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试论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及其风格体现

更新时间:2009-03-28

钢琴原本是西方国家演奏时常用的乐器,在19世纪中期才传入我国,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产生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在借鉴西方国家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

一、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一)我国钢琴作品作曲风格的民族特色

钢琴在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与外国钢琴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钢琴作品调式和调性的多元化风格。很多西方的钢琴作品都是采用关系大调或者关系小调的调式。我国的钢琴曲中调式比较多,主要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式,使我国的钢琴作品调式类型非常丰富[1]。我国很多的钢琴作品在一首组曲中,还包含不同的调式与调性,以桑桐《内蒙古民族主题曲七首》为例,第一首《悼歌》采用的是商调式,第二首《友情》、第三首《思乡》、第四首《草原情歌》采用的是羽调式,第五首《孩子们的舞蹈》、第六首《哀思》采用的是宫调式,第七首《舞曲》采用的是羽调式,由此可见,我国的钢琴作品以我国民族民间各具特色的调式,创作出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我国钢琴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还使用了比较先进的作曲方法和配器理论,并使用中西方音乐的优势来为钢琴作品服务,把我国的民族五声音阶和西方的七声调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传统的民族音乐配器主要采用纯音程和声,比如纯四度、纯八度等,要么就是大二度或者小七度,但是在我国现代的钢琴作品中,很多都是使用大三度、小六度或者小三度、大六度,并且经常在一段乐曲结束之前使用属七或者减七和弦。在比较具有特色的钢琴作品中,还使用了纯和声音程结构,或者把大二度、小七度等不协和的音程应用于钢琴作品的编配之中。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中,既借鉴了我国各民族传统的音乐特色,也兼具了现代钢琴作品的时尚性和新颖性,在配器方面科学而又精炼,在钢琴作品演奏中达到了和声功能、音响效果以及音乐作品情绪抒发的极致体现。

在我国钢琴作品中,思想内容的表达非常具有逻辑性,并且思想内容的表达向着多层次以及多方面发展,使不同的钢琴曲式在演奏中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陈述结构[2]。比如我国的钢琴曲《婚礼场面舞》中每个小段都是采用不同的曲式来进行演奏,在《婚礼场面舞》的演奏过程中,通过重拍和弱拍的交替,加上民族管弦乐音调和锣鼓打击乐效果,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既热烈欢快,又具有浓重乡土气息的效果。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中,除了经常使用的主调式陈述单段或者主副部的形式外,还包含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曲式结构,比如复合曲式、边缘曲式、变奏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套曲曲式等,这些曲式的使用使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表现出百家争鸣的民族音乐作品特色。

(二)我国钢琴演奏技巧的民族特色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丰富的语言基础,汉语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的语言风格也决定着我国钢琴作品的风格[5]。在汉语中,有很多的一字多音或者一音多声等类型,汉字声调的不同对于汉字意思的表达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四声在汉语中主要有表情达意或者渲染情绪等作用,一字多音也使汉语的字义和词义产生很大的区别。汉语的语言特色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中具有很鲜明的体现,比如我国钢琴家陈培勋创作的《卖杂货》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方言音调。《卖杂货》是根据广东小调和广东乐曲改变而成的,它的旋律抑扬顿挫,节奏活泼生动、粗犷奔放,在中段则清秀优雅、速度和缓,整部作品呈现出A、B、A1再现单三部曲式。

我国的艺术作品向来比较讲究气韵生动,文人雅士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比较崇尚意象上的高、洁、优、雅等,这些特点也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使我国钢琴作品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气韵,比如我国钢琴家储望华创作的《筝箫吟》、赵晓生创作的《太极》以及黎英海改编的《阳关三叠》等,在演奏中能够模仿出古琴或者箫的声音,体现出“虚音”和“实音”之间的韵律变化,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唯美意境。黎英海改编的《阳关三叠》是根据《琴学入门》改编而成的,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曲的歌唱性旋律以及原曲中古琴和箫的音质特色,表现出作者对于友人即将远行的关怀和留恋之情。

我国有很多种类型的民歌,不同地区的民歌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比如在我国有很多人在劳动时喜欢喊劳动号子,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口语化特点,在我国钢琴家殷承宗等人创作的《黄河》中,就融入了我国民间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运用领、合呼应的演唱形式,充分表现出了船夫与狂风大浪作斗争的紧张场面。山歌也是我国一种比较优秀的歌曲类型,在朱践耳创作的《山歌》钢琴曲中,就是以我国的山歌作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山歌的影响使钢琴曲焕发出了巨大的生命力[8]。在钢琴曲《山歌》中,还使用了多声配置方法,在作品中有很多的五度和音以及现行平行进行所组成,在三次相同的句尾旋律中具有不同的调式色彩与和声音响。

