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川盐古道上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共居”与“共融”——以宣恩庆阳坝凉亭街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鄂西南地区是巴蜀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汇点,独有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征造就了当地独特的建筑形制。庆阳坝凉亭街是在这种人文、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贸易场所,在川盐古道的影响下形成了集“商业街、风雨街、吊脚楼”等建筑形制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具有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息和土家族民居建筑特点。文章以庆阳坝凉亭街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建筑空间现象的分析,探讨外来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生活是如何影响到传统商业建筑的,传统商业建筑中包含哪些外来文化因素,这些外来因素是如何与本土文化形成一个整体的。

一、地域特征及历史沿革

庆阳坝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福寿山北麓,是土皇平溪水流冲积而形成的河谷,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四周依次被倒角山(东)、凤景山(西)、福寿山(南)、三水塘(北)包围,犹如一个盆地,整体呈“马鞍形”。庆阳坝与水田坝相连,是施南土司西、北、南三面进出的口岸集镇。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的“湖广填四川”[1]大移民运动带动了该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集市兴盛于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2],其地理优势使之很快成为鄂西南重要的商贸集市和交通驿站,从而迅速发展,商贾云集,酒肆密布。

当定子控制绕组按照一定顺序不断轮流通电时,步进电机就能连续不断的旋转。假设电脉冲的频率为f,则步进电机转速为:

  

图1 庆阳坝凉亭街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庆阳坝地处交通要道,是“川、鄂、湘”三省边贸的进出交易之口。“清朝民国两代,‘盐花大道’、‘骡马大道’”[3]都由此经过。两次“川盐济楚”[4]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运盐、销棉一度使庆阳坝成了湘鄂西“盐花大道”第一隘,从而“入川购盐、入境销棉”成了当地的商业发展模式,也吸引了大量的商帮来此交易,进一步增加了庆阳坝集镇的贸易流量。

长期的物资交流及盐业运输使得庆阳坝成为固定的交易场所,久而久之孕育了一条适宜于商贸的凉亭街,这条横亘于深山的老街,既适应了自然与气候环境的要求又沟通了与外地的交流。时至今日,这条商业老街依旧在沿用,保留了完整的历史记忆及地方特色,被誉为“土家商街的活化石”[5]

这是否代表了区块链技术将会取代AI,颠覆现有的传播机制,重新创建一个新闻真实环境的理想国呢?就当下来说,AI技术会不断发展,而区块链也不具备AI技术的所有功能,但两者结合模式或许可以让我们真正抵达新闻真实的理想国度。

二、凉亭街传统建筑空间分析

庆阳坝属于典型的业缘型村落,集商业与居住等功能为一体,以凉亭街为核心,呈带状分布。街道主体呈“三街十二巷”的带状分布格局。街长500多米,宽20多米,沿溪面为吊脚楼,临街面为商铺。按照庆阳坝凉亭街特殊的建筑性质,从其功能性出发将其传统建筑空间划分为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

(一)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商业空间、维系人们精神支撑的信仰空间以及具有过渡性质的生活空间。

1.商业空间

庆阳坝凉亭街融合了风雨街、吊脚楼、燕子楼等多种建筑模式,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吊脚楼”。凉亭街商业建筑沿街道方向相邻而建,是商业贸易活动中重要的交易场所,建筑多表现为“窄面宽、大进深、明确的功能空间区分”,相对于村里其他住宅建筑,凉亭街商业建筑充分体现了空间的最大化使用原则,进而都取消了传统土家族建筑“吞口”的设置。所以沿街设店形成的室内交易空间与以商业职能、运输职能为目的的风雨街形成了一个商业空间共同体。

