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戏曲改革看当下校园戏曲教育的得失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戏曲改革现状

近些年西方文化的过度冲击,中国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本土的部分传统文化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人对美好生活的心理需求以及与时俱进的审美观,导致部分传统文化走向了消亡或即将消亡的境地,其中“戏曲”艺术最为严峻。从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即可看出这一现象。自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大部分戏曲剧种都被列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这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给我们发出了另一条“即亡”的信号。也就是说,当某种文化或者事物成为一种保护对象时,那么它距离消亡的时间就已经不远了,甚至有些已经名存实亡。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戏曲剧种中可以发现,昔日名声大噪、红遍全国的五大戏曲剧种的京剧、评剧、黄梅戏、越剧、豫剧也难逃被“遗产”的命运。

新华网昆明10月4日电(记者李怀岩王研)10月4日上午8时许,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10时45分,初步统计,有19人被埋。

纵观专业戏曲院校或开设有戏曲专业的院系,虽然经常出现在课堂上的戏曲种类有一二十个,但是只有少数的戏曲种类能够得到系统的了解和学习。目前中国有戏曲专业的学校近六十多所,民间剧团近七千个,声腔剧种有三百多个,剧目有五万多出,但能被普通大众熟知的戏曲剧目却是少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戏曲难以为继,使得戏曲界及相关人士惋惜不已。

二、对校园戏曲改革现实原因分析

(一)戏曲传承保护百家说

戏曲院校的老师以及民间戏曲的表演者纷纷发文感慨,分别从各方面分析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发现有关此类的文章很多。他们分别从戏曲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风俗习性、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阐释,并结合目前产生的问题,希望能找出戏曲在过去兴盛的理由,以及现在衰落的原因,也希望能以一己之拙见,探寻戏曲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是文章却大多千篇一律,真正能够将其观点付诸行动的人却屈指可数,而有能力动手改革创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人认为在当代对戏曲有利的大文化背景下,戏曲从业者包括剧作家、编导、戏曲演员等,必须“居安思危”,在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上下功夫,才能有所作为,肩负振兴戏曲的重任。[1]其次,戏曲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部分。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有学者担心其中的创新会违背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会丧失艺术本来的面目等问题,因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因此,有学者从传统戏曲在古代的传承中入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现代文化背景、开放心态、创新思维等策略,试图拓宽戏曲演出市场,促进艺术与网络的有机融合”[2],并尝试从理论上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戏曲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研究。该学者认为“现阶段戏曲不兴旺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要重视对传统戏曲的发扬光大,以受众为基础,注重听众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传统经典艺术与现代优秀艺术的有机融合。”[3]与此同时,也有分析者认为“成功申遗的戏剧受惠于国家优惠政策与经费大力支持,在艺术创作、文字记录、教育科研、舆论宣传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是有一定的忧患之感。”[4]作为非遗项目的具体戏曲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演出空间萎缩、受众分化流失、民间艺人高龄化、创作遭遇瓶颈、缺乏社会关注等问题”[5],已经成为戏曲界乃至其他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相关的文章很多,在此不一一概述。总体来说,造成这一局面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

(二)传统戏曲演出程式化的独特性

长期以来戏曲在演出发展中形成的程式规范、虚实相生的表演特点,及其独特构成且难以更改的固定模式,是国人甚至世界认识它的一个标志和符号。观众对部分传统剧目的故事情节、经典唱段,乃至各个阶段扮演其中角色的代表人物都非常熟悉。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戏班或者剧院为了吸引观众,都会选择观众熟悉的剧目进行公演,也会为了戏迷的需求而安排名角进行演唱,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下,一些传统的戏曲剧目被一遍又一遍的演绎。这样日复一日“老戏老演”的状态就使得部分代表性剧目变成了经典,“老演老戏”也就成了传统。后人若想去突破先辈们留下的传统,舆论的压力和结果的好坏都是他们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三)传统戏曲演出形式的丰富性

传统戏曲经过长时间的改编,不管是剧本、服装、道具还是唱腔、化妆、演技都比较固定化,致使改革很难下手。如剧本的文学性已经是经过诸多文人的创作,才流传积淀到当下。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学是厚重的。戏曲的“高台教化”作用让过去目不识丁的百姓大众认识了历史,从中获得了伦理教化,同时又实现了艺术的欣赏以及娱乐的功效;而演员演技的精湛又将中国传统的礼俗文化进一步完整地展现在舞台上。有人说有着三千多年“礼仪文化”的中国,现如今已经缺失礼仪,很难恢复古代的盛况。因此,若想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点滴,只能从戏曲舞台上窥探一二。也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创新者在再度创作时也不想将仅存的礼仪文化之地和道德劝化之本进行改变。

