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第一人称视角在《黑王子》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6-07-05

艾丽斯·默多克作为二战后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哲理小说家,其作品受到了中国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默多克的小说观、哲学观、宗教观以及女性主义思想上,从叙事人称的角度研究默多克作品的并不多。本文以默多克的著名小说 《黑王子》为文本,详细阐述叙事手法中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并分析默多克偏爱用第一人称视角表达其作品主题的原因。

一、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点

叙述视角又被称为叙述聚集,是作家所选择的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某一个特定角度。如果由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意义。在小说艺术中,视角选择是否得当,会极大地影响叙事艺术的成功与否。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叙述视角有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为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具有缩短人物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获得亲切感的优势。但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小说中,读者只能从叙述者“我”的角度来了解所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读者只能得知“我”的所看、所听和所感,却无法了解小说中其他人物对同一事件的感受。这一视角最显著的优点就是能进入叙述者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我”激烈复杂的思想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第一人称视角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其角度是有限的和单向的:因为叙述者“我”对“我”周围的许多事实往往是不可能都亲眼看到而得知的,对没有亲眼见到的事件,“我”只能凭借猜度和臆测。这种单一的视角导致叙述者无法真正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和整个事件的真相,因此“我”的叙述也具有不可靠性。

二、默多克对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偏爱

作为二战后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艾丽斯·默多克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把叙事艺术与专业水准的哲学思考结合起来的人” [1]。在她的众多小说中,有七部采用了第一人称男性叙述手法。这七部作品,从她处女作《在网下》到她晚期的作品《哲学家的学生》,横跨了默多克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构成了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读者不禁会猜测:为什么默多克不像她同时代的女作家,如多丽丝·莱辛和玛格丽特· 德拉布尔一样去表达女性经历?为什么她偏好这种第一人称男性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与她想在小说中表达的主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对于默多克的这种选择,英国女作家拜厄特这样评论,“当默多克特别关注幻觉,一知半解和自我欺骗等思想时,她喜欢采用这种(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形式”[2]。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使读者仅能看到叙述者视野之内的事物和其他人物的外在言行。但这些事物和言行的真实性并不可信,这主要还是因为叙述者的视角有限,造成其思想、语言和行动上的限制,最终导致叙事的不可靠性。

那天李老黑跟我谈话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内容非常重要,通过他的话,也让我终于明白,我实际是钻进了李老黑预先设的套子。我把那天李老黑的谈话内容简要记录如下,请各位读者自己判断:

正是因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具有单向性及不可靠性,默多克偏爱利用这一特点来表现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我欺瞒和偏见等局限性。这一写作手法在小说《黑王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小说《黑王子》简介

《黑王子》曾获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传记文学奖,是默多克众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中,主人公布莱德利从第一人称男性叙述者的视角描述了自己(一个作家)的生活,而他最成功的作品就是《黑王子》。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写作创新手法是有意识的叙述,而叙述本身变成了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一个 “故事”正在被讲述,正如剧院里的观众必须意识到发生在舞台上的一切并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的再现。

故事一开始,五十八岁的布莱德利刚刚从政府职员的位子上退休,准备隐居起来创作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当他准备离开伦敦时,他的朋友阿诺尔德因与妻子争吵向他求助。在调解阿诺尔德夫妇的家庭矛盾中,布莱德利却与阿诺尔德的妻子雷切尔陷入感情纠葛,随后又爱上了阿诺尔德年仅20岁的女儿朱莉安。在这期间,他唯一的妹妹普利西拉因婚姻失败向他求助,布莱德利却因沉浸与朱莉安的爱情而无暇关注她,间接导致了最后普利西拉绝望自杀。故事结尾,因阿诺尔德被雷切尔不慎失手打死,布莱德利应雷切尔请求去帮忙处理善后,无意中在凶器上留下指纹,导致自己锒铛入狱,冤死牢中。在患病去世前,他最终完成了小说《黑王子》。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因为众多偶然事件而蒙冤入狱的,并断言《黑王子》这部小说是自己留给世人的最大贡献。

尽管哥们儿朝洛蒙百般向媳妇解释,灯泡的突然爆裂是电线老化,造成电流短路的原因,但媳妇还是收了笑容,又换上那种愁眉苦脸表情。

李太嶂膂力过人,身体强健,虽说不如张万邦粗壮,力量上却不逊色,双肩被锁后并不慌张,双手上移,反拿对手上臂。他没练过龙爪手、虎爪功、鹰爪功,这样做显然伤害不了对手。此招巧妙之处在于,双方一味较量臂力,指爪上的力道大为减弱。不仅如此,李太嶂力贯双臂后,筋腱肌肉鼓胀起来,肩膀变圆增厚,这样一来,虽说秦铁崖已拿住他双肩,却无法伤其筋骨。这种技巧,跟张万邦防守秦铁崖的方法异曲同工。

