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兩宋鼓吹曲詞調《六州》考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兩宋衆多詞調中,鼓吹曲詞調扮演着不同於民間、文人歌曲的獨特角色。近年來,學界對於兩宋鼓吹曲已有不少研究,如李訓之《兩宋鼓吹曲考述》[注]李訓之:《兩宋鼓吹曲考述》,《樂府學》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對兩宋鼓吹曲的創作時間、體制、文學意義等作了考證研究,田玉琪《詞調史研究》[注]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對其詞調史意義、不同詞調的體式差異作了初步辨析,孫曉輝《宋代鼓吹套曲導引考證》[注]孫曉輝:《宋代鼓吹套曲導引考證》,《黄鐘》2016年第2期。對宋代鼓吹套曲的演進和組合方式作了考察。兩宋鼓吹曲通常多作套曲使用,有時亦單獨使用。而作為套曲的鼓吹曲亦由單個詞調組合而成,對其中個體詞調的具體研究仍有諸多探討的空間。今試對鼓吹曲中《六州》的起源、類别及體式演變等作一考析。

一、《六州》的起源

詞調《六州》見録於《宋史·樂志》《文獻通考》《宋會要輯稿》諸書,多同《導引》《十二時》等詞調同載組為套曲。關於此調起源,自宋以來便衆説紛紜。楊慎《詞品》云:“‘六州’得名,蓋唐人西邊之州,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也。……伊、梁、甘、石,唐人樂府多有之。《胡渭州》見張祜詩,《氐州第一》見周美成辭。”[注](明)楊慎:《詞品》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詞話叢編》本,第3356頁。《歷代詩餘》卷九十九亦言:“六州,伊、凉、甘、石、氐、渭也,唐時樂府多以此名,填詞因之。”[注](清)沈辰垣:《歷代詩餘》卷九十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按,唐教坊曲有《凉(梁)州》《伊州》《甘州》《石州》及《胡渭州》,皆為大曲。兩宋鼓吹曲詞調《六州》之本源或與六州地名及唐代《六州》大曲有某種關係,其中有名稱方面的聯繫,也有邊場警嚴之義的延續;至於音樂方面,應無關係。王應麟《玉海》卷一百六:

源指的是可以通过传输介质(对河流廊道而言主要是水)为邻近的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而汇指的是从相邻地方吸收物质和能量。

唐末大亂,舊聲皆盡。惟大角傳三曲,其鼓吹四曲,悉用教坊新聲。車駕出入,奏《導引》及《降仙臺》;警嚴奏《六州》《十二時》,皆隨月用宫[注](宋)王應麟:《玉海》卷一百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鼓吹曲《六州》作為“教坊新聲”,當排除其源自遺存的唐鼓吹曲的可能。此調最早作品為和峴之作:

現存此調詞作字數多有參差,句拍亦往往有所變化。除部分詞作因年代久遠多有脱漏外,此調音樂抑或發生些許變化,然此變化亦是有章可循。如天禧三年(1019)南郊鼓吹曲之一的無名氏“齊天宇”一首與正體相比便差異較大,當是此調音樂的首次變化。而無名氏“寰宇定”詞(即明道二年宋仁宗籍田四曲之一)雖在“承天統”一首基礎上作細微變化,但不難發現此變化亦受“齊天宇”一首影響。除“寰宇定”一首外,南宋尚有一首籍田曲,為無名氏“昭聖武”詞(紹興十六年高宗親耕籍田四首之一),“昭聖武”詞的用韻、句拍與“寰宇定”一首正同。此調用於明堂之禮的四首詞作,以皇祐二年(1050)無名氏“崇嚴配”一首最早,仍用“承天統”詞樂調與歌詞體式,未作過多改變。其後無名氏“嚴太寢”一首(嘉祐元年明堂恭謝四曲之一),又僅用“崇嚴配”之上片。此詞結尾原有“和聲”,或原詞本為雙片,然此套鼓吹四曲《恭謝導引》《合宫歌》《六州》《十二時》均為長調之一半,或為詞人有意為之。除“嚴太寢”一首外,兩宋尚有無名氏“深仁化”一首亦為單片詞,此為嘉祐四年(1059)祫享太廟四曲之一,結尾亦有“和聲”二字。

