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加强淮南市防洪薄弱环节体系建设的探讨

更新时间:2016-07-05

淮南市的地理位置及淮河流域特点决定了区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涝风险大,加之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不完善,在面对非重大洪涝威胁时,抗洪减灾的能力仍显不足。中小河流治理、湖泊防洪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待阴道分娩禁忌症排除后可选取阴道试产,以便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生育质量。

1 防洪体系薄弱的表现

经调查分析,防洪体系薄弱的表现如下:

采用CRD法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进行施工,具有多种优势,这主要是由CRD法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能有效提高隧道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隧道施工建设出现坍塌、渗水等现象,有利于保障隧道的建设质量;其次,适用范围非常广,在各种尺寸和断面形式的隧道建设中都可以采用,而且还不影响城市交通;再次,结构简单,施工和拆卸都比较灵活方便,经济成本较低;最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小,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的特点。这都使得CRD法本身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因而在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部分中小河流堤防标准偏低,抗洪能力有待提高,如万小河、梁家湖等。

一方面节约了授课医师的课上时间,把可能需要大段时间讲解的内容省略掉,只讲解内容的重点难点。所需上课时间灵活机动,不需要挤出大段时间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而规培医师也可以通过提前的线上学习,在课堂授课学习时快速掌握更多的知识。

喜欢听周老相公这种话的人很多,表示赞同的也很多。村口上那老樟树下曾经对这个问题研究过无数次,综合来说,是赞同的次数大于否定的次数,赞同的人数多于否定的人数。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基本就是有一个明显的定论了。而且,凭着周老相公额头上脸上那梯田一样的皱纹,大多数人还是要相信他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血常规变化水平,发现血小板减少程度与患者死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血小板减少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应对脓毒症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血常规,及时纠正血小板减少,改善患者的预后。

(3)城乡排涝能力不足。部分湖泊洼地无排涝泵站或排涝泵站规模不足,造成局部内涝长时间持续,加大洪涝损失,比如潘集沿淮洼地。城市排涝泵站规模不足,是造成城区内涝淹没的重要原因,淮南市城区、寿县城区、凤台城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根据农村易涝区域分布,将全市农村地区分为瓦埠湖洼地、高塘湖洼地、架河洼地、泥黑河洼地、西淝河下游、寿西湖行洪区洼地、汤渔湖行洪区洼地、正南洼地和采煤沉陷区洼地共9个排涝分区。

2 加强防洪体系薄弱环节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中小河流治理

淮南市境内淮河两岸中小河流除万小河上段、梁家湖排涝沟上段、寿县中心沟、永幸河和泥河袁庄城区段以外的河流已通过沿淮洼地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得到全面提升,防洪标准达到20年1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1遇。尚有万小河上段、梁家湖排涝沟上段、寿县中心沟、永幸河和泥河袁庄城区段等5条中小河流未得到全面治理,根据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对象重要性划分,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和除涝标准,通过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护岸加固、配套建筑物工程等全面提升中小河流的防洪除涝体系。

2.2 山洪沟治理

山洪沟治理的防洪标准一般采用10年1遇,根据山洪沟河道、洪水特点,按照“护、通、导”的原则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工程布置。“护”是指加固或修建护岸、堤防等,保护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通”是指在重点河段以及对城镇河段有影响的河道出口,清淤疏浚,畅通山洪出路。“导”是指利用截洪沟、排洪渠等设施,导排洪水,减少地表径流危害。

全市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需治理的山洪沟有2条,即凤台县大山撇洪沟和八公山区孔李截洪沟。

2.3 城乡排涝设施建设

目前,淮南市农村地区排涝标准大多为3~5年1遇,部分湖洼地无排涝泵站或排涝泵站规模不足,造成局部内涝长时间持续,加大了洪涝损失。城市排涝泵站规模不足,是造成城区内涝淹没的重要原因。淮南市城区现有龙王沟站、新曹咀孜站、姚家湾站、港一路站和小站台站等排涝泵站13座,排涝总流量95.42m3/s,总装机9915kw,部分泵站排涝标准不足20年1遇,低于中心城区30年1遇的排涝标准。随着城镇化建设,部分农排区逐步变成城镇建成区,如潘集沿淮洼地,原有的排涝标准已不能满足现状需求。

