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层环境监测发展需求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1 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环境监测在监测内容、运行管理方式、监测任务的责任方和实施主体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环境监测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到了法律的高度,呈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县(区)级基层环境监测不仅仅涉及环境质量状况,还涉及区域环境管理决策、环境监管执法、环境应急、环境信访等众多具体环境事务。许多工作涉及地方环境监测改革中的难点、急点问题,探讨基层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层环境监测综合能力,是摆在各级政府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基础性工作。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饮食宣教、术后常规随访,从入院当天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按出院小结的要求,定期于门诊医生处随诊,随访至6个月。

2 新时期基层环境监测面临的主要任务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生态环保工作的指针。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排放状况,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基础。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加重,监测体制改革,使县(区)级环境监测机构面临承担新的更重的任务。国家级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基本解决了主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重要江河、水域环境质量监测。地级市环境监测站隶属关系和职能发生重大转变,城区、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工业区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支流的水环境质量监测,仍需要县(区)级基层监测站完成。污染源除了在线监测外,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环境信访监测也全部由县(区)级环境监测站承担。多年来,地市级环境监测站承担了市域范围内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管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等,开展工作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高级职称人员占35%以上。应用了上百台现代化检测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区域环境监测能力。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站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的环境监测中心。而县(区)环境监测站无论从人员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监测质量控制都无法与地市级监测站相比,需要尽快提升环境监测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加强队伍和人才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首要的是具备区域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管执法监测能力,这是关乎判定排污单位违法与否的技术依据,必须做到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丝毫含糊不得。

3 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及途径

3.1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代表性不够

出于客观认识或经费限制,城区及县城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应用效能。尽管监测点位经过优化,由于基数太小,同样不具代表性。有的工业集聚区大型工业企业很多、大型电厂、大型钢铁企业聚集,却只有1个监测站点。城区是人群集聚中心,监测点位分布非网状,如呈“线”状。由于监测数据代表性不足,往往出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变好,而群众感觉不到环境质量变优,这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常有的情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监测点位具有代表性、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新型城镇化发展使环境质量变化很快,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应当结合城镇发展变化情况适时对监测点位进行调整,国家和省环境监测技术主管机构应当定期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的合理性进行考核,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才能够客观、真实地放映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为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环境信息。

3.2 市区和县城自行增加监测点位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必须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入。有的城市除了国家直管的自动监测站外,根据环境治理的需要自行进行加密监测,为强化环境监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检测设备主要设在城区或县城的下风向、工业区或重污染天气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重点污染源、重污染区域,环境保护部门能够准确地进行决策。通过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达到应急效果。抓住环境治理实质性问题,避免在数字上做文章,可以扎实有效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3.3 监测数据统一纳入环境信息化平台

按照铅锌矿的充填集料应用工艺落实效果分析,将其整体的充填集料应用进行了优化设计,整个优化设计中,将-3cm尾矿砂,冶炼水淬渣作为整个集料充填中的材料应用,并且按照对应的充填集料控制需求,将整体充填工艺应用中的材料控制做出了优化,借助这种充填材料的优化控制,能够将整体矿产充填开采工艺实施好,对于保障该矿产的开采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性保障意义。结合具体的矿产充填工艺开采现状,将对应的充填集料中的材料应用膏体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应的材料性能分析如表1所示:

当前,环境信息化促使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于环境监测系统。地面监测技术与遥感监测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了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整合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地方环境监测网数据,把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等环境数据进行系统化整合,统一到环境信息化平台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的必要手段。进一步可以进行数字化分析污染变化趋势,提升环境决策信息化水平。

3.4 摆正与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关系

较大型应急环境监测、具有较大难度的区域性环境监测,地级市环境监测站应当服从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指挥。难度很大的环境监测项目,如,VOCs监测、二噁英监测、生物监测等,以及需要大型仪器的监测项目,还应该由市级监测站承担。县(区)级环境监测站没有必要都配置价格昂贵的大型检测仪器,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制定适宜的监测管理制度,合理的经费渠道,使环境监测改革满足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我国开展第三方环境监测工作较晚,监测机构的综合技术能力普遍需要提高。检测技术人员可以从具有相关技术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聘请,对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而环境监测方案的设计则需要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承担。目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普遍缺少这种具有综合技术能力的专家,这正是地方环境监测机构多年积淀的专业人才。这种扬长避短、互补型地促进发展,是培育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提高第三方监测机构技术水平必不可少的过程。

