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DSR直接拉伸试验的沥青高温粘聚性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1 前 言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的水损害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潮湿多雨地区。水损害既受降雨量、交通量、交通组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混合料空隙率、空隙连通状态、集料的酸碱性、表面纹理、棱角性以及沥青层厚度、沥青粘度、四组分比例等材料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破坏界面分析,水损害是由沥青—集料间粘结力(adhesion)和沥青自身粘聚力(cohesion)的降低共同导致的混合料性能的衰变,剥落集料的表面沥青裹覆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沥青混合料中的粘结力破坏与粘聚力破坏 Fig.1 Cohesion and adhesion loss in asphalt concrete

目前对沥青粘聚力的评价主要有测力延度法、表面能法、拉伸法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法等。测力延度法是在对沥青进行延度试验的同时,记录施加在试样上的拉力,绘制延度—拉力关系曲线,使用拉伸强度、拉伸柔度、屈服应变能、粘韧性面积等参数表征沥青的粘聚性;任玉娜采用5℃测力延度法研究了SBS、PE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的粘聚力[1]。表面能法是通过测试沥青的接触角或表面张力,计算自由能并分析其内聚力;韩森、黄文通、Guangji Xu等采用此法研究了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的内聚力[2-4]。拉伸试验是Wisconsin-Madison 大学与Paarphysica USA联合开发的沥青粘聚力测试方法,测试时将沥青粘附在两个圆形的集料中间,下面集料固定,对上面的集料施加向上的拉力,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力,绘制力—时间关系曲线,计算曲面面积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得到沥青的粘聚性因子;Francesco Canestrari等人利用此法分析了四种基质沥青、两种改性沥青的粘聚力以及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认为此方法适合在干燥状态下评价沥青的粘聚力[5]。原子力显微镜法则是推算被测样品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沥青的胶体力,利用这一原理Rafiqul A. Tarefder等人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SB、SBS改性沥青的粘聚力[6]。张祥等针对温度、拉伸速率和沥青粘聚性的研究发现,温度较低时,沥青与集料间的破坏以粘结性破坏为主,而温度较高时则以粘聚性破坏为主[7]。DSR因其操作简便、试验精度高已广泛应用于沥青车辙因子、相位角、蠕变—恢复等性能的测试[8-9],但采用DSR进行沥青粘聚性测试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借鉴拉伸试验方法,选用DSR测试60℃时SBS改性沥青、TPS高粘沥青、橡胶沥青、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粘聚性以及短期老化对沥青粘聚性的影响。

焦虑的时候,除了买买买,还有扫扫扫。干家务活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一个清零焦虑的好办法,听着音频拖地,拖到哪个房间把手机拎到哪个房间。抹桌子有点问题,因为不停地要涮抹布,而手又是湿的,就干脆把手机放到客厅中间,声音开最大,在某些房间也还是听不清,听不清就听不清,有个响声陪着,证明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行。

总之,寒地水稻的品种的特性以及粒穗受力角度和水稻穗头的含水率等因素都直接关系到收割机脱粒损失的大小以及脱粒带柄率与损伤率的高低,影响收割机性能的正常发挥。该研究可为及时确定最佳的收割时间和为设计新的脱粒滚筒奠定了基础。

2 试验方法与材料

2.1 粘聚力测试方法说明

采用DSR轴向拉伸测试沥青粘聚力的原理如图2所示。试验时,将一个直径25mm的平板试验模具安装在具有温控作用的底座上,其上放置沥青试样,另一直径25mm的试验模具安装在控制轴承上,调节上下模具间距为1000μm,刮去模具周围多余沥青,升温至60℃并稳定后,以1μm/s的速率向上拉伸1000μm,绘制拉伸应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

