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国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提质增效、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呈现出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等特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虽然能源消耗支撑了经济飞速发展,但对气候和环境造成了难以扭转的巨大破坏,现在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1],气候和环境压力倒逼能源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加剧,能源需求增长虽然减慢,但需求总量依然较大,供需缺口有逐年增大趋势(图1),由1990年的-0.52亿t标准煤,上升至2015年的6.8亿t标准煤,年均增速为16.8%,到2020年供需表观缺口为7.39亿t标准煤,到2030年达到8.46亿t标准煤[2],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逐年升高。而全球目前已探明的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在现有的能源消耗程度下,仅能维持人类生活几百年[3],进一步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已显得十分紧迫。

  

图1 1990-2015年我国能源供需缺口Fig.1 The gap of China’s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for the years 1990-2015

在此背景下,从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角度出发,调整能源政策,将新能源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扶持下,新能源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清洁能源将成为能源增量主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4]

虽然新能源以其环保和可再生的特质备受重视,但其“能否最终替代化石能源”、“多久能够替代化石能源”一直存在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新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者[5],新能源最终替代化石能源不可逆转[6]。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新能源发展速度缓慢,21世纪化石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7];研究新能源多年仍未找出主替代能源,未来仍需依靠化石能源[8];除非技术彻底成熟,否则新能源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能源[9]

基于此,本文从我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现实状态着手,分析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规律,并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定量评估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新能源有序发展的有效路径。

Zhang团队[42]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的汗液钠离子检测的全固态电位传感平台,如图4所示。该汗液传感器平台可用于室内运动过程中,汗液中Na+的实时监测且在2个多月内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的校准曲线。汗液中氯离子[43]和其他贴片式的可长时间穿戴的设备[44]同样受到同行研究学者的关注。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能量守恒定律

1.1 指标方法

(1)能源自给度(Mi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奇妙的人生之旅。从年少无知到青年成才,中年奋斗,再到年老退休,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如果按现行的标准,男60周岁、女55周岁退休的话,中国显然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步入老年社会。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旦步入老年化社会,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将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将是十分沉重的。如果解决不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来不仅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说,养老问题即是家事更是国事。

能源自给度是衡量某一地区能源自给程度的指标,指一个地区能源的消费由该地区自身供给的比率。本文利用能源自给度来测度我国各能源的充裕程度。

 

(4)经济效应(K)

Mi数值越大,代表i能源自给度越大,反之则自给度较少。

式中:C 为碳排放总量;Ai,Bi,Di分别为 i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费量、能源发热系数。

(2)能源替代率(Ti

能源替代率是用来衡量某一能源对另外一种能源替代程度的指标[10]

故乡在所有人的记忆中都是不可磨灭的。对于阔别多年的故乡——河北黄骅,我总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结,我忆的,便是故乡的淳朴,那淳朴中透露出一种原始的美,这美里面充满故事。在一个暖暖的秋日,我和朋友们有幸走进我的故乡,从故乡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感受故乡农村的变化,一路走来,在感受到那份原始的、独特的美之余,我忽然就为自己是黄骅人由衷地自豪,这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我感受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后的感慨。

 

式中:Ni,Nj分别为 i,j能源的消费量。

Ti数值越大,代表i能源对j能源的替代效应,反之则越弱。

(3)能源对外依存度(Wi

能源对外依存度是用来衡量一个区域能源供应安全的指标,指能源净进口量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本文利用能源对外依存度来研究能源安全对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

 

式中:Ei为i能源的净进口量;Fi为i能源的消费量。

Wi数值越大,代表i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1.2 函数方法

聚焦于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选用能源自给度、能源替代率,从能源革命规律、能源结构规律、新能源演变趋势与特点方面,揭示我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基本规律与典型特征,刻画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基本机理。在此基础上,从能量守恒定律、C-D生产函数入手,分析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研究采用横断式描述性设计,由相关科室护士长协助发放问卷至每位医护人员。调查问卷表包括问卷说明书、个人基本资料、调查问卷3部分。所有问卷采取不记名作答,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填答完毕将问卷置入信封内封口,以确保填答隐私,再由研究者亲自回收。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医生6人、护士43人),有效回收率达98%。

