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玉油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6-07-05

油菜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菜籽饼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类的大宗饲用蛋白源,菜籽油约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35%[1] 。油菜又是云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玉溪是云南省重要的油菜种植区,年种植面积约1.67 万hm2,目前玉溪市菜籽油自给缺口2.1 万t,还需要耕地2.85 万hm2,食用油安全形势严峻[2-4]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面对食用植物油供给日趋紧缺的现状,抓好作为食用植物油主要原料作物的高含油量双低(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 μmol/L)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种植技术示范应用,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持续供给养殖业蛋白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油菜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5]

本文中所涉及变量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市、区)发布的历年统计年鉴,部分根据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直接获得或计算得到,其中2017年的数据来源于各省 (市、区)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了消除各年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名义GDP进行平减处理。

玉溪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油菜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上做了大量研究[2,6-11],力争改善油菜产量、品质退化严重、农民种植积极性低下等突出现象,并从中筛选出适宜该地栽种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玉油1号,该品种于2014 年6 月9 日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4002 号)[12]。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玉油1号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使产量和质量都上一个台阶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正交分析方法[13],在云南玉溪地区研究了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玉油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更大潜力地挖掘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玉油1号的特性,探索出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实现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相配套,以便在云南省适宜区推广应用。

本文研究和应用的人工免疫故障诊断及预警算法主要包括3部分: 系统初始化,包括正常抗体库和故障抗体库的初始化;系统自学习,包括正常抗体库和故障抗体库的更新;在线故障诊断,包括故障检测和故障类别诊断。实际的在线故障诊断流程如图5所示[12-13]。

题目 已知抛物线C:y2=2px过点P(1,1).过点作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

1 材料与方法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曹雪芹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她,前半部分我选择了香菱与黛玉的比较,下面我选择另一个人物,与黛玉形成比较,让我们对黛玉这个形象有更丰富的认识。

2.1 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播种期的延迟,油菜的生育期也随之缩短,由大到小依次为10月15日(全生育期172 d)、10月20日(全生育期170 d)、10月25日(全生育期167 d),不同施肥水平对生育期影响不大,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期10月20日的株高最高,10月25日最低,不同施肥水平对株高影响不大;分枝部位高基本随着株高增加而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播种期10月20日的最高,10月15日最少;主花序有效长为10月20日播种的处理最长,10月25日播种的最短;3个播种期的单株有效角果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A2(222.3)、A1(163.4)、A3(149.3),同一播种期内比较单株有效角果数,结果显示其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单株有效角果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1B1C1(170.0)、 A1B2C2(160.9)、 A1B3C3(159.4),A3B1C3(174.0)、 A3B2C1(139.3)、 A3B3C2(135.9);荚粒数及千粒重均随播种期的延迟而呈现减少趋势,荚粒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1(24.1)、A2(23.3)、A3(22.4),千粒重为A1(3.54 g)、A2(3.42 g)、A3(3.34 g);比较单株产量可发现,播种期为10月20的最大,10月25的最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2(17.72 g)、A1(13.94 g)、A3(11.20 g),单株产量基本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1.1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优良双低油菜品种玉油1号。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3看,小区产量居第一位的是处理A2B1C2,为3 750.00 kg/hm2;第二位是处理A2B2C3,为3 745.05 kg/hm2;第三位是处理A1B2C2,为3 715.0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A3B1C3、A3B2C1,均为2 659.95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2B1C2、A2B2C3与处理A3B1C3、A3B2C1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2B1C2、A2B2C3与处理A1B1C1、A1B2C2、A1B3C3、A2B3C1、A3B3C2间不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1B1C1、A1B2C2、A1B3C3、A2B3C1、A3B3C2与其他处理间不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1B2C2、A1B3C3、A2B1C2 、A2B2C3 、A2B3C1与处理A3B1C3、A3B2C1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A1B1C1、A3B3C2与其他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可用极差来衡量,极差越大,表明这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越大;极差越小,表明这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越小。由表3可知,3个因子的极差表现由大到小依次为A、C、B,说明3个因子中以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尿素施用量次之,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最小。

2 结果与分析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贾井四组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基地(海拔1 600 m)水肥条件均一的田块进行。在多因子多水平的试验中,开展全面试验困难很大。而正交试验可从全面试验的所有处理中选择一部分处理进行试验,以体现全部试验的主要代表性结果,且能得到很好的效果[13-15]。因此该试验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表1),3因子为播种期(A)、密度(B)、尿素施用量(C),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 m2,统一采用打塘直播的方式,磷、钾肥统一如下:底种肥施普钙450 kg/hm2;硼砂(纯B≥9%)15.0 kg/hm2;苗肥施硫酸钾150 kg/hm2,尿素用量根据各处理按要求施用;试验记载各处理生育时期、株高、生长势及主要农艺性状。

表1 正交试验处理设计

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处理编号Treatmentcode播种期Sowingdate(A)密度Density(B)万株/hm2尿素施用量Ureadosage∥kg/hm2种肥Seedfertilizer五叶期苗肥(C)Five-leafseedlingfertilizer蕾苔肥BudfertilizerA1B1C110-15(A1)18(B1)150300(C1)0A1B2C210-15(A1)21(B2)150375(C2)0A1B3C310-15(A1)24(B3)150450(C3)0A2B1C210-20(A2)18(B1)150375(C2)0A2B2C310-20(A2)21(B2)150450(C3)0A2B3C110-20(A2)24(B3)150300(C1)0A3B1C310-25(A3)18(B1)150450(C3)0A3B2C110-25(A3)21(B2)150300(C1)0A3B3C210-25(A3)24(B3)150375(C2)0

