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艺术表达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华文化的各种文化形态诸如中医、茶、书法、绘画、戏曲、歌舞、工艺、武术等等,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显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情和品格,也都从某一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情和品格。[1]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茶题材纪录片运用影像手段,通过对具体可感的民族符号“茶”的全方位记录,表现人文家园的记忆,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彰显中国文化品格的价值。

一、我国茶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

纵观我国茶题材纪录片,较早出现的是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孙明经摄制的《雅安边茶》(1939年)和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出品的《采茶灯》(1953年),记录了当时西南茶叶产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保存和史料价值。此后出现在21世纪以来的茶题材纪录片,主要聚焦在茶叶、茶路(“茶马古道”“茶叶之路”)、茶人茶事三大部分。当品茶再度成为时尚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时,有关茶叶的制作、分类、功效,甄别、购买、保存,成为受众急需获知和商家急需推广的信息,出现了一系列兼具百科全书性质和商业推广目的的电视专题片。茶路中“茶马古道”“茶叶之路”历史跨度大、区域距离远、交通工具奇、少数民族众、传奇事件多,广受纪录片拍摄机构的青睐。“茶”字中有“人”,有人和茶的自然关系、人和自身的心灵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演化出了茶具、茶道、茶艺和茶精神、茶哲学。面向纷繁的茶文化,有关茶人茶事的影像在浓郁的形而上氛围中获得文化归属的注脚。

(一)茶叶

很多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秉持弘扬茶文化和助力地方茶叶经济发展的目标,面对当下的茶叶生产与生活,拍摄了体量较大、覆盖面较广的宣传片,其内容集中于茶叶的分类、产地、著名企业品牌及其发展历史。如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香港阳光卫视、杭州星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茶旅天下》(2009),以 30集、每集 20分钟的大篇幅,全面介绍了江浙一带30个著名旅游茶地及其地方名茶,如浙江泰顺县的“三杯香”、安徽石台县的“雾里青”、江苏宜兴的“紫笋茶”、浙江新昌的“剡溪茗”、浙江淳安的“鸠坑茶”、浙中武阳的“春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指导,香港健康卫视拍摄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茶缘天下》,旨在对整个茶行业进行梳理,致力于寻找和展示世界上最好的茶和茶企业,从2013年开始,已播出50集,每集时长25分钟。由四川竹叶青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下关沱茶厂、景宁县、遂昌县、松阳县、新昌县政府合作出品的《中国茶文化》(2014),也使用 100集、时长10分钟的大体量,介绍了茶叶从开门七件事中的生活茶饮走向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由永安市科技协会、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科普新知之问茶中国》,对白、绿、黄、红、乌龙、黑等不同种类的茶分别精讲。近年来,品茶成为时尚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北京电视台开设了《茶韵养生》栏目,推广以茶养生的生活理念和实践经验。面对盛行的普洱茶,民间出现了《普洱黑话》《吴疆说普洱》等节目,为观众提供普洱茶的购买、保存、饮用、功效等方面的信息。

(二)茶路

1.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它分为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昌都是两条支线的汇聚点。这既是一条运输茶叶的道路,也是一条沿线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血脉,更是一条通往南亚、中亚以至西欧的外交触角。《最后的马帮》(2001)、《东方全记录茶马古道》(2003)、《德拉姆》(2004)、《茶马古道》(2005)等作品通过重走茶马古道,回顾了马帮的艰辛、民俗的奇特、探险的奇观、精神的丰盈。这一题材也受到韩国和日本媒体的关注,2008年韩国的KBS和日本的NHK两家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茶马古道》。

在深圳,国际彩印丁旭光董事长直言,找不到总经理这类高端人才。问及能否用国际大公司的流行做法,给一个高出预期的待遇挖人,回答是,仍然找不到。

2.茶叶之路

经过调查发现,苹果主要贮藏病害是在果园或采收、分级、运输等过程中感染的,在贮藏期间遇到适宜条件就会发病。因此,苹果苦痘病、苹果霉心病、苹果虎皮病等主要贮藏病害的防治须采取综合措施,部分措施要在苹果生长期实施。同时要尽量减少病原体,加强果园管理,防止机械损伤,创造适宜的贮藏环境,确保贮藏质量。

