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淮南子》中的环境智慧

更新时间:2009-03-28

“环境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是与人类发生联系、并且对人类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1] 当下所说的环境主要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所要面对的永恒主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当代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问题”,严重制约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些年由于忽略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当发展背后的环境忧患被现实证实之后,人类开始迫切地反思过去,寻找解决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成了当务之急。

面对已然出现的环境问题,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正确地对待自然环境、如何正确地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这种环境哲学的思考从古至今都未停止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考”可属道家。F·卡普拉说:“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2] 佘正荣更是明确指出中国道家的学统本身就存在着“自然之道”的环境学思想,而《淮南子》正是饱含这种思想的道家代表作之一。[3]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家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与系统阐释对于解决当下出现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然中心主义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公理,《淮南子》作为道家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继承了传统道家自然中心主义,发展了老庄和谐一体的优秀思想,从入世应变着手建立了系统的整体主义自然观,系统且深刻的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一体的变化发展规律,表现出彼时的道家兼容并蓄、积极向上、有守有进的全新精神。在全球性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参照《淮南子》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思想,对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西山这个鬼地方,到处都是黑色,山黑,地黑,天黑,连风也黑,恐怕这里人的心也是黑的吧?人的心一旦黑了,就不好对付了。我只有忍着饥饿,向前走着,走着。我明明知道这里一切都是黑的,但我还是忍饥挨饿地要来到这里。这里除了一切是黑的,还有让人向往的一样东西:钱。钱啊!人活着,是离不了钱的啊!

液体饲料的研制和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随着发酵乙醇工业的发展,粉浆类副产品将大量增加。随着谷物价格上涨,副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随着环保压力、减抗替抗压力的增加,液体饲料的应用将大幅度增加。在液体饲喂系统中,原料的质量、粉碎粒度,水料比须根据饲喂对象进行适当调整。当前对液体饲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生产性能方面,液体饲料原料数据库、营养标准、品质控制等研究等还需要系统性深入。

传统道家认为,人类生长的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天、地以及天地间万物所构成,而天、地以及天地间万物所共同构成的这个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理想的。因为“天清地定”(《览冥训》),天地本身就具有“清”与“定”的特征是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的。《淮南子》更视天地为父母,天地间的万物皆由天地父母所生,根据《椒真训》记载:“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父母”就是天地,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普天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天地而生,由天地而有,因而天下万物都离不开自然天地这位伟大的母亲。如《本经训》言:“天覆以德,地载以乐,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天地合德,覆载万物,四季有序,风调雨顺,日月合明,五星有序,如此一来人类只需以“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时则训》)。人类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来指导农业活动,按照四季变化和甘露分布进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自然实现人类所期望的“五谷登孰”(《览冥训》)。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想环境,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应该赋予极大地感恩、赞美、尊重以及爱护。

