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普世价值”论争

更新时间:2016-07-05

0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有关“普世价值”争论众说纷纭、延续不绝。宣扬者认为,普世价值的确存在,是古往今来人类固守的基本道德理念,民主、自由、法治、人权等是“普世价值”,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样要肯定和引进这些普世价值,有些人甚至宣称正是中国借鉴了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才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而反对者认为,普世价值是西方人虚构的,普世价值的推行实质是西方话语霸权及价值在全世界的推销,是实施其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关于这场争论,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乱。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必须认清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实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统摄 “普世价值”的论争。

那天晚上安吉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小象安琪儿真的变成了天使!它背着雪白的翅膀,头顶亮晶晶的天使光环,飘浮在巨大洁白的云团上,对着他微笑。

1 普世价值的概念

“普世”这个词追溯于希腊文oikoumene,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中世纪以来被基督教会用来自称“普世教会",该组织兴起于19~20世纪间,最早是为协调世界各地基督教内部各派别的关系,号召基督教各派联合,结束对抗而提出和使用的。20世纪中期,西方神学家为应对战争核武、经济科技、生态环保带来的负面效应发起的“全球伦理”运动是“普世运动”的发展。在前期基础上,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了“普遍伦理计划”,从国际政治、宗教文化、商业经济等方向持续推进全球伦理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普遍价值”、“普世价值”等词语渐渐在我国涌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发表的《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文章,把汶川大地震的救灾行为,上升到普世价值的高度给予歌颂,借此倡议各国平息纷争,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阳光大道。于是“普世价值“这个概念在国内大受追捧,但“普世价值”从那时起不再是指价值的共同性,而是特指西方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权。

“普世价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理念的永久性,即其价值适用于任何时间、条件、状况,二是价值理念的普遍性,即其价值适合于任何国家、社会、民族。那么,到底存在这样的价值吗?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反杜林论》中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德国哲学家杜林宣称他所构造的道德原则适用于一切世界,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他认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它不受一切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谁怀疑这一点,就是思想的“极端紊乱”。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驳斥了这种论调。他以批判杜林的先验主义观点为突破口,作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述“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阐述了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性,指明了夸大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必然陷入唯心主义。针对杜林一再鼓吹的“终极的真理”、“永恒道德”,恩格斯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方面,道德的内容是变化发展的,善、恶是道德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不同的民族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道德的种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封建贵族道德、资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道德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说,超历史、超时代的“永恒道德”论是不成立的。

2 西方推行普世价值的实质

一是水安全的基础性及关联性。水是人类、动植物、土地和生态等绝大部分自然资源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其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持要素,其与多种自然资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环境、生态紧密相关,其自身之间也存在广泛的关联性。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人类在漫长奋斗史中开出璀璨的花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千差万别,自由、民主、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不会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与“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公民把国家、民族、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因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国家、民族、社会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若国家积贫积弱,则个人的利益无法实现。正是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感召、激励、鞭策下,革命时期我国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终身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团结协作、攻克艰难,不断地创造奇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基石。

与“普世价值”虚幻性、抽象性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有具体性、现实性、历史性:具体性是指它的具有制度性、社会性、民族性的具体判断标准;现实性表现在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旨在解决当前中国存在的道德滑坡、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等问题;历史性是指它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所缔造的灿烂文明的写照。

[1] 郭榛树.“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J].红旗文稿,2015,(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国人民的磅薄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充满各种认识迷雾的“普世价值”,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统摄 “普世价值” 的论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最强的“黏合剂”,树立中国形象的“权威版本”、开辟中国道路的“身份密码”。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人口构成不同,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民主的价值观念在各国各地区的实现形式不可能如出一辙。西方土壤里生长的价值,不一定适合他国,盲目的“邯郸学步”,只会“失其故行”。同时各国在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方面也都会有自己的节奏,要因地制宜、稳步提升,揠苗助长是行不通的。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近些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借用“普世价值”观念攻击中国的事情一直没有停止过。美国前总统在华期间明确表示美国不会煽动香港“占中事件”。然而在澳大利亚20国峰会期间,他直接推倒自己言论,声称“占中表达了香港人的普世权利”。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挑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觉。

所以说,“普世价值”当今被一些人在世界范围内行销,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将自身的“自由”、“民主”观念和政治制度冠以“普世价值”的名义大力推广,实质是要借此占领道义的制高点,掌握国际政治的话语权,进而实现自身的霸权地位。就像《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而目前,迫在眉睫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整合社会的价值资源,以形成社会的普遍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真解读,理清其内涵、内容、立场。把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讲透”。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开拓世界市场,大肆推销着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述就说: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资产阶级将自身文化与价值观包装成普遍性真理,上升为“普世”标准,当外界与自身利益存在矛盾时,它就可以扛起“人权”的大旗,对外横加干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公开宣称,他们要开拓一个新的战场,占领思想的高地,实现西方价值观统领全球。可见,美国不加掩饰地要把西方所谓的“民主国家体系”和“自由体制”行销世界。

正如《列宁选集》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剥削和政治统治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制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是拥有私有财产的自由,本质上是资本的自由。财产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财产权不平等,一切权利平等就都是空的。所以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对内是掩饰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经济上剥削、政治上压迫、精神上奴役的工具,对外是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国内而言,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就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公民个人自由权利的讽刺,占领华尔街行动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宣扬的民主政治的嘲讽,NBC运动更是对资产阶级鼓吹的人权至上的奚落。涉及国外,近些年来,美国以维护“人权”为借口,不经联合国授权就使用武力手段占领伊拉克,造成的千万民众流离失所,更是把其宣扬的“普世价值”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验的特点,在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时,就要求把握好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问题。具体要求如下:(1)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方向)—立足优势、紧跟形势、引领趋势;(2)融合智慧的教学新平台—注入“互联网+”新理念;(3)个性化学生深度参与的新模式—自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4)体现“设计思维”的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4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认真解读,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由党和政府的良好愿望,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稳步地牵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缺少质疑精神,迷信权威,在课堂上表现为不质疑老师,不愿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课堂沉默。

本次进行统计研究的的1000例职业健康查体人员涉及的所有数据均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处理,用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分析研究意义。

车辆控制体系就是针对汽车的每个部分无时无刻的监控,一旦发生情况便会进行及时处理。现代汽车的监测管理体系是依靠自动化技术收受发自智脑的检测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规划,再回馈到主监控体系中的总调控体系,再有总调控体系对所回收的信息进一步加工处理整合,对可能导致车辆不正常运转的部位经由智脑的自动化体系反应出针对性的补救方法,来进一步对车辆安全加一分保障,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操作系数,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2] 刘国平.美国民主制度输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侯惠勤.澄清“普世价值”上的迷雾[J].人民论坛,2014(4).

[4]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孟凡平,赵佳宾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