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进口烈酒酒名翻译现状及其翻译模式

更新时间:2009-03-28

国内习惯将进口酒类统称为“洋酒”,按照酒类的生产工艺方法的划分,目前中国进口酒类主要分为酿造酒和蒸馏酒。酿造酒主要包括葡萄酒和啤酒。蒸馏酒的酒精含量常在40%以上,类似于中国白酒,所以又称之为烈酒。根据2017上半年中国进口烈酒海关数据,中国进口酒贸易持续增长,其中主流烈酒的进口总量约为3,066万升,同比增长22.8%;进口总额约为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这反映出进口烈酒在中国酒类市场的输入不断增多,中国市场消费者对进口烈酒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国外进口烈酒产商也正在试图打破当初的高端礼品酒的局限性定位,将其推进普通大众生活消费,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接触到进口烈酒。酒名是消费者获取酒品信息的重要来源,它以最直接的形式发挥对外推销,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功能。[1]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烈酒”酒名面前,中国消费者对进口烈酒品牌的识别度差,甚至很多消费者将烈酒的通名“威士忌、金酒”误认为是该酒的专名品牌,这给进口烈酒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国外著名酒类品牌厂商已认识到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性,但酒名翻译质量却参差不齐。本文将分析中国市场主要进口烈酒酒名的汉译现状,并以顺应理论为指导提出酒名翻译具体模式,以期提高进口烈酒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

季、年平均气温(10 m高度):年均9.58℃,春季10.73℃,夏季25.48℃,秋季9.95℃,冬季-8.19℃。

一、进口烈酒酒名翻译现状

本文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17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名单和国际知名酒类网站“Drinks International”公布的中国畅销烈酒品牌为主,对目前中国市场上主要流通的96个烈酒品牌中文译名进行分析,外国酒类品牌的中文译名主要常见有形译、直接音译、谐音双关、直译、意译等几种翻译手法,具体数量及百分比详见表1。

 

1 进口烈酒汉译各类型数量及比例

  

汉译名类型数量比例(%)直接音译法4244谐音双关法1617对等直译法2526形译法66移译法33创新意译法44

由表1可以得出,音译法是目前中国进口烈酒酒名汉译的主要策略,其中又以直接音译法为主,而形译、移译、创新意译法较少,分别仅占6%、3%和4%。下面对这几类汉译名进行具体分析。

总之,秸秆气化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它的建设对提高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用能品位,净化大气环境,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秸秆气化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北方建设生态农业的产业政策,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探索出一条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跨越式的道路。

(一)音译法

音译法具体可以分为直接音译法和谐音双关法。直接音译法是指根据商品名称的原来读音,在译入目标语中寻找与其类似发音的字词。以酒厂创始人或家族姓名而命名的进口酒名大多是按照直接音译的方式将其翻译出来。例如“格兰威特威士忌(Glenlivet)”、“斯米诺伏特加(Smirnoff)”等。因其使用起来较为容易方便,直接音译法是目前大多数进口烈酒酒名汉译的主要方式,部分例子见表2。

 

2 直接音译酒名实例

  

序号英文名中文名1JackDaniel’s杰克丹尼2Plymouth普利茅斯3Glenlivet格兰威特4Montilla蒙蒂利亚5Martell马爹利6Sipsmith西普史密斯7Seagram’s施格兰8Tapatio塔巴蒂奥9Glenfiddich格兰菲迪10DonJulio唐胡里奥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直接音译法来翻译酒名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部分汉译酒名不符合汉语商标的双音化或三字化特点。汉语商标多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汇或是来源于老字号的三字化商标构成。而英语商标在音节组成上的随意性造成汉译后出现了四字甚至四字以上的商标,如“Sipsmith(西普史密斯)”、“Tapatio(塔巴蒂奥)”、“Don Julio(唐胡里奥)”;其次,部分汉译酒名的汉字会引起歧义,甚至含有贬义。例如,表2中金酒品牌“Plymouth”直接音译成“普利茅斯”,但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方言中,茅斯指的是厕所。又如法国名酒“Martell”汉译名为“马爹利”,“爹”字选择有所欠考虑,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允许滥用称谓,这有悖于孝道的传统道德观念。直接音译法的优点在于能保留原酒名的音韵特色,体现其作为进口产品的“洋味”。弊端是容易造成译名冗长繁复,生硬地音译出来的酒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其次也无法准确向消费者传递出任何有关产品的信息,弱化了商标对产品本身的宣传作用。