《天文训》将宇宙生化过程概括为:虚霩(太昭)-宇宙(时空)-气-天地-阴阳二气-四时-万物(火水、尘埃、日月、星辰等)。由此来看,天地父母创生万物也只不过是宇宙演化这个漫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万事万物产生也并不是这个过程的终点,包括由精气演化而来的人的出现也只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因“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精神训》),故而人“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精神训》)。天地万物与人共同处在一个有机体中,或者说人也是万千物之中的一物,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根据《淮南子》宇宙观来看,二者皆是以道为原,以气为质,人与天地万物更因此而存在同构、相感的关系。所以,人与天地万物本就是密切相关,无所谓的泾渭分明,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淮南子》认为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物,由自然的精气聚集而成,所以“蚑行喙息,莫贵于人”,能够“孔窃肢体,皆通于天”(《天文训》),所以人是高贵的,但是是否因此人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在自然中为所欲为呢?答案肯定是不行。天地万物有其本性,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原道训》)万物的自然之势非人力能决定和改变,万物按照规律发展,万物之间更相辅相成。所以自然环境给予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是理想的,那么人类面对理想的自然该如何自处呢?《淮南子》继承传统道家思想继续提出“无为”,以“无为”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自然本身丰富而复杂,能够赋予人类多种生存物质,人类视自然为最理想的存在。但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资也需要人类去获取,如何从丰富的自然中取得相应的物质生活资料:首先,需要正确的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对自然“无为”,也就是要取之有道;其次,要取之有度。人类坚持“无为”以尊重客观规律、不破坏自然、不损伤环境前提下去获取人类生存的物资生活资料,因为自然环境本身虽然给予人类各种物资资源,但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没有什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不能超越自然所给予的限度。如果人类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如“刳胎杀夭”“覆巢毁卵”“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本经训》),那么过度受损的自然将“万物不滋”“万物不繁兆”(《本经训》),严重者甚至“阴阳缪戾,四时失叙,雷霆毁折,雹霰降虐,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本经训》)。那么,美好家园又从何谈起?再次,要知足寡欲。人类之所以对自然毫无节制一味地所求,完全是内心“嗜欲”的驱使,人类物欲的膨导致贪欲愈大,为了满足过分的欲望就会对自然过度的勒索,不断地获取、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自然系统的平衡,从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信任与和谐荡然无存。不仅如此,《淮南子》还指出,自然与人类的不和谐还会导致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和谐,自然与人类的疏离导致人类获得的物质资源匮乏,人类开始争夺资源、掠夺财富,然后“兵革兴而分争生”(《本经训》),战乱迭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齐俗训》说人一旦有了过度的邪念和欲望就会“害其性”,“恶劣”的欲望既违背了人之本性又威胁自然环境,所以反复警示人类“日引邪欲而浇其身”(《泰族训》)、“患生于多欲”(《缪称训》),故提倡要“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齐俗训》),简单来说就要“节欲”“知足”。做人要懂得知足感恩,自然无私无欲地赋予人类物质资源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资源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限的,用有限去填无限是永远也填不满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会出现物质财富、生活资料的匮乏就是因为人类不断增长的物欲和奢华的挥霍。当人类懂得“适情知足则富矣”(《缪称训》)、“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诠言训》),能够满足于“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精神训》),就能安心的享受自然带给人类的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财富。只要坚持取之有道、取之有度,维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就能“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齐俗训》)。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理想的、完善的。天地能够创造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万物,万物的价值是永久性的更是既定的,天地可以创造价值是因为天地本身就具有价值。“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精神训》)万物自身的价值不会因为人类而改变,因为“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说山训》)自然万物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并不是为人类服务而存在的,但是又能够为人类提供服务。万物固有的价值对人类来说也是使用价值,而这种使用价值的存在依然是“固以自然”的,如《诠言训》说:“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自然环境给予人类的日月星光、材木物质都是自然而成的,没有目的和意识地赐予人类,不需要人类任何地改造就可以完全符合生存和生活需求,自然成为人类最理想的家园。

无论站在自然环境的立场还是人类自身利益的立场看,都没有改造自然环境的理由和借口。如果人类非要“逆天暴物”,强行对自然环境进行一番改造,自然则有可能“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干乖,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泰族训》),那么人类将要面临“薄蚀无光”“毁折生灾”“州国受殃”的灾难。人类若执意按照错误的观念去违逆天意,暴虐万物,破坏自然环境本身系统的完整性,自然环境也将会直接对人类进行惩罚。试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将日月无常、五星混乱、四季互侵、气候反常、山岳崩塌、河流枯干、冬天响雷、夏天下霜等等,整个自然环境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人类美好的家园也将荡然无存。

即使人类对当下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满意,也无需强制改变自然环境来适应人类的各种需求,人类可以主动去适应自然环境那份自然的美好,在与自然环境的交往中去寻找生存的智慧与快乐。正如《齐俗训》所说:“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昭誋,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其宜,为其能。”具体来说,比如“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齐俗训》)。人类顺应自然万物本性,安居宜处,利用和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自然能得到理想的生存环境。当自然的赋予与人类的需求不能完全契合,但对人类来说不能仅仅因为对自然万物的工具性需求而否定了其内在价值,《缪称训》说:“物莫无所不用,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天雄和乌头是剧毒药,但是良医能利用这剧毒做药救人,自然万物对于人来说没有什么是要舍弃或改变的,只要能“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齐俗训》)。也就是说自然本身是完善的,人类要正确、宽容地看待自然,当与自然出现利益或需求冲突的时候,积极从自身寻找原因解决矛盾,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的前提下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物无贵贱,利害之分皆在人类的一念之差,不能因一时之意气就去对自然随意改造、破坏,使其变成自己眼中所需的“完美”自然。但实际上,人类本就无力去从根本上改变自然,肆意而为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与地位,作为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要认识规律、尊重本性,约束自己要谦逊、感恩,避免破坏自然而遭受自然报复再不得不去保护环境的事情出现。