3.5 指导排污单位对环境监测的需求

环境监测改革应当适应区域环境监测发展阶段的需要,这在地级市环境监测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市环境监测站隶属关系改变,导致市域环境监测能力变化,出现空缺。县(区)级环境监测能力尚未提升起来,生态环保任务加重,导致新的需求矛盾产生。因此,市级环境监测站绝不应该是隶属关系的变化 ,在许多方面需要继续承担市级环境监测的责任。

3.6 地方环境监测体制改革适应性

当前,企业自行进行与污染源有关的环境监测任务较多。如,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施排污许可制度企业的环境监测要求等。企业全部建设环境监测站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而经常性地大量聘用第三方监测,无论是时间还是经费都很难保障。如,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管理的企业不仅需要对所有排污口进行监测,为了控制产污过程还必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分析,对产污单体设施进行考核。从而,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达到整体削减排污量,排污口达标排放的目标。基层监测机构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测应当具有指导、帮助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监测排污口的排放状况。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是解决当前企业环境监测困难,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的客观需要。

建立和发展第三方环境监测市场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市场发育初期阶段,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仍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往往会受到行政体制的干扰,而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往往又会受到市场行为的干扰。特别是污染源监测由于企业生产情况的变化,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监测数据重复性很差,甚至不具有可比性。污染物浓度低又接近标准临界值的样品,监测数据很难考核准确性。因此,对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进行质量考核和监督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立必要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实用性。

自1945年创建以来,浩亭一直是一家100%的家族企业并传承到第三代,保持着独立家族性质的企业愿景,并发展成为工业连接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其连接技术覆盖三条生命线:电力、信号和数据,在全球44个国家拥有13个生产工厂和子公司。如今的浩亭正逐步从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可全面提供数字化产品、软件、硬件和工程服务等。

3.7 精简高效设置基层环境监测机构

整合现有县(区)环境监测资源,改变一县(区)一设的格局。根据县(区)在市域分布地理位置、带动周边县(区)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工作基础。如,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需求、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繁重程度、重点污染源数量、历年来开展监测工作情况、现有监测技术力量、已有大型仪器设备、人员职称及文化程度,确定几个区域性环境监测站,直接归属市环保局管理。市、县(区)政府共同投放资金和力量,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由这几个站负责临近县(区)环境监测任务,可以集中资金和各方面投入,形成较强的环境监测能力。在技术人才方面,人员数量和能力均应满足监测任务的需要。加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应当在承担任务前完成相应的技术能力考核。可以聘请市环境监测站退休的专家担当业务指导,解决技术力量不足问题。

4 结语

环境监测改革涉及基层环境监测需求与发展,应当注重县(区)级环境监测的素质提高以及市级环境监测站的多方配合。做好国家监测网与地方监测网有机衔接与配合,进一步强化地方基层监测网络建设,使环境监测工作适应加强市和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污染和长期不合理的肥药使用,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制约着农业种植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农产品提质增效的不断推进,肥料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瑞丰生态不断开拓创新,致力于‘护土中国’事业,推动了我国土壤修护工作的深化发展。此次瑞丰生态国内首家‘碳能结晶’工艺投产,必将为土壤修护和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动力。”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秘书长张互助表示。

参考文献

〔1〕康晓风,于勇,张迪,等.新形势下环境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环境监测2015年第6期.

〔2〕夏新,米方卓,冯丹,等.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的构建.中国环境监测2016年第4期.

〔3〕齐杨,于洋,刘海江,等.中国生态监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中国环境监测2015年第6期.

〔4〕李俊伟.实施数据联网和实时发布.中国环境报.2017.09.15.

〔5〕陈文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如何保证.中国环境报.2017.09.13.

 
吴慧慧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8年第01期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