1.1.2地理区位作为贵阳市东北城市组团,乌当区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其东临南明区、南融云岩区、西接观山湖和白云区、北连开阳县,与贵阳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联袂成带,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和贵阳火车北站毗邻,贵阳火车东站坐落境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城市干道纵横交错,“快旅慢游”现代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是广大贵阳市民首选的农旅体验生态区。

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物质财富同样服从守恒定律[11],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必须考虑自然遭受的损失。本文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经济系统损失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程度。

 

式中:a1,b1为不同经济体;c 为自然环境;X1,X2为经济体的收益;Y1为自然环境的损失,其中,Y1=X1+X2

(2)C-D 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生产函数,认为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是资本、劳动和技术。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来研究驱动因素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程度。

 

式中:Y2为总产值;A为技术水平;L为劳动力;K为资本;a为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b为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u为随机干扰项。

在地方国有平台公司经营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主要目的是将公司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让公司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化地为平台公司创造价值。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已经不仅是公司稳定发展必然条件,更关系着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曾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在一个企业经营期间,人力资源的优势,是企业在市场中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团队,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实力,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资本[1]。

(3)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指化石能源的CO2排放量。本文利用碳排放量来研究环境效应对新能源替代的影响程度。

电加热方法的思路是利用电流互感器线圈自身进行短路加热。由于电路互感器线圈直流电阻相对较大,只需要较小的电流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温升,同时不需要较高的电压,不会损坏线圈的绝缘。

 

本课中,学生借助点子图,数形结合,化解了数学信息之间的不易理解的困难,通过点子图的拼摆,让抽象的思维形象地呈现,隐藏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表象显露出来。学生理解了三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了对每种方法思路的理解,体会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用数形结合策略表示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如统计图)、符号和文字所做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1.3 数据来源

考虑新能源中各数据的可得性,时间节点的选择依据研究问题的不同而不同,水能选择自1957年,核能选择自199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选择自1995年,直至获取最新数据的2015年。所用数据包括我国各能源生产额、各能源消费额、各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各能源电力生产量、能源对外依赖度、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发热系数等。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 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规律与特征分析

2.1 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约束倒逼能源替代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费,对环境影响日趋显著,绿色能源革命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的焦点,从化石能源体系到新能源体系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从4次能源革命的演进来看(表1),能源资源约束是能源替代的直接驱动因素,而运输成本、开采成本、能量值等经济价值构成能源资源约束的主要内容,煤炭比柴薪能量高、运输成本低,石油、天然气比煤炭热值高、开采成本低、运输便利、污染小,新能源比化石能源储量大、清洁环保,能源替代朝着便利使用、使用效率高、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

11月5日5版《“海洋之子”苏纪兰》,其“他最近在听Linkin Park的一首英文歌——《Waiting for the end》”,根据《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里的外文须附其中文。

 

表1 历次能源革命比较及其主要特征Table 1 The comparison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revolution in history

  

能源革命 时期 能源 特点第一次:柴薪时代 农耕文明 柴薪 能量有限、运输不便第二次:煤炭时代 工业文明 煤炭 能量值相对较高、运输相对便利第三次:油气时代 工业文明 石油、天然气 能量值高、开采成本相对较低、管道运输相对便利、污染相对小第四次:新能源时代 生态文明 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 储量大、污染少、分布相对均匀

经历近30 a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能源间的替代效应亦逐渐显现。从图2各能源所占比例来看,煤炭缓慢减少,油气快速上升至不变,新能源逐渐上升。分阶段来看,1957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92.3%;而7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大油田的发展,油气替代效应显现,煤炭占比降至75%左右,而油气占比由个位数上升至20%左右;到八九十年代,受国际油气价格上涨的影响,油气替代效应停滞,煤炭占比维持在75%左右;2000年以来,环境危机、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在国家油气价格下降及新能源扶持政策的双重影响下,煤炭占比持续下降至2015年的64%,油气占比接近25%,新能源占比由个位数上升至12%。由此可见,煤炭作为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正逐渐被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所替代,能源价格约束、能源环境约束成为我国能源替代革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将繁缛的销售流程简化为“农产品生产者或供应商—网络销售商—消费者”流程,指向性更为明确、流通速率更高、流通成本大大减少,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催生出农产品配送、仓储、物流等新业态。

