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曲折历程及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由于远离城市的地理条件、相对稀少的人口等因素,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师生数量较少、校舍规模偏小等现象,故有“农村小规模学校”之通称。本文所探讨的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如同其他农村小规模学校一样存在规模效益相对偏低的事实以及远离城市“先进文明”的忧虑,于是出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继续举办下去还是合并或撤销的问题。

20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走过了从合并到复兴的曲折历程。我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也出现了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是“续办”还是“撤并”的论争。如2001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开始掀起了“撤点并校”运动,但是农村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及安全隐患、农村学校教师流失及队伍萎缩,以及农村校舍贱卖导致国家资产流失、“农村社区的学校文明灯塔消失”等问题在合并之后很快暴露出来。于是,2012年我国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禁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学校”,要求重新布局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已经撤销或合并,那么,为什么要重新布局、如何调整恢复农村小规模学校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村儿童跟随父母外出务工,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少数教师守着少数学生逐渐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村小规模学校该何去何从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虽然关注到了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但其研究多为资料性的介绍,对其曲折发展背后的理论演进、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联系我国当前“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行动”的深入探讨还较为阙如*参见:徐辉.中外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廖英丽.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0;张佳倩.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再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2;张晗.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政策及其实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3。。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进行多方面剖析,希望为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复兴提供借鉴。

在广佛同城化趋势下,为使出租车回程时不空载,两市交通主管部门协调确定设置出租车回程候客点,即广佛两市的出租车搭客到佛山、广州后,可前往出租车回程候客点配客回程. 但由于出租车回程配客点设置数量少、两市收费标准不统一(如佛山出租车超过12 km后加50%回程费,而广州这个距离为35 km),难以满足广佛出租车客运需求.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历史进程

贯穿整个20世纪、影响至今的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经历了快速合并、延缓合并逐渐整顿到复兴再造的曲折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适应乡村需要大量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首次出现在北达科他州。该州学监指出:“农村儿童在农场里劳动负担过重,被剥夺了休息玩耍和上学的机会,没有为将来的城市生活做任何准备。”[1]他呼吁要保证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1895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成立“农村学校12人委员会”,该委员会两年后公布《农村学校委员会报告》,要求对农村学校实行集中化管理。此报告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推动、指导着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运动,由此拉开了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的序幕。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创立了旨在通过各种教育计划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乡村生活委员会”。该委员会的领导者马布尔·卡尼(Mable Carney)指出:“要解决乡村教育问题,需要的不是将年轻人直接带入城市学校,而是要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适应现代乡村生活需要的学校。”[2]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大量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合并。如资料显示,1919年至1929年,“美国南部农村学校数量总共减少了37%,西部农村学校减少32%,东部农村学校减少23%”[3]

()第二阶段注重规模效益推进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

为什么提出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需要保证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清教徒们从17世纪初来到美国就开始移植英国教育模式,实行以6户以上村民为单位组成“一室一校”乡村学校的“村学地方区制”。随着18世纪“西进运动”的发展,这些以服务宗教为主要目的农村学校增加了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的内容,被称为“红房子”而成为新型学校[11]59。到20世纪初期,这类学校得到迅猛发展,如1918年就增加到19万所(占当年全国公立学校总数70.8%),在校儿童达500万之多(占当年全国小学生总数1/4)[3]。首先,由于地域宽广、人口稀疏,造成了农村学校布点过于分散、规模太小的局面;其次,在“地方办学、乡民治校”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社区资产税和居民教育税的教育经费也显得非常紧张,导致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最后,这些学校以读写、计算和农活为主,课程设置单一,上学时间较短(全学年在130天以下),教学质量普遍较低[11]62。而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对基础教育质量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美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农村学校12人委员会”,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运动。