在进口烈酒酒名翻译中,这种翻译手法只有六例。白兰地品牌“御鹿(Hine)”选用一头雄鹿回头张望着英格兰的图案作为酒标。在酒厂创始人海因(Isaac Georges Hine)的故乡,白色雄鹿意味着机遇和好兆头。译者并未按照传统翻译手法,将其简单地译为“海因”,而是匠心独运地译为“御鹿”。以商标图形为基础的形译,使得产品名称同图案相对应,消费者容易辨识且留下印象。除此之外,译者还考虑到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首先,“御”在中国意为对帝王所用物品的敬称,如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我们称之为“御酒”。其次,“鹿”向来也被中国人视为祥瑞吉祥的动物。由此可见“御鹿”的翻译也考虑到了中国的文化。类似的佳译又如法国白兰地“人头马”,其商标图案来自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半人马。1877年,人头马干邑白兰地的创造者雷米·马丁先生的后代注册了人头马商标,酒标中的马象征着力量和勇敢,而人头则意味着智谋和创造。译者采用形译将其译为“人头马”既充分体现产品的企业文化,又能在同类酒产品中标新立异,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再如,英国名酒威士忌“格兰菲迪(Glenfiddich)”来源于古老的盖尔语,“Glen”代表山谷的豪迈,“Fiddich”代表麋鹿及其奔放的激情,且该品牌的商标图案是一只雄鹿。如果我们采用形译的翻译手法,将其译为“鹿之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酒名的音节过长而不适合采用音译法,意译又无法传递出其品牌蕴含的深意时,可以考虑采用形译,对商标的图案进行二次创作,使得商标图案同译名带给消费者的具体形象相一致。

 

3 谐音创新酒名实例

  

序号英文名中文名1Ballantine百龄坛2Bosford百斯福3Tanqueray添加利4Beefeater必富达5Dewar's帝王

如表3中,著名苏格兰威士忌品牌“Ballantine”,译者并未将“Ballantine”以人名意义纯音译为“巴坦尔”,而是在其原有发音的基础上改头换面,创新性地译成了“百龄坛”,意为“该威士忌的酿造历史悠久,乃是陈年佳酿”。“百龄坛”的汉译是一则非常成功的案例,它不但保留了原有品牌发音的音韵美,也一石二鸟地传造出了符合中国文化的新意义,加强了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的深刻印象。这种音义兼顾的翻译手法在烈酒品牌汉译中有16例,如金酒品牌“Bosford”汉译为“百斯福金酒”,“Tanqueray”译为“添加利金酒”等。译者在采用此类翻译方法时,汉译后的酒名都刻意挑选了褒义的汉字,如前面的译名中都采用了受中国消费者普遍欢迎的“福”、“利”、“富”等字眼。由此看出,这些国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在翻译品牌商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商品的受众群体的文化和心理。相比于重音轻义的直接音译法,谐音创新法不仅照顾了语言结构特点也考虑到了目标地社会文化。

(2)不同初始岩温条件下的支护结构温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支护结构表面温度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高岩温隧洞支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差随着初始岩温的升高而增加。初始岩温11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28.0℃,9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22.76℃,6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14.90℃;岩壁交界面初始岩温11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97.84℃,9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81.21℃,60℃时的表面最大升高值为50.90℃。

(二)对等直译法

2酒名翻译宏观层面的顺应

 

4 对等直译酒名实例

  

序号英文名中文名1TheBotanist植物学家2GreyGoose灰雁3OldAdmiral海军上将4MansionHouseBrandy府邸白兰地5Contessa伯爵夫人

例如苏格兰金酒“The Botanist”直接翻译成中文“植物学家”,此译名简洁明了,并且符合该酒厂独特的酿酒品质。因为这款“植物学家”金酒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特芳香,是全球为数不多采用天然香料、不添加人工香料的金酒之一。又如法国老牌伏特加“Grey Goose”翻译成“灰雁”,灰雁作为法国奢华精神的代表,蕴涵着百分之百的高贵法国血统,直译法的运用充分反映了该酒品牌的奢华定位。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我们应当看到的是直译在酒名翻译中的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名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利于消费者理解和识记。然而直译法却不是万能的,不加判断地使用直译法有时会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例如苏格兰威士忌品牌“Johnnie Walker”在台湾的译名是“约翰走路”,这种直译法的译名翻译,很难让人联想到是酒的品牌,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又如波本威士忌品牌“Wild Turkey”采用直译法翻译成“野火鸡”,让人费解,难以产生积极联想,倒不如直接音译成“威特基”的好。