(三)茶人茶事

(3) ABTS+·清除率的测定。ABTS溶液的配制:取0.1 g ABTS+·和0.029 g过硫酸钾溶于100 mL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于25℃下避光反应16 h备用,试验时取2 mL该反应液,加入18 mL磷酸盐缓冲液,配成ABTS+·储备液,避光保存当日备用。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ABTS+·储备液,于波长734 nm处测定吸光度在0.85左右,即为ABTS+·工作液,现用现配。

图3为标准无异常图像,可见地下12ns,即0.6m处,雷达图像同相轴连续可见,无明显断裂分散,故可判断该区无明显异常。

从清朝中期开始,中俄以茶为主要货品的双边贸易,已持续了两个半世纪。由于茶叶之路的存在,使17世纪和18世纪世界东西方构成了两个中心。《晋商万里茶路》(2008)通过厚重的历史、丰富的史料、传奇的人物,回顾历史上中蒙俄三国茶叶贸易之路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反映了晋商的成长历史和重要作用。《茶叶之路精编版》(2012)以汽车作为行动载体,从中国下梅村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2万多公里行程为拍摄顺序,通过“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和体验者(俄罗斯的龙海娇,蒙古国的阿伦宝利德,中国旅行摄影师楚鹏三位体验者)的视角,全景跟踪行进,沿途拜访茶路遗存、搜集人文故事,使观众与万里茶路有了最近距离的接触。《茶叶之路纪录版》(2015)以茶叶之路的兴衰为线索,面向历史,寻找历史遗迹和今天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访隐藏在茶叶贸易之下两个大国之间的历史命运。

总顾问许嘉璐认为,《天赐普洱》(2015)不是一部简单的区域文化纪录片,而是要通过普洱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各民族原生的和谐,边疆地区的安宁稳定,对生活的本真态度等内容,以茶叶为载体的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来解答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生态、民族、边疆、精神生态、文明对话等大问题。绍兴广播电视台《越地茶韵》(2015),将自然风貌与人文元素进行了有机融合,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2]

茶是自然馈赠于人的礼物,人用敬畏感恩之心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而自然的茶叶只是半成品,需要人的手工和心意,实现人化之物的华丽蜕变。人和茶相依相生,天人合一,为中国儒家文化做出注脚。

茶题材纪录片在新世纪井喷式的出现,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后人们逃离忙碌工作的心灵需求紧密联系,一杯清茗品天下的洒脱反映了大众寻找家园记忆和精神归属的愿望。推而广之,中国在大时代、大舞台的全球化竞争中,通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比较、交流、融合中,又回到了挖掘自己的民族符号,重塑国家形象的文化愿景。茶是一个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文化符号,我国茶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的发展史、民族交流史、对外交往史,因此,该题材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话题,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二、文化价值:茶题材纪录片的家园记忆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符号通过纪录片的样式一一呈现,《京剧》《舌尖上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丝路》《牡丹》《春晚》等一起列入了纪录频道精品原创战略的重点项目,体现了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责任和担当,表达了“世界眼光、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理想与追求。在我国的茶题材纪录片中,从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走向茶的多元特性所带来的思维方式,最终问鼎日常生活中得以片刻疏离的审美方式,复原中国文化的家园记忆。

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于各个民族和国家恢复被西方文化冲毁的自身传统,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独大。这一点已经成为西方思想界许多学者的共识。茶题材纪录片,聚焦中式生活方式,体现中式思维方式,倡导中式审美方式,挖掘本土文化的家园记忆,是对民族符号深度解释的影像尝试。

