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翻译视角下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理路

更新时间:2009-03-28

把民族文本翻译为其他语言,促进民族作品及民族文化的传播,是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由于语言的文化性,无论是民族语言创作还是汉语创作的民族文本翻译,实际上也是其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转变为其他语言表达的过程,都是一种跨民族的文化实践活动,而其他语言的文化载体意义,使得这种民族文化的表达转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或矛盾,从而形成了跨民族文化冲突。如何解决这种跨民族文化矛盾或冲突,不仅影响着民族文化文本的译本面貌,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播,对于相关问题必须要有清晰的化解思路,跨民族文化的翻译才能在读者接受、影响力扩大等方面形成综合平衡状态。

怎么留住客户,提升服务品质?这是自然正家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自然正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利用中国古代先贤“天人合一”的理念,结合西方现代清洁文化,重新定义了家庭保洁干净的概念——无尘无水渍是基础,关键要和客户一道让居家环境健康,抑制细菌、霉菌生长,让家具光亮更耐用。清洁后家人更放心,心情愉悦少生病。自然正家把服务全过程定义为:100%的服务=80%的清洁保养的交付+20%的清洁理念沟通。这也符合自然正家提出的“正家·家正·少感冒”的品牌口号。

一、翻译过程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

造成翻译过程中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原因有多种,文化负载词、价值理念差异等都是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翻译过程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包含以下几种:

(一)民族文化价值差异

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过程是民族文化信息向承载着其他文化信息的语言转变的过程,每种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理念,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其和其他文化区别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些价值观念以不同的形式隐含在社会习俗、人生礼仪、社会制度等文化形式中,当这些蕴含着特殊价值观念的民族文化信息在语言之间传递时,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理念也随之被传递到其他语言中,从而和其他语言中承载的价值理念形成不一致。如中国大多数的民族重农牧、轻商贾、重群体、轻个性,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重视贸易往来、重视个性是国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等等。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各航段最大船宽允许值的限值区间,其中:二级航道以苏北段为代表;三级航道通航条件中山东段优于苏南段,以苏南段为代表;四级航道以浙江嘉湖段为代表。

(二)民族文化禁忌差异

从以上分析可知,跨民族文化冲突主要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禁忌、价值差异,以及文化对应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思维差异,虽然文化冲突起源不同,但是对于文化冲突的解决最终都要通过翻译方式来实施,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成为跨民族文化冲突解决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对于跨民族文化冲突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释方式,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有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历史基础、经济水平等因素所促成,对于这些文化冲突,完全可以以注释的方式来应对,无论是文中备注或者是文后注释的方式都可以,如对于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或风俗在用其他语言翻译的同时,为了使目标语受众对于此文化意义更加理解,可以在语句字面意思翻译的同时,对其中的宗教习俗等文化差异进行注解,另外少数民族文化中往往有一些专门的文化负载词,也是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重要差异,如阿细跳月、傩等词语;第二,意译,即对于民族文本中在目标语中的文化空白或者是文化禁忌等语句,可以选择按照语句意思的方式来翻译,而不是按照文本的文字进行逐词逐句翻译,如少数民族大多都有颜色禁忌,在对民族文本中的颜色词语进行翻译时,就会使颜色禁忌不一样的目标语受众产生误解,可以按照民族文本中的意义来进行翻译,便会使其中的文化冲突或矛盾得到化解;第三,增译法,虽然少数民族文化同为人类生活生存经验的总结,但是民族文化中所表现的文化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也就形成了民族民众可以听明白,但是其他文化群体却难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情况,从而造成了文本翻译时目标语受众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困难,因此便需要译者在原有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直接在文中增加新的语句,以便使民族文本中的语意得到充分解释。总而言之,灵活应用翻译技巧来进行跨民族文化冲突的调和实际上就是通过翻译的方式促进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变通,以消除或缓和跨民族文化冲突,而这些翻译方式的选择关键在于译者的翻译技能水平,而这些需要译者自身加强专业素养培养才能实现。

(三)民族文化心理不同

对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生活的人群来说,对自身的文化有天然认同感,而对于其他文化有排斥心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民族长期以来相对封闭发展,很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已经浸润在民族民众的血液中,对于大多数民族民众来说,民族文化就是自身的精神支撑,这使得少数民族民众对于民族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文本被翻译为其他语言时,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就很容易和其他语言群体形成文化冲突。[1]

(四)民族文化思维差异

语言的文化性决定了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变,也是文化的翻译,不同民族文本的翻译实质上是跨越民族文化的界限,使不同民族的文化放置在一起进行交融。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思维情感决定了跨民族文化冲突的不可避免,这对于译者来说,其必须从语言翻译的层面提升至文化翻译层面,对于两种不同文化进行客观审视,才能在两种文化之间依照翻译的方法进行平衡,没有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对应文化的了解,两种文化的语言平衡就很难做到。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文化文本大都是由民族语言翻译为汉语,然后由汉语身份的译者对外翻译,汉语身份的译者不仅对英语或其他目标语文化缺乏了解,其对民族文化往往也是知之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保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跨民族文化冲突的有效调适。由此,解决翻译过程中跨民族文化冲突的一个首要前提便是增加译者对文化的理解,反之,则可能出现文化翻译上的误解或失误。一般来说,无论是源语文化身份的译者还是目标语文化身份的译者,都对其中一种文化较为了解,因此在文化了解方面,其更多地是要了解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体系。而对于两种文化身份都不是的第三种文化翻译者来说,相对来说,文化学习的任务要更加艰巨。对于译者的文化素质要求加强,一方面是在译者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对两种文化或者对其中一种文化都比较熟悉的人选,以此作为译者的素质资格要求,而不仅仅是考虑译者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在语言方面有优势但在文化方面有缺陷的译者提出一定的跨民族文化认知要求,使其文化水平和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要求相匹配。[3]