此調亦屬哀曲,用大石調或雙調,僅於迎奉帝后神主還宫的途中演唱。此調兩宋現僅存三首,均為北宋之作。其中,無名氏“慶深恩”詞為元豐三年(1080)慈聖光獻皇后虞主回京四首之一:

《六州歌頭》,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聲為弔古詞,如“秦亡草昧,劉項起吞併”者是也。音調悲壯,又以古興亡事實文之,聞其歌,使人悵慨,良不與豔辭同科,誠可喜也。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時》《導引》《降仙臺》並《六州》。為曲,每大禮宿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為警場。真宗至自幸亳親饗太廟,登歌始作,聞奏嚴,遂詔:自今行禮罷乃奏。政和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謂之《六州》,其稱謂已熟也。今前輩集中大祀大恤,皆有此詞[注](宋)程大昌:《演繁露》,《宋元詞話》,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第317頁。

《六州歌頭》為傳統軍樂,程大昌所引之詞正為李冠《六州歌頭》。兩宋《六州歌頭》詞共存三十餘首,除韓元吉“東風著意”一詞賦寫相思戀情,辛棄疾“晨來問疾”一詞略帶戲謔俳諧意味外,大多為弔古傷今的豪放之作,仍帶有蒼凉悲壯的邊塞軍樂風格。程大昌言“本朝鼓吹,止有四曲”,而四曲之中,並不含《六州歌頭》,兩宋文人創作《六州歌頭》,應與朝廷鼓吹曲没有關係,南宋洪適、姜夔等人的説法應不準確。而明人楊慎《詞品》卷一解説《六州歌頭》轉述了程大昌之言:

《六州歌頭》,本鼓吹曲也,音調悲壯。又以古興亡事實之,聞之使人慷慨,良不與豔詞同科,誠可喜也。六州得名……此詞宋人大祀大恤皆用此調,國朝大恤則用《應天長》[注](明)楊慎:《詞品》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詞話叢編》本,第3356頁。

不過,楊慎曲解了程大昌之意,以《六州歌頭》為宋人“大祀大恤”之調。故後之學者亦時沿此誤,認為宋鼓吹曲《六州》即為《六州歌頭》的簡稱。

二、《六州》的類别及體式演變

作為朝廷御用禮樂,以《六州》名調者在兩宋現存近三十首詞,金元無存詞。關於《六州》詞調之體式,明清詞譜記載通常較為簡略,萬樹《詞律》不載此調,惟杜文瀾《詞律補遺》卷二十一僅載無名氏“良夜永”一首作為補調,且注云:“此調衹有此詞,無别首可校,見《文獻通考》。”[注](清)萬樹:《詞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36頁。《欽定詞譜》卷三十七亦僅收録無名氏“良夜永”一首為譜,注云:“此調衹有此詞,無别首可校。”[注](清)王奕清、陳廷敬:《欽定詞譜》第1册,北京: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第2630頁。(《詞律補遺》當即據《欽定詞譜》而補)而秦巘《詞系》卷十九亦僅以無名氏“良夜永”列調,注云:“調見《宋史·樂志》,與《六州歌頭》無涉,當名《崇明祀》。《詞律》未收,四曲中惟《降仙臺》失傳。”[注](明)秦巘:《詞繫》,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927頁。今人編:《中華詞律辭典》[注]潘慎、秋楓總編撰:《中華詞律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載此調體式甚多,共二十體,而獨漏和峴之詞,且所列體式以字數多少排列,未能清晰得見此調在兩宋發展演變之軌迹。

兩宋鼓吹曲《六州》的詞調形態看似複雜,然有規律可循。兩宋現存近三十首《六州》,實可分為三調。正如清人毛奇齡於《西河集》卷六中所云:“有歌同而調異者,如宋鼓吹曲同用《導引》《六州》《十二時》三曲名,而大饗所合為黄鐘宫,山陵所合為正平調,神駕還宫所合為大石調是也。”[注](清)毛奇齡:《西河集》卷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詞調《六州》作為宋皇室專用禮樂,在不同的禮儀活動中,所奏之樂並不相同,舉凡南郊、封禪、明堂、籍田、祫享太廟、奉祀太清宫等均屬吉禮活動範圍,所用鼓吹曲為一調;舉凡山陵導引靈駕等均屬凶禮活動範圍,此為又一調;神主回宫雖亦屬凶禮,然與帝后靈駕發引之禮不同,又用别調,就聲情而言,前一調與後兩調迥然不同。

