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EW-1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更新时间:2009-03-28

前 言

微生物絮凝剂,简称MBF,是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一个分支,包括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物、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和微生物细胞等多种形式,主要含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DNA等物质[1~3]。微生物产生絮凝剂的同时可降解环境中的废物,且微生物絮凝剂可被其他的微生物作为营养来源而被降解。就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来说,远优于传统的絮凝剂[4]。近十几年来,由于高度安全,高度有效性,无毒以及易生物降解等特性,人们开始研究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进行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5]。

目前,在国内外水处理市场上,MBF尚未能实现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MBF较于化学絮凝剂成本高而产量低;二是MBF对于性质不同的污水的适应性不如化学絮凝剂。因此,筛选出对应污水的高效絮凝剂产生菌,并提高其絮凝性能至为重要。本文从印染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对其絮凝性能初步测定的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力求提高菌种的絮凝能力。

一是市场势力不对等。通过乳品加工行业的整顿政策,一大批中小乳企被淘汰,乳品加工行业迅速形成寡占市场,在局部空间范围内形成垄断势力,而养殖者仍然是原子结构,组织化程度很低。中国现有两个涉及乳业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一个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涵盖了几乎所有大中型乳制品加工企业;另一个是中国奶业协会,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品消费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都包括在内。然而,这几类主体间的利益在某些时候是冲突甚至对立的,中国奶业协会很难协调多方的利益。养殖者缺乏属于自己的组织,使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培养基

分离材料:取自泰州某毛纺厂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水。

分离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Na-Cl 5g/L,琼脂 20g/L,pH 值 7.0[6]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0g/L,酵母粉1g/L,K2HPO41g/L,KH2PO41g/L,MgSO4·7H2O,尿素 0.5g/L,pH值7.5[7]

(1)碳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蔗糖、麦芽糖、果糖、淀粉、乳糖、葡萄糖作为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接种菌种并在30℃、180r/min的恒温振荡箱中培养48h后测定其絮凝率。

1.2 方法

由图3可见,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对EW-1是较好的碳源,酵母粉为最优氮源,相比于碳源对絮凝率的影响,氮源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后续的发酵中可以用相对便宜的硫酸铵、硫化铵作为氮源,絮凝活性依然较高。

移取0.5mL的污水样品置于装有50mL分离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在30℃、180r/min的振荡箱中培养48h。取0.5mL的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在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涂布,28℃恒温培养箱培养48h后,挑取湿润、黏稠、生长迅速的菌落进行多代平板划线纯化。将纯化后的单菌落接种到装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在30℃、180r/min的振荡箱中发酵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其絮凝率以选取絮凝效果较好的菌种[8]

絮凝率=(A-B)/B×100%

取发酵好的菌液0.5mL,加入到20mL的4mg/L高岭土悬混液中,再加入0.5mL的1%CaCl2溶液作为助凝剂,振荡3min使混合均匀,再静置沉淀10min后测定其上清液在550nm处的吸光度A,以不加菌液的高岭土与CaCl2的混合液吸光度B作为对照,计算絮凝率:

1.2.2 絮凝率测定方法

1.2.3 培养条件优化

“这算什么,普通模式的水战而已!下回我带你们挑战困难模式的战场:中法马江海战!我们选福建水师!”“作弊大王”王小景同学满脸得意。

(2)氮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别用尿素、牛肉膏、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硫化铵作为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接种菌种并在30℃、180r/min的恒温振荡箱中培养48h后测定其絮凝率。

根据前文AHP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因子权重,按照如下公式,进行叠加计算,形成初步的广州市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潜力图(图4):

(4)初始pH值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用最佳碳氮源的发酵培养基接入菌种,将培养基的pH值分别调至4~9,摇床转速分别设置为120r/min、140r/min、160r/min、180r/min、200r/min、220r/min,培养48h后测定其絮凝活性。

(5)发酵温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将培养条件设为以上实验得出的最优化条件,并把培养温度分别设为 15℃、20℃、25℃、30℃、35℃,培养 48h 后取样测定絮凝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从生物膜中分离出5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其絮凝率测定结果见表1。其中,3号菌株的絮凝效果明显较强,将其命名为EW-1,并对其进行后续的培养条件优化实验。图1为EW-1菌株的菌落形态与革兰氏染色结果。

由图4可见,在0~36h之内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絮凝率逐渐递增,36h之后,絮凝活性趋于平稳,48h时絮凝率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继续延长,絮凝率有些下降,原因可能是细菌此时进入内源呼吸期,分解多糖等代谢产物而降低了絮凝率。