首先是公用空间的“共居”。关庙是外来商业建筑的典型代表。关庙是在商帮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明显的商业及地域性质。盐业运输及盐商的涌入,促使盐业会馆建立,而盐业会馆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地盐商来说是对故土环境的复制,是表征乡情的情感符号,也是维系整合外籍商人、联络情感的纽带。关庙是“山西帮”带来的移民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来移民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的物化表现,反映了移民共同的社会心理;凉亭桥实属本土化产物,是本土的民居建筑。它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行走空间,沟通了沿河两地的日常交流。另外它也属于一个过渡空间,是赶场时疏通赶场人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村民娱乐休闲的公共场所,属于生活及商业空间的公共部分,在被毁之前一直被沿用。福寿山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祭祀空间,从祭祀的对象上来看是一个本土与外来信仰的共居。关于福寿山及福寿山庙,当地都留下了很多传说。福寿山有个特点,山不高,却能看到恩施“一州八县”的景观。为了方便管理整个恩施的安全,当地建立庙宇将各地的菩萨聚集于此,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聚集于此,留下了较多关于菩萨的神奇传说,福寿山庙也因菩萨的聚集充满灵性,为此慕名而来前去寺庙“拜香”的人络绎不绝。寺庙香火鼎盛的时候就连掌管寺庙的管香人也被敬为活菩萨,人称“李二僧菩萨”。为此庙门前留下一段佳话:“莫光光磕磕头去,要细细问问心来”,告诫大家心诚则灵,只有诚心求菩萨,愿望才能实现。

风雨街。风雨街的产生与鄂西南多雨的气候有关,从而减少了天气对商业贸易的影响,因其形式属于凉亭式构架结构,又被称作“凉亭街”。从形态上来看,凉亭街分为干、湿两种街形,这两种街形的组合使得建筑与街巷空间相互融通,贸易交流活动不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干、湿两街交汇的过渡空间为赶集村民提供了歇脚场所,也成了人流集散场所。由风雨街所形成的街巷空间属于商业发展的产物,其商业街巷构成了聚落发展的核心,不仅沟通了建筑与街巷之间的关系,还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既是聚居的中心场地,也是人们精神信仰表达的场所。

  

图2 凉亭街建筑单体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2.信仰空间

信仰文化依赖于物质载体来表现其存在的可能,关庙、福寿山庙所产生的信仰空间,为其信仰文化的保留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关庙。关庙也称“关帝庙”,主要由往来的商贾及本地的村民共同合资修建。庙里不仅供奉关帝,还供奉着观音、财神的塑像,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兼具祭祀、集会议事、文化娱乐等功能,是人们举行仪式活动、大型集会等的重要场所。关庙作为凉亭街的附属建筑,处在主街的入口位置,成为南来北往商贾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具有宗教信仰性质的关庙长年香火不断。

在庆阳坝凉亭街建立之前,“改土归流”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就产生了“共居”,在庆阳坝凉亭街建立以后这种“共居”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共居”主要表现在以家庭为单位内部空间上的“共居”。

福寿山庙。福寿山庙又叫“福寿山佛祖庙”,呈“坐南朝北”像,与关庙相对,“共四进一天井”,占地面积在3亩左右。它是由凉亭街上的文人们所修建,建立于福寿山上,主要供来往的商贾、当地及周边的村民祈福祭祀所用,属于单纯的祭祀空间。庙宇有专门的掌香人管理,里边敬奉着“观世音菩萨、雷公菩萨、牛王菩萨等一共十来尊菩萨”,菩萨的聚集带来的是香火的旺盛,相传从四川、湖南过来祭拜的人最多。

3.生活空间

凉亭桥。即风雨桥,因庆阳坝原名叫太平镇也被称为“太平桥”。桥长15米,宽3米,三拱,两柱一骑四排扇,为绅士余泽旺领首修建。丙午年五月初八被洪水冲垮,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冬季该地居民集资建成凉亭桥[6]。凉亭桥前后经历过两次翻修,但于2016年6月24号(农历五月二十四)晚八点被洪水彻底冲毁。

(二)家庭空间

家庭空间是家庭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包括具有开放性质的公用空间以及具有私密性的私密空间。

1.公用空间

这数种共居现象在庆阳坝随处可见,无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移民,其房屋内部构造及布局几乎一样。总之,这种内部空间的结合与利用是基于汉文化与本民族自身文化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居住方式。

