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16-07-0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特征是骨的质和量下降、骨的微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是一类骨骼代谢异常的系统性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好发时间为绝经以后的10年左右,多为50~70岁的中老年妇女,也被称I型骨质疏松症。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2013年的报告显示:全球每3s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者的4倍[1-4]。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危害大,已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而骨折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损伤,常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及就诊原因。因此,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及早期干预高骨折风险患者显得尤其重要。骨组织的含量通常用骨密度评估,但骨密度检测不适合短期随访监测,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则是一种便捷、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骨代谢生化指标独立于年龄、骨密度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素,通过反映全身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变化而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5]。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各项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意义,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预测从而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0例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51例为OP伴椎体骨折患者(椎体骨折组),平均年龄为(69.51±6.89)岁;另59例为OP无椎体骨折患者(无椎体骨折组),平均年龄为(68.20±7.72)岁。所选对象均系自然绝经,无心、脑、肾、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代谢性疾病,无骨髓瘤、骨肿瘤等恶性疾病,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骨折。

2 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对比,DXA测定的骨密度值降低程度≥2.5个标准差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T值≤-2.5 SD);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6]

2.2 骨密度检测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ASY-00409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腰椎、髋部骨密度,取平均值。

比如:假如中国向美国进口猪肉少了转而向巴西阿根廷进口更多的肉类,这单对航运来讲反而是有利的。虽然目前各大航运公司都在密切观察事态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很难说会对航运公司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只是在新的关税政策下一些物流公司可能会产生的更多的工作。

BALP作为细胞外酶在成骨细胞中被合成并分泌入血,是与成骨细胞的细胞膜紧密连接的一种四聚体。BALP水解体内的磷酸酯产生磷酸,为骨细胞合成过程中的钙盐形成提供原料,在另一方面,能分解钙盐形成的抑制剂-焦磷酸盐,更加有利于骨的形成。所以,BALP 水平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是骨形成的特异及敏感性标志物[13]。本研究也发现,骨折组BALP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呈正相关性,说明骨折组成骨细胞活动增强。BALP是骨形成早期的特异性标记物,骨折后在骨重建早期依赖于BALP的表达,一旦出现BALP升高提示存在微骨折的发生,因此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

两组PINP、BGP、BALP、β-CTX、25(OH)ViD代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BALP、β-CTX呈正相关性(P<0.05),与BGP呈负相关性(P<0.05),与PINP、25(OH)ViD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4。

3 统计学分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是由雌性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类常见病,主要发病人群为绝经后妇女,在雌激素缺乏的前提下,受调节的骨代谢平衡被打破,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合成,致使骨量逐步丢失、骨密度随之下降,最后导致骨折风险相应的增加。骨折作为OP患者最严重且危害巨大的并发症,摧残患者的身心健康,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骨密度作为全球公认的OP诊断金标准,因其局限性较大而在单独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应用不尽如人意,骨代谢生化指标相比于BMD具有灵敏度高、易于检测等特点,作为骨形成率和骨吸收率的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反应骨重塑活性,骨重塑活性增高,骨折风险往往随之增加。有研究表明骨代谢指标能预测POP患者未来2~5年的骨折风险[7]。本项研究中,笔者也发现POP患者伴椎体骨折和POP无椎体骨折组之间腰椎、髋部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本身并无显著相关性。同时,李新萍等[8-9]研究发现,在椎体或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在预测骨折风险的准确性方面与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新鲜骨折患者,入院后抽取次日清晨空腹血送检。

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腰椎、髋部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 骨密度比较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BMI(kg/m2)椎体骨折组(n=51)69 51±6 89157 07±5 7155 30±9 0122 33±2 88无椎体骨折组(n=59)68 20±7 72156 47±5 4255 08±8 3622 42±2 65t值0 9300 5170 122-0 159P值0 3540 6060 9030 874

2 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

组别腰椎骨密度(T值)髋部骨密度(T值)椎体骨折组-3 85±1 16-2 89±0 99(n=51)无椎体骨折组-4 02±0 90-2 83±0 79(n=59)t值0 772-0 269P值0 4420 788