(三)形译

常见的商标都是由文字和图形组合而成。一些知名品牌商标更是以其别具一格的图案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视觉记忆,比如手机中比较有名的“苹果”商标是由英文“apple”和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构成。因此,除了比较常见的音译法、直译法等翻译策略外,我们还可以借用商标的图形进行翻译,这就是所谓的形译。

 

5 形译酒名实例

  

序号英文名中文名1Hine御鹿2RemyMartin人头马3Belvedere雪树4Herradura马蹄铁5Smirnoff皇冠6Stolichnaya红牌

谐音双关法,顾名思义,指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考虑到商标原有读音,在目标语中选取发音相似的词汇,而且给予其创新意义,部分例子见表3。

(四)移译

通过对这些知名烈酒品牌的调研,发现其主要由专有名词、普通词汇和臆造词构成。以专有名词为酒名较多来源于品牌创始人姓名或家族名,目的在于对其奋斗历程的肯定。有些则是将姓氏进行些许变动,如在姓氏后加上’s,或在前面加上old,例如“亨利爵士金酒(Hendrick's)”、“老奥弗霍尔德(Old Overholt)”。有的以历史人物的名字作为酒的通名,例如“麦哲伦金酒(Magellan)”这个品牌的名字来源于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的著名航海家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 de Magellan)。还有一些品牌是以商品的产地为名,如来自于芬兰的伏特加品牌“芬兰伏特加(Finlandia)”。商家使用普通词汇作为产品的商标具有更大的选择和再创造空间,通过隐喻或暗示,委婉地将商品性能特点表达出来:如用名词构成的洋酒名称,如:“skyy Vodka(蓝天伏特加)”“The Botanist(植物学家金酒)”;由动词构成的国外进口酒类品牌,如“Pinnacle Vodka(品尼高伏特加)”;由形容词构成的商标,如“Russian Standard(俄国斯丹达伏特加)”“Absolute Vodka(绝对伏特加)”。由数词构成的商标,如“Calle 23(卡勒23号)”。

试验选取液固比601,浸取温度55 ℃,测定浸取时间对Ba2+、OH-浓度以及水溶性钡存在形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图7。

(五)创新意译法

由于酒名的构成极为简单,它的翻译过程并不会涉及到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等深层语言结构,因此这里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语音和词汇方面。商标名理应简短明畅,易于记忆和辨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宣传功能,因此酒名翻译时要注意顺应语言内部结构,化繁为简。部分按直接音译法翻译的酒名最大弊端在于没有顺应汉语的语言系统,直接音译过来的酒名通常过于冗长繁琐,甚至于拗口,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语义晦涩难懂。如“西普史密斯(Sipsmith)”、“维波罗瓦(Wyborowa)”、“德雷埃尔白兰地(Dreher)”,但也有个别品牌在汉译过程中积极顺应了汉语商标词构词特点,法国著名烈酒品牌“Ricard”按直接音译法译为“瑞卡尔”就缺少了作为烈性酒的味重刺激感,但翻译为“力加”既顺应了汉语商标词双音化的特征,又能激发出消费者畅快痛饮的激情。因此,在翻译多音节的外国酒名时,有必要控制音节的个数,合理利用省音译法和谐音双关法。

1酒名翻译微观层面的顺应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译者在翻译酒名积极地采用了各种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服从顺应,以达到各自翻译目的。但在不同品牌的专名翻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少的酒名翻译都以英文直接音译为主,造成中文译名繁冗复杂;采用汉语普通词汇的对等直译,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的缺失,无法真正向消费者传递出原商标的显著性等。

