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特大型高铁站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高铁武汉站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1 研究背景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

高铁车站是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车站设计应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方便旅客乘降[1]。原铁道部于2004年提出了新时期铁路客站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综合体现“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五性”原则的新理念[2]

紫杉醇可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等作用来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此外,紫杉醇还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与该药物使肿瘤细胞中止于对放射较为敏感的G2及M期密切相关[12]。国内外的临床试验显示,紫杉醇联合铂类用于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小,已逐渐发展为鼻咽癌化疗的常用治疗方案[13]。奈达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顺铂基本一致,与顺铂相比较,该药物的恶心及呕吐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均显著减轻[14]。为此,我们探讨了紫杉醇+奈达铂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1.2 后评价研究方法与框架

使用后评价(P o s t O c c up a n c 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3]。POE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4]。本文以武汉站(图1)为例,对特大型高铁站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期为今后高铁车站建设及运营提供参考。

在“五性”要求中,功能性、系统性和文化性是铁路客站发挥服务功能,满足旅客和城市需求的基础,而先进性和经济性主要体现在车站建设阶段,和旅客的直接使用效果关系不大。本文主要针对车站的功能性、系统性和文化性进行后评价研究。本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对车站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出乘客普遍关注的问题;然后将问题整理成3个评价指标体系14个指标进行发放和回收;最后整理出问卷的回收答案进行后评价。

2 武汉站概况

武汉站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于一体[5],总建筑面积33.2万m2。车站采用全高架式候车,采取 “上进下出”的构思,将站房分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层、地下层4个主要层面。高架层为旅客的进站层和候车层,设有进站大厅,中央大厅(图2),A、B候车区等4个售票厅及餐饮服务区。站台层分别设置了高速和普速2个车场,共20个站台。地面层为旅客出站厅,也是与城市交通连接的换乘区。地下层为地铁4号线站台层。出站层分为东、西2个出战大厅和6个出站小厅。

由表6知,整体模型显著(P<0.05),失拟相不显著(P>0.05),表明回归方程有较好的拟合程度。A(甘露聚糖酶)、B(β-葡聚糖酶)、C(木聚糖酶)、A2、B2和C2对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AB、AC、BC交互项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

车站流线的顺畅性、合理性、直观性是超大型客站功能性的主要体现。武汉站进出站流线完美体现了这一要求(图3~5),3幅图中红线为进站流线、蓝线为出站流线、绿线为贵宾流线。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作者分别在武汉站、某商业综合体及武汉理工大学发放问卷100份、50份和5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以下通过回收问卷分别对车站功能性、系统性和文化性进行评价。

3.1 功能性评价

关于高铁车站功能性,本评价提炼出以下5个指标:①流线组织顺畅性。主要内涵是旅客进站、出站流线组织是否简洁顺畅;②流线组织合理性。采用立体的建筑布置将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引入车站,尽量缩短旅客乘降及换乘的行走距离,避免流线迂回;③站内导向直观性。采用直观明确的信息和标识引导系统,使旅客在车站的每一个方位都有明确的方向感,能够便捷地完成进出站过程;④站内空间舒适性。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最大的空间、最便捷的通道,做到空间空旷、视线通透;⑤站内服务优良性。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便捷的乘降服务、方便的信息服务和周到的商业服务。

功能性问卷调查(图6)显示,对于武汉站客流顺畅性方面,很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80.3%,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12.5%;对于流线合理性方面,很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80.3%,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13.6%;对于站内导向直观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74.4%,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13.1%;对于站内空间舒适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70.8%,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16.1%;对于站内服务优质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57.8%,较不满意和不满意占24.4%。从前4个指标来看,满意度都达到了70%以上,而不满意度都在20%以下,总体满意程度较高,说明武汉站在设计理念、功能流线、站场条件、工程规模等方面是成功的,采取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桥建合一”结构形式、城区车站非地面化、零候车+零换乘、科学设置导向标识等一系列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站内服务优质性方面满意度稍低,需要车站从业人员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行为。