 

表1 分离菌株的絮凝率/%Table 1 Flocculation rate of isolated strains/%

  

菌株编号絮凝率12345 16.2528.3364.1732.9840.29

  

图1 EW-1菌株的菌落形态与革兰氏染色Fig.1 Colony morphology and Gram staining of EW-1 strain

2.2 培养条件优化

采用单因子法对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温度六个培养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进行优化的结果分别见图2~7。

由图2可见,蔗糖和葡萄糖对EW-1是较好的氮源,蔗糖为最优碳源,有利于絮凝剂的产生,而淀粉和乳糖作为碳源对产生的絮凝活性较低。

  

图2 碳源对絮凝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arbon source on flocculation rate

1.2.1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3)发酵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在最佳碳氮源发酵培养基中接入菌种,30℃、180r/min的恒温振荡箱中培养,每隔12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絮凝率。

  

图3 氮源对絮凝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nitrogen source on flocculation rate

“有效”一词,最早出自于《汉书·元帝纪》中的“娄敕公卿,日望有效。”后演变至今,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今主要是对“期望产生预期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的表达。”[7]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真实的场域中,互动的有效性表现为双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三方面的规定性。

  

图4 发酵时间对絮凝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flocculation rate

由图5可见,随着pH值的升高,初始pH值为6时达到最大絮凝率,到8以后则明显下降,EW-1最适宜的初始pH值为6~7,这可能与菌种来源于印染废水的生化处理池,而印染废水水质偏酸性有关。

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为更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经济效应,政府应加快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各方面发展所需的人才,充分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鼓励各大院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域创新注入强劲的活力。为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还需着力打造各种软硬件设施,如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等,以降低集聚企业承担的知识、技术学习成本。

  

图5 初始pH值对絮凝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initial pH value on flocculation rate

摇床转速与发酵过程中的通气量密切相关,转速越快则通气量越大。由图6可见,EW-1菌株在160~2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絮凝率较高,最佳通气量为180r/min。

入组标准:1)留守学生组 留守年限>1年的留守学生进入本组;2)非留守学生组 在进入留守学生组的学生同一班级按1:1配对,随机抽取性别、年龄相同的非留守学生进入本组。

  

图6 摇床转速对絮凝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rotational speed on flocculation rate

由图7可见,在25~30℃时,随着温度升高,絮凝率大幅上升,达到35℃时,絮凝率稍有下降,说明EW-1菌株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差,其絮凝活性明显被抑制,其适应温度范围为30~35℃,最佳发酵温度为30℃。

4.2.2 资源优势。高校团委是高校的核心组织之一,各类学生、专家教授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入,通过不断的培养、交流和沟通,形成具有相对权威性的师生创业团队资源。高校团委也是对外交流和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是各项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开创者,且高校团委还拥有相当丰富的活动阵地和活动资源,无论是学校内部还是校外的一些单位、企业的创业信息资源的收集也会更具优势,对于外部信息和资源,高校团委在审核筛选之后,有效的推送、宣传学习,给予创业团队丰富的校外资源和信息,高校团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创业团队重要的信息来源支撑。

  

图7 发酵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flocculation rate

3 结论

本研究从处理印染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中分离出5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EW-1的絮凝效果最优,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对其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后得出最优培养条件为,蔗糖作最优碳源,酵母粉作最优氮源,发酵时间为48h,初始pH值为6,摇床转速为180r/min,发酵温度为30℃时絮凝率最高。

参考文献:

[1] 田连生,陈秀清.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人工选育及污水处理试验[J].工业水处理,2016,36(03):47~50.

[2] 郭亚丹,倪悦然,郑梦琴,等.铁基生物絮凝剂对石英纯化工业废水脱色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6,36(05):28~31.

[3] 董新姣,沈佳丽,沈萍.一株芽孢杆菌产生物絮凝剂去除赤潮微藻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16(05):212~215.

[4] 彭桂香,卢秋雁,孔慧清,等.生物絮凝高活性菌株筛选及发酵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02):66~72.

[5] 王金娜,杨基先,王继华,等.混合碳源制备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07):1654~1660.

[6] 于琪,雷志斌,胡勇有.复合生物絮凝剂CBF-1的絮凝作用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07):1855~1861.

[7] 朱恋,王熳,张灿,等.多糖生物絮凝剂在酸性煤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3,49(S1):327~330.

[8] 邢洁,杨基先,庞长泷,等.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及对EE2的去除效能[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1):11~14.

 
刘明源,沙赟颖,王中华,李言言
《化学与粘合》 2018年第03期
《化学与粘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