(一)中式生活方式

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中式生活铺垫了茶的底色。当文化简化为吃食的时候,就多了一份平实亲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六集,展现了四川彭镇300年房龄的茶馆观音阁,老茶客花一元钱和一天时间,静看车水马龙。《茶叶之路纪录版》第六集《茶和天下》中,呼伦贝尔草原上巴拉吉的儿子,每天的早点是她亲手熬制的奶茶,而所使用的砖茶则是在茶叶之路上流传了百年的“川”字牌。《茶叶之路精编版》第二集《茶行信江》中,烹饪大师“快刀何”,潜心研究茶叶如何调制菜品的口味。茶前酒后的饮食习俗,流淌在中国人的舌尖,出没于繁华的城市和广袤的乡村。

茶,解口之渴,亦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茶既是重要的礼品,也是待客之道。《茶旅天下》中捕捉了大量遗散在江浙乡间的茶亭,那是为棘途困旅的过客安顿身心的驿站。《茶叶之路》里体验者楚鹏在温泉镇桃源村与乡人猜拳游戏、品味田舍茶的恬淡。《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土家族徐凌与母亲探望刚刚出生的小侄子,油茶汤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日常交往礼仪。

(二)中式思维方式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茶马古道》(2005)中,哈尼族在立春前一夜要举行盛大的诵茶经仪式,祭拜茶树王,以期保佑当年的收成。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记载,祖宗叭岩冷留下遗言:“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云南景迈山芒景村的村民每开辟一片新茶园,都要把第一棵命名为“茶魂树”,以守卫茶园。这些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传达了朴素的生态观念和民间智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通过六组鲜活的茶人生活故事,展示了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种工艺不同的茶。正是人的手掌温度和奇妙的化学反应,驯化了散落在森林中的树叶,成为具有不同滋味和香气的饮品。而在英国John Moulson编导的《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2013)中,却坦言英国人一直误认为上述的茶种分类来自不同种类的茶树。

有部分纪录片针对具体茶种深入探究其历史,如《普洱茶》(2011)在《茶与云南》《茶与生命》两集的容量中,对当下流行的普洱茶文化做了全面的挖掘。《黑茶之王——千两茶》聚焦湖南千两茶的传统技艺,《茶文化》讲述了勐库茶的今昔传承,《炭火上的茶乡》全景展现云南26个少数民族的烤茶文化。《古茶王》扫描凤庆县3000多年的茶树王的发展历程。《英伦茶韵》(2016)从中国视角阐释了茶叶在英国的兴起到形成独特的英式茶文化,用每集3分钟的微纪录方式,透过茶叶展示了英国百年变迁的历史和全球饮茶文化的时尚潮流。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2013)是一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该片选取世界茶叶版图中6个最重要的区域,将主人公的个人命运与历史、现实串联起来,讲述茶叶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内容涉及茶地自然奇观、制茶工艺展示、古老茶艺复活、各国茶道探究、茶叶之路历险、茶叶战争传奇再现等。它将茶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动地联系起来,以更生活化的视角来展现茶叶的另一面。《水乡风情“阿婆茶”》细述同里古镇的三道茶如何化解邻里矛盾;《慢茶生活》中的海归邱晓雪在上海经营着一家普洱茶馆,为忙碌的城市人提供片刻宁静;《银汉晴:太极茶道传人》展现银汉晴深得茶道和太极之精髓的中式生活;《守茶人》则展现了贵州茶农老陈几十年如一日的恬淡生活。

2.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路的尽头》,讲述不同区域的饮茶方式。新疆昆仑山下的维吾尔族汉子米吉提,在夏季山顶的牧场寻找具有治疗高血压功能的昆仑雪菊,这种花茶能够为妻子治病。广州90后孩子成立的讲者乐队,正在表演内容为广州凉茶的街头说唱。呼伦贝尔草原上有人在结束套马练习后喝上一杯奶茶。生活在贵州赤水岸边的张洪来的父亲,等待昆虫食茶叶后排泄的虫粪粒泡制奇特的饮料。50岁的藏族阿妈卓玛从12月启程,等身长头十几万次去200公里以外的拉萨朝拜释迦牟尼,路途中的酥油茶是心灵的慰藉。借用解说词:“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花、药、奶、虫、油的融合是生命与生命的融合。”不同区域的饮茶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国门之内。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和《英伦茶韵》聚焦英国下午茶,展示了一个富足国度的午后闲暇和甜腻味觉。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梳理了中日茶道的渊源和分流,复原唐宋煎茶点茶之遗风,追寻明清品泡之道,细数日式茶道的剑茶之缘。今天不论是各地的混合茶,还是英式下午茶、日式茶道,在中国都能有立足之地。“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这个地域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地域的历史与现实中,地域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地域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茶在国内的传播,带来了茶文化的拓展和丰富,体现了中国儒家和而不同的宽容心态和海纳百川的积极践行。

