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任务、挑战和方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直接反映在高校就是要加固思想理论阵地、少说空话多务实,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课程建设。然而,当前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各种主义、多元价值、错误思潮相互叠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使大学生失去人生方向,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削弱并瓦解了思想理论教育的话语权。因此,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校师生头脑,广泛展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新时代的话语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肩负着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内容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价值信念,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一)讲好讲透,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指出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对各种复杂情况都不能松懈的根本任务,强调既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又要把“新话”说好。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提高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围绕坚持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观点,讲好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正本清源,牢牢把握思想阵地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1],“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攻击马克思主义、抹黑社会主义、吹捧资本主义,以及质疑中国改革开放。各种五花八门的思想、主义竞相发声,喧嚣着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价值理念,尤其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话语,弱化和消解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动摇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干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们的思想阵地,使大学生感到困惑,莫衷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是学科建设中一个关键问题,它关涉到党实现思想领导权、价值构筑权、精神形塑权、教育引导权及学术话语权的方方面面。从话语权角度看,决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话语权上缺席,不允许思想文化传播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阵地,不允许学科的研究领域成为西方思想的跑马场,要正本清源,牢牢把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并从根基上进行清理。这是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抵制谣言,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目前,全国7亿多人上网,网络具有开放性、快速性、散落性、任意性,个体与群体、真实与虚假、快捷与辐射、正向与负面、落后与先进等叠加,成了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之地。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各种诋毁我们事业言论,各种网络谣言与网络陷阱,使广大群众不明事理,大学生也经常被各种谣言和思想蛊惑,迷乱人心,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这是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尽快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探索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可以在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范围内展开,也不可以用渗透着“全球话语”、“普世价值”话语及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充分重视“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疏导和观念引导,为网络舆论工作给予必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话语支撑。这是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战略任务。

可见,如何适应时代主题的转换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好、讲透、讲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能,在创新的实践要求下,既不能完全脱离西方文化主导的“流行话语”,也不能完全漠视不同价值观的交锋和对话;如何在实现话语体系转换(“说新话”)中坚守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探寻新的话语转换中坚持自身的独特话语,这些始终是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今天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矛盾叠加,“挑战也十分严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与现实、传统与创新、课堂与网络、主观与客观、真理与生活、科学与大众、物质与精神、中国与西方等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上,其话语权遭到了极大挑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面对的挑战

其中,y是有功和无功功率注入矢量,x是总线电压幅度和相位角矢量,z是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g和h分别是功率注入函数和线路流量函数。公式(1)的线性化模型表示如下: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功能区,设计者亦会辅以差异化的措施为院区使用者营造贴心温馨的环境。例如,在本院第8层的爱婴区,设计者设计了多间温馨单间,这是专门为母婴同房而准备的。这样的设计既方便新生儿妈妈哺乳,也为了更好地满足妈妈和初生婴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破坏了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又是中国人在现代化问题上达成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理解。在话语权方面,有些具有代表性思想的话语被妖魔化,出现在课堂上有汉语化、经验化,也有教条化,经院化,更有庸俗化与娱乐化倾向。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4]。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实际生活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肢解化、经院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堆条条块块的知识,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到处套用,这种脱离实际造成的恶果,毛泽东深恶痛绝。除此,在课堂上,还有些人任意曲解、恶搞、娱乐化马克思主义,更为恶劣的是在课堂上直接“泛化马克思主义概念”[5],这些足以破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话语,颠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话语,直接消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妄语,冲击了话语权

三是化体系为方法,就是把理论教学中基本原理、概念体系转化为看问题的方法。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效果,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视野,直面中国文化选择与道路选择的课题,将问题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在课堂上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让学生信服,让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全面准确的历史叙述是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和发展的有效方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话语体系;结合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进行客观分析,入情入理,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从思想的意义上揭示知识体系的概念、命题,为学生提供各种视角,再现和阐释“中国经验”及其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把握了历史规律,才能在与各种思想和恶意攻击中坦然应对,在思考与研究当代许多重大现实问题时才能明晰方向,不会轻易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把握课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