人类若对自然环境不满意而肆意进行改造,结果只能是厄运难逃。即使人类坚持一定要战胜自然、改变自然,那也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原道训》举例说:“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人类虽为天地万物中既精贵又特殊的存在之一,但人类最终还是无力去彻底地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唯有信任自然。因“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五色虽朗,有时而渝;茂木丰草,有时而落;物有隆杀,不得自若”(《泰族训》)。天地万物按照其各自本性发展、运行,整个自然环境充满活力与生机,或盈或损、或盛或衰绝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从人性角度出发,“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原道训》),人的本性决定了无法去改变万物之性,否则就是违背本性的表现。无论从内在人性的根源或是外在能力的大小来看,人类都无力从本质上永久地改变自然环境,并且需要时刻谨记“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览冥训》)。

为迎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馆运行十周年庆,2018年12月15日上午,《大美交圕 筑梦扬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馆十年发展回顾专题展》在上海交大图书馆主馆开幕。展览主要表现了在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大背景下,交大图书馆以转型创新为主旨,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终臻大美交圕的奋斗历程;讴歌全体馆员为此付出的心血与智慧,激励交大图书馆人和全体师生一道,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而奋勇前行。

自然环境是一个由一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自然环境系统内部多样化、复杂化,同时也是美丽的、和谐的。自然环境这个系统对于其自身来说是理想的,正如《泰族训》所言:“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又如《原道训》言:“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天地万物本就有其自身之常道,“万物固以自然”(《原道训》),使得人类得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自给自足,完全没有被改造的需求和必要。

根据CH/Z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规定,数字正射影像图(B类)制作时,区域网平差计算结束后,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

《淮南子》视界中的自然无论从其自身来说还是相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理想的、美好的,而人类面对自然是“无为”的,不需要对自然做出不必要的改造去破坏自然原本的和谐体系,只要因顺自然就好。所以,人类要正确认识自然的本性,把握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处理好与自然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人类要清楚的认清自己也只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不能自视为主宰者、创造者并试图改变自然、控制自然,要秉持“无为”的心态、“无为”的实践、“无为”的方式去对待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赞美自然,一方面是为了自然能够自由发展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物资,另一方面也为了人类能够长久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健康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业务系统与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集成主要是用户和组织机构的集成管理,业务系统的用户和组织机构数据由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在业务系统与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集成过程中,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需要与业务系统完成用户组织机构的数据同步。同步过程始终保证由用户与组织信息的权威数据源到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然后再由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根据权限将用户与组织信息同步至其他相关应用系统中。根据各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数据库中间表或Webservice两种同步方式。

道家的“无为”是自然的“无为”,是反对一切破坏自然的“无为”,不同的是《淮南子》将传统的“塞而无为”发展成“通而无为”,将“无为”规范为不乱为、不强为,即“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无为”是按照客观规律、不违背事物本性的前提下去有所作为,只要能利用规律、顺其本性就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人类在“无为”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积极探索,尊重规律、利用规律,然后因势利导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既能合理地改造自然使自然发生有益的变化又能满足人类自身的利益需求,比如“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修务训》)。人类是依赖自然环境的存在,人类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都始终要坚持以“无为”来指导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人类都能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以满足生存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阪耕田”(《齐俗训》)。特别是在广袤的自然环境面前,人类只有“上因天时,下尽财力,中用人力”才有可能使得“群生遂长,五谷番植”(《主术训》)。《淮南子》主张人类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着自然万物本性的“无为”,尤其强调“因”的作用,“因”是因顺天地之自然,就是因顺天地万物的本性,反对破坏或改变天地万物本性的妄为。故《淮南子》主张的“无为”亦可简单概括为“因物所以为”。天地万物有其存在的本性和发展方式,人类不能强加主观意愿的去改变和破坏,所作所为应当合于自然,顺乎其性,彼此相互和谐、相互尊重。

古代的人类以农为本,认知水平和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生存与生活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多,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大,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自然观。但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向前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开始分化,“这种对象观长期以来把自然界看做是相对于人类的自然,而不是人类生存于其中并与之具有血肉联系的自然。”[4] 人类自己认定为自然的主宰者,将自然当成仆人,想要拥有统治和支配自然万物的权利,认为自然的存在是为人类而存在,因而对自然开启了肆无忌惮的掠夺性所求。时至今日,这种“恶劣”的观念所带来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结构失衡等等。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根本就是一个体系,是与自然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总体,“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 人类在不停的向前发展,自然环境也在发展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然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要以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载体,环境对人类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类依赖自然而存在,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但是人类作为自然进化中的一个环节,即使人类消失了,自然仍然会继续存在着。面对当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报复,人类需要彻底的反思,摒弃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然,爱护自然,寻找最和谐的相处之道。