堂屋。庆阳坝老街建筑多以吊脚楼、燕子楼相结合形成“檐搭檐”的建筑模式,其造型独特、类型多变,但无论外形如何,其内部布局和功能结构始终保持一致。房屋多为三开间,其中以中间宽敞、明亮、高大的房屋为堂屋。在开市的时候堂屋会充当门面房使用,在市面交易结束后则保持大开敞的状态,遇宾客来访则去火塘房就座。堂屋的正中心位置为神龛所在,龛上设立“天地国亲师”神位,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除了祭祀以外,平日里婚丧嫁娶、家族议事等大事都会在堂屋举行。

火塘间。火塘间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建筑实体。火塘为火塘间的核心载体,具有照明、取暖、熏肉、防潮等功能,通常与厨房相连,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家庭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接待客人、对外交流的活动空间,是房屋建筑空间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场所。火塘间连通卧室与堂屋,成为卧室、堂屋的过渡空间,与堂屋的纯开放性及卧室的绝对私密性形成鲜明对比,加之火塘这些独特的功能以及所处的位置,使得火塘间具有开放及半私密性质。

通过Langmuir方程计算出不同压力下储层饱和吸附气体时的气体含量,如图1所示,饱和气体吸附体积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当压力超过15 MPa后,气体含量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然后使用式(2)计算不同气体含量(包括相对应的压力)时的平均密度和平均体积模量,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平均密度和平均体积模量都随着气体含量增加而减小,其中平均密度减小幅度较小,而平均体积模量的减小量在初始吸附气体时下降较快,之后下降量逐渐减缓。

2.私密空间

卧室。相对于家庭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卧室空间较为私密。由于庆阳坝商业街特殊的空间形态,所以卧室的分布也各不相同,属于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庆阳坝老街的建筑多为商住二合一的性质,房屋平面布局多为“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形式,这就改变了传统纯住宅空间布局模式。“前店后宅”形的房屋,卧室主要在火塘或储物室的后边;“下店上宅”形式的房屋,卧室通常会在二楼,一般增加挑廊来扩充居住面积。

庆阳坝除了山西商帮的进入,还有外地及本地移民的加入。从宣恩文史资料记载上来看,当地的余氏、颜氏等均为外地移民。余氏曾为官宦后裔,实属汉人,祖上余作辉曾于嘉庆年间从宣恩小关二台坪迁至庆阳坝。余氏族人至今还留在庆阳坝,在当地办学校、开诊所,小有名气。颜氏为当地巨富,其祖先于清中叶由湖南迁至庆阳坝,后落户于此,民国时期家道中落。除了史料上记载的这些大姓氏的移民外,还有因盐业发展而聚集于此的小姓氏族人,他们大多都是庆阳坝边际村落的村民,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活跃于庆阳坝商业贸易中。

三、传统建筑空间的“共居”

庆阳坝凉亭街传统建筑空间的形成、发展与盐业经济密不可分,盐业的影响使之脱离了传统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形成的集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及商业文化特征。从上文的建筑空间形态上看,传统商业建筑首先表现为建筑空间的“共居”。

(一)商帮与移民

庆阳坝凉亭街的发展依托着当地商业的发展,其商业的发展使得集镇在物资及人员方面具有很大的流通性。商业贸易的发展带来的是商帮和移民的进入,他们的进入所带来的生活习惯与本土建筑一起呈现出庆阳坝凉亭街建筑空间的“共居”现象。

庆阳坝的外来商帮主要为山西商帮。山西商帮又被称为“晋商”,是我国商帮发源最早且最大的商帮,得益于当时政策,发展成为著名商帮。山西商帮活跃于明代,以盐业发家。在古代盐是国家重要的物资,常被历代统治者垄断,而晋商能抓住机遇与官方做生意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与官方做生意势单力薄是不行的,于是晋商相互联合合股获取盐业的经营权。由于来自相同的地域、出于相同的目的,晋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从而逐渐形成商帮。山西商帮的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重视群体,具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善于用会馆来维系整个商帮的和谐,比较讲义气、讲谦让、讲帮靠……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质,庆阳坝凉亭街建筑整体空间表现为紧凑发展、布局整体一致、群体意识明显。