(三)我国钢琴作品创作选材的民族特色

我国钢琴作品调式主要为五声调式,这与西方国家钢琴作品的大小调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仅音级数目相差较大,而且在音响效果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我国钢琴家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就是我国钢琴作品无声调性中复调风格的代表作。在《牧童短笛》中,我国的民间支声复调和西方国家的对比复调技法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我国民族五声调式和韵律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的主体是自由对比的二声部复调,五声化旋律处理为自由对比位的形态,这两个声部的旋律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音乐风格。我国还有很多分解和弦以及平行四五度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这也是区别我国钢琴作品和西方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7]

二、我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体现

(一)我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语言风格

我国钢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演奏方式,比如从演奏者的手指技巧方面来看,包括双指交替演奏、右手承担旋律演奏以及手的跨越式演奏等。双指交替演奏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钢琴作品时一只手弹一个音,另一只手接着弹下一个音,并且在演奏过程中进行多次的重复演奏[3]。比如我国钢琴家刘庄根据民族丝竹乐曲改变的《三六》钢琴独奏曲就是使用左手与右手交替演奏琶音,演奏出了古筝与琵琶的刮奏效果,在演奏过程中还使用双手迅速交替轮指弹奏,演奏出了民族弹拨乐的效果,在钢琴的中低音区,能够演奏出二胡或者低胡的效果,在钢琴演奏的高音区,能够演奏出高胡或者竹笛的效果,在跳奏时,还能够演奏出木器、柳琴的效果。西方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经常使用右手承担主旋律,但是在我国的钢琴作品演奏中,并不全是右手承担主旋律,很多时候都是左手承接左手,来承担钢琴作品主旋律的演奏。比较典型的有周广仁的钢琴作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以及王建中的钢琴作品《绣金匾》等,这些钢琴作品在A段或者再现部使用右手演奏主旋律,但是在B段经常使用左手承担主旋律演奏,从而产生明亮与浑厚、清新与深情的强烈对比,使我国的钢琴作品具有极大的魅力。我国钢琴作品还包括手的跨越式演奏,也就是在右手演奏过程中,左手在低音区演奏几个音型后,跨越右手演奏高音区音型,这种演奏方式还包括右手跨越左手的演奏。比如我国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钢琴曲《百鸟朝凤》就采用的是手的跨越式演奏方式,使钢琴作品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和对比性,充分衬托出了钢琴的主旋律,大大增强了钢琴作品的表现力。

我国很多的钢琴作品都与民族音乐有较大关系,并且这些钢琴作品的“语调”特性非常突出,比如我国钢琴家汪立三创作的钢琴曲《小奏鸣曲》就具有非常浓厚的湖南地区语调特征。《小奏鸣曲》采用的是非对称式节奏,但是却能够清晰地听出明显的湖南民歌语调特点[6]。左手在弹奏过程中使用双音伴奏方式不同的在A大调V和I级和弦上切换,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民族乐器——笙的音响效果。我国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的语音和语调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国北方方言语音偏重,语调也比较直,而南方方言语音比较轻,语调比较软,这也形成了不同的南北方钢琴作品特色。

优秀的钢琴曲还包括丰富的节奏和速度变化,比如长短变化、快慢变化、强弱变化等,还有单双音变化、单双手和弦变化等,我国钢琴作品在对长音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全音符跨小节延音线,还有rit方法、小节延长、长短节奏变化等[4]。钢琴作品的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在强音时经常使用f、ff或者fz、Sf来进行演奏,在弱音时经常使用P或者PP来进行演奏,这些对比手法在钢琴作品中的使用能够使钢琴乐曲充满激情与活力,使钢琴作品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在钢琴作品演奏时,钢琴演奏家经常会使用很多的演奏手段来对演奏效果进行美化,比如在进行装饰音型或者琶音型的演奏时,能够演奏出齐奏和弦表达不出的声音效果。在我国钢琴作品演奏时还经常使用控制音量的演奏方法,比如声音的淡入或者淡出演奏等,这样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演奏效果,充分展示出钢琴作品的个性,增强钢琴作品的表现力。

(二)我国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风格的体现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创造出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戏曲、童谣和民谣等,这些都是我国钢琴家在进行钢琴作品创作时的灵感来源。在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奠基下,我国一代又一代的钢琴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比如我国早期的钢琴作曲家贺绿汀1934年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获得了中国风钢琴曲国际大赛一等奖。此外,我国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钢琴作品,包括瞿维创作的《凤阳花鼓》、王建中创作的《百鸟朝凤》、储望华创作的《二泉映月》、殷承宗等人创作的《黄河》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体现出了我国人民鲜明的民族性格。