  

图2 1957-2015主要年份能源消费构成Fig.2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he major years 1957-2015

2.2 能源禀赋差异、能源供给体系决定能源替代进程

结合影响因素,将函数扩展为Y=PaEbKcTdu,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线性化该模型,可得lnY=alnP+blnE+clnK+dlnT+u。同时,引入虚拟变量政策效应(O),模型变为lnY=alnP+blnF+clnK+dlnT+fO+u。相关变量的解释说明见表2。

  

图3 1990-2015年我国各能源自给度Fig.3 China’s energy self-sufficiency degree for the years 1990-2015

  

图4 1957-2015主要年份油气与新能源替代率比较Fig.4 The comparison of replacement rate between oil-gas to coal and new energy to fossil energy for the major years 1957-2015

2.3 新能源自身特点、发展问题影响能源替代效应

新能源因其清洁程度高、可再生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潜力较大。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能源一直未能被大规模示范应用,尚未发现一种具备强劲优势的主替代能源,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从能源替代规律可以看出,单一能源替代风险较大,因此,化石能源被“何种新能源替代”、“单一替代还是多元替代”、“多久被替代”仍是未知之数。受开发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新能源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新能源“规模扩大与消纳”之间的矛盾,出现了风电装备领域的产能过剩,这严重制约着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1990-2015年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来看(图5),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并于2007年超过化石能源装机速度,平均增速维持在15%左右。且以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最快 (图6),风电装机容量由1997年的15万kW增加至2015年的13 075万kW,年均增速为45.7%;太阳能装机容量由2009年的3万kW跃升为2015年的4 218万kW,年均增速为234.7%,发展势头极为迅猛。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电的年均发电时长仅为1 500 h左右,远低于水电的3 000 h左右及化石能源的4 000~5 000 h。新能源波动和间歇特性危及电网安全、全社会电力相对过剩等问题,制约新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图5 1990-2015年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比较Fig.5 The growth comparison of power generation installed capacity between new energy and fossil energy for the years 1990-2015

  

图6 1990-2015年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比较Fig.6 The growth comparison of all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installed capacity for the years 1990-2015

此外,我国新能源产业低端、重复、盲目发展问题凸显,企业主要集中于低端制造环节,高新技术环节涉及较少,部分政府热衷面子工程,将大量资金投入“短、平、快”的低端生产与制造环节,造成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产能过剩。由于缺乏科学统筹,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布局、发展层次、技术进步等方面出现失控局面,既浪费资源,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污染小、清洁干净,不代表新能源零污染,更不代表新能源产业没有污染。如水电、风电虽然洁净、价格相对便宜,但水电站、风电场仍然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太阳能干净、发展潜能大,但受间歇性影响而不稳定,发展成本较高;核能相对清洁,运输存储便利,但废料处理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生物质能技术难题少、污染小,但能量偏低、需要大量土地。因此,厘清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因素,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3 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驱动因素分析

新能源替代规律及发展特征显示,我国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能源之间的有效替代,即实现资源上可获得、技术上可实施、经济上可持续的替代。这一替代结果是主客观、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能源革命、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又受现实因素的推进与制约。对单个经济体而言,新能源替代效应是由内、外部驱动系统组成,其中,外部驱动系统包括政治效应、环境效应、政策效应,内部驱动系统包括技术效应、经济效应。为弄清各因素对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程度,利用1995-2015年数据,通过构建模型测算内、外驱动因素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程度。

3.1 模型构建

假设研究系统为相对封闭的经济系统,除已选择变量外,其他变量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依据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环境的损失等于经济体效益的增加;而依据C-D生产函数[式(5)],经济效益是由生产要素的指数型增长决定的;由此可认为自然环境的损失等于生产要素的指数型增长,即Y1=Y2=ALaKbu。根据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原则扩展该函数,合理选取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Y)的变量。

(1)政治效应(P)

