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理论:导论》评介

更新时间:2009-03-28

1.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理论:导论》第二版(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一书于2015年由劳特利奇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出版,主编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著名二语习得研究专家Bill VanPat⁃ten教授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语言学教授Jessica Williams,一共有17位作者参与了本书各章的撰写,他们均为二语习得各个领域或语言习得理论方面的顶尖学者。全书共13章。

2.内容概述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引论,介绍了理论的性质;第二部分(第2~12章)分别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早期理论和目前该领域10大主流理论,负责介绍每一个理论的都是该理论的创建者或研究专家;第三部分(第13章)为结语,指出了目前第二语言习得有待解释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如何超越这10大主流理论。下面我们对各章内容分别加以介绍。

③做好河道清障工作。严禁恢复2013年洪水冲毁的违章围堤,按照《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相关安排,抓紧落实松花江流域干流河道围堤的退人退耕和围堤清除工作;结合灾后重建和江河治理,将河道内居住人员搬迁至安全区域。严格执行涉河项目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侵占河道、私建滥建,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和防洪安全。

引言:理论的性质。作者VanPatten和Wil⁃liams详细介绍了理论、模型(model)和假说(hypothesis)三者之间的定义及其区别,作者指出科学中各种理论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所谓的自然现象即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现象。理论是科学中的基本主题,科学上的所有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理论的进步,同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社会和行为科学也同样离不开理论,我们同样需要解释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例如为何有的人习得二语是成功的,而有的人却是失败的?为何年龄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有些二语习得研究者认为二语习得这个研究领域能否继续推进的唯一动力是基于理论驱动(theory driven)。作者认为理论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系列陈述,以解释该现象何以发生、发展和变化,Kuhn(1996)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解谜”。理论的第一要务是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其进行解释。模型与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型是描述一个现象的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以展示这一现象不同构成成分之间是如何互动的,但不需要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自然科学中对理论和模型做出了严格的区分,但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两者可以互换,不作区分。与理论和模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就是假说,作者认为假说通常是针对某个单一现象而提出的观点,而理论是对一系列相关现象的归纳性阐述。理论需要预测,而预测实际上就是假说,是可以验证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由构念(construct)构成,所谓的构念是一个理论所依赖的关键性特征或机制,用来支撑该理论对一些现象、事件的观察与分析。构念在理论中必须是可定义的,通过对构念的理解,可以把握一个理论的核心与基础。比如“时间”“空间”是相对论的构念,“语迹”则是句法理论的构念。在详细阐述了理论、模型、假说、构念这些基本概念之后,作者进一步指出理论和模型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理论”解释并预测了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第二,“理论”解释并预测了某些语言现象的成因,例如“关键期假说”提出学习者年龄大小影响其二语发音的准确性;第三,“理论”可以对“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预测。作者提出了任何一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都需要解释的十个现象:一,输入在二语习得中是必不可少的;二,大部分第二语习得是伴随性的(incidentally);三,学习者掌握的知识超过其输入的信息;四、学习者习得某一结构时往往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路径;五、第二语言学习的结果是多样的;六、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各个子系统的学习结果是多样的;七、语言输入的出现频率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有限;八、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有限;九、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学的作用有限;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出(学习者的产出)的作用有限。最后,作者讨论了二语习得中一个引起普遍争议的话题——显性和隐性知识,显性和隐性学习。

第二章 第二语言习得的早期理论。作者VanPatten和Williams将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二语习得研究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和语言学上的结构主义为标志,前者用以解释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后者用来研究语言。但是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推进,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对二语学习的解释越来越捉襟见肘,暴露出诸多的问题。由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理论层出不穷,此起彼伏,有的如今已经黯然失色,有的则经过演变演化仍旧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作者着重介绍了史蒂夫·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该理论为大多数二语习得研究者和教学者所熟知,也是第一个专门针对二语习得而发展出来的理论,当今许多的二语习得理论均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对“监控理论”的理解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二语习得理论和研究至关重要。简要地来讲,“监控理论”由五个相关联的假说所组成: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需要注意的是,“监控理论”最为强大的证据是来自习得者自身的经验,故而一直以来备受批评,最为大家所诟病的是所谓的“构念的操作化”不强,即这些构念的定义模糊,很难用实证研究来加以证明,例如至今还没有独立的方法或证据证明习得者使用哪一类知识(习得的还是学习的)作为其语言使用的基础。此外,克拉申用习得自然顺序来证明“监控理论”,批评者认为这是循环论证:可预测的习得顺序既被内在语言机能(innate language faculty)所解释,又被用来证明后者的存在。再如输入假说中的“i+1”这一构念被批评者认为操作性不够强:也就是说,对“i”和“i+1”很难加以准确定义。更多对“监控理论”的批评可参见McLaughlin(1987)。