(三)中式审美方式

当代茶圣吴觉农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认为茶饮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是审美鉴赏的重要活动和心灵超脱的方式。中国江南的名山古刹,是佛道僧侣的修身之地,也是产茶之地,很多寺院开辟了自己的茶园。僧侣的功课包含侍弄茶树、饮茶论道,在种茶、制茶、品茶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大道的体悟,即所谓“禅茶一味”。《茶缘天下》介绍多处名茶高僧,如有“茶禅之祖”之称的大佛寺所产的“大佛茶”;由始祖慧远法师带领庐山西林寺所制的庐山云雾茶。感通寺的僧人妙行倾其一身照顾老茶树,完成自我的修行,被世人尊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之所以能写出旷世著作《茶经》,恰是因其寺院出身,从小练得一手采制、煮茶的高超技艺。《茶叶之路》的毛道长随意拈取山间树叶、略加熬住、生涩入口,便品味自然况味,颇有得意忘言的洒脱。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雅聚的内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亦可在品茶中静观内心,升华心灵。在生活流中短暂的品茗,抽离了生活的琐屑,在品茶的集中心智时,实现审美的触碰。此外,茶具、茶道也为品茶赋予仪式感。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当头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当前出现的教育问题.推动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对抗应试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本身的乐趣,让素质教育能够更快的替代应试教育.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科中较为复杂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对学科进行探究,能够更好的推动物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基于T>MIC计算模型评价亚胺培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 张 丹等(15):2105

融入语境设想,让学生有更多对话文本的机会。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中,针对天游峰的奇特景象,不妨建议学生思考:如果你在游览天游峰的时候,见到了这些扫路人,你想与他们畅谈什么呢?很显然,这样的开放性话题,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自我对话文本的机会,能够让他们在主动融入文本中形成更多的深刻感知。很多同学在设想中认为,自己真想与扫路人一起扫路,体验其中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艰辛。有的同学说,扫路人每日登山不是为了赏风景,而是专门寻找败笔,我们游客应该换位思考,不能再随手乱丢垃圾。有的同学说,阅读了此文,让自己感受到劳动最伟大,只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才能收到别人的尊重,等等。

三、艺术表达:茶题材纪录片的民族符号

纪录片进入影视文化已经成为20世纪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当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4]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包含了语言和图像的影像方式解读文本,表达观念。因此,民族文化价值的传递应主动对接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的影视手段和艺术魅力,获得内容意义的传递。然而,这样的纪录表达,也需浸润茶文化之内蕴,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茶道静观:用声画结合的本体语言讲述故事

茶道静观,是通过沏、赏、闻、饮多种感官的体悟获得茶之大道“廉美和静”的心灵互动。而其前提是“静观”,老庄讲“涤除玄览”“心斋坐忘”都是获得静观的方法。纪录片是一种影像的表达方式,追求其声画结合的本体语言,也是对影像之道的尊重。语言性讲述节目会提高文化贴现,而画面语言类节目则易于为观众接受。《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非常重视视听语言的独立性。该片每集都有一段时长近2分钟的题记,解说词仅有几十个字,而普通中速解说词是每分钟300字,可见其中视听语言所占的大比重。

