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闽台戏曲、歌舞、曲艺、民歌与民俗事象

更新时间:2009-03-28
 

闽台民间地方戏曲、歌舞、曲艺、民歌等五彩缤纷,盛行于城乡各地,与各种民俗事象有密切的关系,诸如传统节日、迎神赛会、生育、婚嫁、寿诞、中举、乔迁,甚至丧葬等,都有这些艺术形式的表演,并使这些民俗活动增添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这些地方戏曲、歌舞、曲艺、民歌虽然本身属于民间艺术,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某些民俗内涵,故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一、闽台戏曲与民俗事象

志称“莆为文物之地”“雅称文献,翩翩然佳风俗也”[1],其俗在戏曲上也有明显反映。如莆仙戏在音乐方面更是集古代戏曲音乐之大成,其音乐曲牌不仅多,更为珍贵的是历史渊源久远。其曲牌名出于唐宋大曲的有梁州序、降黄龙、八声甘州、普天乐等12首;与大曲有关的有采莲歌、迎仙客、梅花引等12首。其牌名同于唐宋词调的有沁园春、泣颜回、浣溪沙等65首。其牌名同于诸宫调的有胜葫芦、石榴花、出队子等8首。同于南宋唱赚的有赚、缕缕金、越恁好、好孩儿、尾声5首。同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剧中的有福清歌、江头送别、江儿水等80首;同于《小孙屠》剧中的有驻云飞、玉交枝、一封书等15首。同于《宋元戏文辑佚》残曲的有扑灯蛾、大迓鼓、惜黄花等141首[2]。莆仙戏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融合宋元词曲和大曲、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等,用方言演唱。传统的莆仙戏乐队只有司锣、司鼓、司吹3人,这种伴奏形式保留着宋元古戏的遗制。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宋元戏曲伴奏就是以锣、鼓、板、笛为主。总之,莆仙戏音乐之古老典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莆田“习俗好尚,有中州遗风”[3]

  

莆仙戏

流行于泉州、晋江地区的梨园戏,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反映男女情爱和悲欢离合,如《陈三五娘》《胭脂记》《吕蒙正》等。表演风格古朴、柔雅、精致、优美、多载歌载舞。梨园戏的音乐风格,总的说来是优美、抒情、幽雅恬静。梨园戏的音乐善于以含蓄内在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即使在欢乐、愉悦的场景中,其音乐的表达仍以深挚含隐取胜。如《陈三五娘》第一场《睇灯》描写元宵月夜,笙歌游戏,一派热烈欢腾的喜庆场面。如果在别的剧种中,此时必定先来一番热烈的欢庆锣鼓,继之以音调高昂、节奏跳跃的唱腔旋律。可是在梨园戏中,却并不如此。开头以笛子、丝弦奏出《北元宵》清雅的曲调为引子,接着《麻婆子》唱腔曲调中,仅以中等速度,较为平稳的节奏,配以级进回绕的线条为特点的旋律音调,时而间以起伏跳跃的进行,甚为深切内在地表现人们节日的欢乐愉悦感情。这种手法以清淡古雅为其风格特点,给人以隐而不露、恬静朴实的美感。梨园戏的表演、音乐风格与这一地区民俗“风土温柔、民性愿悫,习俗敦厚”[4]不无关系。

目前,国内外分析PE树脂中添加剂质量分数的方法有很多种[6-7],其中卞丽琴等[8]通过红外光谱法快速地测定了聚乙烯中微量抗氧剂的质量分数,表明该方法能够起到定量的作用。因此本工作也通过表面红外光谱法来表征样板表面抗氧剂的析出情况。

从组织学上看,8例显示黏膜病变,2例在HE染色下可见明显的伸入运动(图1A,B)现象,即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现象。高倍镜下可见,淡染区的组织细胞弥漫性增生,体积较大,胞浆丰富、淡染嗜酸性,其内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图1C)。低倍镜下,病变表现为明显的淡染区和深染区明暗交替相间(图1D),两种成分比例在不同病例上略有不同。