1.郊祀籍田明堂太廟之六州

“还有,不要带上任何人。地堡的建造容量是8个人,我们无法让其他任何人进来。”他将我拉进怀里,拥抱住,“再见了,姐姐。”

嚴夜警,銅蓮漏遲遲。清禁肅,森陛戟,羽衛儼皇闈。角聲勵、鉦鼓攸宜。金管成雅奏,逐吹逶迤。薦蒼璧、郊祀神祇。屬景運純禧。京坻豐衍,群材樂育,諸侯述職,盛德服蠻夷。 殊祥萃,九苞丹鳳來儀。膏露降,和氣洽,三秀焕靈芝。鴻猷播、史册相輝。張四維。卜世永固丕基。敷玄化、蕩蕩無為。合堯舜文思。混併寰宇,休牛歸馬,銷金偃革,蹈咏慶昌期[注]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頁。

承天統,聖主應昌辰。寶籙降,飆游至,瑞命慶惟新。崇大號、仰奉高真。獻歲當初吉,天下皆春。謁秘宇、藻衛星陳。薌靄極紛綸。瓊編焜耀,仙衣綷蔡,垂旒俯拜,薦獻禮惟寅。 芬芳備,精衷上達穹旻。尊道祖,享清廟,助祭萬方臻。升泰畤、縟典彌文。侍群臣。漢庭儒雅彬彬。烟飛火舉畢嚴禋。天地降氤氳。高臨華闕,恩覃動植,慶延宗社,聖壽比靈椿[注]《全宋詞》,第3707頁。

此調用正宫(正黄鐘宫),涉及範圍較廣,郊祀天地、封禪泰山、明堂恭謝、祫享太廟、親耕籍田等大禮均用此調,故此調現存宋人詞作最多,共存十八首(包括洪適《六州歌頭》)。此調始自和峴“嚴夜警”詞,然諸詞譜多不載此詞:

秀容川认出这是胡人的文字,他把这些文字读完,发现一桩宁国史书从没记载过的事情,秀容月明确实投降胡人了,但投降的前因后果,却令人震骇。

此為開寶元年(968)南郊三首之一,此詞也奠定了此調字句聲韻的基本規模,後之宋人詞作或有意識地模仿此詞字句,或在此詞基礎上加以改進發展。如衆譜皆載的無名氏“良夜永”一首,為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封禪四首之一,從用韻和用詞等方面看,即有明顯模仿和峴詞創作的痕迹。稍後的無名氏“千載運”一首,即大中祥符七年(1014)奉祀太清宫三首之一[注]本文所用《六州》詞作,創作時間參考《宋史·樂志》及李訓之《兩宋鼓吹曲考述》,不再特别注明。,從句法和字聲方面看有所改進,如其上片第十句作“非霧滿康莊”,下片第十句作“景福降穰穰”,均作普通五字律句,與和峴詞上一下四句法有異。同期創作的亦有無名氏“承天統”詞,為南郊恭謝三首之一,於奉祀太清宫回京後所作,用詞多與無名氏“千載運”同:

此詞也明顯襲用了和峴詞的用韻和句拍,然句法、字聲方面,改進較大。此詞四字句以上者均用律句,且下片第九句作普通七字句不折腰,後之宋人詞作與此詞相同者最多,此詞即為此調之正體。《詞譜》等諸書均以無名氏“良夜永”一首為正體,顯然不當。

乾德四年(966),判太常寺和峴言:“郊祀有夜警晨嚴《六州》《十二時》,及鼓吹回仗時駕前《導引》三曲,見闕樂章,望差官撰進,下寺教習應奉。”詔諸樂章令峴修撰,教習供應[注](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291頁。

同為南郊鼓吹曲,無名氏“垂炎運”詞與該主題的前人諸作均有差異,且句拍變化較大,當是此調音樂的又一次明顯變化。此為治平二年(1065)南郊鼓吹四首之一。此體用移字之法,對句拍進行了局部調整。紹興十三年(1143)無名氏“雙鳳落”詞、隆興二年(1164)洪適“嚴更永”詞及嘉定五年(1212)無名氏“皇撫極”詞正與之同。

