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西吉县迎喜神仪式及其文化功能

更新时间:2009-03-28

每年的正月初一,宁夏西吉县有全村一起出动迎喜神的传统习俗。民间传说喜神能带来吉祥和喜气,因此在农历新年第一天,西吉县男女老少会去迎喜神。在西吉县,民间俗称迎喜神为“出行”。早年间“出行”时,村民会给自家的牛、马、驴等家畜头上系红绸子,然后绕村庄转一圈;现代人“出行”时,除了家畜以外也会给自家的摩托车、小汽车系上红绸子绕村,十分热闹。相对于扫尘、祭灶、贴门联、祭祖、吃年夜饭等家庭色彩浓烈的春节习俗而言,正月初一迎喜神仪式是西海固地区保留的具有集体性的春节习俗仪式之一。

一、迎喜神仪式调查地点概况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全县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耕地242.09万亩。西吉县总人口约4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5万人,占总人口的85.7%。可以说,西吉县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县。笔者调研“出行”仪式的吉强镇是西吉县政府所在地,前咀村是吉强镇下辖的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落。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伴随着农业产生的,虽然西吉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区,但是其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水400毫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9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十年九旱”是西吉县气候的常态。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较为封闭,基于这样一种自然人文环境,西吉县人民将大多数传统的年俗行为在形式上较为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

二、迎喜神仪式的流程

现在的西吉县正月初一迎喜神仪式,主要包括准备、出行、仪式、洒药酒等几个流程。

本来两情相悦,走入婚姻殿堂,是特私人的事儿。可到何东这儿就成了老何家的事儿,还是头等大事儿。他的结婚意味着爷爷能升格为曾爷爷,老何家马上就能四世同堂。他的结婚还证明老何家教子有方,别看外面世界那么乱,他们家的下一代是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按部就班地在地球上繁衍着老何家的后代。这叫正常,懂吗?现在这日子口儿,能正常就不易。

(一)迎喜神仪式准备工作

 

表1 迎喜神仪式准备工作一览表

  

阶段 流程 主要内容确定时间、方位迎喜神的时间和方位都是根据万年历(黄历)规定的,其位置每年都会有变化,时间一般都在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之间。准备仪式工具1.锣鼓:正月初一迎喜神,锣鼓声如雷贯耳,主要敲两次:第一次是村里主事的人早上敲响锣鼓,锣鼓声一响全村村民就知道到时间“出行”了,锣鼓声一直绕全村敲响,至迎喜神仪式开始。第二次为迎喜神仪式结束后重新敲锣打鼓,以示热闹。2.香、表:香若干,黄表纸若干。迎喜神仪式一开始就要焚香烧纸。3.鞭炮:鞭炮若干,分三次鸣放:第一次是“出行”时在家里鸣放;第二次是迎喜神仪式开始前鸣放;第三次是迎喜神仪式结束后鸣放。4.祭品:糕点、茶水、酒、水果等。

(二)迎喜神的仪式

1.开门放炮

前咀村村民大年初一早上在家里上完香、吃完饺子后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开门放炮迎喜神。

2.“出行”

早期的人类因为无法了解、把握自然规律,因而把所有的自然力都当作一种超凡的神力而加以崇拜,比如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对风、火、雨、土等的崇拜。传统的春节年俗活动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虽然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后续的内涵融入,但是春节的所有年俗活动都是以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为核心基础而展开的。前文中已叙述过西吉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科技发展日益精进的今天,该地区仍然难以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该地区春节年俗保留较为完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迎喜神活动也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

3.仪式

为让消费者“喝起来”,形成酱香白酒的消费氛围,近年来,茅台酱香酒公司在各地密集开展“茅台酱香·万家共享”大型品鉴会,让消费者走进酱香系列酒,体验茅台酱香之美。茅台酱香酒公司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各地不断抓取“茅粉”,对其发起精准有效的心理攻势。

药酒是用红花、苏木、甘草、茯苓、辛红等一些中药材泡入白酒中制成的,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疗效。一般在迎喜神仪式结束之后,由村主任或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拿酒瓶,在青龙山白云寺门口将药酒洒向人群,被药酒洒到的人则意味着今年平安健康、万事如意。据当地村民说,药酒成分每年都不一样,是通过“打字”确定的,据说附有神的旨意。“打字”的仪式大致为:有两个人抬着“轿子”,即一个制作精美的小木头箱子,在打字台,即一个石头台子上,有规律、有节奏地打字,将神的旨意传送到打字的人的意识中转述出来。