综上所述,庆阳坝凉亭街根据其独特的功能性质,其形态可分为公共空间及家庭空间。公共空间包括商业空间(店宅建筑、风雨街)、信仰空间(关庙、福寿山庙)、生活空间(凉亭桥),这些空间形态都是以商业为基础的公共空间,围绕着商业贸易发展而构成了完整的商业体系,丰富着商业的日常,使之更具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家庭空间属于单纯的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的空间,它包括具有半公半私性质的公共空间(堂屋、火塘),以及纯属以居住为基本功能的卧室,这些家庭空间造就的是丰富的家庭文化内涵及宗族文化观念。

(二)建筑空间形态的“共居”

商业所带来的商帮文化与本土居民及本土文化的“共居”,其实质为移民所带来的商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居”。“共居”主要表现为公共空间及家庭空间的共居。

1.公共空间的“共居”

公共空间的“共居”主要体现为公用空间的共居及商业空间的共居。

店宅建筑。商业建筑主要以店宅建筑为主,多表现为商住二合一的建筑模式。房屋平面布局多为“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形式。“前店后宅”充分利用了土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纵向或横向发展使其空间最大化,多表现为临街为店,背街为宅的商住两用模式。房屋一层的临街门面一般会当做商贸场地,在赶场的时候做店铺门面,有窗口式或开敞式店铺。为了方便商业贸易,临街门面房都要做柜台方便使用,背街房屋则作为卧室、厨房等使用,各个房屋通过门与楼梯相互贯通,穿行自由。“下店上宅”的布局模式充分发挥“空间区分模式”,一般适用于进深受限制且横向空间不足的地段,这样的商业建筑一般建二至三层。一层临街空间为商铺,背街为货物储存室,而厨房则建在远离临街面的一层房间,二层或三层则为卧室起居场所,同时为了扩大居住面积二层住宅部分常常会做成挑廊。

其次是商业空间的“共居”。商业空间的共居主要体现在商业发展对本土民居建筑形态上的改变。店宅建筑、风雨街是为适宜于商业发展而形成的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是本土民居为适应商业发展而做出的改变。店宅建筑是商业发展对本土民居改造的产物,为了使商业空间使用最大化、拓宽风雨街所形成的街巷空间,沿街而设的房屋整体都取消了传统房屋的“吞口”设置。另外,在房屋整体的空间划分上,为了合理规划空间,建筑多表现为窄面宽、大进深、明确的功能空间区分,并为此发展成为商住二合一的生活模式;风雨街的出现是为迎合商业发展的需要且属于本土的公共建筑,它与店宅建筑所产生的商业空间在方便贸易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空间的共居。

4.4 平均句长。徐欣(2010)认为,一般人根据自己阅读经验的直观感觉是,汉语小说原文与翻译的译文相比,其句子和段落一般要短一些,而翻译小说在句子和段落两个层面上都要长于原文。在这方面,Baker(1996)进行了研究,曾对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多部译著进行了比较,并把平均句长作为一个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平均句长也是一般的译者风格标记”(Baker,1996)。此外,Laviosa通过双语对比语料库比较了作为语料的英语原语和英语译语,研究的结论是,译语的平均句长明显高于原语(Laviosa,1998:568)。那么本研究的统计结果又是如何呢?