政治效应是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主要外动力,用原油对外依存度[式(3)]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虽然逐渐放缓,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依然巨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资源——石油,集中分布于中东、非洲和里海地区的少数国家,加之各国对油气资源的关注与争夺,使得我国在自给率较低的石油价格博弈中居于不利地位,而石油储量有限且趋于衰竭,加大了我国出现能源危机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尤以原油对外依存度为甚,由1995年的10.6%上升至2015年的61.5%,超出国际警戒线(50%)11.5个百分点。基于能源安全、确保大国地位的考虑,用原油对外依存度来说明新能源替代的政治影响。

(2)环境效应(E)

环境效应是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直接外动力,用单位能耗的碳排放量[式(6)]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已超出生态环境的正常供给,且对化石能源的过度索取与使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沙尘暴等灾害升级,这些环境问题倒逼人类研发环保新能源。工业碳排放量、环境治理成本是衡量能源对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单位能耗的碳排放量来衡量新能源替代的环境影响因素。

(3)政策效应(O)

政策效应是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主观外动力,用虚拟变量表示,2005年前政策支持较弱时用0表示,2005年后政策支持较强时用1表示。自2005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价格补贴、全额收购等,但政策补贴效果却差强人意。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缺少对技术性能的规范以及尚未有明确的成本约束,导致新能源盲目扩张、粗放增长。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国家逐渐调整补充新能源发展政策,如弃风弃光率超过20%,禁止新增风电、光电装机。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并滞后一期,进一步厘清政策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效果与影响程度。

式中:Gi,Zi分别为i能源的生产量、消费量。

经济效应是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直接内动力,用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速近似表示。从能源替代规律来看,能源成本是推动能源替代的直接驱动力,煤炭成本较低,是其一直无法被大规模替代的主要因素,而在没有任何补贴政策的情况下,新能源成本远高于火电上网价格,如风电成本维持在0.5元/(kW·h)左右,并不具有替代优势。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结构升级、节能环保为特点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成本转移和福利效应刺激新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在直接成本与政策补贴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总成本剥离难度较大,但在新能源成本驱动下,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速上下波动,成为直接反映新能源成本的重要因素,故本文用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速来反映新能源成本影响。

(5)技术效应(T)

技术效应是影响新能源替代的间接内动力,用单位能源消费的GDP产出(能源效率)来表示,数值越大,代表技术效应越明显。能源技术突破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新能源亦不例外。能源强度、技术投入是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的技术因素,而中高速增长阶段的首要特征是创新驱动,即技术水平的提升与提高。

能源储量是影响一个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先天性因素。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量特点,构成煤炭比重过大的单一能源供给体系,虽然随着其他能源的发展,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绝对消耗量仍在持续上涨,由1957年的0.89亿t标准煤上升至2015年的27.52亿t标准煤,年均增速为6.2%,煤炭储量优势减缓了被其他能源替代的速度。能源自给度[式(1)]及能源替代率[式(2)]进一步说明我国资源禀赋对能源替代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本国能源发展经济,能源自给度长期保持在90%以上(图3),但2004年能源自给度首次突破90%,并下降到2015年的84%。分能源来看,新能源自给度最高,高达100%;煤炭次之,维持在90%左右;天然气自给度虽一度高达117%,但2007年自给度突破100%,并持续下降至70%左右;而石油自给度下降幅度最大,持续下降至2015年的39.5%。结合1957-2015年主要年份油气与新能源替代率来看(图4),自给度始终维持高位的煤炭,一直未被发展势头迅猛的石油、天然气大规模替代。自给度较高的70年代、石油价格较低的2000年及2015年左右,替代效应出现3次高峰,说明替代率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替代潜力不足;反观我国石油、天然气,其储量不多、进口成本相对较高,自给度持续下降,因此,替代煤炭的效应并不明显。按照这一规律,我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核能、生物质能发展平稳,新能源以其分布相对均匀及资源易得性的特点,自给度平稳居高,其对化石能源的替代率由1957年的0.03稳步上升至2015年的0.14,未来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

 

表2 相关变量解释说明Table 2 Related variables

  