(三)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诬语,颠覆了话语权

我们在三个问题上遭遇到了严峻挑战:一是怀疑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及客观规律的科学性问题。二是怀疑奠定在人类发展规律基础上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伟大的社会理想及现实中国发展道路的真理性问题。三是怀疑奠定在“现实的人”历史制高点的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魂的现实性问题,并把共产主义基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剔除,分裂了共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以西方学术话语中所谓理想祛魅的话语方式消除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热衷于在西方话语圈子里讨生活,学术研究如同孔雀开屏般惊艳,专家学者成为赶场明星。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转化为以“西马”以致西方哲学为着力点,醉心于从西方搬来一些词句、概念、逻辑,走马灯似的登上讲台,哗众取宠,博得满堂喝彩,迷惑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抽走了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挖空了话语权。

其实,中国人是有信仰情结的。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为自己寻找到精神之神——各种图腾。唐僧取经的文化典籍表达出中国人的内心渴求,折射出中国人的精神深处的渴望,发自内在的追求。各种神话能够在中国文化中有深深地痕迹,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盘古开天”等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更是中华民族骨髓中流淌着的精神血液。梦想、信仰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资源,如同地下深藏着巨大矿产,或没有被我们看到,或在现代的脚步声中掩埋,或在日常生活中遗忘。中国人是有信仰根基的,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仰的生活化、信仰的利益化、信仰的娱乐化,都加剧了大学生形成稳固的信仰的难度,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是一项涉及顶层设计、中层实施、基层落实的方方面面。从宏观角度讲,直接承接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部分。从微观角度讲,直接落实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及方法手段上,反映到具体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行及目标实现。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际出发,就目前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基层在落实党的十九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相关决定中,更加关注围绕话语权开展各种教学措施及研究方略。从增强实效性角度看,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落实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教学措施及研究方略,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四)对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漠视,丧失了话语权

数据是信息之母,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信息以多样态、多峰值、多交叉、多混合形式出现。从文化价值角度看,各种文化价值观混杂其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可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便利化趋势,大肆攻击中国国家形象,破坏文化理想信念,颠覆社会政治秩序,诋毁现代化事业,玷污民族英雄形象,实施文化西方化,推行各种错误思潮(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民社会,等等,各种西方思想文化概念大行其道),泛化市场经济理念,对大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并迷恋于五光十色的西方社会。在别有用心之人的话语主导中,形成了来自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挑战,对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课堂传播造成阻碍,形成思想屏障。从网络技术特点来看,它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决定了通过网络输出的视频、电影、文字、综艺、图片、微博、论坛等任意方式传递的观点,可以使释放出来的信息很难控制、误导大众,直接冲击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学生更是深受影响。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及时予以回应,或教师忽视回应,就会使话语权丧失。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问题还有,如理论话语不能有效转化为课堂话语或通俗易懂话语,消散了话语的影响力;教师在课堂上任意性,把时间浪费在生活琐事的叙事上,冲击了话语的控制力;讲授理论的科学化、知识化,轻视人文价值和意义,减弱了话语的张力等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不能通过课堂彰显,使“中国道路”的话语议题不能有效阐释,面对西方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言论不能有效回击,这些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在今天极为重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党赋予的使命。

运行稳定后,砂滤单元和生物活性炭单元都具备去除铁、锰、氨氮、色度的能力,故对出水水质有双重保障作用,出水稳定性很高;同时,由于该工艺的分级控制作用,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时,砂滤出水随原水波动,但其出水已大大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如表1),减轻了生物活性炭的处理负荷,生物活性炭能有效控制砂滤出水中超标的污染物,从而消除出水的波动。另外,当砂滤单元运行异常导致浊度、色度泄露时,活性炭单元能够有效截留去除,进一步保障出水水质的稳定。通过对实测水质的分析,砂滤单元对锰、氨氮和CODMn的处理能力占工艺总去除能力的50%,45%,30%。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方略