临床针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大多选择对其实施剖宫产术。但术后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危害到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常规治疗中,大多对其实施局部按摩或者缩宫素治疗,但效果有限。近年来,卡贝缩宫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开始在临床得到日渐广泛的应用,并在预防产后出血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效果[1]。本院尝试对产妇实施卡贝缩宫素治疗,经观察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叩头结束之后,再次鸣放鞭炮。有些大人会将香、黄表纸燃烧过的灰涂抹在小孩的眉心,让小孩子“沾沾喜气”。还有人会铲一些脚下的黄土带回家。这些黄土会分成几份,撒在院子里、牲畜圈或者田地里,期望人畜兴旺。

迎喜神是农耕生活的直接体现。春节本身具有“开始”“开端”的意义,正月初一迎喜神仪式反映出人们期望在一年的最开端就能有喜气、福气和财气。传统春节年俗的内容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其最本质的内容在于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岁岁平安。迎喜神则最为直接地表现出这一本质内容。

(三)洒药酒

山区各地迎喜神的活动,其细节因地区略有不同,有的在场地上的仪式结束,村民们再把牲畜都赶回来,在场地上耍龙舞狮、敲锣打鼓,然后互道过年好,相互问候之后就各自返回家,迎喜神的仪式告一段落。而西吉县前咀村的村民还要到村里的山神庙、土地庙敬神,并举行撒药酒的活动仪式。

总之,壮民族地区受经济和政策的影响,目前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想改善当地的英语教学现状,必须以改善英语教师的教学技巧为前提。英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也要给予教师改革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最终提升英语教师的能力,促进当地的英语教学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常识、科技等内容的普及,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春节民俗最原始的意义已不再吸引人们对春节本身的兴趣,然而春节民俗在发展过程中保留和衍生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禁忌等逐渐发展成为了春节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的行为或仪式,大多数人们依然觉得春节的意义比其他节日的意义更大。西吉县正月初一迎喜神仪式已经成为西吉县农民过春节的组成部分,是西吉县农民过春节的主要内容。如今,西吉县人民迎喜神民俗活动的一些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本给牛、羊等家畜头上用红布绑上大红花绕村走一圈的习俗演变成现代人给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和摩托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绑红花绕村开一圈的形式,但是传统意义上,要让农耕工具和交通工具初一早上到喜神方位迎喜神的传统年俗保存至今并且仍在继续传承。

三、迎喜神仪式的几个特点

(一)主持参与仪式的以男性为主

在前咀村,迎喜神仪式现场只有各家各户的男性参加,女人们只是带着孩子站在远处观望,希望能沾点喜气。这是传统农耕社会中男性是主要生产力观念的遗留表现。传统农耕社会注重宗族观念,往往由宗族长辈处理宗族事物。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村落范围逐渐扩大,村落组织应运而生负责处理村落内部事物,而传统村落组织的人员都以男性为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吉县前咀村迎喜神仪式以男性为主是传统农耕社会自然村落组织的延续。

前咀村村民们到达一大片空地后,面向喜神方位围成半圈,鸣放鞭炮,以示要“迎接神的到来”。村主任或者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前咀村的村民们跪坐整齐后,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摆放供品,用手垒三个小土堆,分别表示东南方的喜神、正南方的财神、正西方的福神。然后,每个土堆上插三炷香,烧三张纸,供奉了食物,奠了酒茶,领头的老人发出“磕头”的号令,男人们都朝着喜神的方向磕头,“向四面行礼”“向八方行礼”,以祈求喜神佑护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出门顺利、吉祥如意等。

(二)迎喜神仪式与古人原始信仰密切相关

1.自然崇拜

全村人在“出行”时穿上新衣,村民们在村主任或者村里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招呼下从四面八方向喜神所在方向集中,一路上敲锣打鼓,绕着村里的主路走一圈,赶着家中的马匹、牛羊,牵着毛驴,有的人家在牲畜的头上戴着绸子做的红花或红纸扇,有的在毛驴尾巴上绑着红绸子。由于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些人家不再饲养大牲畜了,所以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也披红挂彩打扮一番,浩浩荡荡地走到青龙山白云寺旁边的一大片空地上,按照喜神的方位焚香、鸣鞭炮,虔诚祭拜,仿效古时候的牲牢飨神之举,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传统农耕社会迷信、巫术等观念