变量名称 字母缩写 数据选取 预期符号新能源替代效应 Y 当年新能源替代率政治效应 P 当年原油对外依存度 +环境效应 E 当年单位能耗的碳排放量 -经济效应 K 当年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速 +技术效应 T 当年单位能源消费的G D P产出 +政策效应 O 虚拟变量,1 9 9 5-2 0 0 5年未有政策时选0,2 0 0 5-2 0 1 5年选1,滞后一期 +

3.2 变量检验

为避免虚假回归现象,构建模型前,需对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首先,整理1995-2015年各变量数据,采用ADF 检验方法, 对变量 lnY,lnP,lnE,lnK,lnT,O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各变量的原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结果显示(表3),变量lnY,lnP数据平稳,其他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均为一阶单整序列,通过变量两两组合降低阶数原理,数据整体平稳。

 

表3 单位根检验结果(ADF检验的P值)Table 3 The results of unit root test (P value of ADF test)

  

变量 l n Y l n P l n E l n K l n T 0原值 0.0 7 0.0 0 8 0.2 0.2 5 0.6 0.6 7一阶差分 - - 0.0 2 0.0 0 3 0.0 9 0.0 0 3

其次,采用两步法验证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并对方程残差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来验证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显示,所得残差序列在1%显著水平下平稳(ADF检验P为0.000 6),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回归方程。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实证结果显示(表4),经济效应lnK与政策效应lnT的符号与预设符号发生背离,采用变量逐一代入法,建立新的回归方程2~8,进一步探索符号发生背离的原因,可得以下结论。

澳大利亚事故车行业的兼并重组还远未成熟。很多维修店店主选择在退休前,将维修店卖给AMA集团,而不是与大型集团继续竞争。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既可作为退出战略,也是照顾员工利益的最好方法。技术培训以及新设备领域持续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再加上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在未来3~5年内我们将看到更多小型、单一型维修厂的消亡。与此同时,与保险公司保持良好关系的维修厂可能有机会开设更多家维修店。未来3~5年,保险公司将继续指导事故车行业,而维修厂之间将通过降低价格、提升服务,相互竞争以获得保险公司的接受和认可。(未完待续)

 

表4 我国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替代效应驱动因素的实证结果Table 4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driving factors of China’s new energy alternative to fossil energy

  

注:*表示变量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

 

?

(1)环境效应、技术效应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最深

从方程1变量系数可知,各因素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环境效应、技术效应、政策效应、经济效应及政治效应,其影响程度为96.3%。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是环境效应,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减少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率增加6.392个单位;其次是技术效应,能源效率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率增加0.367个单位。说明生态环境驱动是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根本动因,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强力倒逼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进程,而技术进步则是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我国新能源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导致新旧能源替换能力不足,从而无法产生经济规模效应。

(2)新能源发展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正向作用偏弱

一般情况下,经济利益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但方程1显示,经济效益对新能源的替代效应呈现出负向影响,即新能源装机容量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效应降低0.139个单位。通过方程2~6可知,经济效应的负向影响是在环境效应、技术效应、政策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受技术效应的影响程度最深,在其影响下,新能源装机容量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效应降低0.198个单位,其次依次是政策效应、环境效应。这一现象印证了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矛盾性、不合理性及不可持续性,新能源产业尚未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这与我国长期GDP导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一致的,“唯GDP论”的政绩观长期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影响至少在短期内仍将发挥作用。而技术突破、政策引导是打破这种发展矛盾的关键手段。

(3)新能源政策对新能源替代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强

政策引导对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应该是正向的,但方程1显示,政策效应负向影响新能源替代效应,即新能源政策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效应降低0.143个单位,说明现行政策阻碍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进程,这一结论显然与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初衷相悖。由方程6可知,政治效应、经济效应与政策效应共同影响63.4%的新能源替代效应,此时新能源政策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效应增加0.227个单位,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但在环境效应、技术效应共同作用 (方程7,8)下,政策效应影响方向发生偏离,出现负向影响,其中,环境效应的影响程度最深,在其影响下,新能源政策每增加1个单位,新能源替代效应降低0.132个单位,其次是技术效应。这一现象说明,当前新能源政策虽然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发展,但并未对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做出必要的限制,最终在环境及技术约束下,新能源政策对新能源替代的影响方向出现了偏差。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1)能源发展替代存在内在发展规律