此报道用了缓和型变动语中的间接缓和语forcasters said,引用天气预报员的话预测雨水天气继续,仍然存在发洪水的风险。

(一)掌握话语权,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在课堂的理论建设

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在理论上的突出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课堂上把握这一思想精髓,清晰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透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任何理论都属于它所处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之光”与马克思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主题,那就是实事求是。它直面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发展事实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历经革命岁月、建设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不断由理论催生实践,再由实践催生理论的过程,这是思想展现的伟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力与实践创造力的充分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

作为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的陆九渊心学的思想基础,当然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虽然陆九渊自己说他的学问上承自先秦儒学的孟子学派,但世所公认的是,他的思想有大量的佛学禅宗的影子。陆九渊的思想对头朱熹甚至直接批判陆九渊的心学为禅学,认为其根本不是儒学。

二是化知识为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知识传授转化为思想传播,尤其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出来。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教学主要是由学科脉络、观念框架、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思维方式、逻辑结构及话语系统等知识体系构成,并由教材向教学转化。由于理论高于实践、高于生活,理论固有的逻辑性、抽象性、思想性是通过知识向学生传达的,这极易造成学生消化和理解的困境。面对各种流行话语的直白性、感性化,就会产生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厌烦,学生也常常抱怨学习理论内容没意思、无用。所以,如何把理论内容转化思想观念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理论框架中面向现实想问题,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敞开理论空间,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精神,通达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形成通晓思想的历史和成就的理论思维,洞见党的十九大精神。

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历史真实、直面现实和把握未来的思想力量上”[3]。话语权的客观基础是以思想争得人心的重要内核,决定了话语主动权、影响力、持久度,决定了话语领导权、制高点、决定力,决定了话语真理权、思想力、渗透度,在话语权的获得与建构上具有社会历史条件和客观实践基础,即历史的决定性、当下的矛盾性、未来的发展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历史决定性在于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实践性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是由历史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当下矛盾性在于任何话语权是由现实生活实践的矛盾性决定的,在实际生活中,事物矛盾往往表现在问题里,而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程度决定了话语权的获得和掌控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未来发展性在于面向大学生在事关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上进行有深度的研判和分析,在人类发展规律上进行有前瞻的理论阐释和科学预见时,能够发出悟透思想的决定性声音。

高校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渠道在于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主要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观念,高校教师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把握,透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课堂的理论叙事性,提升思想的认知度,增加道理的吸引性,把握话语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极为重要,可以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主义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直接感受力、现实思想力、理论自信力、理想奋斗力。

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以西方话语形式言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方学者从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出发妄议中国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6],认为“中国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并未将该国导向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导向了一种日渐等级化和残忍的资本主义形态”[7]。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客们尤为热衷把“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扣上所谓“市场社会主义”“儒家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权威资本主义”“儒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等“帽子”,制造关于“中国”的种种话语,诸如“中国不可持续论”“国强必霸论”“非洲殖民论”“价值观外交”等,歪曲中国或污化中国。二是一些敌对势力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置了一系列的伪命题,如“人民性高于党性”“党大还是法大”“普世价值还是核心价值”“革命史还是现代化史”等。三是一些人以贴近大众话语为名,提出用生活话语替代政治话语,用个体话语替代共识话语,用娱乐话语替代学术话语,用微观话语替代宏观话语等,借以消损国家意识形态,在课堂上以一种猎奇性生活情趣为内容侵蚀大学生心理。这些话语搅乱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弱化了对他们社会发展的认知,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形成了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误读和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曲解,产生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怀疑,冲击了课堂话语权。

一是化理论为实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中国发展的大量事实,通过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的大量鲜活实例,以生动的话语呈现出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8]。在课堂上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师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判断,运用大量鲜活的视频、图画、故事,讲活马克思主义,讲好马克思主义是凭借思想上的先进性、现实性获得话语权的。在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性认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学生把握党的十九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让学生明确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理论的自觉性上形成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夯实话语权,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进课堂的网络建设