南曲常被运用于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打城戏等地方戏曲,成为各自唱腔和器乐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曲的古朴幽雅、委婉柔美对这些戏曲音乐影响很大,使闽南、台湾戏剧文化具有浓郁的古香古色。

二、闽台歌舞、曲艺与民俗事象

闽南和台湾一带,逢年过节经常有车鼓戏、大车鼓、跳鼓阵、跳鼓等化妆表演游行的习俗。如车鼓戏属于演唱民间传说和故事为主的小型歌舞剧,演出场地不限,角色往往一旦一丑。旦头戴假发,扎一绸花在头上,两端绸布直从耳边垂下;鬓插珠花,身着鲜艳短衣短裤,腰系一条丝带;一手执扇,一手拿帕。丑角绘成小麻脸,鼻下挂八字胡;头戴呢帽或鸭舌帽,身披染黑短衫短裤,腰围白裙;手拿船桨道具或四宝(乐器)。表演时且歌且舞,互相对答,动作诙谐夸张,生动有趣。泉州一带的车鼓阵民俗色彩更为浓厚,整个游行队伍由8位典型的泉州近郊妇女身着当地传统服饰前导开阵。她们头上梳田螺髻,髻上绕着一串诸如茉莉花之类的鲜花,髻中垫上一块饰银或饰金的冠,以架起发髻,并缠上大红线;额上绕髻下扎一条黑绸巾,古称“步摇”;刘海覆额,两侧髻发垂下,双耳饰以金耳环;身穿蓝色大斜襟上衣,颈上围一条五彩巾,下着宽筒裤,脚登黑色纽边布鞋。这些队伍一边行进,一边演奏“十音”(即琵琶、洞箫、笛子、唢呐、三弦、拍板、钹、锣、铜钟、小铃10种乐器),一边演唱南曲或民间小调,为岁时节日习俗增添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近年来,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教育部和各地、各职业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积极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高职实践教学要依照现代职业技能竞赛的标准和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

南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始于何时,目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它源于中原古雅乐,晋、唐时期由中原移民传入闽南。南曲保存了大量汉至唐时期的古曲曲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三台令》《汉宫秋》《梁州曲》、《甘州曲》、《后庭花》等;还保存了宋元词曲《沁园春》《念奴娇》《浪淘沙》,以及宋元南戏剧目的唱段和声腔特色。南曲演奏时,保持唐代坐部乐遗风,一律坐奏。唱者执拍,居中任指挥;吹洞箫、拉二弦者,坐在左边一二位;弹琵琵、三弦者,坐在右边一二位。通常以5人互奏,如遇大场面,求其热闹,再加其他乐器。这种演奏排场与唐乐队图(敦煌窟号85)唐舞乐图(敦煌窟号156)是完全相同的。还有南曲中琵琶斜弹,与始建于武后垂拱二年(686)的泉州开元寺大殿斗拱飞天乐伎弹琵琶姿势,以及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宫女斜弹琵琶,是完全相同的。总之,大量的事实说明,南曲不愧有“唐宋遗音”之称。

  

南曲

歌仔戏产生于台湾,后来流行于台湾各地和福建闽南芗江流域。歌仔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悲剧较多,在众多的唱腔中,有大量的哭调,如“小哭”“七字仔哭”“反哭”“五空仔哭 ”“台南哭”“卖药哭”“宜兰哭”“运河哭”“江西哭”“安溪哭”“凤凰哭”等。如在《三伯英台》这出戏中,祝英台面对梁三伯坟冢,生离死别,凄凄惨惨,痛哭欲绝,用一连串具有咏叹形式的哭调“大哭”“艋舺哭”“七字仔哭”“台南哭”等,唱出“一拜梁哥……”“二拜梁哥……”“三拜梁哥……”。演员凄楚的哭诉,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台下发出同情的唏嘘声和泪水。歌仔戏哭调的大量产生和应用,与当时台湾人民的社会心态是紧密相连的。早在二千多年前,《乐记》就指出:“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早期福建人移居台湾,绝大多数都是在家乡“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5]之人。他们背井离乡,冒风涛蹈覆溺,九死一生来到台湾,面对毒蛇猛兽、疾病、饥饿、“猎头生番”的种种威胁。1895年日本殖民者强占台湾,实行残酷野蛮的奴化政策,两岸割断,骨肉分离,亡国之痛。所有这些凝聚成的一股忧郁悲痛情感,最终通过歌仔戏的哭调找到了一个渲泄口。现实生活中的苦楚、不满,通过哭调痛快淋漓地哭出来,这是民众集体性地无意识的一种渲泄。