图2 粘聚性测试原理图 Fig.2 Principle of cohesion test

2.2 粘聚性评价指标

图3 粘聚力测试应力-位移关系图 Fig.3 σ-ε curve of cohesion test

以纵坐标为拉伸应力、横坐标为相对位移绘制σ-ε曲线,如图3所示。图中σmax是粘聚力最大值即沥青的拉伸强度;ε0是粘聚力达到最大值时的相对位移,称之为失效位移;定义在粘聚力达到最大值后,位移增加10%对应的应力为残余应力值σr;(σmax-σr)/σmax定义为强度损失率S,用于判断沥青粘聚力的损伤情况,计算S的公式如式(1)所示;假设沥青材料在小范围轴向拉伸过程中动能不变,拉力对沥青所做外力功W可表示为式(2),其中A0为试验盘与沥青接触面积,A0=490mm2

(1)

(2)

典型的描述粘聚力—位移的曲线有双线性、指数、梯形等。本文对图3中的σ-ε曲线进行分段指数拟合,其中σ<σmax时进行Mnmolecular拟合,σ>σmax时进行Expdec1拟合,方程如式(3)所示。

(3)

2.3 改性沥青制备

表2中对σmaxε0的分析结果表明,老化前TPS高粘沥青拉伸强度最大,60℃拉伸应力最大值达8597Pa;其次为SBS改性沥青,其中791改性沥青>4303改性沥青>1301改性沥青,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拉伸强度与SBS改性沥青相当;橡胶沥青的拉伸强度远小于其它类型改性沥青,甚至不足TPS高粘沥青的1/5。失效位移ε0表征了各种沥青材料在达到最大应力值时承受的变形,其中791改性沥青、1301改性沥青、TPS改性沥青的失效位移分别为160μm、120μm、100μm,对应改性沥青的应变为1.6%、1.2%和1%,而4303改性沥青、CR/SBS复合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在应变不足1%时即产生失效位移。在达到材料的拉伸强度后,强度损失率S可用来判断材料粘聚力的衰减程度,其中橡胶沥青短时间内的强度衰减最为严重,其次是TPS高粘沥青、791和4303改性沥青、而1301改性沥青、CR/SBS复合改性沥青短时间的强度衰减最小。

表1 不同沥青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Table 1 Basic technique indexes of asphalts

AsphaltOriginalasphaltRTFOTasphalt25℃Penetration/0 1mmSoftpoint/℃5℃ductility/cm135viscosity/pa·s25℃Penetration/%5℃ductility/cmAsphaltbitumen83 546 045(10℃)0 266 09(10℃)791modifiedasphalt63 582 037 51 268 523 01301modifiedasphalt61 579 040 51 467 028 04303modifiedasphalt62 0>90℃39 01 566 021 0TPShighviscosityasphalt53 587 028 52 868 014CR/SBSmodifiedasphalt54 076 529 02 772 523 0CRasphalt48 564 012 52 65909 0

3 改性沥青粘聚性测试结果分析

3.1 老化前改性沥青粘聚性分析

图4 不同改性沥青的σ-ε关系曲线 Fig.4 σ-ε curves of different asphalts

分析图8可以看出,老化后各种改性沥青的拉力功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橡胶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拉力功最小,60℃拉伸1000μm的拉力功分别仅为0.153×10-3J和0.315×10-3J;三种SBS改性沥青中,1301改性沥青拉力功则达1.846×10-3J,而791改性沥青仅0.539×10-3J。在经历了短期老化后,1301改性沥青的拉力功比老化前增长8%左右,4303拉力功也在老化后有微小的增长,而791、TPS、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拉力功在老化后分别降低了69%、58%、59%,橡胶沥青老化后拉力功也降低了约30%,可见老化使得改性沥青中的聚合物链段发生断裂、缩合或者进一步的溶胀,溶胀和缩合的结果使其发生变形需要更多的外力做功,而链段的断裂则使其更容易发生高温变形。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改性沥青的粘聚性,采用SK90号基质沥青制备不同类型SBS改性沥青(岳化791、独山子1301、燕山4303)、TPS高粘沥青、橡胶粉/SBS(岳化791)复合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其中SBS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为:基质沥青加热至180℃,添加4.5%SBS改性剂、1%增溶剂以及1‰稳定剂,使用Fluck剪切乳化机以4500r/min的速率剪切40min,再160℃静置发育2h;TPS高粘沥青制备工艺为:基质沥青加热至180℃,添加12%TPS改性剂,快速搅拌10min,再以4500r/min的剪切速率剪切30min;橡胶沥青制备工艺为:基质沥青加热至190℃,添加20%橡胶粉、1%增溶剂,高速搅拌60min;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为:基质沥青加热至180℃,添加4%SBS改性剂、12%橡胶粉,高速剪切40min,160℃发育2h。本文对老化前、后的改性沥青分别进行粘聚性分析,老化采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T)。沥青老化前、后技术指标见表1。

