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协同创新教育理论提出并实施以来,通过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很好地弥补过去教师教育在实践操作上的缺点和不足,在更深层次合作基础上形成了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各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外部效应,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教育培养质量。

协同创新的概念

从定义上看,协同创新主要指的是组织机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或是技术之间的分享机制,协同创新的应用背景是基于各种独立机构都有共同的奋斗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行为的内在发展动力,可以进行有效的直接沟通,同时依靠目前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展开多方位、多角度以及多样化的合作交流。协同创新能够很好地突破几种创新主体之间的行业壁垒,然后可以进一步释放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或者是物力资本,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创新资源以及创新要素的高效融合与高效合作,如高校和地方政府部门、科学研究部门以及行业监管部门之间,可以开展深度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优势资源互补的产学研高校发展模式[1]

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作用

(一)打破高校同其他产业机构间的创新障碍

高校通过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发展,进而完成高校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改革,可以联合具备不同教育资源优势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的合作,各级协同教育共同体一起共享优势教学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教育联盟,可以不断提升高校的创新开发实力。各大高校通过联合开展协同教育,可以突破传统高校运行机制的束缚,主动与其他高校、相关行业中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协同创新,从而大幅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创新创造水平,有效地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实现对高校教育的文化精髓传承[2]

(二)方便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通过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还能够有效方便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高校学生可以接受更多学科、更多专业的知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发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协同创新教育的方式,高校当中的许多内部组织机构,还有教学机构内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慢慢地互相渗透以及资源共享,进而在高校教育中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特色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课程的开发力度,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认清事物的发生发展动态[3]

(三)提升我国创新发展水平

自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在知识产业项目发展中,需要高校能够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实力,目前国家需要从政府职能层面上,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旨在能够从国家战略开发的高度上,可以制订出更加丰富的创新发展计划,最好是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而出台各种政策文件,构建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提升高校创新发展实力和我国产业项目开发水平,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实力[4]

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非常明确的高校教师教育目标

在目前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发展中,普遍性地存在着几个问题,影响着高校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是高校的教师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普通的教育套路基本上就是专家讲座、报告研讨会以及网络教学等,但都是理论教育,实践性教育活动缺失,教育活动缺少系统性,没有具体的教育培养目标,在高校单一主体形式下,所有活动都是高校自己的“一言堂”,没有其他机构组织的监督监管,所谓的教师教育活动非常不规范,高校教师即使参与了教育培训活动,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根本就学习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5]

(二)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产学研教育结合

5.关爱教师的精神成长

(三)教师培养路径和形式单一

再加上以高校为单一主体的教师教育,所能够采用的教师教育培养路径以及形式也非常单一,大多数就是把高校教师集中到一个会议室内,然后集中性地开展理论授课,这样的教师教育培养路径,根本就满足不了教师多元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导致高校所开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水平比较低,教师的主动参与积极度较低。很多教师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到更高层次的学府中去进修,但实际上,受到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是没有机会去参加会议或是进修实践的,高校和相应的单位之间没能有效地沟通和配合,不能够形成一种体系化的外部教育渠道[7]

(四)缺少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评价机制

再来看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也是不够科学、不够有效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培养效果究竟是怎样的,高校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 那么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很好的教师教育培养效果呢?那就不知道了,所以造成了高校教师教育的培训效果很差,如检查笔记,写报告体会心得,教师彼此之间敷衍应付了事,抄袭现象严重,并没有起到太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整体的评价水平很低,不能够对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评价流于形式[8]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

(一)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内涵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一种以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高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彻底转变了过去那种单一主体形式的高校教师教育培养思维,进而形成多主体参与性,产学研共同开发合作,各级教育机构优势互补,能够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新型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教师教育共同体主要是各大高校→科学研究机构→地区企事业单位→地区中小学而形成的教师共同体,这是因为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接受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培训,而且还能够走出高校的校门,来到各种特色学科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来到企事业单位,来到地方中小学当中接受更加全面的实践性教师教育,旨在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专职教师的职场适应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9]

这样临时接到甲方通知,并在最短时间里提供精细准确的解释结论和报告,对李淑荣来说并不是第一次。近五年来,川东北地区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不断深化,作为测井公司“绍霞团队”技术带头人之一、页岩油气藏创新分团队的负责人,李淑荣肩负着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测井解释及方法研究的重任,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优势特点

[2]包根胜.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7(4):120—123.

3.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教育合力

第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逐步筑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发改委等在落实层面联合出台《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基本框架。《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完成制修订,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相继推出,生态环境评价和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等试点开展得如火如荼,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互为补充。

2.外部评价使得教育评价结果更专业

本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首次将ERAS理念引入到腕关节镜下松解腕管的手术中去,随访结合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12-13]和肌电图正中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来对比传统松解手术的远近期效果。

在协同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过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教育共同体的优势特点。有高校带头,有相应科研机构以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一同参与,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体现了高校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创新项目的科学研发速度,教师可以在学科融合中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相当于是起到了在职教育的作用。现代化企业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让高校的教师有机会可以参与到一线的实际工作中去,加大了高校和地方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力度,让高校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10]

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合作共同体,本身也可以看作是发展共同体,这不是每个教学机构力量的加法计算,而是让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级部门能够在协同创新合作的过程中,群策群力,发挥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仅仅是高校教师能够受益,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出了教育合力,促进了高校教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高了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水平,所以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开发可以说是多方参与、多方合作共赢的智慧通道。