(四)戏曲改革失败的前车之鉴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对校园戏曲教育的得失问题有着有价值的参考。在大量的演出之余,他们频频地走进校园,通过讲座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地接触与互动,将演员带进校园,在校园中培养专业演员以及昆曲爱好者。在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下,昆曲在近些年得到了较为系统的传播和发展。白先勇先后于2009 年 12 月和2010 年 4 月在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分别设立了“昆曲传承计划”,作为选修课,选修的学生远远超过限选的人数。对于通过戏曲改革在培养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方面以及在院校培养专业的戏曲演员来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都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6.积极开发和优化个性化学习端口。现代的网络技术已经突破了过去个性化学习的概念局限,具备了全新的、更加灵活的内容和形式。目前,网络软件技术的便捷性使这种个性化学习得以实施,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这种“个性化”不仅包括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时间和主题,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还包括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以学生为出发点,安排和组织学习资源,从学生本人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出发,强调了学习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学习方式。

(五)戏曲改革缺少必要的认识

现如今,改革后的戏曲剧目如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步步惊心》《孔乙己》《江南好人》等,每部作品都因为其新意而被观众广泛讨论。其中越剧《江南好人》的争议就比较多,他是曹路生和郭小男根据布莱希特的话剧名作《四川好人》改编而成的,剧中情节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忠实于原著为主。它打破了越剧以往以才子佳人、歌颂美好爱情为主旨的传统命题和固有的程式,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内容。他的题材是民国的故事,服装道具分别是西装、旗袍、皮鞋、皮夹克等,跳的是现代舞、爵士舞,与过去戏曲方枘圆凿的风格截然不同。有人评价说这出越剧变成了“穿越剧”,演出结束后虽引起很大的反响,但褒贬不一。关于它的文章有几百篇,都是在讨论这种“新越剧”的形式是否符合当下人的“口味”,多数是予以肯定的,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有人在评价这种新概念的越剧时指出,在冲击观众心里的审美定式时,在改革方面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在“新概念的酒瓶中多勾兑一些陈酿,可能会更受新老越剧观众的欢迎。”[6]而不能一味地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远离其本来的艺术规律。还有人认为这部戏在不可能使用传统的舞台形式来进行内容的表述时,其中的“去越剧化”因素,使人有种越剧意味淡薄的感觉。表演当中的拼贴杂凑现象使得演员的表演也难以清晰且准确地表达出剧中主人公的微妙情感以及神态变化。[7]

事实上,戏曲改革一直以来从未断过,只是不同时段影响不同而已。清末民初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东进,潮流一时风起,戏曲家结合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试图在新时期书写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剧目,以吸引观众。现代剧作家更是积极吸取前人改革的经验,尽量贴近现代生活,以近乎现代人的审美去改变。因为戏曲改革归根到底是为群众服务,曲高和寡便会失去群众基础。对于传统剧目而言,过去传承下来的戏曲大多较为经典。它们在形成之初以及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一直在广纳其他艺术的特点,将其融合,化为己有。在过去思想极其传统的年代可能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和争议,但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奉为圭臬。

戏曲的改革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总体来看,不是不能改、不能变,而是尚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当下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与认识不足导致戏曲改革无从下手,就算下手大多也文不对题。同时因为传统戏曲的结构、唱腔、曲调等太过经典,令现代人很难入手,不知如何更好地去改进。对传统戏曲过于太尊重,因而不敢逾越。而过去戏曲改革的失败,又给剧作家、表演者和观众一定的打击和心里阴影,所以现在戏曲改革极需谨慎。并不是普通人或者戏迷说改就改,想改就改。必须对戏曲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当下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对观众的心理有一定的把握方可慎重动笔。再者,人们对新事物的改进与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说如何将传统音乐、现代审美、当下生活恰如其分地结合到戏曲改革的内容当中,是考验戏曲改革的重要指标,也是当下国人审美标准的重要内容。