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猜测,克里斯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究竟谁的话更可信?由于故事中缺乏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而布莱德利的叙述又不完全可靠,这样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激起了读者好奇心,调动了他们的文本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努力从人物的表层语言推断出隐含其中的深层蕴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和人物个性。

(二)第一人称视角在《黑王子》中的巧妙应用

《黑王子》中第一人称男性视角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还体现在布莱德利对自己文学创作和生活的认识上。作为一个年近六十的业余作家,布莱德利在文坛籍籍无名,半辈子只写了两部小说和一本文论。而他对此的解释却是“可以下达给任何艺术家的最有效、最神圣的命令就是等待。艺术有它自己的殉道者,至少包括那些保持沉默的人。不揣冒昧地说,有些艺术圣人宁愿默默地等候一生,也不愿用那些不完全正确、不很美丽,即不真实的东西去玷污哪怕是一页纸的纯洁”。[6]115在布莱德利自己笔下,这种等待是成为一个伟大文学家所必须经历的。而事实上,等待和焦虑并没有带来他所期待的创作灵感,反而导致他年过花甲仍一事无成。他越是想离群索居,灵感就越是枯竭。反而是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才最终促使他写成了《黑王子》这部小说。从布莱德利的自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他害怕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试图把生活秩序化,将自己与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隔离开来。他恐惧外面的世界,“我发现要离开我那小小的安乐窝是多么不情愿,这么难舍难分就像是我被什么吓坏了似的”。[6]23 布莱德利对自己的朋友,也是尽量避免交往过深,他表示,“我想与像马洛(弗朗西斯)这样的人一刀两断。作为真正的人,应该建立自己的领地,划清界限,并要说不。我不想作个不明不白混进他人生活中的附属品。对每个人都怀有含混不清的同情会阻碍对真实的理解”。[6]86 布莱德利不仅对自己的朋友冷漠,当他的亲妹妹因为婚姻失败向他哭诉求助时,他的本能反应也是“我大吃一惊,立即为我自己担心起来。我丝毫不想卷入普利西拉的麻烦事,甚至连应有的不安都不想有所表示”。[6]97布莱德利害怕现实世界中的偶然性, 然而,他在逃避偶然事件的同时,也远离了种种偶然事件构成的生活本身。因为“偶然性是现实性包含的一个重要特征,尊重现实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尊重生活中的偶然性——对偶然性的难以接受,其实是对外界变化把握不定的一种恐惧。正是这种恐惧才驱使人有时会不顾一切地将所有问题理论化、形式化、固定化,期待以此解决生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8]

(3)在改革目标上,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组织健全、功能完善、服务高效、布局合理、经营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融资难以得到明显改善,金融服务覆盖率、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测评结果在全省实现增比进位。区域金融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健康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

为了表现主人公的自我欺骗和偏见,默多克利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单向性和不可靠性,让布莱德利向读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整个叙述过程和对事件的理解都是基于布莱德利的意识中心。换句话说,这部小说不是建立在事件或事实之上,而是建立在布莱德利对所发生事件的理解之上。小说的焦点从外部事件转移到这些事件对主人公认知所产生的影响上,而这一认识过程中,事件本身被过滤了一遍。读者所读到的每条信息都被布莱德利的思想和情感筛选或者说是改变了。小说所记述的是布莱德利对所发生事件的想法,而非事件本身。通过布莱德利的印象,读者“看见”了其他事件,通过布莱德利的描述,读者“认识”了其他人——轻率肤浅的畅销小说家阿诺尔德;表面风光,内心却丧失自我的阿诺尔德妻子雷切尔;软弱无能婚姻失败的布莱德利妹妹普利西拉;自信独立、风韵犹存的布莱德利前妻克里斯蒂……。但是,这些人物真像布莱德利所描写的一样吗?布莱德利的叙述真实可靠吗?实际上,叙述者内心的不安定、强烈的偏见、自我欺瞒、模糊的记忆、知识的欠缺、无法了解事情全貌的视角等因素都会产生叙事不可靠效应[5]。在本书中,布莱德利的印象是不可信的。作为一个叙述者,布莱德利本人也认识到这一点,