根据冰点温度计算的盐度显示存在2个盐度范围[6-9,16](图2b),(8.1~22.4)wt%NaCl.eq,变化范围较大,主体在(15~20)wt%NaCl.eq之间,呈正态分布,但在HJZ-17,HJZ-38,HJZ-55的测温片中显示存在有低盐度包裹体,盐度最低分别为9.08wt% NaCl.eq,9.60wt%NaCl.eq,8.13wt%NaCl.eq。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及时把评议结果反馈给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督促其提高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未办理完成的重点建议,将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继续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向代表和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第三阶段出现诸多问题延缓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

随着三分之二的小规模学校合并的目标实现,合并后的学校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58年至1966年,大约有1 000万农村儿童每天乘坐校车去较远的大学区上学[5],由此出现了诸如因乡村路况恶劣而潜藏的交通安全问题、因上学路途遥远而产生的过度时间耗费问题以及大规模教学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因此,一些专家对于合并效果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明显放缓下来。根据美国学者贝瑞(Berry)对1931年至1997年美国学区总数量的统计,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从20世纪30年代的12万所降低到60年代初期的2万所,到20世纪末期,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基本稳定在2万所左右[6]

()第四阶段倡导多元价值重建复兴农村小规模学校

进入21世纪,虽然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相对稳定了,但接下来怎么办?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通过第一项专门针对农村教育的拨款法案——“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EAP)[7]130-137。此项目旨在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资金问题,并赋予其使用联邦政府拨款的更大自主权。2002年1月,布什政府继续推进该项目,并针对偏远农村设置“小型农村学校成就项目”(SRSA)与“农村低收入学校项目”(RLIS)两个子项目。其中前者主要目的是给予学校更大的资金使用自主权,后者则侧重于支持学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更新[8]。各州积极响应,如佛罗里达州的“学区教育设施新建计划”、马里兰州的“优先资助学区项目”[9]。同时,佛蒙特州、俄克拉荷马州、纽约州和科罗拉多州等地还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服务共享”政策、建立“合作教育服务委员会”(BOCES)等形式[10],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复兴建设经费的使用过程透明、形式规范,更有针对性。至此,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进入规模相对稳定、注重质量与内涵的新阶段。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动因

如果深入分析这场贯穿20世纪的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与复兴运动,可以发现其中伴随着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提出合并的缘由

1944年,美国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会议”,主题是如何发展农村教育,目的是为了振兴农村教育。会议认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需要扩大学校和学区规模,推进农村学校“集中化管理”。为了方便农村儿童上学,美国为学校投入车辆15.7万辆,划拨校车经费4.25亿美元,支持学生上学交通费20亿美元[4]。各州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也纷纷效仿通过立法推动本州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如伊利诺伊州于1945年通过《伊利诺伊州学校调查法案》,强调合并小规模学区,在10年时间内,小学区数量减少9 000多个。又如宾夕法尼亚州当局于1963年要求每个县学监制订计划,将小学区最大限度地合并为大学区,农村学校由原来的2 500个减少到501个。纵观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掀起了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高潮,其结果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从50年代的8万所减少到60年代的4.8万所,减少了40%”[4]

()加速合并的原因

为什么加速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追求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二战结束后,随着国内民主运动的高涨、对城乡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唤,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偏低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受科南特(Conant)提出的“规模效益”理论的影响,民众普遍认为要想保证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节约教育成本,“学校应该保持最低限度的规模,尤其在农村地区,只有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约成本才会有显著效果”[12]。在此背景下,国家和各州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合并,全国进入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的高潮。如1944年,在白宫召开了美国“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会议”,集中探讨如何发展农村学校、振兴农村教育,会议一致认为需要扩大学校和学区规模,进一步推进学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4]。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大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合并、小学区被重组,其比例达到全国农村学校的2/3。通过合并,在短短的20年里,“公立学校数量明显减少、校区规模纷纷扩大、入学儿童显著增加、师资和经费紧张得到缓解、教学设备和环境得到改善,人们认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目标已基本实现”[7]193

()减缓合并的理由

美国对于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和价值取向的调整与变化并不是偶然,也不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倒退,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它为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案例。为了避免后来者“复演”这种曲折、减少折腾,深入探讨其发展历程、认真吸取其曲折教训、总结其经验,对于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在辩证态度的基本立场下,通过调查研究,以科学理论来支持发展、以理性智慧的实践去引导发展,在追求农村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乡村学校建设。