南曲渗透到闽南人的生活之中,伴随着人生礼仪习俗的每个时期。如婴儿降生时,听到的第一个乐音,往往就是南音。满月和周岁时,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更少不了南音的唱和。南音中庆贺婚喜的曲子特别多,而且曲调欢快,情绪饱满。华诞之庆,南曲又有一套固定的曲目和唱奏形式。寿宴之后,南音丝竹悠扬,弦管纵情,旋律高雅,令人心旷神怡。倘有南音弦友逝去,还有举行“弦管祭”之俗。厅堂挂逝者遗像,设香案。祭者点三柱香,读祭文,奏南音。其曲调深沉而不哀伤,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抚慰之情。

  

南曲

闽台地区还有几种常见的曲艺形式,活跃于城市乡村、街头巷尾、茶楼酒馆、旅社码头,表演弹唱,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极具地区色彩的民俗景观。

讲古是闽南方言,即说书的意思,流行于闽南、台湾一带。讲古不同于福州的评话,只讲不唱,而且不借助于道具以喧染气氛。讲古师(或称讲古仙)手里拿一本书,或一把折扇,全凭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往昔,闽南和台湾讲古之风盛行,寺庙茶肆或民众常聚处所,每有说书者,吸引着许多听众。日人佐仓孙三《台风杂记·讲古》云:“占坐于街头一方,高声谈古事,听者如堵,是为讲古师。所讲《三国志》《水浒传》类,辩舌夸张,抑扬波澜,使人起情……台人欲激励士气,则往往用此方云。”[6]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阅读热情,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高效阅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徵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民歌以徵调式居多,色彩比较纯朴。当地锦歌和芗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芗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徵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福州评话又名“清书”,是流行于福州方言区的一种很有影响的曲艺形式。评话艺术讲究唱、说、做、花。唱,或概要交代故事内容,或渲染气氛,或直抒人物感情。其中更重于一个“评”字,即在唱腔中表明讲者对此人此事的看法。评话唱腔优美宛转,常用的有“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节节高”“江湖叠”等。说,是评话中最主要的艺术手段,语言务求通俗生动、个性鲜明,谈吐必须清晰、流利、入情、达意。道白中有丰富的民间方言语汇、生动的典故和俚歌民谣,极富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比如,在一段婆媳争吵的情节里,艺人用一连串的福州俗谚,入微入化地刻画了一个封建老太婆“拿大”的嘴脸和架势。艺人们讲究“显身说法”和“角色分音”,这就是要求在讲演过程中,用与故事人物身份、性格、感情相吻合的语言、声调、语气来刻划人物形象,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下起落来表现故事内容。做,即通过适度的表演来加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花,又叫噱头,有夹骨花和插花之分。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剧效果;插花是说书人穿插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评话的道具简单,只有一爿铙钹、一只醒木、一把扇子、一条手帕,随身携带,不受演出地点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爿铙钹,有敲钹、逗钹两种打法。敲钹是以一支竹箸慢敲慢打,有珠箸、滚钹、飞钹等多种敲打手法。逗钹是提起铙钹向桌面撞击,作用与醒木相似而略广,可划分段落、渲染气氛,表示书中人物思想感情、动作的停顿与转换。

之所以说眼前的一铵市场,暗流涌动,自我感觉是这样的:一是各大港口硫磺价格开始上涨,幅度还相当可观,厂家要看成本的呀!二是磷铵厂家库存普遍很低,你尽管观望,我们耗得起。三是秋高气爽时,谁还不找个新话题,冬储可以提前拿上日程表来聊聊。四是作为磷复肥行业的盛会,“2018中国磷复肥工业展览会暨第十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将于11月9-11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终归有点表现吧,至于市场认不认账,那是另外一回事,每年感觉都有这么似曾相识的一幕。五是……不说了,托您的福,雅您的思,磷酸一铵市场,暗流涌动,我们大家都Get到了。