三、戏曲改革对校园戏曲教育的影响

(一)戏曲改革对校园戏曲教育传承的影响

国内针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不算太多,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取得不错的成果。如秦弓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2004)曾先后发表了三篇论文,(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上/下,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论述了该时期的儿童文学的翻译,指出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直接促进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产生。赵国春(2010)认为特定的时代的造就了不同的翻译,而儿童文学翻译也为社会进步或文学发展做出了一些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针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批判性文章,如2006年张岩与石红梅的文章中指出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有这较大的文学审美性缺失。

不论是物质的改良,还是非物质的改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固守的革新理念。那么何为戏曲之“精华”?何为戏曲之“糟粕”?如何去界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国初期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其中,就戏曲改革提出了著名的“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政策,以此全面整顿戏曲界。条例一出全国就掀起了“沸沸扬扬”的戏改工作。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规范下,艺术要体现爱国精神,戏剧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一时风起云涌。一切与迷信思想、传统观念及有违道德伦常等内容的剧本都必须“改禁”。这一整顿持续了很多年。由于新创戏曲的内容相对于传统剧本在内容上被压缩,使得故事情节变得简短,程式性锐减,布景的真实和表演的充实都比过去以虚为主的传统戏曲大不相同,让要求严格的戏曲表演变得简单。再加上为配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事背景,新出剧本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丰茂起来。出现了很多像“大跃进”时冒进的戏曲产物。据《中国戏曲现代史》一书记载,仅仅是1956年、1957年两年时间,全国范围内整改过的旧剧目就达到了五万多出,这距离1951年颁布的《戏改指示》仅过去五、六年的时间。不难看出,在剧目的整改成效方面,确实是高效的。但在审核过程中很多好的、优秀的传统剧目陷入被打上了“封建”的烙印而遭到禁演的悲惨境遇,被禁演而失业的艺人多达三千人。老舍曾说过:“解放以前我写东西,最注意写的好不好。而现在我最注意写得对不对”,这句话不禁让我们反思,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我们弄清楚戏曲的精华和糟粕了吗?

现代戏曲改革对校园戏曲教育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戏曲审美来说,另一方面是对专业戏曲院校或者是有开设戏曲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以白先勇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为例。白先勇作为一位知名的作家,其作品无论在纸质媒体还是在舞台表演,以及影视作品中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海峡两岸知名度很高。他说“民间文化艺术、通俗文化虽然很重要,但是上层文化的精华绝不可以忽视,昆曲是中华经典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将文学的精华、音乐的旋律、舞蹈的优美、戏剧的艺术、美术的造型综合于舞台智商上,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经典文化的典型代表。”[8]所以积极投身到昆曲的发展与推广当中。比起其20世纪80年代对昆曲《游园惊梦》的排演,让他名声大噪的是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的首演之后就拉开帷幕,并一发不可收拾 。

传统戏曲模式不变,东西千篇一律,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广大群众乃至戏曲学习者不爱听、不想学,再加上戏曲学习又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等因素,为戏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戏曲传承也成了很大的问题。所谓看一朝之艺术,知一朝之文化。戏曲是一个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种,不应该到我辈就体现不出当下中国的文化来,为了避免后世子孙在归纳中国戏曲文化特点时断档于我辈,结合目前的情况,深入思考戏曲改革的可能性迫在眉睫。

(二)“戏曲进校园”活动对校园戏曲教育的影响

“戏曲进校园”活动对校园戏曲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中第十九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9]2017 年 7 月底,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自2017年开始,要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大中小学以及部属高校要尽可能地实现全部学生能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目标。从2018 年开始实施戏曲进校园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教育活动,努力做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年能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既定目标。到2020 年,优秀戏曲进校园活动要实现普及化、机制化和常态化,基本上达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的全覆盖。”[10]上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意见中不难发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将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戏曲在广大青年及少年群体中培养了大批的群众基础。走进校园的戏曲当中,除了经典的剧目之外,新创的剧目也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这对培养新一代的群体接受与喜爱新创的戏曲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时代基础,这个基础在于年轻一代的人对传统的戏曲不够了解,第一次映入眼帘的戏曲就是新时期新创的作品,或者是改革之后的戏曲作品,对他们而言,没有与传统戏曲的比较,可能会更容易接受新创戏曲的概念,会少一些审美上的不适与挣扎。