2.家庭空间的“共居”

数据分析软件使用SPSS18.0,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率,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药后15 d,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各剂量处理对雀麦的防效均在90%以上,并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单剂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雀麦的防效为92.6%,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也高于80%;单剂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均在90%以上,但由于对雀麦无效,所以总体防效较差。

从量取的 MS与 MS(BB)震级公式 (3) 和 (4), 参考IASPEI的面波震级公式(5),可以看出,除测量方法差别外,从计算公式的形态上看,两者数值上相差0.2[8]。而选取地震(MS-MS(BB))的平均值为 0.195,与 0.2的差值非常接近。根据统计,我国测定的面波震级MS和NEIC测定的值系统偏高0.2-0.3[10],使用宽频带面波震级后会极大地减小这种误差。

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建筑堪称原始、简陋。那时住宅内无床榻之设,住房无男女之分,屋内无祭祀场所,也无堂屋之分。住宅内以火塘为中心,全家老小围着火塘进行生产生活,无论是饮食、会客、休息等都在火塘进行,在他们看来火塘就是唯一。为此,土家人比较重视火塘的存在,更忌讳对火塘做不敬之事。土家人最忌讳用脚踩火塘内的三脚架,因为他们觉得“三脚架代表古代的三位护火者”[7],用脚去踩它们则是对三位大神的不敬。

“改土归流”后,各地的流官对土家族的住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庆阳坝也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当时官府明确规定:“一、卧室宜分别公媳,分别男女,分别内外;二、男女不得混杂坐卧‘火床’;三、宅内须供奉祖先。”[8]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土家族住宅建筑的内部空间被划分出来,卧室的居住功能、堂屋的祭祀功能从火塘中被抽离出来,但火塘最初用以照明、炊食等的原始性功能被保留了下来,加之后来商业文化的进入,使得庆阳坝单体内部空间发生变化,出现了几种共居现象,分别是:人与神的共居;人与人的共居。

人神共居在单体家庭空间中表现得很明显。“改土归流”后,当地流官就明确规定“宅内必须供奉祖先”,这种堂屋的设定,加之后来凉亭街的建立和商业文化的进入,以及信仰习俗的带入,使得庆阳坝境内房屋祭祀空间格局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在庆阳坝随处可见且保存至今。当地每家每户都会在堂屋中间设置神龛安置家先神,同时也会在堂屋的一角安置管事的四管菩萨、主管财运的财神。代表着本土信仰的四管菩萨与外来信仰的财神、家先同被供奉在堂屋内,体现的是一种各神共居,这种“共居”是一种信仰共居,从大的层面上来讲依旧是人神共居的延续。

人与人共居是居住方式的改变。“改土归流”后,儒家文化进入,清政府向土家族宣传儒家文化道德体系,认为这种不分男女的混居方式是一种有伤风化的不道德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生活方式,官府发布告示禁止男女混居,即像汉人一样分男女而居,从而把火塘居住的功能分离出来。这种共居方式其实是沿用汉人的居住方式,但依旧保留了对火塘部分功能的使用。远来此地的汉人为了适应此地潮湿的生活环境,在不破坏建筑内部构造的同时也效仿土家人加入了具有除湿保暖功能的火塘,这使得其居住方式与当地人无异,这种划分状态至今还一直被沿用。

例如“大阪总领馆到底派了多少辆大巴,到底有没有进入关西机场接人”曾一度成为最大焦点;再例如这两天,“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向瑞典方面提出交涉到底是不是在小题大做”则再次引发网友们的激烈争吵……

土家族民居建筑中的公用空间主要包括以祭祀、会客等为主的堂屋以及具有多重性质的火塘间。

哥们儿朝洛蒙这才明白过来。媳妇是给那次来工厂探亲时,在“烟箱子”里被后勤经理制造的“卖淫嫖娼事件”吓怕了。女人毕竟是女人,脸皮薄得像纸一样。那件事对他们来说确是够深刻的,哥们儿朝洛蒙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脏兮兮的执勤室里,几个保安坐在桌子上,手里拎着啪啪闪着火星的电击棍。原本壮硕的媳妇,在几个瘦筋巴骨的保安面前,却瑟缩得像狮爪下的羔羊……

四、多元文化的“共融”

“共居”是建筑空间上的现象,“共融”则是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混融。庆阳坝凉亭街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实质是从“共居”到“共融”。

