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机遇&挑战: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1]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行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与企业对接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它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伴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现代学徒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广泛推行,这种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式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强大功能和效率受到世人瞩目,并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从本质上看,现代学徒制是融合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与自然形态的学徒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实现形式,目的是使高职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使学生缩短从学校到企业的实际距离,很快能顶岗作业,发挥作用,而且能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

现代学徒制具有培养主体双元化、学生身份双重化、师资队伍双导化和产教过程对接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并给思政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提出更高的要求。

1.培养主体双元化的特征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整合企业德育资源的机遇,要求校企双方在培育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共同承担育人育德的任务

分析结果显示,语码混杂原因部分KMO值为0.855,混杂偏好部分KMO值为0.895,混杂态度部分KMO值为0.80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问卷数据适宜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斜交旋转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其中语码混杂原因部分提取出2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46.160%;语码混杂偏好部分提取出2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4.830%;语码混杂态度部分提取出4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6.523%。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概要如下:

现代学徒制由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责,双方根据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育人育德也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必须将育人育德的任务落实到合作企业,这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整合企业德育资源的机遇,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育人育德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也应帮助企业师傅了解学校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德育要求,共同落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

2.学生身份双重化的特征给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机遇,要求学生在接受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熏陶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即形成“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模式,高职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生在校内学习时是完全的学生身份,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学校各门课程的考核。而更多的时间是在企业由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式的技能教学与训练。这一特征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企业文化的要求,要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熏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有机结合并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使学生在承担企业职责、履行企业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看出,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性能依然优于朴素贝叶斯算法,无论准确率(ACC)还是召回率(recall)都接近95%,精确率(pre)也接近97%,说明利用敏感API作为鉴别特征,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能达到很好的分类效果。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知行合一

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任务是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担任的。校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基础技能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企业的师傅以带徒弟的形式进行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式的技能训练。但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接力交接,而是有机融合的对接。在育德方面,企业师傅应主动承担对学生的德育责任,思政课教师也要珍惜校企合作带来的机遇,努力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把握企业创新的规律,才能真正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案例融汇到思政课教学中。

4.产教过程对接化的特征给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带来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机遇,要求思政课教学要真正体现产教融合的原则

3.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挑战

1.有可能出现冲击思政课教学的现象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顺畅的合作机制。这种机制首先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才能长久。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及其教学主管部门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机制的共建中,共同做好课程开发工作和德育实践的组织实施工作。思政课教师要增强企业参与意识,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专业生产过程,接受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熏陶,制订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同时,要学会挖掘和整合企业与社会的德育资源,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学生在技能、技德培养上的“无缝对接”。

2015年7月,中宣部、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3]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思政课在高校办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那么好落实。客观上,由于现代学徒制强调实践操作,这就可能出现教育资源向专业课倾斜,导致实习实训环节增加,理论学习环节相应减少的情况。主观上,“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由于个别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思政课教学的战略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旦其办学思想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出现冲击思政课教学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就曾经出现过打着教学改革的旗号而贬低或排斥思政课教学的行为,还有的公开主张取消思政课。因此,一定要防止借口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而削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允许出现对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教学课时随意打压的情况[4]

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MP阳性率女性患儿高于男性,与昆明市、义乌市报道[7]一致。MP阳性率在0~3岁患儿中随年龄增加而增高,3~10岁患儿与2~3岁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报道[9]认为MP好发于学龄儿童一致。

2.使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加大了难度

我蹑手蹑脚地逼近目标,大气也不敢出。离它只有一步之遥了,我弯下腰,伸出双手,猛地一扑,以为把鸡抓到手了,我欣喜若狂,可定睛一看,手里却只有几根鸡毛。那只鸡可真是机灵,脚一蹬,翅膀一扑棱就飞了几米远,从我的“魔爪”里逃了出去。我扑了个空,恼羞成怒。而那只鸡却站在远处,“咕咕咕咕咕”地嘲笑我,我穷追不舍,追着鸡在院子里到处跑。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的脚一不小心踩了个空,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直咧嘴。这使我不得不暂时放弃“捉鸡行动”。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当前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思政课教学面临两大矛盾:一是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及庞杂性与教学课时相对少的矛盾;二是信息爆炸与学生碎片化思维接受的矛盾。前者使得思政课难讲,后者则使得一些学生对思政课采取简单排斥的态度。加上理论观点本身抽象枯燥,需要花费时间诠释,而过多的理论讲授又不受成长在信息化时代具有碎片化思维的青年学生的欢迎。虽然这些年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做了许多改进,但如何增强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学对高职学生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使之成为终身受欢迎的课程,还没有真正解决[5]。随着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推行,在理论课时减少、实践课时增加的情况下,无疑又增加了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难度,迫使“思政课”教师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上,用更精炼的时间把思政课讲好讲透讲活。

虽然现代学徒制给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带来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机遇,但真正落到实处并不容易。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三中心”,上课单纯依靠统编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章节讲述,不注重整合学校、企业及社会的资源,建立系统育人的“思政大环境”[6]。近年来,高职思政课虽然大量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但教学上更多的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述,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PPT是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上课的基本手段。多媒体的运用使照本宣科的效率更高了,因为省去了板书的烦恼,但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学模式落后的本质。由于大环境的影响,重学术理论、轻实际践行,重课堂讲授、轻社会实践一直是高职思政课存在的弊端。比如,在目前高职思政课课时的设置上,理论课时明显超过实践课时。且在实际操作中,实践课时往往被虚化,只是在教案中体现,没有在实践中落实。虽然近几年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所加强,但受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出现了呼声大、行动少,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的创新。

在项目实施的一年时间里,共计服务74690人次,其中跟踪指导1529人,咨询个案2378例,治疗个案211例,困境家庭救助197户,家庭宣传活动114次,劝和夫妻771对(见图7),新婚咨询辅导763对,小组活动225节,社区活动60次,沙龙活动30次,讲座18次,督导191次,培训84次,志愿服务11896人次,发放宣传手册24086本,机构微信287篇,本地报纸报道139次,网站报道129次,各区县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analysis could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diction of jet noise from the single jet,which will be the base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et noise generated by turbofan engines of high BPRs.