()复兴重建的动因

为什么复兴重建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要支持农村社区发展,为偏远农村地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显然,片面追求规模效益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运动,其价值理念有失偏颇。首先,与农村社区融为一体的农村学校具有支持农村社区发展的作用。学者艾伦·德扬(Alan J.De Young)等指出,农村学校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能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与经济发展,而农村学校的合并、撤销,则导致了“社区商业经济萧条、居民生活的寂静”[15]。因此,社区居民普遍要求恢复被合并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其次,与昔日就近上学的方便相比,到较远的合并学校上学,使得农村儿童普遍感到不方便;农村上学路况恶劣、安全隐患较大,使得学生和家长们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后的不适应。如此情形,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因此,民众普遍认为,为了追求规模效益而合并农村学校,让农村儿童遭受到了不公,纷纷要求基于公平理念的考虑,停止合并,甚至恢复农村小规模学校。再者,一些教育改革家逐渐发现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只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却忽视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此外,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仅靠合并小规模学校是不能够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而且为了能够为偏远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机会和保障,保留发展小规模学校是更佳选择。因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通过资金补助等方式尝试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路径,并且适当地将大规模学校进行拆分和改造,出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复兴的局面。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经验与启示

总之,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近百年来经历了从合并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最初的合并是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解决因为学校分布过散、规模太小、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教学课程单一、师资不足、设备简陋等一系列问题。“规模效益”理论和一系列政策推动合并运动的加速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二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合并,但同时暴露出因为合并后的校区规模过大导致的教育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专家们逐渐将视线从扩大规模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对于合并进行反思,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价值进行再评估,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政府转而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对小规模学校进行资金补助以及师资方面的支持,推动小规模学校走向复兴。

()基本立场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辩证态度

随着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人口的相对集中及其对学校集中的要求。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到5 410万,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7]214,而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人口素质、落后的农村经济等极不利于社会的全面与均衡发展,因此出现上文所述的多次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现象。通过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解决了因为分布过散、规模太小、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课程单一、师资不足、设备简陋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众多积极的变化,如美国联邦政府能够更加集中地控制和管理教育,管理效率较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设备显著增加,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师生交往合作范围扩大,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得到快速提升等等。因此,不可否认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显著成效。当然,在片面追求规模效益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也导致了如上所述的问题,忽视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与文化熏陶的作用,尤其忽视了个性化教育的价值、乡土资源的利用。正如凯思琳·科顿研究所证明的,“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并不断增加时,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反而会呈现下降趋势”[13]。因此,绝对不可忽视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坚持辩证的态度,对于农村学校,不要见“小”就合并、见“大”就撤分,而需要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内涵式发展,使农村学校进入协调发展的复兴阶段。

1.3.4 不同药剂使用成本。根据不同药剂本身的市场价格和该药剂的人工和使用成本计算不同药剂防治的经济成本。

进一步看,这种辩证态度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学校存在的价值。首先,“就近入学”的方便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安排学习与生活以及文体活动时间,还能够补充家庭劳动能力,减轻家中经济负担;其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少,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儿童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再次,农村小规模学校因在校学生较少、同学关系紧密而易于协调管理,欺凌现象也比较少,如美国教育部关于1996年至1997年校园欺凌事件调查显示小规模学校仅占38%、中等规模学校占60%、大型学校竟高达89%[16];最后,农村小规模学校与社区合作密切,能够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与社区凝聚力,同时学校也直接促进了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认识到农村学校的这些优势,认真反思“规模效益”理论,才可能对农村学校的合并与撤分保持辩证的态度。