中国互联网发展及其迅猛,以最快的步法使互联网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层次需求相连接。“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生活”“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养老”“互联网+社区”等正快速发展,成为了人们的生存方式,“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如,互联网衍生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新闻、自媒体等,正以快捷、灵活、简洁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成为思想舆论的重要源发域,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自21年前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到目前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9],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网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9]。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因互联网而更有魅力。

血清HDL-C水平反映了遗传和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据研究报道,50%以上人类HDL-C水平的变异由遗传因素所引起[4]。DNA甲基化是一种可遗传性的、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可修饰的表观遗传标记,而且人类基因组约70%的CpG位点存在甲基化。脂质代谢的调控基因众多,本研究的目的是识别与血清脂质水平相关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本研究通过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自然人群中的研究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老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可能与RANK基因甲基化率变异有关,RANK基因甲基化率增高可能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

后续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材料验收进场后,随意堆放,造成再后期使用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找到合适材料,同时材料锈蚀损耗严重,影响后期材料的周转使用。二是材料进场后,缺乏二次复检工作流程,由于材料长期堆积造成的质量下滑,会严重影响到后期工程质量。

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生了新变化:一是由单一知识源向多元信息源变换,由传统学校主控的知识信息向师生自主攫取移动网络信息(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舆论、娱乐等信息)转换,教育主体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个主体。二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移动网络信息流变性,教师指导的知识权威性与移动互联网的知识自主性,课堂传输价值观的一元性与移动互联网涌现价值观的多元性,课堂呈现社会生活的宏观性、普遍性与移动网络呈现生活的微观性、个体性等,出现了多个矛盾点。三是移动互联网正以便利、快捷、丰富、多样、即时等吸引了师生的注意力,师生日常生活被网络信息包围,网络余温会在课堂上弥散,攻击中国、诋毁英雄、污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也伺机而动,干扰师生思想意识,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四是移动互联网以新、奇、快等信息特点袭击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对高校传统教学场域中进行知识、思想、文化传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与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尤其教师隐形任务中还应有提高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控制能力与信息回应能力等素质,应遵循新时代传播规律,精心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找准吸引学生关注点,抓住十九大精神的影响点,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把宣传和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网络空间,教师要有设计选题能力,并根据选题类型确定表达方式,因时、因事、因势,设计针对性强的议题方案,巧妙弘扬中国价值,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思想观念。

然而,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进课堂的网络建设,夯实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应该实施三个设计:一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内容与网络信息的接洽设计。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思想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讲解中,把网络中出现的与思想内容有联系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整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或真人真事阐释出来,使思想和知识生动起来,让学生印象深刻、通俗易懂。二是新媒体智能化、课堂教学手段与移动互联网的并用设计。传统课堂单纯的语言讲解主要是历史叙事、概念阐释及原理分析等,需要听者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距性、迟入性,课程内容上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相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极易形成师生的关注点。例如,央视媒体“中央厨房”打造的《辉煌中国》,以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的工程实例,成为大众的关注点,并在网络中传播,影响力极大。高校教师需要运用理论剖析中国现代化,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与成绩,讲清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进行课程建设,把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多媒体教学作为上课的重要手段进行开发和运用,配合大数据、短视频、“个性化推存”等技术联通课程,提升学生对理论的感知能力和对思想的领悟能力。三是思想理论对话、课堂教学管理与微博微信网络的平台设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中心词,设计思想理论对话,融进课堂教学管理。在课堂管理上,教师要建立微博与微信平台,把单纯的课上学习沟通延展到课下,建立一个专门以课程师生群体为主的微信群,采取学生答疑、学生作业、学生交流的信息通路,使学生与教师的联系依赖这个通路,教师再运用这个通路不断推送正向信息,在正向信息中融入新思想、新观念、新实践、新变革、新战略等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设计精美视频,设计经典阅读,设计真人故事,讲好“新时代”。发现网络谣言和网络舆情时,及时向学生发表个人看法,进行有效引导,牢牢把握话语的主导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重视个体倾向性意见,把脉思想动向。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学得的理论,又可以及时引导,在亲密的联系中,不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效,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的误导,夯实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三)主导话语权,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通进教师的思想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核,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如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把握这一思想精髓,突破以“资本发展论”“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范式,论述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给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即要有够硬的理论素养、高超的文化修养、极强的信息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面对极为复杂的社会情况,尤其是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人人具有话语参与、话语表达、话语制造的信息网络空间。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情况、新态势进行有效调整,在强调话语权建设中,对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规划,才能胜任新时代的新要求,完成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导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1)提升理论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0]提升理论创新能力,就是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时能够驾驭,实现中国学术的原创性研究,自觉创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历史性描述和开放性解读,有能力迎接西方思潮挑战,激活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捍卫马克思主义地位。在进行不同层面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时要进行分层设计、各有侧重、分级管理、取长补短。设计安排名家访学制,学术会议制,开放式交流体系。支撑老教师学习现代技术和高层次学术交流,对中青年教师支撑专业理论学习,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撑。