第八章 陈述性和程序性的模型——一种基于神经生理的第一和第二语言理论。作者Michael T.Ullman。“DP模型(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指的是由两种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构成的一个理论框架,它是具有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一语和二语习得理论,即从神经科学领域来发现和探讨语言学习的规律。本章主要讨论了这两种记忆系统在语言学习上是否起作用,以及起到何种作用。作者认为陈述性记忆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年龄、性别、左/右利手(left/right-handedness)、睡眠和练习。程序性记忆则主要学习如何预测和推理,就语言学习来讲,程序性记忆主要有三个作用:内隐语法规则的学习、语言类别的学习和语言中非语法的内隐学习。只有内隐知识是依赖程序性记忆的,但不是所有的内隐知识都需要程序性记忆,还有其他内隐知识的记忆系统,比如情节知识就是通过陈述性记忆学会的。学习兴趣、年龄等都是影响程序性记忆的因素。此外,这两种记忆系统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生产机械都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1]它是使某种生产机械正常运转的动力设备,然而同一机械生产的不同元件对加工的工艺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时就需要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加工工件的表面达到工艺要求的精度,这时便需要调速系统来完成这项工作。

第四章 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功能主义路径——基于概念导向的路径。作者Kathleen Bardovi-Harlig。功能主义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言形式服务于意义的表达,另一方面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法、语义、词汇、语用等是人为的分类。功能主义从映射的角度来看语言,所谓的映射分成两类:从形式到功能、从功能到形式。第二语言习得的功能主义路径就是研究中介语中的这种映射关系,尤其感兴趣的是随着中介语的发展这种映射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因此研究方法强调历时研究,纵向考察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和语言加工。值得一提的是功能主义在分析学习者的语言产出时,只关心他们是如何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而不关心语法是否正确。因为出现语法错误也是学习者处于特定加工阶段的体现。例如学习者会用“goed”来表达过去时间,虽然这种时态的表达是错误的,但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学习者是在试图用动词的变形来表达过去时态,尽管这种尝试的结果并不正确。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在某种设定的情境下,按照剧本扮演某一角色,通过对某一角色的扮演获得扮演角色的所思所想。一方面,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扮演服务对象感受服务对象所思所想所需,从而快速提高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另一方面,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扮演岗位模范从而对自己岗位的同理心要求有更深入的认识,树立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工作要求,这个特别适合新入职人员在工作中如何使用同理心的训练。

迄今为止,本书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总结最为全面,详细阐述了这门学科创始以来的理论发展轨迹,不但有早期的理论,而且还囊括了当代最有影响力和解释力的10大理论,各章撰写者或为该章理论的创立者,或为该章理论的重要研究者,因而兼具权威性和前沿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宗世海、刘晓露(2004)对美国第38届TESOL年会所做的综述认为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及世界各国的华文教育都有参考价值。同样国外最新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研究启示很大,我们认为本书至少能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语言习得本质上属于技能习得的一种,技能习得的普遍历程是展示、练习和产出,语言习得也不例外,属于认知技能的一种。既然是技能习得,我们就应该着力研究语言习得与其他技能习得的同与异,借鉴其他相关技能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外国已有研究表明,练习的不同类型会影响习得的效果和速度,集中练习在程序性技能习得中效果最好,记忆力在集中练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与此相反,分散练习中分析能力更为重要。

去年4月,邹市明的第一场新人职业赛,就是当晚8场拳赛的压轴场。最终,他众望所归赢了比赛,“基本上没有太多能够展现自己的机会就结束了。”据新华社报道,当晚他拿到30万美元的奖金。

第七章 成人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加工。作者Bill VanPatten。输入加工理论关注的是人们是如何理解句子的,先理解什么,后理解什么,如何建立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的。输入加工是一个瞬时句子加工模型,而不是一个综合性的二语理论或模型。它关注的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时刻如何将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输入加工模型认为习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理解的副产品,没有理解,习得就不可能发生。由于记忆和加工信息容量所限,在瞬间句子加工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能像母语者那样加工和储存同样数量的信息。加工中既有普遍的加工机制,也有学习者一语的加工机制。IP模型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实词优先原则、词汇先于语法原则、非冗赘优先原则、有意义在先无意义在后原则、名词第一原则、一语迁移原则、事件概率原则、词汇语义原则、语境制约原则以及句子定位原则。