()认识层面避免盲目以科学理论支持农村学校发展

纵观20世纪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史,其中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作为理论支撑。首先,国家现代化理论支持了第一阶段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运动,使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现代经济学的规模效益理论支撑了第二阶段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高潮,使教育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再次,现代政治法学思想支撑了第三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减缓合并,使教育公平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最后,人本主义思想支持了第四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复兴,使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得到了“高扬”。此外,这个过程也是对学校价值的逐步认识过程,即早期片面地注重农村学校对于学生个体的价值、对于社会的功利性价值,因此开启了初期的小范围合并,推动中期的大规模合并。后期则看到了农村学校对于社区发展的群体价值、对于社会的非功利性价值,强调农村学校对于社区的文化辐射、文明传播、经济支持、社会导向等人文价值,因而减缓了合并的步伐,乃至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复兴。这一理论认识的前进路线体现了百多年来美国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理论探索,它带来的教育机会均等*1966年,科尔曼(J. S. Coleman)等人对60万分别来自美国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与信仰的儿童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完成了著名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该报告所提出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及其实践路径,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教育人性化的理念也给其他国家的教育带来了启示。

那么,对于“后发外生型”国家来说,应吸取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于目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不再盲目地推进农村学校的合并运动,也不纠缠于合并问题的追责,而是需要立足于当前的现实,以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第四阶段的复兴为借鉴,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教育机会的均等,从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入手,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再次开发学校课程、综合利用教育途径、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各种努力,使农村儿童能够“学有所教”,接受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性化,从关切农村孩子的日常起居生活、上学路途状况、学习方式和投入、师生交流和沟通、学习效能和学业成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以及农村社区环境状况等方面入手,尽量克服教育的应试化、功利化倾向,克服城市学校优越论、卓越论的误区,营造以学生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氛围,使农村儿童也能够“学有优教”,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以此让农村儿童得到心灵的滋润、德性的提高、智慧的提升。

()实践层面避免冲动以实践智慧引导农村学校发展

反思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现象,其中的冲动成分较多。因此,走向复兴阶段的农村学校建设需要克服冲动,代之以理性的实践。首先,科学布点农村学校。其一,关于农村学校的数量,在综合考虑开设国家规定科目、保证基本学时的同时,考虑学校的生师比、班师比、教师工作量等系数,从而决定农村学校的保存或合并;其二,关于农村学校的布点,可以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以不同村庄上学儿童数量作为“力矩”的技术指标来确定学校的选址,从而兼顾公平与效率。

其次,努力改善办学设施。其一,解决农村儿童的上学和寄宿问题。美国的校车制度,特别是通过政府的相应经费投入来解决农村儿童上学的车辆安全问题、费用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一并考虑部分农村儿童寄宿制的学校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其二,解决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问题。可借鉴威斯康星州的《建筑援助法》,通过立法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补助经费,改善办学条件[3]

再次,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其一,注重外在保证,要求教师具有合格的学历。农村学校教师不但要达到入职时的学历要求,而且还要有专业持续提高的经历。对我国而言,目前可以通过推行新颁布的教师专业定期注册制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二,强调内在保证,要求教师具有合格的素质。对农村学校教师而言,其核心素质包括具有教育农村儿童的情怀和能力、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能力、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可学习美国经验,并落实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起居生活、住房养老、疾病救助等方面的困难,为农村教师创造安心工作的环境。

参考文献

 

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表明,在人类文明前进的道路上,一些现象先后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反复出现。如上文所述,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有关政策,开始了“撤点并校”运动,又于2012年发文禁止撤并及重新布局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如此情形,仿佛“复演”了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历程。当前,我国农村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犹如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合并到复兴的新阶段。基于这种认识,探讨作为“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曲折发展历程,能够给“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特别是给处于复兴阶段的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了什么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这是我们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减缓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追求“规模效益”的价值取向受到了质疑。如上所述,虽然实现了全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但是,这种由“规模效益”理论支撑的合并,本身却受到了质疑。其一,合并能不能降低办学成本?研究结果发现,降低的学校办学成本与政府给予的学生上学交通补贴相抵消,对整个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并没有降低教育成本。其二,是不是学校规模越大、学生学业水平就越高?学者凯思琳·科顿(Kathleen Cotton)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不存在明显关联,而相反情况则是小规模学校学生因为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在学业成就方面要比大规模学校学生更优秀[13]。其三,是不是促进了教育公平?学者乔·巴德(Joe Bard)等人研究发现,小规模学校合并后,农村孩子因上学路途遥远、路况恶劣、舟车劳顿而筋疲力尽,他们因赶路而减少了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反而更加抱怨不公平[14]。在专家学者质疑“大就是好”的价值观念与实际的影响下,政府减缓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