此調體式較為繁雜,句拍單從一首詞來看並不易把握,《詞譜》《全宋詞》諸書往往據其文義斷句,多有訛誤。如衆譜均載的無名氏“良夜永”一首,上片第六句“嚴鼓動、畫角聲齊”,《詞譜》作上三下四式折腰句,《全宋詞》斷作三字一句、四字一句,孰是孰非?無名氏“深仁化”一首為我們提供了有力依據。此句“深仁化”詞作“申孝致潔饗宗祊”,用普通七字句不折腰,故此句拍或折腰或不折腰,可不拘,然不能斷作兩句拍。

共使用13批雷公藤样本,其中3批来自福建宁德GAP生产基地,10批来自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经性状鉴定均为正品,按标准检验均属合格品。

2.帝后靈駕發引之六州

此調為哀曲,用正平調,僅用於帝后靈駕發引之凶禮。據統計,此調兩宋現僅存六首。而此調現存六詞中,當以無名氏“九龍輿”詞為早,為元豐二年(1079)慈聖光獻皇后發引四首之一:

九龍輿。記春暮、幸蓬壺。瓊囿敞,繡仗趨。年華與逝水俱。瑶京遠、信息斷無。寶津池面落花鋪。愁晚容車來禁塗。鳳簫鸞翣,西指昭陵去。舊賞蟠桃熟,又見漲海枯。應共靈真,母曳霞裾。 宴清都。恨滿山隅。春城翠柏藏烏。扃户劍,照燈魚。人間一夢覺餘。泉宫窈窕鎖夜龍,銀江澄澹浴仙鳧。烟冷金爐玉殿虚。緑苔新長,雕輦曾行處。夜夜東朝月,似舊照錦疏。侍女盈盈淚珠[注]《全宋詞》,第3721頁。

在这样的人生里,他遇到过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面孔,善良的,狡诈的,敦厚的,心机的,还有阴阳两面的,都无一例外在他的木偶戏里活脱脱地搬演过。他耍木偶耍得活灵活现,叫别人看得那么过瘾,而自己也正像木偶那样被生活中那些看不见的手摆弄过来摆弄过去,无论好坏都得受着。苦时“身上无衣又无盖,我冷冷清清,清清冷冷饿难挨”(《苏武牧羊》唱词),喜时“满园花儿齐开放,绿树荫浓细草长。”(《火焰驹·表花》唱词),人这一辈子啊,各种滋味都得尝都得受,虽然回头也不过是烟花一瞬,“哗”地就散了。

此詞總體押平韻,為“魚虞”韻,然上片第十句、下片第十一句各間入一仄韻,用“語御”韻,為同部三聲叶,可見此詞用韻並不嚴謹,近於曲體用韻。此詞用韻、句法、字聲後人無與之全同者。元豐八年(1085)無名氏“炎圖盛”詞,為神宗靈駕發引四首之一: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选取应遵循独立性原则,防止各因素之间存在交叉情况,以避免造成指标隶属度的“冗余值”,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笔者结合众多文献研究,现将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两级指标:(1)自然因素:年均降雨量C11、地下水影响C12、植被覆盖现状C13、(2)设计因素:坡高C21、坡角C22、排水条件C23、加固强度C24和(3)地质因素:岩体类型C31、风化程度C32、不利结构面影响C33、坡体结构C34、黏聚力C35、摩擦角C36。

炎圖盛,六葉正協重光。膺寶瑞,更法度,智勇超軼成湯。昭回雲漢爛文章。震揚威武懾多方。生民帖泰擁殊祥。封人祝頌,萬壽與天長。豈知丹鼎就,龍下五雲旁。飄然真馭,游衍仙鄉。 泣彤裳。伊落洋洋。嵩峰少室相望。藏弓劍,游衣冠,俊功盛德難忘。泉臺寂、魚燭熒煌。銀海深、鳧雁翱翔。想像平居謾焚香。望陵人散,翠柏忽成行。猶餘嵩峰月,夜夜照幽堂。千秋陳迹凄凉[注]同上,第3723頁。

