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模块,事关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尴尬的处境,难以取得显著的实效性。习总书记对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指明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针对性地作出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也不时尚。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足的问题,是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本性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溯源

“亲和力”本意指两种原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某一特性,即物质间相互吸引的力量,是生物和化学学科的专门术语,由13世纪的炼金家马格纳提出。由于学科的交互融合式发展,这一概念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美拉比安引入了心理学领域,随后,又被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广泛借鉴和类比、引申。我国思想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适应时代需要,历经了渐进式的科学化过程。国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亲和力的提法最早不是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视阈中,广东医学院廖进民和吕端远教授认为借助于专业教学的亲和力,在知识和本领的传授过程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没有直接触及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命题,但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方式已经提出了亲和力方面的思考,强调学科自身的凝聚力。初期研究中,有学者以公共关系学的视角,指出要以传播造势的原理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途径的论断,立足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后期研究中有学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教师人格、目标等方面的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观点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深刻意蕴,把视野从学科本体转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更加重视人性需要,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与教育对象彼此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力量,也是感觉和知觉的存在。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它包含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两个层次,二者相互贯通,辩证统一。内在亲和力即理性亲和力,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真理力量和思想性魅力所产生的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外在亲和力即感性亲和力,依赖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促使内在亲和力有效表达,让教育活动产生和谐感,让教育对象产生亲近感。从人本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脱离人的价值评判,只有满足人主体社会化需要,尤其是人政治社会化的需要,还要满足人全面发展和解决重大人生课题的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根本要义。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可以作如下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活动中,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重视个人价值,持续且灵活地优化教育过程,同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凝聚力,让教育对象产生亲近感的一种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和谐的艺术力量。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既年轻又古老,其理论框架和要件构成一直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不断变迁,在各种场合、环境下被不同阐释,从而适应时代和人的价值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增进对学科本身而言,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破除传统的“神秘主义”或者“理论主义”的思维观念,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从“本本主义”的错误方向上调整过来,代之以鲜活生动、喜闻乐见、更加具有大众接受性的话语。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加入,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更为系统完善,让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推陈出新,更加具备系统性、协同性和时代性,更加具备人本特征。如何建构具有丰富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求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制定以及教育环境的优化、教育组织管理的运行都要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体系建构,实际上也表征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趋向和重新审视,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指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这一观点也表明了人的需要层次和人的价值归属。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际上是以此为理论基石,强调人的本质的复归。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时代化发展的推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现代转型。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凸显出丰富的实践价值。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养成有着重要意义。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工作的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贯彻政治原则,落实政治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种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能够加强这种活动中主客体的交往,实现有效互动和沟通、交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信任、尊重、关心学生为基础,以民主、平等、开放的方式展开,追求具有人文关怀的和谐政治教育生态,从而更能激发教育对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接受度和理解力,更能接受具有社会主义特性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无症状期的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对无明确流行病学史但符合实验室诊断标准的即可诊断。

1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教育者是思想价值观念传播的关键中介,教育者自身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教育者必须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力量和自身的人格力量统一起来,力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品质,才能使自己所传递的思想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率先垂范,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依靠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发挥出来。从交往哲学中也可以获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价值趋同的精神交往和情感融合过程,依靠人格魅力的动情点,可以积极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建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1理论先导,夯实基础

3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认同

除了“U”字形的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外,城市内部开放空间主要包含公园、广场、路边休憩等类型,其中大大小小公园共有十余处。但是城区现状功能分区散乱,各类用地布局混杂,缺乏系统安排;空间效率较低;老城区空间布局零碎,城中村问题普遍,平房多,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着力提升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学术知识,同时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知识储备,学习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视野,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日常还要乐于实践,培养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增强教育者的说服力。知识的全方面掌握让教育者更容易走进高校学生群体,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自身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经济效益在综合评价指标中,虽然权重关联度较小,仅为0.628,但关系到当地林农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林农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林禽、林菜、林油以及林药复合经营模式与民生紧密相关,且经营周期均较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纯林经营模式相比经济效益均较好,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民増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在湖区滩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24-25]。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广泛的合力,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善为师,做充满亲和力的思政工作者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高校安身立命、存续发展的根本。富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可见,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从主、客观条件上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因而,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新的德育理论、改进德育方法、更新德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教育对象的共事中获得认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的感染力、作用力,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悦纳感和接纳度,使教育对象自愿甚至自主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的思想品德影响,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也客观上要求高校坚持把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育人工作的长效性、全面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和切入点,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从而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增强社会大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同的重要举措和方法,只有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教育客体之中获得自觉接受和承认。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目的在于促使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发自内心的自觉赞同,充分发挥教育客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主体性价值,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增进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篇要义,也只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才能相应地满足教育客体的政治社会化的需要,激发人本主义观念引领下的教育客体的积极特性。