最后,正确评估学校价值。其一,认识、发挥农村学校独有的社区发展价值。长期以来,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忽视了农村学校对农村社区的文化辐射、文明传播、道德示范、社会治理以及科技知识传授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因而导致盲目合并或简单撤销农村学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二,认识、发挥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农村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照顾儿童的个性差异、兴趣偏好,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在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况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人际互动、生活指导,以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改变“为城市学校输送学生”的价值取向,完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1] ANDREW G. America’s Country School[M].Washington: The Preservation Press,1984:42.

[2] THEOBALD P G. Call School: Rural Education in the Midwest to 1918[M].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5:173.

[3] 王强.20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8):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来实现教学目标。牛津英语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所处的地区差异,都会让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4] 王强.从“规模效益”到“机会均等”:二战后美国推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7(9):20-24.

[5] MITZEL H 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M].New York: Th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82:1628.

[6] BERRY C. School inflation[J]. Education next, 2004(4):56-62.

[7] 王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史[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8] 傅松涛,杨彬.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4(3):47-52.

[9] 王娟涓.当代美国中小学合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6,45.

目前,医药产业学院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法人地位没有确定,阻碍了产业学院的深入发展。可使二级学院拥有独立决策权力,减少某一方权力,保障产业学院均衡有序发展。其次,只有拥有法人地位,产业学院持续运营才会有法律保障,很多情况下,企业诉求是希望能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因为在人才的培养方式中,更加注重生产一线的实践,往往忽视学生自身的接受水平和习惯,讲授方式往往也缺乏一定的连续性、阶梯性及合理性。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是以非盈利为目的,而盈利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一定程度上有冲突性。

[10] Colorado BOCES Association.“About Us” available at [EB/OL]. (2013-07-29)[2017-12-14].http://coloradoboces.org/modules/cms/pages.phtml?pageid=144069&sessionid=6f2257c96011a33492041818451932f8.

[11] 徐辉.中外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 JAMES B C.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Today[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59:77.

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过Garden分型的检验中,对于符合率的检验,患者应用X线检验符合率可达到55.88%(38/68),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的检验符合率可达到92.65%(63/68),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明显高于X线,说明在Garden分型中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AR(2)检验和Sargan检验表明模型设立是合理的且工具变量是有效的。且所有模型中经济增长的滞后项 (yi,t-1)系数均为正,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自我强化机制。

[13] KATHLEEN C. School Size School Climate and Student Performance[EB/OL].(2010-10-01)[2017-12-06]http://www.washington small schools.org/sizeclimateperformance.doc.

用3课时完成实验Ⅲ。该实验的设计主要参考文献[1],目的是希望学生深刻理解大数定律的含义,同时通过概率实验来求出一些复杂积分的近似值。

[14] BARD J, GARDENER C, WIELAND R. Rural school consolidation report: history, research summary,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J]. Rural educator, 2005, 27(Winter):40-48.

王婆什么观察力也失去了!不自觉地退缩在赵三的背后,就连那永久带着笑脸,常来王婆家搜查的日本官长,她也不认识了。临走时那人向王婆说“再见”,她直直迟疑着而不回答一声。

[15] ALAN J. De Young. Craig B. Howle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chool consolidation[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90(4):63-89.

[16] 张佳倩.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再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2.

音像资料是一种重要档案资源和文化资源,它的凭证价值、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地对这些珍贵视频资料进行甄别,使其为编辑记者制作节目,为文化市场运营所利用,其意义不言而喻。

 
陆萌,唐智松
《教师教育学报》 2018年第02期
《教师教育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