能源从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是一个符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的演进过程,研究能源替代规律,对研究新兴能源替代效应意义重大。能源储量、有限性、可得性、成本是影响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短期内,我国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只是一种有效替代,而不是完全替代,即新能源占比虽逐渐上升,但不会快速超过化石能源(以煤炭为主)占比。

(2)环境效应、技术效应是驱动新能源替代的主要因素

环境效应是推动新能源替代的主要内部驱动力,该因素抵消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的正向影响,成为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技术效应成为抵消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正向影响的第二大因素,突破技术瓶颈是新能源能否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投入快速增长,投资额由2006年112.9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1 105.2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28.8%,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潜力较大。

(3)新能源发展矛盾与政策引导失效并存

在当前政策引导下,新能源规模发展的弊端显现,不同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我国新能源发展出现“规模增长与消纳困难”并存的局面。在环境效应、技术效应的共同影响下,新能源发展与政策对新能源替代效应产生负向影响,也就是说当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与政策引导共同制约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需要转变发展理念、突破技术瓶颈、更新政策措施,实现经济上可持续的新能源替代。

与会嘉宾、专家围绕山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和经略海洋战略等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为旅游文化创意研究院下一步的工作提思路,出题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2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1)遵循能源替代规律,树立正确的能源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树立正确的能源发展理念,是实现新能源替代效应的前提和基础。要摆脱依靠能源粗放供给满足过快增长需求的惯性思维,即将“能源安全=加大供应”的理念,转变为“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理念,树立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思维。明确新能源低污染,不代表没有污染,倡导节能发展模式,全面推广清洁能源技术,避免新能源开发的二次污染。拓宽审视新能源产业视角的深度和广度,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端发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捕捉机遇,规避威胁。

(2)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制定新能源产业规制政策

以技术进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政策,是实现新能源替代效应的核心和抓手。从国家宏观层面考量,出台有效管理行业标准、准入条件和竞争行为的规制政策,改变盲目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将支持重心放在高新技术环节,推进新能源产业科技化、创新化、高端化发展,避免新能源产业在发展初期落入恶性竞争的怪圈。要结合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合理制定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制标准,培育出优势市场主体,以差异求生存,激发新能源发展活力。

(3)聚焦能源成本核算,科学合理确定能源价格

经济效益始终是市场主体追逐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新能源替代效应的重点和关键。虽然新能源产业的不合理发展,抵消了经济效应的影响,但也说明了新能源成本及价格的弱竞争性。因此,在核算能源经济效益时,除考虑经济成本外,还需考虑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将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治理费用内部化到能源价格上,使新能源比化石能源具有更强劲的经济竞争力。通过成本利益驱动,使新能源获得竞争优势,逐渐推进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

2.4 两组术后受孕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宫内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异位妊娠、不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412/11/t20141211_4103857.shtml,2014-12-11.

[2]徐小杰.2020年前能源供需增长依然强劲[EB/OL].http://www.escn.com.cn/news/show-227984.html,2015-03-25.

[3]罗来军,朱善利,邹宗宪.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技术挑战及化解对策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2):113-128.

[4]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2016-2030) [EB/OL].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704/t20170425_845284.html,2016-12-29.

[5]邹洋.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效应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5(6):185-190.

[6]李河君.新能源 “终极替代”不可逆转[EB/OL].http://news.bjx.com.cn/html/20150414/608001.shtml,2015-04-14.

[7]庞晓华.2035年前化石燃料仍将主导全球能源市场[J].石油炼制与化工简讯,2016(5):73.

[8]胡见义.化石能源难以代替 [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21):19-20.

[9]知乎日报.新能源在将来会完全替代煤炭石油等旧能源 吗 ? [EB/OL].http://www.xinwenge.net/know/zhihu/e562d645.html,2017-04-10.

[10]吴静.新能源革命能否促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基于因素分解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7(2):184-191.

[11]加勒特 哈丁著,戴星翼、张真译.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郭扬,李金叶
《可再生能源》 2018年第05期
《可再生能源》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