表2 不同改性沥青的粘聚性参数 Table 2 Cohesion indexes of different asphalts

79113014303TPSCR/SBSCRσmax/Pa703762846461859765961572ε0/μm160120801006060σr/Pa694362116381846464751248S/%0 01340 01160 01240 01550 00320 2061W/10-3J1 7191 7011 3461 9991 4520 233σ<σmaxA174836437684188456519-xc-1 3231 05-3 487 578 06-k0 0230 0370 0450 0440 112-R10 99730 99860 99990 99670 9999-σ≥σmaxσf10186732328138435A211095750378221117477091959t400238360415394295R20 99790 99720 99560 99710 99920 9582

根据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是物体物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当拉伸应力达到峰值时,沥青材料处于高位能量失稳状态,随着拉伸的继续,应力值发生跌落,此过程是能量转化的典型突变。在沥青材料的拉伸过程中,拉力功不断增加,当位移从0拉伸1000μm时,TPS高粘沥青所需拉力功达1.999×10-3J,791和1301改性沥青分别需要1.719×10-3J和1.701×10-3J,4303改性沥青、CR/SBS复合改性沥青则需要1.346×10-3J和1.452×10-3J,而橡胶沥青拉伸至1000μm只需做功0.233×10-3J,远小于其它类型改性沥青。

对照图4和图5,可以看出,尽管改性沥青老化后σ-ε曲线走势与老化前基本相似,但在老化后各种沥青的粘聚性差异更加明显。现对不同沥青最大拉伸应力σmax、失效位移ε0、残余应力σr、拉力功W以及拟合方程特征参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改性沥青拉伸应力达到峰值以后,应力随着位移的增加呈指数趋势下降,如式(3)所示,方程中σf表示粘聚力σ的最小值,A2为曲线下降速率,t则与xσ的影响程度相关,t值越大,xσ的影响越显著。分析以上几种改性沥青的失效位移ε0与σ-ε曲线特征系数发现,除橡胶沥青外,其余五种改性沥青的粘聚力最小值σf相差不大,TPS高粘沥青和791改性沥青的A2值远大于其余改性沥青,从t值来看这两种改性沥青的拉伸应力对位移的变化最敏感,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两种沥青具有较高的粘聚力峰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791和TPS改性剂在沥青中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在达到σmax之后的拉伸过程中变形较快;1301改性沥青A2仅为7503、σf为867,可见其在达到σmax后,拉伸应力值下降较缓慢,应力对位移的变化不敏感,残留应力值也最大,说明1301改性沥青的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协调能力。橡胶沥青σ-ε拟合方程中,σf仅35pa、A2值远小于其余改性沥青,t值也最小,说明橡胶粉的添加对沥青粘聚性的改善效果有限。

对比表2和表3可以看出,老化后改性沥青粘聚性各指标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选用老化前、老化后拉伸强度σmax、失效位移ε0、外力功W、Mnmolecular方程参数A1、Expdec1方程参数A2分析老化对不同改性沥青粘聚性的影响,如图6~图10所示。

3.2 老化对改性沥青粘聚性的影响

对比图6中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最大拉伸应力的变化,发现除1301改性沥青外,其余改性沥青均呈现老化后最大拉伸应力减小的趋势,其中以TPS和791减小的幅度最大,不足老化前的50%。这一方面是由于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发生胶质向沥青质、芳香分向胶质的迁移,导致改性沥青中可承受拉伸变形的有效成分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改性剂中聚丁二烯链段的断裂,使改性沥青的拉伸强度减小。而1301改性沥青在老化后最大拉伸应力反而升高,说明1301改性剂在老化过程中继续发育因而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图5 老化后不同改性沥青的σ-ε关系曲线 Fig.5 σ-ε curves of different asphalts after RTFOT