流行于福建龙溪、厦门、晋江和台湾的锦歌,因演唱形式及使用乐器略有不同,而主要分成3派。亭字派主要流行于城市,受南曲影响较深。唱腔较幽雅细腻,讲究咬字、归音、韵味;采用南音、十八音的曲调较多;使用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指法与南曲相同。堂字派主要流传于农村。唱腔粗犷有力,曲调接近民间歌谣,尤擅长杂念仔,旋律灵活,变化多样;使用乐器有月琴、二弦、三弦、渔鼓等。盲人派走唱几乎遍及各城乡。唱腔朴素、动听,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使用乐器较简单,一般使用月琴或二弦,自弹自唱。

三、闽台民歌与民俗事象

《孝经·广要道》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乐记》亦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由此可见乐在各区域风俗形成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乐又是各区域风俗的重要景观。如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快速多变,跳跃性大,其俗热情奔放;蒙古族音乐悠扬宽广,节奏平稳,其俗豪迈刚毅。综观闽台地区,从民歌反映出各地区不同民俗风情的主要有4大类,即闽南语系民歌、客家语系民歌、高山族民歌、畲族民歌。由于高山族民歌、畲族民歌各自相对独立,基本上不属于闽台文化关系所界定的范畴,兹略。

往昔,福州评话很受群众欢迎。旧时,评话艺人在演出时都穿长衫,以示有礼。人们称评话艺人为“评话先生”,以表尊敬。其演出形式有固定书场和流动书场,由于演出不受地点限制,故城乡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评话讲演。固定书场往往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定期讲演,观众买票入场观看聆听。流动书场则是不定期的讲演,往往是主事者事前预定。流动书场与许多民俗事像有关,如嫁娶、生育、寿诞、还愿、丧事、祭祀等均可举行评话讲演,一场评话常吸引成千上百的听众。

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引进全球性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机构—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AHLEI)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共享其在全球的教学、实习、就业资源,以AHLEI12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理论课程建设主线,根据不同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加大英语授课比例,大一20%-30%,大二50%左右,大三及以上80%-100%,实施本土化双语教学。自建中英文试题库,配套阶段测试,帮助学生适应美方考试模式,逐步提高课程通过率,为学生真正能用英语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歌仔戏

流转于福州语系的伬唱是一种自拉(或自弹)自唱为主、辅以说表做功的说唱艺术。伬唱形式简便,生动活泼,只需几个(也有十余个)演员、几件乐器就可演出,因此流动性较大。早期伬唱艺人以在茶楼、酒馆、旅社、码头卖艺为主,后来虽然有组织乐社或伬馆,但仍以流动巡回卖艺或唱堂会为主。伬唱与闽剧、评话关系密切,吸取它们的长处。伬唱演员很多来自闽剧戏班,不少节目和闽剧相同,音乐曲牌也大体一致。只是在音型、行腔、板式诸方面与闽剧不同,讲究明快抒情,重字轻腔。伬唱也采用评话的说唱表演形式,既有器乐伴奏,又有铙钹、鼓点,俗称“评话伬”。有的伬唱在福州民间音乐“十番”或“京鼓”中配上说唱,串演小故事的称“十番伬”和“京鼓伬”,这两种伬唱形式主要在迎神赛会和婚丧喜庆场面较大时演出。