3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比较

两组PINP、BGP、BALP、β-CTX、25(OH)Vi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H、Ca2+、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YU Hao, WANG Qiang, ZHA Si-luo, RAO Wen-sheng, ZHANG Wei, QIU Ming, SHAN Cheng-xiang

4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分析

其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还面临这来自外资的竞争。我国大部分的汽车金融公司具有外资背景,而国外的汽车金融发展时间较长,业务较为成熟,这对我国的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激励我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迎头赶上。

3 两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比较

组别PINP(ng/mL)BGP(ng/mL)BALP(μg/mL)β⁃CTX(ng/mL)25(OH)VitD(ng/mL)PTH(pg/mL)Ca2+(ng/mL)P(ng/mL)椎体骨折组62 43±26 2817 94±6 715 52±1 910 550±0 3018 07±7 5553 18±23 762 30±0 121 15±0 14(n=51)无椎体骨折组35 81±20 5613 99±5 423 19±1 860 270±0 1822 46±7 6950 20±19 442 33±0 111 20±0 15(n=59)t值5 8943 3966 3355 983-2 8820 712-1 205-1 688P值0 0000 0010 0000 0000 0050 4780 2310 095

4 骨代谢指标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统计变量PINPBGPBALPβ⁃CTX25(OH)ViDB值0 045-0 2230 4823 952-0 033P值0 0720 0160 0260 0410 368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骨骼蛋白质成分中比例最高的为I型胶原。成骨细胞分泌的I型前胶原含N端和C端前肽(PINP和PICP),随后被细胞外液的内切肽酶作用下裂解入血,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产生一个PINP分子。在胶原生成过程中,PINP与I型胶原分子等比例释放入血,故可准确地反映胶原的合成及成骨细胞的活性[10]。在骨吸收过程中,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作为I型胶原的片段由组织蛋白酶K作用下裂解释放入血。β-CTX是CTX的同分异构体,与CTX成一定比例,在血清中的含量反映骨吸收的活跃程度。Johansson等[11]总结报道了PINP和CTX与骨折风险相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PINP和CTX,骨折的风险就增加20%。Dai等[12]也报道了PINP和CTX与髋部骨折风险显著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6.63(95%CI:2.02~21.18) 和4.92(95%CI:1.67~14.51)。总之,PINP、β-CTX作为非常有代表性的骨转化指标,被IOF和IFC共同推荐为相应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参照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OP伴椎体骨折患者与POP无椎体骨折患者的血清PINP、β-CTX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相关性分析显示POP骨折与血清β-CTX具有正相关性,与PINP无相关性。POP患者由于雌激素缺乏,骨代谢以骨吸收升高为主,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特点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简化代表库通过选择经酶切处理后的一些片段,完成对基因组的简化处理.当前不同个体保留的酶切片段存在差异,然而将全部个体保留的片段结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对基因组的覆盖,在此基础上完成测序,同时对分子标记进行开发.目前,主要有简化代表库测序(reduced-representation libraries,RRLs)和简化多态序列复杂度测序(complexity reduction of polymorphic sequences,CRoPS).

2.3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PINP、β-CTX、BGP及25-(OH)VitD,试剂盒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PTH、BALP,试剂盒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应用比色法检测血清Ca2+、P,试剂盒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美国罗氏公司生产的Cobas 701生化分析仪。

骨钙素( BGP)是在发育成熟的成骨细胞上合成分泌的钙结合肽,是人体骨组织中特异的非胶原蛋白成分。大部分BGP沉积在骨组织间质细胞外和牙质中,与羟磷灰石特异性结合,使骨盐沉积形成羟磷灰石结晶,进而增加骨盐含量,提高骨强度,因此BGP特异性表示成骨活性。少部分BGP入血,其血清BGP 和骨组织BGP 呈一定比例,当成骨细胞功能增强时,血清BGP 升高; 反之下降,引发骨质疏松症。血清BGP 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进入老年后BGP 逐渐下降[14]。本研究也发现,骨折组与对照组血清BGP存在统计学差异,骨折组BGP均值大于对照组,但是相关性分析中血清BGP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表明BGP在评价骨折风险时受其他骨代谢指标影响较大。