(一)儒家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融

儒家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内部格局的划分及物化的关羽形象上。

首先是“火塘—家庭文化”与儒家道德体系中“知廉耻”的互融。火塘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聚集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火塘在长期的使用中孕育出一种“火塘—家庭文化”。火塘是家庭与社会交流的集中场所,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文化的传承、家庭的教育、情感的交流等都是在火塘中进行,平日里除了日常的祭祀及年庆祭祀外,大型的仪式行为都要在火塘中举行,它是一种家族文化的象征。在土家族中,人们普遍认为火塘是家族昌盛的象征,同时也是家族生计、香火连绵不断的象征,火塘的火不灭就意味着家族永远兴旺,这是土家宗族文化神灵化的一种心理体现。“改土归流”前火塘是一个集饮食、会客、休息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改土归流”后虽用以居住、祭祀的功能被划分出来,但其他功能有所保留,特别是用以维系家族文化的火塘文化直到今天一直有所保留。这就印证了其悠久的“火塘—家庭文化”中所蕴含着的生活习惯不会因为历史的改变而被磨灭。可以说,“改土归流”后各地流官对土家族实施的住宅空间划分,其实质是对火塘内部功能的划分,这种功能的划分是儒家道德体系中“知廉耻”的体现,这种道德体系表现在住宅内部的改变,也就是对卧室的使用。火塘与卧室的使用,体现的是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儒家文化的共生共融。虽然儒家文化的进入分割了火塘的物质化功能,但其精神性的象征一直保留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

其次是儒家思想“法天敬祖”“尊祖崇上”在家庭组织中的延续。“法天敬祖”“尊祖崇上”的思想观念在单体家庭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受移民文化的影响,汉文化中的“法天敬祖”宗教礼仪思想在土家族民俗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改土归流”后堂屋充当祭祀场所并设置神龛供奉神灵。神龛是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孝”的一个体现,它是连接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独立空间,是人、神沟通的主要场所,是人们透过民间信仰折射出的自我感知,体现了土家人通过供奉诸神,趋利避害、追求吉祥圆满、保佑家庭平安的一种质朴心理,是土家人对“法天敬祖”文化的延续,表现了土家民众对先祖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圆满精神的追求,体现了主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观念,是“教化人伦”思想意识的体现。堂屋的分割与利用体现了本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一个共融。

再次是儒家思想“忠、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追求。传统思想中关羽代表的是“忠、仁、义、礼、智、信”,同时关公也成为“忠、仁、义、礼、智、信”的符号化、象征化的代表,久而久之也使得关公成了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固定意向。关公作为儒家思想“忠、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念的物化,属于儒家社会中的“大传统”,他出现在庆阳坝地区,是商业移民将自己本土的文化记忆根植于现实社会中的一种表现,彰显了社区的“小传统”。关公作为商业移民下的文化产物,体现的是商帮文化中对于生意的“诚与义”的理解。“诚信为本、义利为重”是山西帮的经营理念,这些精神理念其实是对关公内在精神的推崇,归根到底是儒家思想的典范。他们祭祀关公,其实是对儒家思想“忠、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在庆阳坝境内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很推崇关公信仰,在他们心中祭祀关公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是学习关公的内在精神,这种思想是当地商贾及远地商贾共同学习的典范,是对自身行为准则及内在修养的道德约束,不仅用于做生意更用于做人。