英国文学评论家科汉注意到,“叙述自己的经历是男性的一种最自欺欺人的努力,他把形式强加于偶合无序的经历。叙述本身要求他能为自己的故事找到一个因果关系和结构原则,然而,他的故事本身却表明他不可能主宰任何事情。在他讲述的故事中,他想要安排好情节,但是其他的人出现并且破坏了他的因果关系,反而使他本人的唯我主义暴露无疑。作为主人公,他从来没有想到,故事中的其他人其实是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甚至与他相对立的” [4]

“人们究竟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描绘人类?又该如何描绘自己?在着手这样的工作时,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带着一种虚假而忸怩的谦卑神情,装出一副轻信的率真样子——例如‘我是个清教徒’之类。呸!难道这种表白还能是真的吗?其实即便‘我个子高’这么一句话,也需要放在某个情境中去理解……阿诺尔德的形象是偏见的产物,而关于普利西拉的描述又是何等肤浅。情感遮蔽了视野,使我们无法看到个例……当我写到阿诺尔德的时候,我的笔因愤恨、热爱、同情和恐惧而颤抖,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用词语构筑一道壁垒,把自己藏在这掩体后面,与他隔开。我们以绘声绘色的描述为自己辩护,以泛泛而谈的归纳征服世界……想到我的妹妹,我就觉得可怜,烦恼,内疚,厌恶,而正是出于这一系列情感,我才根据我当时的感觉写了她,因而也诋毁和贬低她。我亲爱的朋友和伙伴啊,我怎样才能改正这些错误呢?”[6]82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服用钙尔奇D片,每日1片,每日服用2次;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每次服用2粒,每日服用1次。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注,每支50U,第1周每天肌注1次,每次1支;第二周隔日肌注1次,每次1支;第三周隔2日肌注1次,每次1支;第四、五周7天肌注1次,每次1支。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汤补肾壮骨汤治疗,处方:熟地黄、黄芪各30g,淫羊藿、淮山药、川芎各15g,巴戟天10g。对于肝肾亏虚证患者加五味子、女贞子和旱莲草;对于脾肾阳虚证者加制附子和桂枝,对于腰痛者加桑寄生、川断;对于瘀血者加红花、延胡索。每日1剂,煎汁200ml后分成早晚两次饭后温服。两组患者均给药治疗5周。

此外,当经历各种偶然事件时,布莱德利经常无意识地反映了他认知的有限性。众所周知,第一人称叙述者不能通过他自己的眼睛看到他周围发生的每件事,对他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他不可避免地使用假设和推理去构建事情的经过。在小说中,当阿诺尔德找到女儿朱利安并告诉她事情真相后,震惊不已的朱利安趁布莱德利熟睡时离开了他。布莱德利醒后,找不到他的情人朱利安,于是就作了如下推测“……所发生的一切非常简单。我现在全明白了。趁我睡着的时候,阿诺尔德肯定回来过,要么花言巧语哄骗,要么胁迫朱利安上了他的车。也许,他叫朱莉安坐在车里跟他谈一谈,一进去他马上就把车开走了。朱莉安一定想从车里推门跳下。但是,她同我有约在先,答应不再这样做了。此外,毫无疑问,朱莉安想说服她父亲,这时他们肯定在某个地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也许阿诺尔德已经把朱莉安锁在一个房间里,不准她出门。但她很快就会逃跑并回到我身边的。我知道朱莉安不可能就那样轻率地离我而去,连一句话也不留下”。[6]347

《黑王子》中充满了种种偶然事件,布莱德利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企图将形式强加于由偶然因素构成的生活,而他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主人公的失败反映了默多克想要在书中表达的主题:世界是由众多偶然因素构成的,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人类不应将形式强加于偶合无序的生活。

在《黑王子》中,小说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主人公,采取布莱德利的视角意味着其他人物视角的丧失。读者看到人物们的行为和言语,但只是通过布莱德利的眼睛。他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带着自己主观判断,为读者作了解读。从上面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布莱德利的描述不可避免受到对克里斯蒂的仇恨的影响。通过布莱德利的视角所观察到的世界和周围人物是不完整的,单方面的,甚至与事实本身大相径庭。对此,何伟文教授认为,“默多克让这些人叙述自己的故事,只不过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用自己的话来揭示,他们的唯我主义及其破坏性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7]