Substitute Eq.(19)into Eq.(18)and rewrite the equations into matrix form,then we can get

4.对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强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调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这要求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统一,相得益彰,知行合一。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校企双方都缺乏利益共同体的认识。如在培养思路方面,企业更关心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学校更关注学校发展、学生的毕业情况与学校的就业率。校企双方各自关心各自的发展,而没有把共同的出发点放在培养学生上面。体现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上,就是思政课教师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意识,也缺乏对企业环境及企业文化的了解,更不善于与企业交流与合作,也很难有机会走出校园,比如,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基本上还是局限于校园这个象牙塔内,也无法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育人工作,更不善于整合企业与社会的德育资源开展教学,忽略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这些问题说明,目前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还缺乏适应现代学徒制运转的能力,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能力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都要有大的改进与提高。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

实施现代学徒制,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成就学生”的育人观和产教融合、精讲多练的教学观。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校企深度合作,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全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能力,是落实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7]。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自觉形成融合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的实践中,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关注学生的当下发展与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起来,不仅应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与职业精神塑造的引路人,也应成为学生精神潜能的开发者。不仅要开发学生的德性素质,更要开发学生的技术理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基层,提高实践能力,用高尚的职业精神、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努力改变以往习惯于纯理论灌输、依靠找书本查文献搞研究的形象。

2.坚持正确导向,加强监控指导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职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它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信念,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任何时候思政课都必须坚持这一价值导向[8]。为确保这一导向的落实,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和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监控指导,特别是对正在试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学校,不仅要检查其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创新的举措,更要重点检查校企结合共同育德育人的措施,尤其是思政课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的落实情况,确保思政课教学不受冲击,教学资源得到有力的保障。

3.对思政课教学创新增加了压力

唐飞霄道:“好事赖事,还在大师的一念之间。小生斗胆,请问大师,近日云浮天葬院中,可曾收留了一位中州女子?该女子十六七的年岁,白肤黑发,着绿丝裙,持竹叶刀。”

产教过程对接化指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目的是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推行现代学徒制,就要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实打实地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生产流程的某个工序,参与企业生产与创新的全过程,直到亲手制造出合格产品甚至是精湛优美的产品,这个过程既是一个生产过程,又是一个教学过程,也是人才成长的过程,是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的过程。这一特征迫使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要改革,要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走上产教融合的道路开辟了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机遇。而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企业创新实际,体现产教融合要求的思政课教学则可能更受学生的欢迎。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最主要的是要根据现有教材对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仅要突出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还要突出高职业技能、高职业精神、高度责任感、高度创新能力、高度实践能力的培育,突出德性基本素质与技术理性的开发,突出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言信行果的诚信精神、凝心聚力的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技术逻辑能力。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注重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强调通过话语体系的转换,将教材体系转换为适应现代学徒制需要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要按照课程教学主线的要求,恰当处理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合理设计和调整教学版块与教学专题,增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现代学徒制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独立开设德育实践课,强化实践教学的育德育人效果。在教学时段的设计上,可以改变常规的一年级上思政课的做法,有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做出调整。比如,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讲授可以融合在企业技能训练中进行。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大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并由教师和师傅、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德行考核[9]

她的视线牢牢盯着玻璃杯里的菊花随着水的流动上下浮动,花瓣逐渐盛开,漂浮不定,水蒸气升腾模糊了她的双眸,开口道:“我只是想清清白白地活在世上,做个好医生,竭尽全力帮助病患恢复健康,治疗创伤。昨晚我站在老人身旁,她已意识不清,我清晰地听到死亡的嬉笑回旋在病房屋顶四周,死亡穿着黑斗篷踮着脚尖靠近她,亲吻老人干瘪枯黄的面容,我在与死亡争夺那位可怜老人残喘的性命,赶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好每一步急救措施,病魔搂着死亡在我的一侧冷眼旁观,发出邪恶狰狞的笑声,一点一点玩弄着她的生命直到消耗殆尽,我的心沉入谷底。”

3.师资队伍双导化的特征给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带来与企业生产实践接触的机遇,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企业师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接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是被应试教育分流出来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但理论基本功差,且多数学生“坐不住”,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对他们收效甚微。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因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就要善于将智慧的德转化为行为的德,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具体说,就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紧扣企业生产线的实际,应用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案例。特别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要与企业的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比较可行的操作路径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道德实践课程化、课时化,使之成为具有可操作、可量化的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此外,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对象都成长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擅长利用社交软件等网络媒体。根据这些特点,思政课应大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社交平台进行参与式教学,利用微课、微电影等媒体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等。

5.创建合作机制,强化德育熏陶

就业指导对于高职毕业生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教育学生把自身的远大理想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鼓起勇气迎接就业挑战。

正如德国学所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因而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强大渗透功能,通过整合和开发企业与社会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8-25.

[2]郭若冰.现代学徒制培养新时代“工匠”[N].海峡都市报,2015-09-08(A38).

[3]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7-30.

[4]雅斯贝尔斯·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皇上说,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秀容月明不是不懂这个理,他是怕张家猛抢了他的功劳。这个密谕,我是不能发的。

[5]王常静.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5(23).

[6]龚江南.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59—61.

[7]王振洪.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8]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9]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邹俊滔,曾学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