第三章 语言学理论、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作者Lydia White介绍生成语言学研究者如何从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角度考察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能力”。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语言的使用(理解和产出)被认为是基于一个抽象的语言系统,这一系统是语法的心理表征,这样被表征的语言知识是潜意识的,并且这种潜意识的知识很多并不需要在习得一语的过程中被学习,而是从普遍语法推导(derive)而来的。普遍语法的提出源于“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Logical problem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或“刺激贫乏(poverty of the stimulus)”,因为按照行为主义-结构主义的习得观无法解释第一语言习得所遇到的逻辑困境,即儿童在有限输入的情况下何以成功习得母语。同样,二语习得者的中介语能力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即习得者习得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远非输入所能解释,其也同样受制于与母语者一样的制约机制——普遍语法。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二语现象,例如为何输入对于二语的习得是必要的,该理论认为语法中的某些部分是不能仅仅通过目的语的输入而获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遍语法是在真空中被操作的,普遍原则和参数的设定必须得通过接触目的语才能被激活。再如该理论对“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学的作用有限”的解释是普遍语法不能被直接教授,课堂教学和课本上出现的许多信息会误导学习者,相反,教学可能在触发参数重置时起作用。

第九章 可加工理论。作者Manfred Piene⁃mann和Anke Lenzing。可加工理论是一种探讨二语习得发展过程的理论,其逻辑基础是,在习得发展的任何阶段,习得者只能产出和理解当前语言处理器所能处理的语言形式。该理论认为加工构件大多情况下自动运行,人一般无法控制;加工是累积递进的;加工器的输入是线性的;语法加工可接触到短时记忆的存储以用于处理语法信息。可加工理论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发展的问题和逻辑的问题,前者指的是为何学习者遵循普遍的习得发展阶段,后者指的是学习者为何理解超出以往输入的知识。

树底下还聚着一团火,一团由一颗颗诗心点着的火,这团火烧了整整一个下午,让一群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在同一个下午的同一棵树下感动着一样的感动,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不凡的事情。

第十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输入、互动和输出。作者Susan M.Gass和Alison Mackey。本章主要讨论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互动研究路径,也称互动假说。该研究路径包括了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其核心构念主要有输入、理解、互动、输出、反馈、协商、重述等。互动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的沉浸、语言产出和产出反馈来展示学习过程。Gass提出互动研究的起始点是假定语言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交际压力,互动研究可以检验交际、习得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调解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没有一种方法或者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学习现象的。当然,互动方法理论也不例外。互动方法理论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方式看待二语习得中的输出。它将输出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输出,即学习者尝试去产出高于自己目前语言水平的语句;另一类是机械操练的输出,这种单一的操练对于实现语言自动化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其对学习者语言发展来说价值就比较低。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出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十一章 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作者James P.Lantolf、Steven L.Thorne和Matthew E.Poehner。本章主要讨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以维果斯基(Vygotsky)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语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发生在语境中,因而社会文化理论主张考察与心理内在过程相关的环境中的语言,倡导从“大脑内”走向“大脑外”。社会文化理论有着与传统二语习得不同的一些构念,如调节(mediation)、控制(regul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和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等等。

第十二章 复杂性理论。作者Diane Lars⁃en-freeman。复杂性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描述和追踪动态系统中不断浮现的模式(emerging patterns)以解释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作为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适应性、非线性、开放性等特征,因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Larsen-Freeman开始将复杂性理论用于二语习得研究,试图用其解释第二语言的发展。复杂性理论主张采取社会认知的视角来考察二语的发展,其中的核心构念有重复(itera⁃tion)、共适应 (co-adaption)、承担性 (affor⁃dance)、统计优选 (statistical preemption)。复杂性理论持语言是动态发展的观点,表明语言的习得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认知的过程。语言不是一种固定模式的编码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能够产生意义的系统。这也显示了学习者是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语言资源来适应和调节自身所处的环境。