二、翻译视角下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

文化多样性观点认为,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只有多样性的文化才能使世界文化有丰富的创新源泉。另外,从民族文化来说,每种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经验结晶,是人类关于社会环境适应的不同方式。每种文化都值得尊重,这里所说的文化包括所有的民族文化在内。民族文化需要传播,跨民族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而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思维又是不争的事实,要使跨民族文化冲突以一种更为委婉、缓和的方式来解决,使翻译中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形成和而不同的良好格局,就必须要译者首先有文化尊重意识。只有这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待不同的文化都能有一个客观态度,从而避免对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思维形成曲解或者是贬低。翻译主体对民族文本的翻译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民族文化和某种文化之间进行的跨文化活动,跨民族文化冲突也是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对比或者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博弈,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有文化尊重意识,才能对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态度,避免对各种文化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从而使得其在文化冲突处理上能够真正按照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情况进行合理处理。对于译者文化尊重意识的强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根据译者的文化尊重表现选择合适的译者,这一点可以从译者已有的作品及言行中观察;第二,翻译时制定相应的文化尊重原则规定,通过外部作用调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作为;第三,对译本的结果监督,文化尊重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对于翻译过程中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尊重的情况在文本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加强译本的监督,可以通过结果管理导向过程,促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方面的尊重。

(一)加强译者的文化素质要求

每种民族文化实际上都是一个逻辑上相互观照的文化体系,即每种文化表达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在对于民族文化表达理解时,只有沿循这个文化逻辑来思考,才能正确理解相关语句的含义。民族文化文本不单纯是语言的堆砌,其中不仅反映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同时在字里行间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如对于某种颜色的喜好,实际上是源于特定原因,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单单从字面理解,就很难对其中的颜色喜好或习惯形成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得翻译出来的文本在表达上似是而非。

(二)强调译者文化尊重意识

翻译过程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形成既是客观事实反映,也是民众行为习惯的结果表现,这就意味着翻译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各种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都需要依靠译者来完成,译者是翻译过程中跨民族文化冲突解决的主导者,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情况既是译者的能力素质反映,也是对译者的翻译素质要求。[2]从译者角度出发,对于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进行:

(三)明确文化翻译策略选择

对于文本的翻译有归化和异化策略之分,归化是从受众视角出发对文本中的文化适当调整,以利于目标语受众的接受,异化是从本体文化出发强调在其他语言环境下对本体文化的异质性保持,这两种翻译策略并没有高低之分,一般都是译者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无论是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实际是都是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或者目标语文化各自强调的方式,对于各种翻译策略的确定,实际上也是定下了文本翻译的基调,即在翻译过程中以源语文化为主还是以目标语文化为主,在此主题确定下,其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如对于民族文化禁忌的翻译,在采取异化策略时,就需要按照民族文化中的禁忌规矩来翻译,而在采取归化策略时,就可以按照目标语文化中关于此类禁忌的意义来进行解释。[4]由此可见,在对待跨民族文化冲突时,要使跨民族文化冲突得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明确翻译策略,以主次之分的明确基调,可以为跨民族文化冲突提供一个可靠的解决依据。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依据,是在跨民族文化冲突中对于文化差异性无从选择时提供的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对策办法。少数民族文本翻译目的是传播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自然要强调民族色彩,才能使这种文化传播有更多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和小众性又使得民族文化对于其他语言受众来说往往较为陌生,如果单纯地强调民族文化色彩而忽略文本的通识性,就难以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从而限制文本的翻译。因此在民族文化翻译时,对于相关策略的选择,需要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对于民族文学作品,为了扩大传播,可以偏重归化策略,而对于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文本,为了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就需要偏重异化策略。且异化和归化策略的应用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文本翻译需要归化和异化策略并用,因此对于这个策略对于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否定,需要结合文本具体情况来具体对待。

(四)提升译者的语言翻译技能

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禁忌,如颜色禁忌、话语禁忌、习惯禁忌等,这些民族文化禁忌是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趋吉避害的具体表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这使得很多民族的文化禁忌各不相同,这些文化禁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文本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时,便会和其他语言群体的文化禁忌形成不一致,造成文化冲突。

接下来讨论修正点态随机梯度算子及其共轭算子族进一步的运算性质。定理2.4表明,L2(Γ;η)上有界线性算子族{s,满足等时典则反交换关系和不等时典则交换关系,且{s; R+},和{; R+}都是幂零算子族。

民族文化的对外翻译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无论是民族文本向哪种语言翻译,都避免不了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出现,因此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问题必须要得到重视。译者作为语言文化之间转换的中介,是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关键要素,对于跨民族文化冲突的化解,关键在于译者要素的调整,在译者在语言、意识和技能等方面都具备文化调和的素质水平时,民族文本翻译中的跨民族文化冲突便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做到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彭玲.藏族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以小说《尘埃落定》为例[D].衡阳:南华大学,2015.

[2]宋引秀,郭粉绒.“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J].贵州民族研究,2015.(4).

[3]贺桂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多重矛盾关系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5,(6).

[4]努力·赛买提.汉维谚语在翻译中的民族文化差异探析[D].伊宁:伊犁师范学院,2012.

 
尚菲菲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第04期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