表2 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处理编号Treatmentcode全生育期Wholegrowthperiod∥d株高Plantheightcm分枝部位高Branchheightcm一次有效分枝Availableprimarybranches单株有效角果Effectivepodsperplant角粒数Grainnumberperpod千粒重1000-grainweightg单株产量YieldperplantgA1B1C1172165.364.95.9170.024.13.5114.38A1B2C2172158.559.25.9160.924.33.6114.11A1B3C3172155.657.94.8159.423.93.5013.33A2B1C2170174.368.76.8220.123.23.3917.31A2B2C3170169.959.86.7232.423.33.4218.52A2B3C1170155.057.85.7214.323.53.4417.32A3B1C3167134.851.36.2174.022.23.3713.02A3B2C1167130.052.96.3139.322.33.3010.25A3B3C2167129.045.65.6135.922.63.3610.32

1.3 数据处理 采用浙江大学唐启义教授的DPS数据处理系统[16]及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2.3 不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A2、A1、A3,其中A2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与A3达到显著差异,A2和A1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B3、B2 、B1,其中B1、B2、B3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尿素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C2、C3、C1,其中C1、C2、C3间也无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yield

处理编号Treatmentcode各因子水平值Levelsofeachfactor∥kg/hm2ABC小区产量Yieldofplot∥kg折合产量Convertedyieldkg/hm2A1B1C11114.393289.95abABA1B2C21224.953715.05aABA1B3C31334.873649.95aABA2B1C22125.003750.00aAA2B2C32234.993745.05aAA2B3C12314.743555.00aABA3B1C33133.552659.95bBA3B2C13213.552659.95bBA3B3C23323.972974.95abABk13551.703233.403168.30k23683.403373.353480.00k32764.953393.303351.60R52.4510.6620.78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1)

表4 不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yield

因子Factor水平Level平均产量Averageyield∥kg/hm2播种期A13551.70abASowingdateA23683.40aAA32764.95bA密度B13233.40aADensityB23373.35aAB33393.30aA尿素施用量C13168.30aAUreadosageC23480.00aAC33351.60aA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3 讨论

该研究针对影响油菜产量的3个重要因素设计了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期探寻出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玉油1号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本地为该地油菜产业发展提供相应技术支撑。通过试验发现,3个因子对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A(播种期)、C(尿素施用量)、B(密度),播种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播种期成为影响产量构成极为重要的因素。

前人研究表明,氮肥施用量及密度对油菜角粒数及千粒重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有显著影响[17],与该研究结果一致。也有研究认为播种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很小,从而更多地研究了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18 -19] 。曹国军等[20]研究认为3个因子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施氮肥量、密度、播种期;而张小容等[21]研究认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是密度、播种期、施氮肥量。该研究结果和以往文献论著有2个明显不同:一是研究对象的环境条件不同,该研究的环境是在海拔1 600 m的低纬度高原坝区,而以往研究多是在长江中下游海拔较低的平原或丘陵地区;二是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该研究认为播种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播种期成为影响产量构成极为重要的因素。

该研究仅研究了玉油1号在中海拔环境的最适宜组合因子,今后对于适宜油菜的较高、较低海拔种植区域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区域间气候、土壤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与当地油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油菜产业健康发展服务。

4 结论

综上所述,玉油1号在中海拔油菜种植区域的最适宜播种期应选择在10月15—20日,密度为18万~21 万株/hm2,种肥及苗肥共施用525 kg/hm2尿素。其中,播种期的选择极为关键,随着播种期延迟,油菜整个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娜,杨涛.我国油菜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2009,5(2):19-21.

[2] 杨进成,刘坚坚,安正云,等.耐旱优质油菜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的选育及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12):243-246.

[3] 杨进成,柏跃才,胡新洲,等.低纬高原山区暖冬年与冷冬年油菜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3):37-44.

[4] 符明联,李根泽,李淑琼.云南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5] 杨进成,李顺德,刘坚坚,等.玉溪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21):181-183.

[6] 戴荣珍.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1号的选育[J].种子,2011,30(4):114-116.

[7] 云南玉溪红塔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双低”油菜新品种——花油6号[J].中国农技推广,2002(2):32.

[8] 刘庆荣,张仕莲,王春福,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2号’的选育[J].南方农业,2012,6(10):64-65.

[9] 刘庆荣,张仕莲,戴荣珍,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的选育[J].南方农业,2014,8(21):1-2.

[10] 戴荣珍,刘庆荣,张仕莲,等.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4 号’选育报告[J].农学学报,2017,7(3):9-12.

[11] 张仕莲,杨红,矣勇,等.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玉红油1 号”及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2(6):53-54.

[12] 杨进成,刘坚坚,李怀琳,等.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玉油1 号的选育及繁种技术[J].种子,2015,34(5):107-109,110.

[13] 荣廷昭,李晚忱.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208-214.

[14] 许明超,王艳惠,陈兴凡,等.基于正交试验的油菜新品种佳油JS-1栽培措施优化方案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7(8):24-29.

[15] 石梅,杜才富,沈奇,等.基于正交试验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组合研究[J].农技服务,2010,27(12):1550-1551.

[16] 唐启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52-560,665-673,1039-1082.

[17] 艾复清,李改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旋转回归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23-126.

[18] 袁继超,张显仲.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3):350-351.

[19] 刘德俊,赵炜,陈晓福.油研7号油菜栽培密度对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18.

[20] 曹国军,包宗伟,傅小平,等.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83-85.

[21] 张小容,李首成,董顺文,等.影响油菜高产的栽培因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79-3180,3184.

胡新洲,杨进成,李红彦,刘坚坚,安正云,李祥,张立松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9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