除橡胶沥青外,其余改性沥青在达到σmax前σ-ε曲线均符合函数σ=A1[1-e-k(x-xc)](相关系数R>0.99),其中,系数A1代表曲线的增长速率,xc代表曲线对σ=A1(1-e-kx)在x轴的偏移量,k则表示x的变化对y的影响程度。分析表2中的数据发现,TPS高粘沥青在拉伸过程中粘聚力增长最为迅速,粘聚力对位移的变化也较敏感;791改性沥青与TPS高粘沥青类似,在到达ε0前,拉伸应力增长迅速,但拉伸位移的变化对拉伸应力的影响较小;CR/SBS改性沥青A1值与SBS改性沥青相似,但k值是其余改性沥青的3倍以上,可见橡胶粉的加入使得沥青拉伸应力对位移的敏感性增加。

媒体融合时代,传媒行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新兴媒体利用互联网渠道能够实现信息“零时差”的高速传播,因而在时效性上更占优势。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媒介,普通民众可以将身边新闻以视频、文字等形式上传到互联网,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千里之外的其他受众可以立即知晓新闻内容。而传统电视记者则需要在得到新闻消息后携带拍摄设备赶到现场,经过信息采集、新闻摄制、编辑、新闻录制和层层审查后,新闻内容才得以呈现于受众眼前,明显滞后于受众需求。

表3 老化后改性沥青的粘聚性特征参数 Table 3 Cohesion indexes of different asphalts after RTFOT

79113014303TPSCR/SBSCRσmax/Pa33487305554635503742757ε0/μm180240100100120120σr/Pa32597246553534273502688S/%0 02660 00810 00200 03460 06410 0911W/10-3J0 5391 8461 3450 8400 3150 153σ<σmaxA137507790600334034232711xc-29 23-2 300 010 07-0 17-0 05k0 010 010 020 060 020 07R10 95750 99600 99910 98740 99720 9905σ≥σmaxσf60-165332-67917 47-33A2154702952271405556174681133t14021541354892361R20 97310 94450 99490 99710 98800 9961

图6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σmax变化 Fig.6 σmax of different asphalts before and after RTFOT

图7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失效位移ε0的变化 Fig.7 ε0 of different asphalts before and after RTFOT

图8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拉力功W的变化 Fig.8 W of different asphalts before and after RTFOT

图9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参数A1的变化 Fig.9 A1 of different asphalts before and after RTFOT

图10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参数A2变化 Fig.10 A2 of different asphalts before and after RTFOT

对RTFOT老化后的改性沥青进行直接拉伸试验,绘制σ-ε曲线,如图5所示。

图7中对老化前、后失效位移ε0的分析结果表明,除791、1301外,其余改性沥青老化后的拉伸失效位移差异较小,其中4303、TPS为100μm,CR/SBS、CR沥青为120μm,而1301改性沥青失效位移则达到了240μm。与老化前相比,除TPS高粘沥青失效位移保持不变外,其余各沥青失效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老化降低了拉伸强度,但使沥青在高温时的拉伸变形能力增加,沥青混合料发生粘聚性破坏前能承受更多变形。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老化前的SBS改性沥青、TPS高粘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橡胶沥青进行60℃直接拉伸试验,绘制σ-ε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改性沥青σ-ε关系曲线形状相似,即在开始拉伸后不久便迅速达到应力峰值,之后随变形的增加,拉伸应力以指数形式衰减。但不同改性沥青拉伸应力最大值σmax、失效位移ε0、残余应力σr、强度损失率S、拉力功W以及拟合方程参数值存在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

由图9可知,老化后改性沥青Mnmolecular方程参数A1由低到高分别为橡胶沥青、TPS高粘沥青、791、橡胶粉/SBS复合、4303以及1301改性沥青,其中1301改性沥青A1值为7790,分别为791、4303、TPS、橡胶粉/SBS、橡胶沥青的2.1倍、1.3倍、3.2倍、1.8倍和11倍。在经历老化过程后,只有1301改性沥青A1出现增长,其余改性沥青的A1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TPS高粘沥青、791改性沥青的降幅最大,分别降低了50%和62%。