3.帝后虞主回京之六州

此調兩宋存詞雖不多,句拍差異亦不大,然此調亦多三字句及四字句,《全宋詞》等書將此類句拍或作折腰或斷作兩句拍,多混亂不一。如“炎圖盛”詞上片第二句“六葉正協重光”,《全宋詞》斷作“六葉正,協重光”[注]《全宋詞》,第3723頁。,此句“九龍輿”詞作“記春暮、幸蓬壺”,洪邁“堯傳舜”詞作“盛事千古難並”,可知此句或折腰或不折腰,可不拘,然不能斷作兩句拍。又“中興運”詞下片换頭二句“又誰知,勤儉仁明”,《全宋詞》斷作“又誰知、勤儉仁明”,不妥。“知”字“九龍輿”“炎圖盛”“娟娟月”三詞均用韻,此詞宜斷作兩句拍。

此詞即為“九龍輿”一首的改進體。此詞雖沿用了“九龍輿”詞的句拍,然用韻、句法、字聲多有不同。如用韻方面,此詞上片第一、四句,下片第五句均不押韻,然下片第七句添一韻,且此詞上片第十句、下片第十一句仍用平韻,與“九龍輿”詞叶仄韻異。其在句法、字聲方面也做了不少改進,後之宋人詞作多與之相同、相近。

同樣作鼓吹曲,《六州》與《六州歌頭》時有混淆。宋代二者便常常相提並論,特别是南宋時常直接將《六州》稱作《六州歌頭》。如洪適《盤州文集》卷十八中的《隆興二年南郊鼓吹曲》之一“嚴更永”一詞,即題為《六州歌頭》,且注云:“右三曲嚴更警場作”(此詞又見於《宋史·樂志卷十六》,又題《六州》)。洪邁於《容齋隨筆·五筆》卷五《冥鳳社首鳳》中亦云:“光堯上仙,於梓宫發引前夕,合用警場導引鼓吹詞。邁在翰苑製撰,其《六州歌頭》内一句云:‘春秋不説楚冥靈。’常時進文字,立待報者,則貼黄批急速,未嘗停滯。”[注]吴熊和:《唐宋詞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959頁。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卷一《聖宋鐃歌鼓吹曲十四首序》亦言:“臣又惟宋因唐度,古曲墜逸,鼓吹所録,惟存三篇,譜文乖訛,因事製辭,曰《導引曲》《十二時》《六州歌頭》,皆用羽調,音節悲促。”[注](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卷一,《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1頁。不過,南宋程大昌對《六州》《六州歌頭》二調已有嚴格的區分,其《演繁露》云:

慶深恩。寶曆正乾坤。前帝子,後聖孫。援立兩儀軒。西宫大母朝寢門。望椒闥常温。芳時媚景,有三千宫女,相將奉玉輦金根。上林紅英繁。縹緲鈞天奏梨園。望絶瑶池,影斷桃源。 恨難論。開禁閽。春風丹旐翩翩。飛翠蓋,駕雕輼。容衛入西原。管簫動地清喧。陵上柏烟昏。殘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觸目是銷魂。問蒼天。塵世光陰去如奔。河洛潺湲。此恨長存[注]同上,第3722頁。

此詞或為此調始詞,也奠定了此調的基本體式。然此詞仍處於創調初期,字句聲韻皆未穩,其後的無名氏“承聖緒”、范祖禹“太平功”二詞均與之有異。

無名氏“承聖緒”一首為元豐八年(1085)神宗皇帝虞主回京四首之一。此與“慶深恩”詞相校,字句聲韻變化稍大,應是音樂發生了些許變化,可看作詞人進行了有意識的調整。然此體或是嘗試創作,後之范祖禹詞並未沿用此體。范祖禹“太平功”詞為紹聖元年(1094)宣仁聖烈皇后虞主回京雙調四曲之一: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数量、规模的逐渐扩增,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日趋频繁,由于流通环节管理不力而导致畜禽传染病发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给养殖业造成损失,所以应该加强流通环节的管理,促进今后养殖业健康发展。

在退耕还林改造过程中,幼林的养护与抚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林的生命力较弱,因此在幼林生长过程中必须保持和培育幼林。改善幼林的养护和抚育是我国北方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幼林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专业的养护人员观察幼林,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幼林的维护和抚育。保证幼林成活率是保证幼林成活率的关键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幼林的保护和抚育,以增加我国北方的森林面积。