二、顺应理论下的进口烈酒酒名翻译模式

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首次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顺应”概念引入语用学研究,并创立了语言顺应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种选择既表现在语言结构层面,同时也在策略层面上发生。语言具有的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为选择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变异性是指语言选择的范围是变动不定的;协商性表现在选择的过程又是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协商的;语言的顺应性(adaptability)使得人们得以从一系列不定的可能性中最终选择可协商的语言和策略,以达到交际目的。[2]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变异性意味着有多种翻译方法可供译者选择;语言的商讨性又赋予译者更大的翻译空间,即不需要一板一眼地进行机械翻译,也不用非要固守某个翻译成规不可;反之,译者的翻译活动是具有相当灵活的自主性,译者根据自己的目的最终选择某种翻译方法,这就是语言的顺应性在翻译活动的体现。在达到“顺应”这个最终目的的过程中,语言的顺应又涉及到四个维度:对语言结构的顺应,即要考虑到语言结构特点和不同层面;对语境关系的顺应,即在选择时会牵涉到不同的语境因素;选择的动态性,即语言选择和协商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顺应过程;译者的意识突显则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明白进行语言选择的目的和意义。[3]

进口烈酒酒名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为了达成商品的销售目的,从不同层面对目标地市场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进行顺应,并在顺应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动态选择。其具体模式如下:首先译者需要了解源语商标和产品特性,依照产品定位选择合适意义;其次用汉语表达所选择意义时,译者面临着诸多翻译策略和表达方法的选择;再次确定翻译目的,从微观或宏观层面判断顺应侧重点;最后选择相对应的翻译技巧,实现顺应。

(一)了解源语商标和产品特性

移译是将源语中的词汇直接“嫁接”到目的语当中。用这种方法“零翻译”过来的英语词汇在中国也较为常见,如“VIP”、“APEC”等一些专用名词。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耳熟能详的烈酒“XO”正是基于这一翻译策略而进行的汉译,但是在中国很多人误以为“XO”是某个特定的品牌,其实“XO”是国外酒类的等级标志,指的是质量上品的白兰地,除此等级外,还有“VSOP”、“VS”、“VO”级。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背景知识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译者采用移译翻译法的原因。在96个进口烈酒品牌中的只有三例酒名采用了“移译”翻译方法,产品均来自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威士忌“Blend 285”、“Hong Thong”、“Ruang Khao”。就笔者调查得知,其它商品类别的泰国品牌在中国的汉译也大多是以英文形式呈现的零翻译,很少有相对应的汉译品牌。原因一可能在于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如“Hong Thong”品牌中“Thong”在东南亚国家意为人名,而在英文当中意为丁字裤的含义。原因二是英语作为强势语言文化在翻译中的表现,事实上相比较于泰语和泰国文化,中国消费者也更加熟知英语和英语文化。因此泰语作为一种弱势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也势必要服从于英语语言。

通过对酒名构成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商品名称是厂家向消费者展现自身产品特色的一种宣传方式,其不同的专名代表着不同的产品定位。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进口产品品牌的翻译,译者可以帮助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名称来认识商品的主要特色。例如,著名威士忌品牌“Jameson”和“Ballantine's”的本意是该品牌酒创始人的姓名“詹姆士”和“巴坦尔”,汉译的酒名为“尊美醇(Jameson)”和“百龄坛(Ballantine's)”,在中国“醇”意为酒味纯厚,“坛”是指用来装酒的陶器,这样的译名很容易让消费者联想起产品口感的香甜醇滑,也能直观简洁地向消费者指出该产品性质是酒类产品。所以在翻译进口烈酒酒名之前,译者有必要了解源域商标的文本含义,并同时考虑到该产品特色和产品定位。

()确定翻译目的从微观或宏观层面判断顺应侧重点

由图8可见,随着聚乙烯靶高度的增加,中子探测效率增加,中子能量分辨率变化不大。因此,在聚乙烯靶高度方向(图1中y方向),应尽量选择尺寸大的聚乙烯靶,这样可以在保持能量分辨率的条件下,提高中子探测效率。

(1)由于原料中铂含量低,硒碲等贱金属含量高,造成工序中料液含铂浓度低,杂质碲浓度高,容易导致金属与铂共萃进入有机相中,影响铂萃取效果及产品质量;中和工序由于料液PH升高以及中和渣夹带等原因,较多铂与杂质硒碲一道进入中和渣,中和渣中铂含量占萃钯余液铂总量的33%,造成了铂的分散,降低了料液中铂浓度,增加了萃取分离铂与贱金属的难度,影响了铂的直收率。