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在一级电动机前的断面Ⅱ—Ⅱ位置处的有效通风断面较小,相对而言风速较大,其动压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断面Ⅱ—Ⅱ处测量动压较大,能够有效降低因读数和仪器精度而产生的相对误差,因此,断面Ⅱ—Ⅱ为最佳动压法测试断面,断面Ⅱ—Ⅱ机壳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静压孔和全压孔,在风机外部分别通过环型钢管连接在一起,采用多点测试的方法得到测点所在截面的平均全压和平均静压,两者求差得到平均动压[9-10],从风机外壁的全压管和静压管各引出一条胶皮管,连接到倾斜压差计的两端,测量断面Ⅱ—Ⅱ处的平均动压。动压法测量主要通风机风量如图2所示。

由图10可知,改性沥青老化后指数方程Expdec1参数A2即拉伸应力随位移的降低速率差距进一步增大,其中以1301改性沥青A2值最大,分别是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791改性沥青、4303改性沥青、TPS高粘沥青和橡胶沥青的1.7倍、1.9倍、4.1倍、5.3倍和26.1倍。老化后791、1301以及改性沥青的A2值出现增长,其余改性沥青A2值降低,说明老化后沥青达到σmax后,随着拉伸变形的增加1301、791、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拉伸应力迅速降低,而其余几种改性沥青的降低速率与老化前相比变小。

金樱子根采于广西南宁市,经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田华咏教授鉴定为金樱子Rosalaevifgata Michx. 的根,标本(JYG20151124)现保存于湖南吉首大学。

4 结 论

1.对791、1301、4303三种SBS改性沥青、TPS高粘沥青、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在老化前的粘聚性分析结果表明,TPS高粘沥青、791改性沥青的σmax、W等粘聚性指标最优,但其在达到拉伸应力最大值后,应力对拉伸位移比较敏感;4303、1301、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粘聚性各项指标相近;橡胶沥青的粘聚性最差。

2.老化后沥青的粘聚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TPS高粘沥青、791、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粘聚性各项性能指标均大幅下降;而1301改性沥青在老化后粘聚性优于老化前;老化过程对4303改性沥青及橡胶沥青粘聚性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在评价沥青粘聚性时应综合分析其老化前、后的性能。

在盾构到达下穿铁路段前,设置100m试验掘进段,通过试验段的盾构掘进调整各项技术参数,对地面变形、深层土体位移等数据进行详细的监测和分析总结,总结最佳盾构施工技术参数,为盾构穿越高速铁路桥提供数据依据[1]。

参考文献

[1] 任玉娜.聚合物改性沥青粘聚性与粘附性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玉贞,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 2011.6.

[2] 韩森,刘亚敏,徐鸥明.材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 2010, 30(3): 6~9.

[3] 黄文通. 北美岩沥青及其混合料特性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肖宁,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

[4] Guangji Xu, Hao Wang. Study of Cohesion and Adhesion Properties of Asphalt Concrete wit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6, 112: 161~169.

[5] Francesco Canestrari,Fabrizio Cardone, Andrea Graziani. Adhesive and Cohesive Properties of Asphalt-aggregate Systems Subjectedto Moisture Damage[J]. Road Materials and Pavement Design, 2010, 10(6): 11~32.

[6] Rafiqul A.Tarefder,Arif M. Zaman.Nanoscale Evaluation of Moisture Damage in Polymermodified Asphalts[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0, 22(7): 714~725.

[7] 张祥,徐鸣遥,王珏.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J]. 中外公路, 2013, 23(6): 255~259.

[8] 邢明亮,李祖仲,何瑞.高粘沥青胶浆动态剪切流变特性[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4(4): 556~559.

[9] 祝斯月,陈拴发,秦先涛.基于灰关联熵分析法的高粘改性沥青关键指标[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2(6): 863~867.

马晓燕,陈华鑫,邢明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