明清时期,泉、漳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彰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崁仔脚调》《艋舺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美的韵调。如《天乌乌》在闽南是幼儿念的童谣,以丰富的想像力,描绘了海龙王娶妻热烈、诙谐、生动的画面,各种水族形象特色鲜明,极富海滨民俗风情:“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妻)。蟳挑灯,虾打鼓,水鸡(青蛙)扛轿大腹肚,蜻蜓举旗叫受苦。蚶吼鱼走,水鸡翻筋斗。”这首儿歌传入台湾后,添上新歌词,还加上一些花腔、装饰音和象声词,发展成一首动人的民歌,更接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天乌乌,要落雨。阿公去掘芋,掘有掘,掘着一尾鲤鱼乌。伊哟嘿郭,真正趣味。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菹(淡),二人相拍弄破鼎,伊哟嘿郭啷当哟当呛,哈哈哈。”又如“草蜢弄鸡公”,原是闽南一句民间俗语,意为“蚱蜢不自量力,竟敢戏弄鸡公”,比喻自讨苦吃、自取灭亡,在台湾衍变成为西部平原一首巧妙动听的民谣;广为流传的民歌《丢丢铜仔》,在台湾有多种不同的唱词和唱法,但它都是根据闽南早年一种叫“丢丢铜”的儿童游戏构思创作出来的。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

 

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

建立现代水权制度,需要在现行水量分配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做的工作包括:一是明确分配的水量的水权性质,二是在水量的基础上,规定所有河流交界断面的水质要求,三是建立发挥市场作用的水权交易制度。

闽南语系民歌演唱时伴奏乐器通常是弦乐器,如壳仔弦(椰胡)、大筒弦(大贡弦)、铁弦仔(鼓吹弦)、月琴、三弦等,很少采用戏剧常用的吹奏乐器或打击乐器等。民歌的演唱随着场面的不同,可以一人清唱,一人唱一人伴奏,或一人唱兼伴奏,一人唱小型乐队伴奏,众人齐唱等多种形式。

客家人为汉民族的一支。其祖先大多原是古代中原的世家大族,西晋以后,因战乱不断,逐渐大批南迁,定居在两广、江西、福建、台湾一带。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和连城,闽北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将乐、顺昌。台湾的客家人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台东、花莲等县。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客家方言、风俗有差异,各地的民歌也不尽相同。据近年学者研究,福建闽西的客家民歌与台湾的客家民歌,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客家人的民歌曲调,富于传统的中原文化精神,有悠扬豪迈的北方气质,又兼具婉转柔畅的南方特性。客家人在漫长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繁多的民歌曲调,目前主要有“九腔十八调”。客家人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相当广泛,有爱情、劳动、家庭、爱国、祭祀、歌颂、饮酒、戏谑、相骂、催眠、嗟叹、劝善等多种。

客家民歌曲调比较自由,装饰音和半音较多,可依唱者音域的不同、中气之长短,歌词内容的变化,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灵活调整曲调。并且经常是随口对答,出口成歌。客家民歌虽具有多变的唱法和唱词,但每首歌词绝大多数是七字四句,而且每首歌在短短的28字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客家民歌还讲究平仄韵味,常常使用谐音和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

除了民谣小调以外,客家山歌本身往往没有乐器伴奏。因为山歌本来就是随时随地由唱者即兴而唱,这边唱,对面山或对面河的人来合,声大韵好。现在的山歌则常有配乐,主要乐器有大管弦、芙弦、义弦、三弦、铁弦、洋琴、大小锣、通鼓、拍板、班鼓、铙钹等。

 

总之,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统一台湾,大量福建漳、泉人渡海徙居台湾,使台湾总人口中福建籍人占80%以上,汉族民俗取代高山族民俗在台居主导主体地位,台湾迅速与福建成为同一民俗区。闽台地方戏曲、歌舞、曲艺、民歌等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历经数百年仍然保持着闽、台两地的共同性。闽台地方戏曲、歌舞、曲艺、民歌等与各种民俗事象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某些民俗内涵,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活动,显示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俗是地域文化重要表征,充分说明了闽台是同一文化区。

参考文献;

[1]民国《兴化府莆田县志》卷2《舆地》.

[2]有关莆仙戏曲牌名称来源的统计数字说法不一,兹依王耀华:《民族音乐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民国《兴化府莆田县志》卷2《舆地》.

[4]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56《风俗》.

[5]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状》,《清朝经世文编》卷84.

[6]佐仓孙三:《台风杂记·讲古》,台湾文献丛刊本,第30-31页.

 
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8年第04期
《海峡教育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