意译法,我们可以更加严谨地称之为创新意译法。与对等直译法相反的是,译者将原文翻译成译入语时,并不以其原有的指称意义为基础,而是引申或创新其原有词义,选择更适合于其目的的译文。例如轩尼诗旗下香槟酒“moet”译为“酩悦”,而非按照其创始人Claude Moet的名字音译,这种译法结合了产品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语言美感,让人联想到此酒是一款喝完令人心情愉悦的美酒。类似的烈酒酒名翻译还有“Hennessy Paradis(轩尼诗百乐廷)”,“Hennessy Classivm(轩尼诗新点)”等都是采用了创新意译法。当有些酒名无论是使用直接音译还是对等直译都无法明确体现出产品的特色时,抛弃源义、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地对商标词进行重构也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所谓直译,在不违背译入语国家的语言规范和民族文化的前提条件下,保留原文词语的相同或类似指称含义。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和文本翻译大多采用这种翻译方法,经分析后发现,在进口烈酒酒名翻译中也有部分采用对等直译法,见表4。

除了从微观上对语言结构的顺应,成功的酒名翻译也离不开宏观层面的顺应,这关系到产品能否顺利进入目标地市场。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宏观层面指对语言发生影响的交际语境,这主要包括当地文化因素和受众心理因素。语言的变异性使得它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发生变化,译者有必要根据目标地的交际语境而采用不同的策略以达到顺应目的。

(1)顺应当地社会文化,审时度势

进行进口酒名汉译时,还要考虑消费地市场的社会文化,这样的译名能够帮助塑造符合当地审美取向的商品形象。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向来强调祈福纳吉,尤其是在起名时,力求名称能够体现出求吉纳祥的美好愿望。比如轩尼诗旗下的白兰地“Hennessy Paradis”,并没有直译成天堂,因为在中国天堂指的是人死后的归处,考虑文化差异,而将其意译为“百乐廷”。又如,“百利(Baileys)”、“必富达(Beefeater)”、“必得利白兰地(Bardinet Brandy)”、“万事好白兰地(Raynal Brandy)”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中国消费文化普遍容易接受皇家、贵族诸如此类的高档形象,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在保留产品特色的同时,也要与当地消费文化相匹配,如“亨利爵士(Hendrick’s)”、“长官之选(Officer's Choice)”等。

(2)顺应消费者群体心理,博人眼球

商品进入市场一般都有其产品定位和目标消费者,这就要求在进行商品名称汉译时还应顺应消费者群体的心理需求。译名需要体现出产品特色,明确产品形象,以满足目标顾客群的特殊需求和偏爱。如国人熟知的白兰地品牌轩尼诗于2011年面向中国市场的摩登年轻人推出的一款产品“Hennessy Classivm”,采用创新意译法将其译名定为“轩尼诗新点”,通过这个译名倡导一种态度,即激发年轻人做行动派,在生活和工作中大胆打破雷同,随时随地闯出新点,发现更有趣的自己。针对以不同性别为消费群体的商品进行商标翻译时,其译名的选择更要考虑到男女消费者不同的心理特点。例如,法国利口酒“Dita”于2009年进军中国市场,直接音译为“蒂她”,这种女性化的汉译酒名以其一目了然的产品定位迅速赢得国内时尚新女性的青睐。对于男性消费者,他们更加钟爱富有力量、权威的字词。例如由约翰·德华(John Dewar)创建的威士忌品牌“Dewar’s”采用谐音双关法译为“帝王”,诸如此类还有“Louis Royer”译为“路易老爷”等。

三、结语

正所谓“翻译有法,翻无定法”。前一个“法”是“规律”的意思,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的翻译也是有规律可寻,译者要遵循语言规律实施翻译活动。后一个“法”指“方式”,是指是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方法。根据顺应性翻译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酒名翻译,是译者在多种选择的面前明确了产品定位和翻译目的,进而判定顺应哪个层面,并选择对应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商品销售的最终目的。

这主要是指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在开始时要注意控制标准面上下部的每循环开挖尺寸。大体而言,上导洞的每循环开挖尺寸应控制在0.5m内,下导洞视周围岩石的稳定情况定位0.5~1m,保证下部落后于上部约5~10m。

参考文献

[1] 闵小梅,肖莉,李艳.中国白酒酒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研究[J].酿酒科技,2015,(12):122-126.

[2]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9.

[3] 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4,(2):19-22.

 
胡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