(二)商业文化的渗透

商业文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上以及建筑整体的布局及空间使用上。

商业文化与风水观念产生交集是最直观的表现。古人对风水有着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建宅的时候,历来关注风水。关于住宅的选址以及住宅的类型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明代《阳宅十书》中就提道:“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总结起来就是选址一般会选择在背山面水的位置。在古人的观念里,水是财富的象征,水的川流不息象征着财源滚滚,“水环流则气脉凝聚”。另外,盐与水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盐靠卤水,运盐靠河水。”[9]产盐重镇以及运盐重镇一般会选在有水的地方,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传统财富观念的内心需求。庆阳坝凉亭街整体亲水性特征明显,带有明显的求财风水观念。庆阳坝是在运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虑到盐与水的风水关系,其商业建筑的选址及布局常常会格外注重传统风水观念的运用。由于庆阳坝位于陆运盐道的中转地,属于内陆区,水源较少,为了满足人们对水的理想追求,在建房时人们一般会采取依水而建的风水补救的措施。凉亭街背靠福寿山,面朝老寨溪,形成了“前有照,后有靠”的良好生活生产环境,也是人们理想中藏风聚气的好地方。按照传统的风水观来说,其背靠福寿山寓意着福寿,面水意味着财源滚滚,凉亭街建于此折射出人们对福寿和财富的追求。

商业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融”是内涵。“商帮文化是在规范商帮内部关系以及商帮和外部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它不仅以规章(如帮规)的形式存在,也以一种隐形存在于商帮内部的群体价值观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商帮特有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行为风格”[10]。这种群体价值观、群体意识表现在庆阳坝传统商业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布局形态及商业空间的使用上。庆阳坝古集镇以商业为核心,整体呈带状分布,其他建筑沿商业老街零星分布,整体建筑呈一体化的建筑布局。凉亭街建筑沿古盐道的走向而展开,整个建筑群呈“聚贾而居”的状态,街内居民大多从属“商贾”,而非传统“聚族而居”的聚居模式,偶尔有一些居民住宅偏离商业中心,偏离盐道,但随着自身的发展也逐步靠近商业街道。商业职能在古集镇中显现得非常重要,而且村民的生产生活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改变了整个商业建筑的状态。在最初的商业发展中,可能商人们并没有考虑到房屋的布局情况,而随着盐道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共有空间——凉亭街,凉亭街的建立必然带动商业的加入、人口的增多,进而演变成土地格局的变化,也促使人们围绕着商业街这条主线进行活动。商业的发展直接导致的是以商业发展为目的的房屋聚集,早期的传统商业集镇是商业发展生产生活需要下的群体意识表现,庆阳坝凉亭街的布局看似随意,其实整个布局是以商业发展为依托进行有序的排列,体现了较强的群体意识。另外,庆阳坝凉亭街为了增加商业贸易空间,整体都取消了房屋“吞口”设置,这种围绕着商业需要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划分,也是源于商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Q系统支护图,自左侧等效洞径值4.6处做水平直线与右侧相交于大约2.5数值(res=1的锚杆长度)。可知Ⅰ类、Ⅱ类围岩无需系统支护,可采用随机锚杆加固不稳定块体,Ⅲ类—Ⅴ类围岩采用锚喷系统支护,锚杆的长度对应图右侧数值约为2.5 m,同时根据Barton关于锚杆长度的经验公式[15]计算可得锚杆设计长度约为2.7 m。Ⅲ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2.1 m,Ⅳ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7 m,Ⅴ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3 m,锚杆间距取值都取范围值的下限值偏保守设计。

(三)民间信仰的交融

民间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它根植于人们日常生活,反映基层民众的内心希望与渴求。它是在吸收本民族原始宗教的基础上,不断摄取吸收其他宗教信仰的成分,从而积淀和演变成为一套与之相生的信仰模式。它具备着与宗教信仰不同的特点,即弥散性、实用性、地缘性[11]

前言:由于偏瘫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较为严重,存在感觉障碍等问题,在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足内翻、步幅减小、足下垂等步态异常情况,且在行走中极易出现关节扭伤等不良现象[1]。为了有效纠正患者的异常步态,提高预后,临床上常给予患者踝足矫形器(AFO)进行干预治疗,踝足矫形器主要适用于足内翻、足下垂等步行异常的患者治疗中,研究表明,在踝足矫形器应用期间同时辅以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2]。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偏瘫患者施以踝足矫形器及针灸干预,现将其总结如下。

[美]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吴晓群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151页.