四、探寻戏曲改革在校园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多元共治理念引领高校校园戏剧发展

要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戏剧繁荣发展,提升戏曲进校园的戏剧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具体而言,一方面,树立多元共治理念,加强高校戏剧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引导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队伍、学生组织等共同参与,将校园戏剧社团、学生组织、社会组织、优秀校友、政府部门、优秀校园戏剧典型人物等纳入高校校园戏剧供给的主体系统,建构多元主体之间综合协调机制,确保各主体间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高校校园戏剧发展,努力构建美育育人的校园戏剧多元供给主体方式。另外要努力提升多种方式共同参与积极性,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师等供给主体要提升自身的艺术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将戏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积极推动建立校园戏剧组织,促进校园戏剧创作的发展,努力造就出“歌唱主旋律”的优秀校园戏剧艺术作品,培养一批优秀的校园戏剧学生演员,推进校园戏剧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社会组织等供给主体的社会资源,诚邀戏剧名角和优秀演员、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办讲座培育新人,积极开展高雅戏剧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校园戏剧演出等活动,引入一批专业水平高、时代特点鲜明的戏剧剧目,提升高校校园戏剧层次,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校园戏剧多元供给主体同时应牢固把握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交锋中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多让学生满意的校园戏剧,让学生在校园戏剧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总而言之,多元供给主体要形成具备通俗易懂的、能够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贴近的、并富有哲理的真实戏剧艺术创作和表演风格以及教育教学指导风格,广泛吸收学生参与校园戏剧艺术创作或表演等活动。

(1) 当轴压比、剪跨比一定时,延性变化率不受轴压比与剪跨比不同的影响,随着纵筋配筋率的提高,空心墩的承载力提高,延性能力却降低。

(二)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大学生戏曲社团,扩大学生观众面

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文学社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戏曲社团的一个成功典范。该社于 2003年9月成立,该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自主实施管理和独自举办各种类型校园戏曲活动的校级学生社团组织,无论校内校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光前应种书中粟,裕后宜耕心上田。”光裕戏曲社以弘扬戏曲艺术,丰富校园活动为己任。每周有固定活动,此外,社团还组织社员走出校园观看优秀戏曲演出,同省内外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进行广泛的艺术交流。同时,与各高校学生戏曲社团开展密切合作,通过互联网建立论坛与网站,开展戏曲艺术交流探讨、发布演出信息和活动通知、总结开展各项活动的经验教训以及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等。经过社团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在国家级、省市以及校园戏曲比赛中多次获奖。曾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多家国家级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 “戏韵流觞”和“曲韵韶华”等戏曲栏目,就是该社团举办的戏曲专场演出,同时也受到一些专业的戏曲艺术团体、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迷朋友和兄弟高校戏曲社团的高度赞扬。几年来,通过全体社团成员的不懈努力坚持,戏迷朋友也越来越多。通过对传统优秀戏曲的学习和感知,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戏曲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社会道德就蕴含在优秀的曲目之中,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芭蕾舞可以不闻不问,但是对于传统优秀的中国戏曲,必须要懂得如何去观看和欣赏。没有观众戏曲就无从谈起。高校学生是中国戏曲传承与发扬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或者说,对未来中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未来的观众。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安徽省各大高等院校应以此为样板。校团委可以牵头组织成立学生戏曲社团组织,充分利用地方的有效资源,以安徽省地方戏剧为起点,开设戏曲公共选修课,从地方戏曲专业培训机构或演出机构聘请具有丰富教学和演出经验的专业教师和演员来校讲课和指导排练,为学生做示范动作,用自身的经验教训引导教育学生。要长期坚持排练和演出大学生喜闻乐见且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理解的戏曲作品(如短小精悍的折子戏)。将大学生戏曲社团和排练演出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和各高校之间开展校际交流的品牌窗口,大力开展艺术交流和戏曲表演等活动,着力打造戏曲文化氛围。坚信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对安徽省地方戏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以促进校园戏曲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 ]

[1] 吴方. 戏曲改革与观念改革[J]. 戏剧艺术,1985(1):60-63.

[2] 王磊.廿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3] 贾志刚. 中国近代戏曲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4] 叶凡. 浅谈当代中国戏曲的改革与创新[J]. 大众文艺,2013(20):171-171.

[5] 刘棠. 浅谈淮剧《金龙与蜉蝣》[J]. 戏剧之家,2014(8):60-60.

[6] 王群力. 越剧创新的当代尝试——评《江南好人》[J]. 文化艺术研究,2014(s1).

[7] 李伟. 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M].中华书局,2014.

[8] 安葵. 戏曲艺术:“新常态”下努力进取[J]. 艺术评论,2015(13):17-22.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Z].2015-07.

[10] 国家文化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Z].2017-07.

顾大海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
《滁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