佘正荣在《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中说:“人和自然界混而为一,纯朴不分,万物处于最好的状态,人们的生活资料丰赡富足。”[6] 自然环境本身是美好的,对于人类来说是理想的,人类只需心存感激的接受自然的馈赠,因顺自然,积极“无为”,不需要改变自然就能获得最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资资料,正如《览冥训》说:“卧倨倨,兴盱盱,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无论自然万物呈现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自然的也是美好的,既不会威胁人类生命也不会影响人类生活,因为人类是从内心感恩自然的,即使是“和春阳夏,杀秋约冬”(《览冥训》),人类也不会因为四季变化、冬冷夏热而抱怨自然,反而会因顺自然按照四时之制定节令进行农业活动,如“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主术训》)。人类更以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为荣,不论高山险地、激流江海,都以自然原本的状态为美,赞叹自然之神奇,并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行不同的实践活动,如“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主术训》),居住在水边的人可以发展渔业,生活在山林的人可以发展林业,活动在山谷的人可以发展牧业,生活在平原的人就可以发展农业。人类不会以自然的多样性与多变性而感到忧虑,反而因此丰富了生活方式。人类视自然万物为“家人”,不分物我,相依相伴,其乐融融。然而人类要想安稳的享受自然源源不断的馈赠,就要更加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要肩负起善待自然、善待万物的重任,才能保证自然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安身立命之所。

自然万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在自然中相互依存,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就必须要尊重和爱护其他物种,对所有生命共同体承担起道德责任,如《主术训》提出要效法先王之法保护生态平衡,坚持“畋不掩群,不取麛夭”,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灭绝式索取,否则“焚林而猎,得兽愈多,后必无兽。”《道应训》举例说巫马期去查访季子的治政成效,看到一个打渔的人把捕到的鱼又扔回水里便问为什么,捕鱼的人说季子不允许捕捉没有长大的鱼,所以放回去让小鱼长大。巫马期回去向孔子汇报,孔子赞扬了季子。诸如此类的做法,与其说是“利物”不如说是“利人”,“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说林训》),实际上“利物”与“利人”是统一的,欲“利人”先“利物”,“利物”即是“利人”。将“利人”首先转变成“利物”的实际行动,这种行动是主动的、自觉的,既能体现人的道德主体意识,又体现出对客观事物的尊重。虽然说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密切的,但是人始终是一个具有意志、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在因顺自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更多有利的物资资料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避免给自然带来负面影响,人有生存的权利更肩负着对万物的责任,这个责任人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健康的相处。虽然人的能力高于其他物种,当下的科技水平也十分发达,甚至已经具有在局部、短时上战胜自然的能力,但这不代表人就能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人要利用自身能力和科技水平更好的发现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让自然呈现出更美丽、更美好的一面,也让人类能够更深切地感受自然的伟大,珍惜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切好的或不好的,积极调整自己的立场与心态去努力适应自然,寻找生存的乐趣与方法,视天地自然为父母,视天地万物为家人,愉快而朴实,和谐而自然。

《淮南子》继承发展了传统道家的自然中心主义,自然万物包括人所拥有的朴实无邪、纯静自然的本性造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只要敬畏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就能更加的亲近自然。面对自然馈赠要感恩,面对自身的利益要冷静而不迷失,正确的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利益矛盾,节欲尚俭、知足知止,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地位置于人类自身的利益之上。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拥有与自然一样的大爱,身处于美好的理想环境中一切都将是美好的。所以说,自然环境作为理想的存在本身是完美的:正确地处理好整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万物本性一致没有主宰与被主宰,只有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和谐统一、共同发展;面对自然,人类只需因顺自然的“无为”,做到取之于道、取之有度、知足常乐;人类要享受自然的馈赠还需肩负起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的重任。人与自然本是一体,要先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体谅自然,自然才能向人类展示更加美好的一面。要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古代道家所构建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尽管存在认识程度不够深甚至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但是依然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的向往。虽然这种和谐美好与当代的和谐社会不可相提并论,但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宝贵精神依然值得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陆建华.道家与当代环境[J] .现代哲学,2013(6):112-117.

[2] Capra F.The Tao of Physics[M] .Boulder, Colorado:Random House,1990:307.

[3] 佘正荣.“自然之道”的深层生态学诠释[J] .江汉论坛,2001(1):73-79.

[4]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6]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3.

 
李旻,张静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