关庙、福寿山庙同属于当地民间信仰的庙宇组织,具备着民间信仰的三大特点。作为当地信仰物质承载空间的关庙、福寿山庙,在长期的交流与使用中产生了信仰文化,这些信仰文化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从而扩充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当地,关庙与本土的福寿山庙在建筑方位上呈两两相望状,庙门相对,彼此在一条直线上,为此人们祭祀总是绕不开这两个地方,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去关庙和福寿山庙祭拜,祈求生活美满、生意兴隆。他们祭祀没有一个确切的祭祀对象,也没有独立的组织体系,只要是神一律都祭拜,带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些都是民间信仰中弥散性的特点所在。另外关庙、福寿山庙所产生的信仰崇拜都是源自人们趋利避害的功利,属于人们的精神支柱,符合实用性原则。人们祈求“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消灾治病、驱邪避恶、惩罚叛逆,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全能‘ 神力’”[12]的关公是为了驱邪祈福、避灾求财。祈求“灵性”普济四方的福寿山庙,是为了实现内心最朴质的愿望,在这点上关庙与福寿山庙信仰达成共识,具有很强的实用功利性。

不难看出,在共居的社会大背景下,外地移民与本土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为文化、习俗、信仰等提供了相互交融的可能。不管是外来的关庙信仰还是本土与外来相融合的福寿山庙信仰,人们膜拜它们的原因无非还是为了祈福辟邪、驱难消灾。在这样的共同心理需求、共同精神追求下,人们是不会在意这些神灵是哪个民族创造的,更不会在意身份的差异。由此可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交流中,两种民间信仰产生了交融,从而造就了关庙与福寿山庙在庆阳坝地区共享香火的格局,这种信仰的互融互生强有力地证明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五、结语

庆阳坝凉亭街建筑历史悠久,它是在盐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因盐而兴逐步发展成“业缘型”聚落组织的古村落。在长期的文化适应和商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人们自身的调整和改造,形成了集商业、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其建筑在选址、总体布局以及建筑手法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从建筑空间上来看,整体多表现为紧凑发展且亲水性明显,带有外向型特征。因商业发展与外界联系密切,使得建筑兼具多重功能,形成了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的商住二合一的建筑布局模式,贸易、衣食住行、祭祀等活动各得其所,住宅形态与功能的组织密切相连。

在川盐古道发展的背景下,川盐的运输及贩卖为庆阳坝带来了繁荣的商业贸易,并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共居”的表象,其主要表现是传统商业建筑空间中公用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共居。商帮、移民与本土居民构成了庆阳坝生活圈的主体,直接促成了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也使这种新兴的本土文化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建造背景,使得庆阳坝凉亭街商业建筑相对于文化中心充满浓郁而独特的边缘性色彩。庆阳坝的商业文化、儒家文化、民间信仰在彼此融合与选择中择优相依,在传统商业建筑空间中呈现出自我调适与整合,也体现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交融变迁的大格局。

说也奇怪,自从甲洛洛跟踪小丁后,这跟踪人的事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因为这项工作,他的腰疼彻底好了,晚上也是,只要睡着了,再也不会三番五次地醒来,再也不用三番五次地起床小便了。

参考文献

[1]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宣恩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宣恩文史资料,第11辑[M].宣恩:宣恩文史资料编辑部,2007(12):155.

[3]田长英.宣恩民间建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50.

[4]阮仪三,赵逵,丁援.湖北恩施州庆阳坝凉亭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2008:97-98.

[5]丁卫国,黄若天.土家商贸古镇庆阳坝[J].民族画报(汉文版),2015:30-33.

[6]宣恩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宣恩文史资料,第11辑[M].宣恩:宣恩文史资料编辑部,2007:161.

[7]朱世学.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3.

[8]彭林绪.土家族居住及饮食文化变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9]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3.

[10]辛薇.杭商与杭州经济竞争力 [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28.

[11]曾传辉.中国的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9-03.

[12]蔡少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3.

 
舒敏,覃莉
《民族艺林》 2018年第01期
《民族艺林》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