1.2.4 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而言,容易遭受事物、环境等影响,以至于情绪不稳定。对此,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情绪变化观察,当患者忠实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适当通过点头、鼓励性眼神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出正在耐心倾听,从而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笨重视,从而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调节的方式,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消极情绪,若存在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深呼吸的形式来控制情绪。

钙、磷作为人体基本元素,参与到骨转化的每个环节,为骨组织形成提供支持,人体中99%以上的钙、86%左右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形成骨盐。维生素D是胆固醇衍生物的一种,有调节血钙、 血磷的作用,与骨代谢密切相关。在肠道吸收入血后与VitD结合蛋白结合进入血液循环先到肝脏,在25羟化酶作用而形成更具活性的25(OH)VitD,一部分25(OH)VitD再被血液循环运送至肾脏由1-a 羟化酶羟化,转化为具有最强生物学活性的1,25(OH)2VitD。虽然,1,25(OH)2VitD 的活性更高,但其半衰期很短,在血中含量相对较低,因此通常通过25(OH)VitD测定水平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人体内VitD的真实水平。PTH能增加血Ca浓度而减少血P浓度,是人体内重要的钙磷调节激素。本研究中发现,POP伴椎体骨折患者与POP无椎体骨折患者的血清Ca、P、PT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清25(OH)VitD存在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却显示POP椎体骨折与血清25(OH)VitD并无相关性。

本项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单中心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的分析偏倚;再者由于临床资料的局限,所纳入的分析指标有限,尚不能充分探讨骨代谢指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拟设计一项前瞻对照研究,以期提高循证等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骨代谢标志物在预测POP骨折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骨密度作为骨质量和骨强度的体现,在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存在不足。在临床工作中,高表达的骨代谢指标β-CTX、BALP和相对低表达的BGP提示骨折风险的增加,早期发现绝经后骨代谢异常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kesson K,Marsh D,Mitchell PJ,et al.Capture the fracture: a best practice framework and global campaign to break the fragility fracture cycle[J].Osteoporos Int,2013,24(8):2135-2152.

[2] Si L,Winzenberg TM,Palmer AJ.A systematic review of modelsused in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es of preventing osteoporotic fractures[J].Osteoporos Int,2014,25(1):51-60.

[3] Yoo JH,Moon SH,Ha YC,et al.Osteoporotic fracture:2015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J].J Bone Metab,2015,22(4):175-181.

[4] Fraser LA,Ioannidis G,Adachi JD,et al.Fragility fractures andthe osteoporosis care gap in women:the Canadian multicentre osteoporosis study[J].Osteoporos Int,2011,22(3):789-796.

[5] Vasikaran S,Eastell R,Bruyere O,et al.Markers of boneturnov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fracture risk and monitoring ofosteoporosis treatment:a need for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standards[J].Osteoporos Int,2011,22(2):391-420.

[6] Tanner SB.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n clinical practice:new guidelines and concerns[J].Curr Opin Rheumatol,2011,23(4):385-388

[7] Garnero P.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fracture risk[J].Osteoporos Int,2000,11(6):55-65.

[8] 李新萍,刘晓艳,范斌,等.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早期变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5,8(4):305-311.

[9] 李新萍,李晓玉,刘晓艳,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早期变化[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2):1516-1524.

[10] Krege JH,Lane NE,Harris JM,et al.PINP as a biological response marker during teriparatide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J].Osteoporos Int,2014,25(9):2159-2171.

[11] Johansson H,Oden A,Kanis JA,et al.A meta-analysis of reference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for prediction of fracture[J].Calcif Tissue Int,2014,94(5):560-567.

[12] Dai Z,Wang R,Ang LW,et al.Bone turnover biomarkers and risk of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in an Asian population[J].Bone,2016,(83):171-177.

[13] 肖恩,孟萍.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3):212-216.

[14] KalaiSelvi VS,Prabhu K,Ramesh M,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erum osteocalcin with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 menopausal women[J].J Clin Diagn Res,2013,7(5):814-816.

谢作棒,沈皆亮,郝杰,胡侦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
《创伤外科杂志》2018年第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