我国戏曲同样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钢琴作品中也有很多戏曲风格的体现,地方语言的不同也显示出了不同剧种的音乐风格[9]。比如李其芳创作的《河南曲牌》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河南地方方言元素。唱腔也是区别不同剧种风格的主要标志,比如在朱晓宇的《戏曲组曲·京剧小段》中第二主题主要体现了二黄腔的腔调。钢琴和戏曲原本是两种非常鲜明的音乐形象,他们在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别,但是我国钢琴作品把钢琴和戏曲两种形象组合到一起,不仅赋予了钢琴作品更加强有力的表现,还对钢琴作品的创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一个节点有新的数据区块产生,该节点将会进行全网广播,其他收到请求的节点将会进行验证。一个节点创建一个新的区块,该新区块很快会被发到网络上所有的节点,然后每个节点都要验证这个新的区块,验证其真实性。经验证后,每个节点才会添加这个新的区块到区块链,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达成共识,一起决定哪个区块有效而哪个无效,擅自篡改的区块会被网络上其他节点拒绝[10]。

水利建设工程由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交付使用,要经过若干工序、工种的配合施工,而工程质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原材料、构配件,同时也取决于各工种、工序的作业质量。为了实现对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按工程的形成过程,考虑设计的布局、施工布置等因素,将水利建设工程依次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项目划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

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骨关节科接受Oxford活动平台内侧单髁(Biomet,USA)置换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共56例(56膝),所有手术均由同一资深骨科医师主刀。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男16例,女40例;年龄50~82岁,平均(63.68±8.23)岁。患者体重指数21~30 kg/m2,平均(25.81±4.52)kg/m2。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进行患肢负重正侧位、膝关节内外翻应力位、髌骨轴位X线片检查,以及膝关节MRI检查。

(三)钢琴作品模仿我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效果

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乐器,同时还吸收了很多的外来乐器,对他们加以改造之后变为我国的民族乐器,这些不同的乐器类型对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所有的乐器类型中,洞箫和古琴是最具文人雅士之风韵的,他们的音乐古朴圆润,气质高贵典雅,对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0]。比如在我国钢琴家储望华创作的《筝箫吟》中,就借鉴了很多的古筝和洞箫的音响效果,为人们谱写了一曲高雅、幽静的钢琴乐曲。在《筝箫吟》的开头部分,左手奏出洞箫空幽、圆润的音色,乐声中透露着一丝无奈和感伤,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想要为我们呈现的意境。钢琴家黎英海创作的钢琴曲《夕阳箫鼓》第四节和第五节也是模仿箫的音色来进行演奏,为我们展示出了黄昏时分空幽、高远的意境。竹笛也是我国钢琴作品创作过程中喜欢模仿的民族乐器,竹笛的音色高亢嘹亮,气质活泼生动,能够为钢琴演奏渲染一种比较独特的气氛。比如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三章引子就是模仿竹笛脆亮、悠扬的音色特点,为我们演奏出清爽、敞亮的乐声。此外,我国还有很多的钢琴作品都模仿了我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效果,比如崔世光的《钢琴交响狂想曲》模仿了琵琶的音响效果;王建中的《绣金匾》模仿了扬琴的音响效果;储望华的《二泉映月》模仿了二胡的音响效果等,这些音响效果的融入为我国钢琴作品增添了很多的艺术表现力。

结语

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中,包含着很多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风格,民族特色风格的加入使我国钢琴作品不单单是模仿西洋音乐作品,更加体现出了我国音乐作品的特色,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欣赏需求,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赋予了我国钢琴作品更大的艺术魅力和更加恒久的生命力,为我国钢琴表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月.论钢琴曲《新疆舞曲》的音乐特点及民族特性[J].中国文艺家,2017,(3).

[2]杨斐,刘旭东.西乐为体,中乐为用——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实质在于技法与审美的“中西合璧”[J].音乐创作,2017,(3).

[3]邓川.关于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风格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4).

[4]张怡.少数民族音乐的钢琴化实践探索——基于少数民族音乐发展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5]高静.储望华钢琴作品《筝箫吟》的民族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阐释[J].音乐创作,2017,(1).

[6]张义瑶,杨婷.民族乐器音色在我国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7(1):237-238.

[7]王舒静.浅析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对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1).

[8]孙韵.指尖上的中国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特征及风格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7,(10).

[9]尚艳.少数民族钢琴音乐民族化实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9).

[10]宋震.对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地域风格的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7,(3).

 
邵杨,周澄嫣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第04期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