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 [1]。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校)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本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扶助学校和基地村活动。为践行“一带一路”目标,把“共建共享”落到实处,几年来保加利亚公司每年都应基地所在村政府的请求,为基地所在村或学校组织的活动提供经济资助,形成了中保两国人民共建企业,企业支持当地政府工作和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专业素质的改变

由于国家招生方式的改变,高职生源既有通过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录取的,也有对口招生生源,学生对本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前者,对专业课程从未接触过,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铺垫,而后者在前期中专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学习过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相关课程,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施工实践基础。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教学,很难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可能仅仅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使得另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甚至觉得这些课程已经学过,产生无需再学的厌学情绪。

宁波,这是一座与书息息相关的城市。“书藏古今”,宁波历来是中华藏书文化的重地,始建于公元1561年的天一阁经籍浩瀚,收藏珍版善本8万多卷,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二)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对用人的需求,学生培养工作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2]。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传统的知识性转变为应用性。显然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教学过程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知识体系的整合和重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岗位技能。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仅仅通过理论讲授平法制图规则和构件详图构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往往不知道有什么用,如何运用。后期其他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要重复讲解相同内容,难以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如何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熟练掌握结构识图的方法,并能够熟练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是课程教学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我们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历届毕业生调查回访、教研室会议讨论,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岗位技能,划分了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3]。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钢筋混凝土结构识图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造价员、施工员、监理员等岗位,建筑识图都是最基本的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水平,按照结构施工图纸的识读顺序,开发了基于学习情境的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

范坚强紧张地看着他。夏冰风卷残云,把桌上的酒菜一扫而光,一边打着嗝一边向下捋着肚皮,说:“你让我代你坐牢,自己却大吃大喝,公平吗?”

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共设计了三个学习情境和15个任务,安排64学时来完成。学习情境一:单间变电站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本情境中共分为5个子任务,分别是结构设计说明识读、柱平法施工图识读、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和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分类;熟悉结构设计的程序;熟悉建筑施工图纸的组成;正确独立识读单间变电站结构平法施工图的内容;利用相关制图标准正确绘制结构施工图构件。学习情境二:三层综合楼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本情境中也划分为5个子任务,与情境一中任务名称相同,但供学生学习的图纸不同,基础类型为桩基础。主要要求学生正确独立识读多层结构平法施工图的内容;熟悉综合楼与变电站平法施工图的异同;利用相关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多层结构平法施工图;制作简单的结构构件模型;利用工程图集查找相关的构造做法。学习情境三:十六层办公楼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本情境同样分为5个子任务,与前面两个情境不同之处在于,减少了结构设计说明的识读,增加了剪力墙结构识读,基础形式变为条形基础识读。要求独立识读住宅楼结构平法施工图的内容;区分不同表示方法各种构件平法施工图的异同;利用工程图集查找相关的构造做法。每个学习情境中都设置了柱、梁、板、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内容,三套图纸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不断深化巩固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要求,保证课程学习结束时,每位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识读一套完整的结构图纸。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传统的授课内容中,柱、梁、板、基础、剪力墙、楼梯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优化后主要选择柱、梁、板、基础这四个构件进行讲解,对于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剪力墙和楼梯构件进行简单的讲解,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内容进行自学。仅仅是一学期的64学时,无法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平法识图构件,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主要构造的识图方法。此外,在教学载体的选择上,情境二中笔者选择了一套全国土建施工类高职院校“鲁班”杯图纸和试题进行教学,让广大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能了解到本专业的技能大赛情况,熟悉图纸,了解比赛的难以程度和知识要求,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样也为后期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队员的选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此外,本课程还采用了目前正在推广的微课教学方法。对于情境中重点的知识点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有些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理解清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随时观看,让授课时间拓展到四十五分钟之外,学生可以更好的做好预习复习任务。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升教学内涵的关键。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项目任务化教学,以三层综合楼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为例,该情境中设置了五个任务,即结构设计说明识读;柱平法施工图识读;梁平法施工图识读;板平法施工图识读;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每个任务又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例如,在学习梁平法施工图识读任务时,学生首先要完成关于梁构件的咨讯问题,熟悉梁平面注写的基本内容,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统一讲解。其次,学生根据识图要求完成任务。对于梁构件来说,重点和难点是梁钢筋的截断和构造要求。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往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能看懂简单的钢筋表达,但对于具体每根钢筋的起止位置和锚固方式难以理解清楚。针对这一状况,课程在设置任务时,重点让学生进行梁横断面、纵断面图、钢筋分离图的绘制,让学生掌握每根钢筋的构造要求。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支座钢筋骨架模型,加深理解。最后,教师根据每组学生提交的成果,对于学生存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在学习情境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有需要学生主动查找资料的内容,也有需要小组内分工协作的内容,既有学生听老师讲授的过程,也有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比例,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性。

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实习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一学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经历。考虑这一因素,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带领学生参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地选择现场施工图片、视频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在教材的选用上,选用三维平法识图教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立体感。目前,我院正在建设的建筑工程实训馆,建成后将对本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例如,学生在学习柱钢筋识图时,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实训管内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既看到图纸,又看到实物,将理论图纸和现场实物联系起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凭借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的优劣,这导致很多学生有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采用项目化教学后,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学生在完成学习情景时的平时表现、各项目得分、终期答辩得分三部分构成,比例为30%;50%;20%。平时表现由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组成;学生的项目考核成绩由三个项目:“单间变电站结构施工图识读”、“三层综合楼结构施工图识读”、“十六层办公楼楼建筑施工图的识读”综合得分确定,三个项目的分值比例各为30%,40%,30%;课程终期答辩全体成员参与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客观上每组同学所提交的项目成果基本相同,这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浑水摸鱼的思想,不重视过程学习,认为最终交一份跟组内同学相同的成果就可以蒙混过关。对这些学生,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观察和提问,在阶段性课程考核过程中,给出不同的成绩等次,让这些学生意识到出现的问题,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情境的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小军.基于工作过程的《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2,8(3):113-114.

[2]张贺.平法识图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6,(8):159.

[3]王静.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4):23-26.

[4]马丹丁.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13.

张延,程秋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