第十三章 第二语言学习被解释了吗?——超越10个当代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作者Lourdes Ortega。本章为全书总结章,作者认为二语习得作为一门学科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创立以来,跨学科性是它的一个显著性特点,并且近些年大有扩展之势,相关学科从原来的语言教学、语言学、儿童语言习得、心理学等学科扩展到认知科学、双语、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作者将二语习得研究所要面对的问题大致分成了五类:第二语言知识和认知的性质、中介语发展的性质、第一语言的作用、语言环境的作用、教学(instruction)的作用。最后作者结合书中的10个理论提出了未来二语习得研究的几个领域:第一,未来二语习得将会继续不遗余力整合语言认知和被认知科学证明行之有效的二语知识;第二,将把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第三,按照对于双语现象以及双语能力本质的理解来对二语习得理论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评价。

3.简评

第五章 基于使用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路径。作者Nick C.Ellis和Stefanie Wulff。语言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也是在使用中得以演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者也是在使用中习得第二语言的。由此发展出“基于使用的(usage-based)”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其基本的工作假设主要有两条:第一,语言学习主要基于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并且输入的都是使用中的语言;第二,学习者从输入中推导出二语规则所使用的一般认知机制被普遍运用于任何技能的学习,而不仅限于语言学习。该理论的核心构念有以下几个:构式(construction)、联结学习理论 (associative learning)、理性认知过程(rational cognitive pro⁃cessing)、基于示例的学习(exemplar-based learning)、抽象化的联结基础(the associative bases of abstraction)、浮现关系和模式(emer⁃gent relation and pattern)。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方法是输入驱动的,因此在解释“输入在二语习得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现象时,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必须从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样本中提炼出一个符合语言使用的模型。

在混凝土终凝后,为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整洁性与光滑度,需对混凝土缝面做冲毛处理,该道工序采用的仪器为国内常用的HVW-MI型,该台机器能保证足够的平整光滑度与工作效率,此外机器购置费用较低,使用能耗较小,兼具效率与经济的特性,非常适合本工程的应用。

第六章 技能习得理论。作者Robert DeKeyser。技能习得理论是用来解释人类在习得技能时是如何从初级阶段最终发展到熟练阶段的。技能包括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语言学习属于前者。技能习得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的不同分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联结主义都在其中得以体现。习得一项技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陈述性阶段、程序性阶段和自动化阶段(Anderson,1982)。技能习得理论中重要的构念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自动化知识、练习、练习的类型。其中练习在技能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量的练习之后可以达到知识运用的自动化。证明练习重要性的主要证据有Newell&Rosenbloom 1981年提出的学习幂定律(power law of learning)数学模型。此外练习类型也很重要,一般可以分成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在语言学习中采用哪种练习类型更有效目前还没有定论。

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SAS、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自评量表评分分别(31.31±2.78)分、(29.15±8.79)分;对照组分别(40.56±4.68)分、(40.12±11.42)分,(p<0.05)。见表3.

第二,呼唤理论和方法多元化。第二语言习得这一研究领域自诞生以来,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跨学科性,不断从相邻学科吸收理论和研究方法,本书所展示就是该学科目前极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理论或模型。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研究目前对这些理论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我们的习得观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受上世纪早期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的影响,过于重视对语言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操作。国外已有实证研究证明,所教并非所学。一个可行的方式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真实的语料后多运用,而非一味地教授学生语言本体知识。

第三,语法在习得中的作用。语法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从知识的类型来看,语法的学习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者要做到成功习得某一语法结构,还需要经过程序性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而后两个阶段对于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尤为重要。王初明(2011)曾指出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三种情节:纠错情节、语法情节、考试情节,这三种情节一直困扰着中国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中国英语教育的“哑巴英语”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过于强调语法,忽视语言习得本身是一种技能习得这一事实。与此类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也有过于强调语法和偏误的趋势。语法的教学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的知识,但无数的习得研究证明,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地接触目的语,在体验目的语的过程中习得该语言。

[参考文献]

王初明 2011 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4).//Wang Chuming 2011 An analysis of three L2 teaching preferences in light of an efficient route to L2 learning[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4).

宗世海,刘晓露 200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第38届TESOL年会综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4).//Zong Shihai&Liu Xiaolu 2004 Others'ex⁃perience can be lessons:A review of the 38th TESO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of U.S.A.[J].Journal of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Jinan Uni⁃versity(TCSOL Studies)(4).

Anderson,J.R. 1982 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J].Psychological Review 89.

Kuhn,S.T.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 Laughlin,B. 1987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ngland:Arnold.

Newell,A.&P. Rosenbloom 1981 Mechanisms of skill acquisition and the law of practice[A].In J.R.Anderson(Ed.).Cognitive Skillsand Their Acquisition[C].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55.

VanPatten,B.&J.Willams 2015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M].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

 
桑紫宏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01期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