3.2 系统性评价

(3)合评估缺乏依据。传统模式下,根据测评结果进行筛选的环节会掺入较多主观因素,无法准确客观的判断人岗符合度。同时由于测评维度单一,测评深度不足,也给综合评估筛选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其中,大学生接受急救培训的大多数为医学类的学生。欧美、日韩等国家大力推行应急救护培训,其中,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新加坡卫生救护知识培训普及率达20%。我国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起步较晚,存在着实施及资金双重困难。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的国情下,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居民群体中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性,我国居民急救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系统性问卷调查(图6)显示,对于武汉站与城市规划协调性方面,很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50.6%,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30.4%;对于与城市融合性方面,很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45.8%,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35.8%;对于与城市交通协调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72.6%,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10.1%;对于站内各部分统一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79.2%,较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8.4%;对于站内各系统整体性方面,满意和较满意的达到61.3%,较不满意和不满意占22.6%。在车站与城市规划协调性、融合性方面,满意度分别为50.6%和45.8%,而不满意度达到30%以上,总体满意程度不高。这和目前武汉站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造成部分短途旅客的市内交通时间高于铁路乘车时间[6],以及武汉站周边开发强度较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效果较小等情况是相符的。而在其他3个指标上,满意度在72.6%、79.2%和61.3%,总体满意程度较高,说明武汉站和城市交通的衔接良好,站内各部分统一性、整体性方面较好,基本令人满意。

3.3 文化性评价

  

图6 功能性问卷调查评价

  

图7 系统性问卷调查评价

  

图8 文化性问卷调查评价

  

图1 恢弘壮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高铁武汉站

关于高铁车站文化性,本评价提炼出以下4个指标:①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车站建筑形式和空间要与具体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相协调,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地域特色相适应;②彰显强烈的人文特征。要以建筑语言体现车站建筑的历史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人文特征;③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车站建筑要适应时代要求,展现时代风貌,融入先进文化和现代化理念;④体现明确的交通特征。既要体现交通建筑的空间特征,具有大跨度、宽敞明亮、相互渗透的开阔空间,又要体现简约的建筑风格,简洁、实用。

刘云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好车站的综合交通与服务功能。作为现代化特大型高铁站,在具有现代化硬件的基础上,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流为主”,充分考虑旅客的各类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内容和质量。

结语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2.3.5 酚红法计算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 根据PTX在不同时间的剩余药量的对数值对相应的时间做图,由直线斜率求出Ka。在体肠吸收实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TPGS-CS载PTX胶束的Ka与对照制剂相比,十二指肠处升高33.1%,空肠处升高59.6%,回肠处升高19.5%,结肠处升高19.7%。由此可知,TPGS-CS/PTX能有效提高PTX在体肠吸收情况。

  

图3 武汉站地面层旅客流线图

  

图4 武汉站站台层旅客流线图

  

图5 武汉站高架层旅客流线图

1)煤系灰岩以微米孔居多,亚微米孔,及纳米孔所占比例较少,孔隙度介于1.59%~2.54%,基质渗透率约为0.001 5 μm2,孔隙度较低,微观孔隙连通性相对较差。

资料来源:

关于高铁车站系统性,本项评价提炼出以下5项指标:①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车站选址与城市规划相匹配,适应和满足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网络及城市景观等方面要求;②客站与城市的融合性。车站建设能够系统整合站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带动城市周边区域发展;③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便捷性。客站能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有效衔接,最大限度方便旅客换乘;④客站各组成部分的统一性。把车站广场、站房、站场客运设施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在平面位置与空间关系上重叠、复合;⑤客站各系统的整体性。应使与铁路客站相关的近30个专业集成的综合系统工程、各子系统功能完善、配置优良,达到整体系统功能最优。

③做好车站和周边区域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车站的引领辐射作用。应围绕高铁站开展多元、复合功能的城市综合开发,发挥车站对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使车站与城市功能紧密结合,与城市融为一体,带动城市周边区域快速发展。

②进一步加强车站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提高车站交通可达性。武汉距城市中心较远,应加快建设连接车站的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做好高铁与城市交通的运营协调,保证各种交通形式之间的顺畅转换,使车站成为城市中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枢纽。

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一系列先进技术,武汉站达到了功能性、系统性和文化性的高度统一,得到了旅客的高度评价。但是,也应看到尚需改进之处。主要建议有以下3点:

参考文献

[1] 国家铁路局. 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 郑健. 落实五性原则创新建设理念努力建造一批百年不朽的铁路客站[J]. 中国铁路,2007(9):30-34.

[3] 吴硕贤. 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 南方建筑,2009(1):4-7.

[4] 胡小艺,郭建. 高校图书馆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图书馆为例[J]. 华中建筑,2017(4):50-56.

[5] 刘云强. 武汉站关键技术[J]. 铁道知识,2013(4):14-17.

[6] 张戎,孙小兴. 上海高速铁路旅客室内交通出行方式调查[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2):71-75.

 
龚擎玉,刘云强
《华中建筑》 2018年第06期
《华中建筑》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