设置、PLLCR寄存器赋值、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赋值和需要使用的外设时钟进行使能;接着,初始化程序所要用到的自动以变量以及所需GPIO的输入输出模式配置;然后,对DSP定时器和ePWM模块进行初始化,其中ePWM为增强型PWM模块.系统中利用DSP中两个ePWM模块分别控制全桥逆变电路的两路桥臂,通过系统时钟设置两个ePWM模块输出四路带死区的250 kHz的PWM信号.以上设置完成之后DSP使能ePWM引脚输出4路PWM信号驱动全桥逆变电路使得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图8 DSP控制流程图Fig.8 DSPcontrol flowchart

4 实验设计与验证

通过系统原理分析与式()5可以看出,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中谐振电路中电容值和电感量不变,同时系统谐振频率和负载阻值一定,且两线圈相对位置固定(互感不变)的情况下,发射端品质因数是唯一影响系统传输功率大小的因素.由于本系统中电源以及电感和电容是固定的,能影响发射端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唯一因素就是谐振电路上的串联电阻.所以根据以上理论推导给出设想:系统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发射端谐振电路上串联电阻阻值的方式改变其品质因数,从而增加或减少发射端线圈中存储的能量大小,可实现系统电能传输功率大小的控制.

在实验中,保持电路各个元器件以及电源不变,两线圈始终平行放置且位于同一轴上,改变发射端谐振电路串联电阻的阻值,记录下发射端的输出电流以及接收端负载上的电压,即可计算得到系统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在治疗耳石症中均能取得较好效果,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复位手法。

实验中分别选取阻值为2.6Ω、3.0Ω、3.5Ω、3.9Ω、4.3Ω、4.7Ω、5.2Ω、5.6Ω、6.0Ω的电阻作为发射端谐振电路串联电阻,根据品质因数公式求得各个阻值对应的发射端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电阻取值对应的Q值Tab.1 Figureof merit correspondingtodifferent resistancevalues

  

R/Ω Q 2.6 7.75 3.0 6.71 3.5 5.75 3.9 5.16 4.3 4.68 4.7 4.28 5.2 3.87 5.6 3.60 6.0 3.36

在实验中,以Q值为自变量,当实验系统在负载分别为102.5Ω、199.5Ω和线圈水平距离分别为5 cm、8 cm的情况下来测试不同品质因数下系统传输功率以及传输效率的情况.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塑造自然课堂的重要性,提倡幼儿在体验大自然的过程中,感悟大自然,获得个性发展。幼儿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异常丰富的年龄,幼儿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表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为打造高效自然课堂,激发幼儿美术创作欲望,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营造自然氛围、精选自然材料、展开自然互动等,使幼儿以最真实且自然的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这样幼儿个性能够得到极大彰显,综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从而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图9实验结果图Fig.9 Experimental results

图9 (a)、图9(b)分别为线圈直线距离为5 cm时,系统为102.5Ω和199.5Ω电阻负载供电的实验结果;图9(c)、图9(d)分别为线圈直线距离为8 cm时,系统为102.5Ω和199.5Ω电阻负载供电的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在不同的负载阻值下品质因数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功率传输大小和传输效率的影响趋势相同.从图9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系统在不同的负载和传输距离下,随着发射端谐振电路串联电阻阻值的减小,即发射端谐振电路Q值的增大,系统的能量传输功率随之增大.其次,系统的传输效率也随着品质因数Q值的增大而增大,且效率的变化范围相较于功率的变化要小得多.从而可以得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在发射端谐振电路中串联电阻的方式,可实现较小范围内改变串联电阻阻值就可以对系统电能传输功率大小进行较大范围内的控制,并且在调节系统电能传输功率时,对系统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较小.

5 结束语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发射端谐振电路串联电阻阻值从而改变该电路品质因数并最终控制系统电能传输功率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比较,验证了理论设想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在不改变系统频率和输入电源的情况下可对系统的传输功率进行控制,同时对系统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KURSA,KARALISA,MOFFATT R,et al.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J].Science,2007,317:83-86.

[2]赵争鸣,张艺明,陈凯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进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1-13.

[3]李阳,杨庆新,闫卓,等.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特性[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7):7-11.

[4]LIUX Y,ZHANGF,HACKWORTH SA,et al.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design for implanted and worn devices[C]//35th IEEENortheas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Boston,Cambridge:IEEEPress,2009.

[5]傅文珍,张波,丘东元,等.自谐振线圈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的最大效率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18):21-26.

[6]黄辉,黄学良,谭林林,等.基于磁场谐振耦合的无线电力传输发射及接收装置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1):32-35.

[7]封阿明,毛志鑫,秦海鸿.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分叉现象及移相控制策略[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0,13(1):17-21.

[8]韩腾,卓放,闫军凯,等.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频率分叉现象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2):44-47.

[9] HUI SY.Planar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Qi[J].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13,101(6):1290-1301.

[10]钟晨明.基于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组网结构及相关电路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11]孙家文,刘胜永,王建超,等.基于转矩分配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7,28(1):29-34.

[12] SEDWICK R J.A fully analytic treatment of resonant inductive coupling in far field[J].Annals of Physics,2012,327 (2):407-420.

[13]张斌,张彦会,史维玮,等.基于纯电动汽车的双输入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4,25(4):67-71.

 
莫云杰,罗文广,谢广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