古人相信征兆,认为吉凶福祸都有前兆。以西吉县前咀村迎喜神仪式包含的“打字”为例,在庙宇里以“打字”这种神秘的形式配合万年历确定迎神的时辰以及药酒的配方。这是一种传统原始信仰的体现,是原始农耕社会迷信和巫术的体现。

四、迎喜神仪式的文化功能

(一)迎喜神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在第一部分,中由于分段logistic映射的初值取值范围和chebyshev映射的初值范围相同,所以选用分段logistic映射的输出来控制chebyshev映射的初值,为增加序列的不可预测性,用chebyshev映射的输出反控制分段logistic映射的初值,给定分段logistic映射初值为0.76,系统参数为2。

(二)迎喜神仪式在形式上传承了传统年俗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经济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迎喜神仪式的祭品从以前的馒头、花卷到现在的糕点,炮仗从单一的鞭炮到烟花的多元发展,家畜和农业机械、现代化交通工具一起绑红花绕村落等细节的变化,都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西吉县年俗生活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从目前西吉县吉强镇前咀村迎喜神民俗行为的变化中可以进一步发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四)迎喜神仪式深受党中央农业政策影响

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受到党中央政策的影响。笔者就2012年龙年春节调查西吉县吉强镇前咀村的迎喜神仪式时所搜集资料举例,前咀村村民在迎喜神仪式结束之后在该村白马寺门前举行了洒药酒的活动,并给我们演示了“打字”仪式。“打字”过程中的几位老人对该村“白马大王”的神意转述词大致如下:

青龙山前台字,后山,云台山,烧香弟子,古代流传,正月初一,古代流传,出行吉日,九至十点,二○一二年,紧跟团结,党中央周围,胜利召开十八大,泉中水,要发展,西部开发,青龙山,白马大王,正月初一,留一言,提世一笔,洒金钱,十三亿人口,是个大国,八亿农民,种粮,要前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央政策,很英明,农民补贴,很好。

从这段转述词当中,我们发现“团结”“党中央”“十八 大”“ 发展 ”“ 西 部 开 发”“中央 政 策”“农 民补贴”等政策性很强的词语不断出现,这些政策性词语与民间传统的“烧香弟子”“白马大王”等民俗性词语相结合构成了一段“打字”转述词。从该段转述词中可以直观感受到党中央农业政策对于传统春节习俗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该段转述词中发现迎喜神等春节民俗活动是民众生活与社会文化联系的纽带。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就提道:民俗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民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无形却有力的,“打字”仪式转述词中“中央政策,很英明,农民补贴,很好”这种字眼对于宣传党中央农业政策,增强农民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增强农民的民族感和爱国心等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在党中央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俗文化无疑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用钟敬文的话来说:“我们研究祖国的民俗文化,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精神的、文化的素质,以帮助改善国情,促进民族自强,这个意义是深远的,也是根本性的。”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较为宽松,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进而导致当前春节民俗仪式程序和以前春节民俗仪式程序相比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有一些仪式已经消失。西吉县地理位置较为封闭,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生产能力也相对落后。通过西吉县吉强镇前咀村正月初一迎喜神仪式,我们得知西吉地区将大部分传统春节民俗行为在形式上较为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下来。不仅仅是迎喜神这一传统年节习俗,西吉地区还有“接纸”“燎疳”“龙抬头”等其他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保留和传承着,西吉地区的人们通过传承这些习俗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民俗作为民间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体,春节民俗活动是民众生活与社会文化系统的纽带,民俗文化具有其自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具有其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加深对西海固地区民俗文化的研究,保护逐渐消失的传统民俗仪式。

参考文献

[1]西吉县政府办公室.西吉县情简介[OL/EB].(2017-09-13)[2017-12-08].http://www.nxxj.gov.cn/zjxj/xjgk/xjjj/201709/t20170913_476845.html.

[2]郭文斌.农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331.

[3]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

[4]武宇林.宁夏南部山区汉族传统节日现状论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3(05).

 
王瑞
《民族艺林》 2018年第01期
《民族艺林》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