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自觉性

更新时间:2009-03-28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我国把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范围之中,经过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的论证,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比如珞巴族的马术、蒙古族的高脚马、苗族的赛龙舟等,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于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自觉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变迁,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文化自觉的思想,指出一个人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一定要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具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存在的关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我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涉及到民生、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自然风情等多种形态,包含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我国人民质朴豁达的精神内涵[1]

近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分类、资金分配、重点项目申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业化发展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重视民间自觉性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所以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据点也是在乡村地区,我国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养成了以追求安居乐业为目标的生活习惯,他们以朴实无华、多姿多彩的淳朴民风体现出其乐融融的乡情,不断滋养、孕育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主要依靠民间艺人来实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视为民族的瑰宝,供奉为大师,看作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以及民族智慧的化身,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自觉性非常重视。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和民间艺人是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性力量,对于这种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文化自觉,我们可以称之为民间文化自觉性[2]。自从我国提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以来,我国很多知识分子和相关部门工作者都提高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为全民族的民间文化保护活动。此外,民间文化自觉的薄弱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性破坏问题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未真正被唤醒,所以我国必须重视提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自觉性,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消失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时,不是对某一对象进行保护,而是要对某个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环境一起统筹保护。我们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时,必须重视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劳动方式等对于传统体育文化所产生的作用,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达形式、意境、地域文化以及精神要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农村小学生行为和习惯的成因是复杂的,所以从宏观角度来看,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结合起来,发挥积极的能量,形成教育合力,纠正农村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英语课堂而言,要重视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趣上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积极进行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学习荣誉感,让学生养成英语课堂良好学习的好习惯。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着“被商品化”的现象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征,这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是与其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不仅仅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比如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形、地貌、花木以及水体等的保护,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风貌[7]。每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之中,很多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形式只有在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之中才能够充分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所以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还要注意对与之相关的人文环境进行保护。

(三)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目前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民众对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保护行为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少数民族缺乏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民间自觉性的正确认识,也没有成立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的专业机构,不重视对社会力量的运用导致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愈加艰难。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民间力量的调动,可以在当地成立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通过协会加强与各大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交流,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提升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少数民族地区还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各个阶层力量的动员,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间自觉性[4]。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组织传统体育文化培训班、建立传统体育文化官方宣传网站、利用各种媒体形式等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和培训,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自觉性引导机制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除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之外,少数民族地区还应该把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重视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是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所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民间艺人口头传授的形式,很少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大多都是即兴创作的,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搜集和整理,积极培养年轻传承人。此外,少数民族还要为年轻人学习和创作传统体育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发展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出一批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爱好的新一代传承人,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民间自觉性,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民族地区要把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编入当地学生的教材之中,把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教学计划,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加强新生代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5]。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比如摔跤、踢毽子、甩花包、跳竹竿等,加强中小学生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在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必要的条件[6]。在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社会教育时,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文化普及活动,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出来,利用当地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比较重要的文化场所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活动,向全社会普及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

(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被赋予了较强的商品经济内涵。在此背景下,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产业化开发,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种商品来谋取经济利益,那么就会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去原有的性质,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非常不利。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适合进行产业化发展,也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具有较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度开发不仅会挫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也可能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持续性[3]。有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并不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一些开发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盲目开发,这样的开发方式不符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律,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不利。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不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保护,更要加强对身怀绝技的传承人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够通过民间传承人的传承,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依托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才能够得到继承和发展,只有这样,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不会消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民间传承艺人的招徒授业,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有人、延绵不绝[8]。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在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要加强对优秀民间传承人的保护,在生活、表演等方面对优秀传承人进行关心和支持,并在当地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少数民族同胞在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时,由于受到个体因素或者传承动机的影响,很多人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时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诉求,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蕴藏于民间,蕴藏于少数民族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人的日常生活,那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逐渐消失。所以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时,一定要对民众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的关键所在。

(三)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民间产业链开发

已有关于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研究大多关注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经济因素,未将信任纳入研究范畴,其应用的潜力和前景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选取银行信任的视角,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和抵押要求三个维度,利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general SEM)实证分析银行信任对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研究假设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2)在桩体贯入时,桩-土界面土体位移的规律可分为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初始阶段桩侧摩阻力占主导,在桩侧摩阻力作用下桩-土界面土体竖向位移急剧增大,方向与桩体贯入方向一致.但在较短时间内桩-土界面土体竖向位移迅速减小,随后进入稳定阶段.在稳定阶段,土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超过桩侧摩阻力,使桩-土界面土体位移在0 mm附近波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如果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保护,在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所以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时,还要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积极性[9]。社会上有很多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并且他们也有实力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所以要调动他们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并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让他们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利用股份制、集资以及招标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之中,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转染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HG-44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miR-543 mimic组与mimic NC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miR-543 inhibitor组与inhibitor NC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见表2和图4。由此可见,过表达miR-543可促进SHG-44细胞凋亡,抑制miR-543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1]陈家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6,(4).

[2]卢永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

[3]韩永红.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传统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4).

[4]张治远,陈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参花,2016,(10).

[5]任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功能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7,(2):136-139.

[6]闫艺.“非遗”视域下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98-103.

[7]李欣等.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业开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2-37.

[8]梁勇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策略研究[J].速读旬刊,2016,(1):186-187.

[9]覃英.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A].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6.

 
杨清轩,米战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第04期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