淮南市城乡排涝总体规划范围原则上按照全省治涝规划确定的范围,针对淮南市在防汛抢险救灾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将排涝分区分为农村和城镇两部分。规划重点是实施全市农村易涝地区排涝泵站建设、全市防洪排涝任务较重的城区及工业园区排涝泵站建设和应急排涝能力建设。

淮南市城区防洪标准采用50~100年1遇、排涝标准采用20~30年1遇;县城和重点乡镇防洪标准采用20~50年1遇、排涝标准采用10~20年1遇。333.3hm2以上圩口,以及333.3hm2以下人口密集、内有重要设施的圩口,防洪标准采用20~30年1遇,排涝标准采用5~10年遇。333.3hm2以下圩口防洪标准采用10~20年1遇,排涝标准采用5~10年1遇。

(4)小型病险水库隐患多。淮南市境内仍有大量小型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主要集中在寿县境内,始终是淮南市防洪体系的短板。

1.教师由单能型向多能型转变。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领域有了更大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外,还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成为多技能型的教师。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安排不同的学习听读内容,鼓励学生做感兴趣的事情。充分利用大学生爱玩手机的心理,让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功能练习听读英语。[4]

2.4 湖泊防洪综合治理

肖严湖防洪治理思路是:对现有堤防、涵闸加强管理养护和调度,发挥其防洪作用;重建正阳涵;新建排涝泵站,当发生超保证洪水位时,由排涝泵站直接提水排入淮河。

(2)湖泊防洪排水不畅。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部分圩堤,尤其是保庄圩的防洪标准偏低,已经影响到区域内重要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安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瓦埠湖蓄洪区的九里联圩,圩内人口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必须依靠九里联圩抵御瓦埠湖洪水的威胁。

农村地区排涝标准采用5~10年。淮南市淮河南岸中心城区排涝标准采用30年1遇,一般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排涝标准为20年1遇,县城采用20年1遇。

瓦埠湖的防洪治理,需统筹考虑防洪、除涝及水资源开发利用,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为:新建瓦埠湖排湖泵站,降低洪水位,提高流域防洪除涝标准;对沿湖圩堤,结合引江济淮工程,按保护面积、人口及所处位置对泄洪的影响进行分类,确定防洪除涝标准,进行堤防加固和泵站建设。

高塘湖排涝站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高塘湖周边区域防洪排涝压力,根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淮南境内高塘湖周边老家圩、东河圩、三里岗圩和东小湾圩4座圩堤予以废弃,退垦还湖,马岗圩、余巷圩2处圩口维持现状。退田还湖220hm2,退出人口6920人。

焦岗湖的治理按照“堵客串水,截岗坡水;坡洼圩区,抽排涝水;湖区滞涝,抽排湖水”的总体治理思路,圩口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1遇;新建焦岗湖外排泵站,抽排湖水,降低高水位并缩短高水位持续时间,减轻流域内洪涝灾害。加固堤防,实施大沟隔堤加固工程。

列入全省防洪薄弱环节建设规划范围的湖泊有瓦埠湖、高塘湖、焦岗湖,同时针对部分沿淮洼地的防洪薄弱问题,计划将架河洼地和泥黑河洼地部分项目纳入到规划中。

2.5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淮南境内水库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50、60年代,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坝坝体、坝基、坝肩漏水,水库溢洪道和放水涵不能正常运用,防洪标准偏低,泄洪能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管理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各种安全隐患逐渐暴露,已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防洪薄弱环节体系建设需要实施的小型病险水库有八公山区丁山水库,大通区毛郢水库、松林水库和寿县长青水库、金祠水库等共计13座小型水库。针对病险水库出现的问题,主要以堤身加培,迎水侧护坡,新建重建输水涵闸,防汛道路建设和防汛通讯预警系统建设为主。

3 结束语

通过全面分析查找淮南市在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湖泊防洪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意见,补齐防汛除涝短板,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鬼子的飞机配合着地面进攻,经历了十余天的空袭,衢州城除了孔庙一带,早已成了一座废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到处都是没有燃尽的烟火。令人意外的是三孔之一的南孔家庙,居然在日军战争版图上予以保留,这是孔守善万万想不到的。

[ ]

[1] 周学文.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国水利, 2011,(20):6-9.

[2] 佚名.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J]. 海河水利, 2017,(3) :7-7;

[3] 张华仁 ,田浩然.浅析如何加强防洪体系薄弱环节建设[J] .中国西部科技 , 2011,(32):69-70.

程建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