默多克善于刻画,虽已进入壮年,但仍对自我存在幻想,对他人不能很好理解的中产阶级男性知识分子形象。文学家约翰逊评论说,默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是没有子女的男性,他们能言善辩,天赋颇高,喜欢与文字打交道,把语言当成权力工具”[3]。《黑王子》中的男主角布莱德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早年离异,没有孩子,喜欢文学创作却一直作品寥寥。尽管在政府税务部门任职多年,却始终认为本职工作影响了自己成为一名严肃文学作家。他一直迫切希望离开伦敦,离开周围熟悉的一切,找个无人打扰的地方完成他的伟大作品,可一系列偶发事件打破了他的设想,把他卷入了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真实世界。实际上,布莱德利自视清高,以为自己能洞察一切,而第一人称的自述却充分暴露了他认知的有限性,从而深化了作品主题。

虽然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局限性,布莱德利在描述其他人时还是不可避免地犯了错误。拿他前妻克里斯蒂来说,在其他人眼中,她自信,有魅力,虽然青春不再,却仍能吸引男人们的眼光。阿诺尔德对她十分着迷,最后甚至想要为她与自己妻子离婚。但对布莱德利来说,情况恰恰相反,“我把她看成带给我死亡的人。有些女人就是这样的。有一种力量似乎能够使天下的一切昭然若揭。到那时有那么一天,你就会发现你正遭到灭顶之灾……是她把我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她是个寻衅闹事的吵架高手……我憎恶她。她天生就是个破坏者、掠夺者……她是一个坏事的人,一个闹事的人,她常常暗中搞破坏,或是诋毁他人的名誉,而这一切都仅仅出于本能”。[6]24-92

标点符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话用不同的标点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标点有特色的句子,我们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写话。

在上面的文字中,布莱德利对阿诺尔德当晚发现他和朱利安后的事情做出了推测。他想象阿诺尔德强迫朱利安离开的情景,他的自述充满了“肯定”“一定”“或许”“毫无疑问”和“不可能”之类的词语。这些都是布莱德利的想象,他只能推测种种可能性,却无法证实朱利安的真实想法。事实上,他无法得知那晚他熟睡之后发生的事。在这里,默多克安排读者通过布莱德利的语言和行为去感受他的经历和心情,同时又暗中通过种种声音,一再留下他在精神和行为层面自相矛盾的蛛丝马迹,从而暗中凸显他有限的认知力。

通过第一人称的自述,默多克让布莱德利在叙述自己的故事时,暴露了他的困惑、荒谬和有限的认知。而读者也可以感到,小说中布莱德利的自述带有明显的编造感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布莱德利独特的个性和他有限的认知力——叙述者自己描述的和读者所读到的不相符之处在读者心中产生了讽喻的效果。

此外,由于第一人称视角的单向性和不可靠性等特点,很多时候读者无法了解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这反而唤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问号,客观上制造了空白和悬念。这种叙述手法还表现出其他人物的不透明性,由此显示他人的不可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作品主题。

最终,布莱德利讲述自己独特经历的叙述方式创造了《黑王子》这部作品。第一人称视角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及由此导致的前后矛盾之处反映了作品主题——现实世界是由众多偶然事件组成的,人类无法预测也无法理解,任何想要给这个偶然世界加上一种形式的努力必将失败。至此,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有限性和不可靠性与作品主题完美融合在一起。

三、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一的第一人称视角客观上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默多克却巧妙利用这一特点,让男主人公在喋喋不休的自述中充分暴露了自己的高傲自大和有限的认知能力。这种独特的写作技巧极大地增加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第一人称视角的单向性和不可靠性也在读者心中制造了悬念和迷惑,给他们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

简而言之,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出来的事件是局部的,有限的,同时也是不可靠的。但是这种有限的第一人称视角强调了作品主题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并为我们研究有限的人类领悟力提供了契机。

[ ]

[1] 阮炜,徐文博,曹亚军. 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234.

[2] Byatt,A. S. Degrees of Freedom [M]. London: Vintage,1994:268.

[3] Johnson, Deborah.Iris Murdoch. 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 Limited,1987:5.

[4] Cohan,Steven. From Subtext to Dreamtext: The Brutal Egoism of Iris Murdochs Male Narrators. Men and Women [M]. Ed. Janet Todd. NewYork: Holmes Meier,1981:233.

[5] 慧琴.虚构事实——小说《大海啊,大海》的不可靠叙事策略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 2011(3):82.

[6] Murdoch, Iris. The Black Prince[M].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1973.

[7] 何伟文.论默多克小说《网下》中的第一人称男性视角——[J].外国语, 2004(6):72.

[8] 范岭梅,尹铁超.艾丽斯·默多克的偶然性娓语[J].外国文学研究,2009(6):85.

张昱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