返璞归真,素以为绚。愿你历经尘俗劫难,看过世间婆娑,依旧能够简简单单从从容容过余生,轻松一点,纯粹一点。

(三)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对策

1.确立开放的教师教育观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我们要充分结合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来开展高校的教师教育工作,确立开放的教师教育观,努力打破传统高校教师教育的体制束缚,开展多方参与、共同协商的共同体教育,允许科研机构、现代化企业走进校园。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层面上,加大对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将教师的教育工作当成是能够促进高校教师个体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进而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师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创建协同创新任务分配机制

针对科技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人才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省技术转移联盟、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作用,集聚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开展综合性、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社区等各类孵化载体技术转移转化功能。引导咨询、评估、法律、创业投资等各类服务机构跨界发展,集成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8]。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育机构,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管理、懂市场运作、复合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在协同创新发展的时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还需要建立协同创新任务的科学分配机制,比如说高校在共同体建设中,主要扮演的是领军者的角色,高校需要负责控制整个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规划和发展全局,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而各级的科学教学机构,则是军师的角色,能够为高校开展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项目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对策,由企业单位负责对协同研究项目进行延伸,把实践研究成果反馈给高校,然后再由地方中小学为高校教师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教育场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12]

3.构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平台

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还需要有一个教育课程的资源平台,这样高校教师能够在课程教育资源平台上选择适宜自己的课程,然后制订出科学的学习计划,还可以对照课程资源的制定标准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教育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能够在各种教育主体的帮助下,获得更加全方位的课程信息,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级教育主体机构内的专家,来对教师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制定相应的学习材料,协同教育机构对课程资源平台进行开发和维护,进而确保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课程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4.制定合理的教师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图2为不同输入交流电压时,输出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析输出直流电压发现,整流电路能够很好的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U,输出直流电压随输入交流电压的升高而上升。并且输出电压相对稳定,输入电压越低,输出直流电压稳定性越好。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输出电压出现波纹,但波纹较小,通过本文第3部分分析,该波纹能够通过后续电压变换电路得到很好的抑制。

高校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学结果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比如说一定要保证实施教师教育的主体都是专家,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带头人物,能够真正为高职教师带来新的技术知识。同时还应该对整个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运行的教学流程进行精心的规划安排,做到严格控制教学程序,让高校教师能够非常清晰地明确学习要求,一定要在教师教育中学习到东西。对于教育结果的评定要让高校教师能够明确自己身上都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以改正。

在现有的单一主体形式下,高校的教师教育工作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产学研教育的结合功能,缺失对“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性应用能力不高,这样的高校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产学研发展现状,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法将现代化企业、科研机构中的先进性技术传授给学生,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到高校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确切地说,单一主体形式下的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经验,只能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老旧的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的吸收性比较差,并不能让学生将高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6]

1.联系生活原则,即运用网络技术展开教学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紧扣学生的学情与生活背景,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SIN ROM把频率和相位寄存器的相位信息转换成幅度信息,从而在输出端产生正弦波信号。当mode(D1)bit清 0 和 OPBITEN(D5)bit清 0 的时候,VOUT引脚提供正弦波输出。

另外,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开展高校教师共同体的构建时,还要能够关注到教师精神方面的成长,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质量,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够在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让教师在教师教育共同体中能更好地学习,有更深的感悟。

参考文献

许峰说得飞快,但李莉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她知道她和许峰彻底没有以后了,不是因为许峰这一个大不了的欺骗,他们之间一直有“欺骗”。但把“善意的欺骗”公开就成了另一回事。

[1]王依杉.从“守夜人”到“撞钟者”——“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7(6):9—28.

在高校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由于构建的主体是多方面的,那么进行教师教育评价的结果也是由多方面组成的,评价的结果更为专业,构建了以外部评价为主的多方评价模式,评价的结果更科学、更高效,一部分还是由高校负责的教育结果展现,另一部分是由其他机构来负责的,如质性评价、等级评定以及赋分量化,而且两部分的教育评价结果能够相互融合,让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接受完教育培训以后,都有哪些不足,方便教师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更加准确专业的个性规划[11]

1.多主体参与使得教育途径多样化

[3]李琳.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4]武蓓.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00—102.

2.农业风险市场化带来的更高效率。我国的种粮业风险保障过去长期依赖于政府主导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政策,农业风险未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分散,长期以来一直靠着农村基层干部的介入和干预,处于高社会成本和低效率双重压榨的夹缝中,而政策性农业大灾保险以财政保费补贴的形式,“四两拨千斤”达到提供农业风险保障的效果,看好关系最基础民生的“米袋子”,更蕴防灾防损能力于市场,借助市场化手段,培育更大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适度竞争中形成更专业的查勘定损、农险第三方公估等优质保险服务,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市场化,从而带来风险保障的更高效率。

[5]包正委.学习共同体情境下的高校教师发展过程模式研究:LAP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罗新祜,陈亚艳.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协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3(33):47—50.

[7]魏会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视角[J].许昌学院学报,2013,32(2):150—152.

[8]宣丹平.生态取向下高校辅导员虚拟实践共同体培育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青菜、蔬菜、生菜是苏南地区的四季栽培蔬菜,在苏南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对其构成了高温和高湿胁迫,所以青菜、菠 菜、生菜在夏季生产中往往表现生长缓慢,死苗率高,病虫害严重,叶片易变黄、腐烂等[1],因此夏季栽培中筛选耐高温高湿的品种成为青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鉴于此,笔者选取3个品系(生菜、菠菜、青菜)15份不同蔬菜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对其分别进行高温高湿处理,筛选适宜苏南夏季气候特征的蔬菜品种,旨在降低高温高湿胁迫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9]秦俊.顶岗支教实习生实习期间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

[10]魏会廷.基于群体动力学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共同体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0):84—86.

[11]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12]徐旭.高校参与下的中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赵鼎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