(2)具备文化叙事能力。文化叙事是指在国家、社会、民族发展层面,讲述一个民族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文化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1]如何在课堂上讲活这个意义,关键在于教师能够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进行中国革命叙事、中国建设叙事、中国改革叙事、中国梦叙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方位、世界视野、民族发展的新叙事。教师要具备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叙事能力,不仅关注个体生活经验而且关注国家、社会、文化历史叙事,在社会、个体与文化的互动中,个体经验得以重建、表达和激活,以人类的名义关照个体经验,形成命运共同体。1949年初,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重建了中国历史的叙事,系统阐述了中国“从哪里来、现处何地、往哪里去”。讲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叙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目标化规划,加强理论和文化素养,把个人管理目标、职业目标、发展目标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提高职业本领,真正完成工作任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具体目标规划,即理论水平的目标、文化素养的目标、学术能力的目标、教学质量的目标、网络素质的目标、职称提升的目标。这些目标一定要统筹,既在顶层设计的体制机制中实现,又要在个人勤奋努力中达成。

(3)形成信息整合能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理论素质是基石,文化素质是底气,信息素质是本领,这些形成了教师的“软实力”,同时要突出理论课教师的“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硬要求”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本质规定的,就是把国家意识形态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传导给学生,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素养、价值追求和政治意识。显然,这是理论课教师的“硬要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硬要求、思想文化建设的硬要求、大众生活实践的硬要求。这些硬要求既是理论课教师的硬功夫,也是理论课教师的底线,在教师素质规划中要格外重视。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师要把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任务、新目标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意义框架中,以人类文明史的概念、范畴作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支撑点”,具备最高的概括性和最普遍的解释力,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当然,上述规划是一种奠定在理想设计基础上的,在实际运行中要有顶层设计支撑、中层设计实施与基层设计落实才能实现,这些需要从总体上由学校在体制机制上给予保障。只有教师能力提高了,才能形成课堂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主导力,让学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Agilent-DD2 500型核磁共振仪(Agilent公司);Mariner API-TOP型质谱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Q-TOF ULTIMA GLOBAL GAA076 LC高分辨ESI-MS(美国Waters公司);Nicolet NEXUS 47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POLAX-L型旋光仪(美国ATAGO公司);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用硅胶H(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HCB-1300 V洁净工作台(海尔公司);YXQ-LS-75SII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宁波江南仪器厂);SPX-500型恒温培养箱(上海博讯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1-28(1).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3]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法论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2):5-1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98.

[5]梅荣政.坚守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念[J].红旗文稿,2016(6):10-13.

[6]Yasheng Huang.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60.

[7]MartinHart-Landsberg,Paul Burkett. China and Socialism: Market Reforms andClass Struggle[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5:26.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9]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2).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李艳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8年第02期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