太平功。擁佑帝堯聰。歌九德,偃五戎。寰海被祥風。車書萬里文軌同。自南北西東。耕田鑿井,戲垂髫華髮,躋仁壽域變時雍。大明方天中。棄養東朝苦匆匆。玉座如存,永隔慈容。 恨難窮。崇慶空。飆輪仙馭無踪。超宇宙,駕雲龍。褘翟掩軒宫。柏城王氣長鬱蔥。温洛照寒崧。光靈在上,徽音流千古,昭如日月麗層穹。太任家邦隆。彤史青編永垂鴻。清廟笙鏞。奏假欽崇[注]同上,第367頁。

教材在许多章节后面设置了一些拓展资料,介绍科学前沿知识。教师应利用这些内容,拓展学生对最新科学前沿知识的了解。例如,针对必修1中有关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教师可适当增加阿格雷博士对水通道蛋白研究的资料,并让学生思考: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有什么关系?水分子只有自由扩散吗?离子运输只有主动运输吗?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如何形成?海南卷与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中就曾经考查过有关水分子的协助扩散,以及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问题。

此詞范祖禹注雙調,與“慶深恩”詞相較,惟上片第十句作普通七字句不折腰(字聲並無不同),下片第七句添一字作七字一句(此與“承聖緒”詞同),第十二句添二字作五字一句異。可見范詞極大程度上繼承了“慶深恩”詞的句拍、用韻。值得注意的是,除句拍有變化的兩句外,其餘字句平仄皆如一,可見范詞當是嚴格依照“慶深恩”詞為譜填詞的,然又未完全遵從其句拍。初疑“慶深恩”詞或有脱漏,然“慶深恩”詞諸本皆如此,且句意完整,今姑認定范詞為“慶深恩”詞的改進體。范詞上片自“歌九德”以下與下片自“超宇宙”以下相同,較為嚴謹,可堪傚仿,惜此體後再無宋人詞作留傳。

此調《全宋詞》所載斷句亦多誤。如“慶深恩”詞上片第十二句斷作“縹緲鈞天。奏梨園”[注]《全宋詞》,第3722頁。。然此句“承聖緒”詞及范祖禹詞均作普通七字句,未間入三字短韻,又此句正與下片第十三句“塵世光陰去如奔”相對應,故“天”字屬偶叶韻,不當斷作兩句拍,等等。

從兩宋現存全部《六州》詞作聲情來看,因其主題與宫調不同,明顯有别。南郊、明堂、太廟、籍田、封禪奉祀均屬朝廷吉禮,此類主題之《六州》通常用正宫。句法以三、四、五字句為主,配以七字折腰句和六字句,句式複雜而富於變化;且用平聲韻,音節較為響亮;調勢於平穩中略顯流動,故聲情華貴典雅、嚴肅莊重,正宜於記叙皇家祭典及皇帝親耕籍田等歌功頌德之作。

Seminar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全面调动,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锻炼,自信心、责任心等心理素质得到了有效培养。

而帝后靈駕發引屬喪禮,此主題之作主要歌頌帝后的豐功偉績,寄托哀思,其所用之調為正平調。此調共有六個三字句、五個四字句、六個五字句、五個六字句和六個七字句,其中奇字句的配合,造成急促與奔放的聲情。四、六字句的穿插,又使此調調勢趨於平婉沉頓。然此調用平韻,音韻甚為響亮,故呈現出激越悲壯的聲情。帝后虞主回京雖亦屬哀曲,其内容亦與帝后靈駕發引主題較為相近,然所用之調為大石調或雙調。此調多用五字句和三字句,配合以七字句和四字句,且多用拗句,調勢起伏變化,形成拗怒的聲情,上、下片結尾各用兩個四字句,調勢平穩收斂。此調亦用平韻,聲情惆悵激越,多以抒發蒼凉凄愴之情。

總之,兩宋鼓吹曲以《六州》名調者,作為“教坊新聲”,同名異調有三。其體式皆與李冠等《六州歌頭》有異,顯非同調。而《六州》三調又各有许多不同的體式,字數多有參差,字句亦略有差異,當是音樂發生些許變化。不過,鼓吹曲《六州》作為宫廷御用禮樂,或典雅莊重,或慷慨悲壯,或蒼凉凄愴,又均體現了莊嚴肅穆、華貴威嚴的皇家風範。

 
黄敏,田玉琪
《国学》 2018年第01期
《国学》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