(1)对炼厂现有的油浆回炼和掺炼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提高催化裂化单元的回炼量和延迟焦化单元的掺炼量,进而降低操作成本,提高装置能效水平。

2人格魅力,言传身教

2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不同平面上的支撑油缸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XOZ平面和YOZ平面各由4个支撑油缸调控。当竖井掘进机发生偏斜时,其任意偏斜量均可分解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分量,各平面上的偏斜分量通过控制该平面的4个油缸进行纠正。

3仁者爱人,以情动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亲和力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用真挚的情感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合理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信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时代情怀、人文关怀。任何理论和思想观念只有通过以心换心、情感交融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觉实践,将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实现思想的改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增强相互的共情力和理解力,通过情感渗透法,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极大提升。

(1)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AD____BC,AB____DC(填位置关系)若AD∥BC,补充条件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二)善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内外整合,环境营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现代大学不再是孤立于社会系统的僵化教育机构,时时刻刻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整合内部的校园文化、协同外部的社会生活文化,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营造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价值。人的思维成长必须依赖于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要积极建设内涵丰富、内容健康、格调高尚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审美观、历史观等凝练其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注重校园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实体环境感染人、触动人。此外,还要增强对校园文化阵地的有序管理。针对外部的社会环境,既要包容接纳,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社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主动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注意鉴别,引导学生的正确认知,往往社会时事的说服力大于课堂的说服力,因而高校必须掌牢政治工作的航向。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和贴近生活的社会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创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良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与时俱进,教育创新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调整策略,更新自身的肌理,才能增强亲和力,保证针对性。在新时代环境下,思想政治的教育创新要体现在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载体、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上。教育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满足教育客体的选择和确认,同时把握好教育者自身的主导性,把灌输和渗透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灌输艺术与自我体验的最佳契合点。教育模式上要注重多元化,突破单一的课堂教育,加强隐性教育,如学生日常制度规范、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并与显性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载体上要适应新时代学生社会生活特点的要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网络、公寓和社团中去,占领舆论阵地的制高点。教育手段要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需要,把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巧妙结合起来,利用微信、微课、慕课等手段争取受众,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要坚持原则性和开放性相统一,既要系统的规划教育的内容体系,把握基础的教育要件不动摇,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不去一昧谄媚受众。又要因时而进,与时俱进,把富有新时代气息、反映新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内容囊括进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陈宝生.教育部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配方”陈旧“工艺”粗糙[N].人民日报,2017-03-12.

[3] 温海霞,燕连福.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及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09):8-12.

[4] 李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特点及提升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4(04):153-157.

[5] 庞桂甲.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15-18.

[6] 李建.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结构层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25-27.

[7]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8] 叶宗波,李宪伦.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维的大众化与文本话语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09,(05):26-29.

[9] 李建.十年来人本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6):27-29.

[10] 崔华华,张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现代转型[J].理论探索,2016,(01):70-74.

[11] 林丹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索[J].高教探索,2012,(04):150-152.

[12] 王学俭,阿剑波.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26-28+32.

[13] 秦晓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29-32.

[14] 刘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重在三“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4):154.

[15] 杨伟国,鲁一荻.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53-55.

[16] 张正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5):139-141.

[17] 钱雅文.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69-70.

[18] 柴素芳,刘培.以微信为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37-45.

 
高军,付昌义,王秋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