第一,该片善于用特写镜头强化展现景观化的细节,放大主观情感和意图。一片茶叶是微小的事物,一声茶语是细微的心语,如不用心静观往往失之交臂。该片的特写镜头,就是停下匆忙脚步的静观。如第一集题记用了茶叶生长的特写延时镜头,解说词“茶历经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配合画面以留白的方式,让受众集中注意于画面之上,像品茗一样静观镜头。与此相似的是第六集中夜晚茉莉花开的延时特写镜头,夜色的掩映幽静与花开的香气怒放形成对比,花开的节奏追随鼓点,获得诗化现实的效果。第二,广阔的地域空间跨度让不同特点的茶地景观交相辉映。茶有人性,各不相同。江南的氤氲葱茏,草原的雄浑壮阔,泰国的奔放多姿,日本的清冽婉约,因地而异的色调光影搭配,疾缓有致的剪辑节奏,增强了故事板块的氛围营造力和视觉表现力。[5]第三,听觉的多元展现。作品中采访的60多位人物,都讲着本地方言、民族语言、本国语言,作品提供了一个多元语言交流的场域,同时在配合不同的地域和语言时,使用相应的民歌旋律、器乐音色,展示了由茶所勾连起来的大同的声音世界。

(二)茶和天下:用不同身份的多元视点结构内容

中国茶遍及世界五大洲,凡提及茶事者,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多元个体视点的选择确保了茶和天下的主题,规避了史料堆积和文献综述带来的生涩感,让肃穆遥远的历史充满人情的温度。

《茶叶之路精编版》,在节目形式上吸收“真人秀”的节目形态,招募了三位体验者,同时提供一位茶叶专家,以他们的视角去探索“茶叶之路”上的历史遗迹和与茶有关的故事。由于本篇的核心是行进中的体验,因此偏重展现体验者在具有挑战性事项中的感受,以提升作品的娱乐性;同时佐证相关技艺的专业性。如龙海娇在下梅村的邹家挑茶叶,阿伦宝利德和周文龙在峭壁上寻野茶。

《茶叶之路纪录版》面向历史事件,以深入严谨的态度和国际化视角,以历史叙述和人物故事相结合的手法,对茶叶之路进行探寻和思考。茶叶之路的地理宽度、时间长度都内化在人物的心灵深度之中,国家命运通过个人传奇,镶嵌于沿途居民的生活之中。第二集《风起下梅》抓住下梅邹家中心人物组,还原17世纪邹家“宗隆号”茶号扩建时的繁荣景象,窥见茶叶之路起点兴旺之时的盛景。第三集《塞外驼铃》聚焦晋商王相卿在杀虎口转运茶叶等物资的史实,分析其组建的“大盛魁”商号这一最早的股份制物流实业,以小见大,提供茶叶对外转运时的繁荣想象。第四集《两湖茶事》聚焦俄国商人李维诺夫,用他的视野观看在汉口这个茶叶贸易市场上,俄国与英国、中国的贸易角逐。第五集《双城故事》用清末民间商人朱成龙的商海不顺,折射中俄茶叶之路的衰落。

德国的埃及学研究者杨·阿斯曼(Jan Assmann)在《文化记忆》中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认为每个文化体系都存在“一种凝聚性结构”,在时间层面上,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其方式便是把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它们的回忆以某一种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不断使其重现以获得现实意义;在社会层面上,这种凝聚性结构包含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又是从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和回忆中剥离出来。[6]茶题材纪录片以茶为媒介,通过茶叶的种植、制作、运输、消费,纵向连接了上至神农尝百草的神话和下至当下的茶人茶事,连接起一个中华民族谱系的前世今生;围绕茶叶的生产生活,形成了贯通于生活、思维、审美的中国方式,构建出有关家园的集体认同。同时,茶题材纪录片内化茶的精神于特色表达,提炼出可视化的民族符号,进一步强化家园记忆。

参考文献

[1]许嘉璐.真实影像:中华文化传播之翼——关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几次谈话[J].中国电视:纪录,2014(10).

[2]孙愈中.自然风貌与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浅析绍兴台获奖纪录片《越地茶韵》创作特色[J].电视研究,2016(11).

[3]金震茅.地域文化在纪录片中的体现[J].视听界,2011(02).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越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5]梁坤.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叙事策略与影像特征[J].电视研究,2014(03).

[6]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张茜
《民族艺林》 2018年第01期
《民族艺林》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