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优化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这既肯定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重要性,也对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2017年新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1]志愿服务是崇高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所传达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高尚的志愿精神引领着人们树立服务意识、形成奉献友爱的崇高境界,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培育、弘扬志愿精神,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于环境,尤其是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志愿精神的培育也受特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都是影响志愿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化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对于公民志愿精神的生长及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志愿精神培育的社会价值及意义

(一)经济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经济领域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然而,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下进行,它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志愿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并不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导向和保证。在现实中,志愿精神所体现出的互助、互信、互利的和谐社会关系,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所需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志愿精神通过对健康的舆论环境、互助友爱的道德环境以及安定有序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倡导,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扫清了障碍,对社会精神、道德、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是物质报偿所能计量的。

(二)政治价值

志愿精神是高尚的,属于“软实力”范畴,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志愿精神的育成有助于缓和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沟通与了解,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缓解政府压力。志愿精神的本质价值取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共融的,研究并唤醒中国社会的志愿精神,对于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和融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志愿精神培育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志愿服务能够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人们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作为社会政治体的一员,公民基于志愿精神的理念,有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要求,并诉诸广泛参与政治活动的公益实践。同时,培育志愿精神对我国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和政府社会治理的深入发展,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志愿精神具有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有学者指出:“志愿精神及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样的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2]通过志愿服务,不同群体间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从而缩短了群体间的距离和隔阂,增强了个体对社会共同体的信任,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政治稳定,使社会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第三,志愿精神发挥了良好的政治动员和导向功能。“志愿精神及志愿服务对社会成员具有号召作用,虽然它时常以无声的方式进行,但却凭借着强烈的道德感召力,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从而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2]此外,志愿服务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广泛宣传并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及信仰,而且越在重大事件中这种导向性作用就越明显。

(三)文化价值

志愿精神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志愿精神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和改造。志愿精神通过其特有的实践方式向社会传播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在现阶段,志愿精神及志愿服务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志愿者们在“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指引下,自觉自愿地关怀他人和社会生存环境,提升内心向善的力量。“西部志愿者行动”“奥运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等自发性、社会性的志愿服务活动都在诠释着志愿精神,并得到了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所有这一切都具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上的渗透,也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化理解和贯彻,因此,志愿精神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激励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文精神。

(四)个人生存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向我们阐明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一方面,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员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只有投入到社会关系中,并使自己一定程度地社会化,才能积极地展开他的生命活动,同时形成各种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人的生存意义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另一方面,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人们在交往实践和过程中结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进而生成和彰显出人的本质。人的发展有赖于交往的普遍发展,随着生产和交往的发展,“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3](P330)。志愿服务正是当今社会中典型的社会交往活动,蕴于其中的志愿精神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理解,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觉体会和把握。志愿精神以其高尚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充实了生命的实质,显示了人类作为意义生命的价值所在。

志愿精神培育的目的,从个体方面而言,主要是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和境界提升。“完善的人格在现实中表现为个体人格结构中知、情、意、行诸方面所达到的均衡的高水平建构,其人格表现处于优化状态。”[4](P6)志愿精神培育有助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对志愿服务的情感体验,提升道德感,形成高尚情操。在意志磨炼和实践中,形成行为习惯,自觉践行高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能力提高同时包含了德性的意义,因此更值得被推崇。

二、志愿精神培育社会环境优化的内涵

按照2.1.1标准曲线,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干燥香水莲花多糖的含量,平行测定4次,香水莲花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2.01±0.23)%(mean±SD)。

(一)经济环境是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切社会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生活和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决定力量和最终源泉。因此,经济环境是影响中国志愿精神培育的基础性因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定的经济条件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起点。当前,我国已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为我国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P33),它在无形中渐渐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既为精神生活发展提供了新基础,也向精神生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催生了诸如独立自主、公平效率、权利义务、竞争合作等公民意识,但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价值观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它使人们很少去关心公益事业,减弱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追逐利润、急功近利和以个人利益为主,因此,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为志愿精神培育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在NSCLC发生发展进程中,微环境内的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会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而巨噬细胞的趋化聚集在微环境内的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从血液或淋巴管迁移至癌巢的巨噬细胞,定位于肿瘤上皮组织、间质、坏死区域和肿瘤浸润的边缘。它们可以通过旁分泌作用产生并释放不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血管生成、组织重建及损伤修复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5]。根据TAMs活化后不同的表型和功能可分为促炎症反应的M1型巨噬细胞和抗炎症反应的M2型巨噬细胞[6]。

酒评:这个混合了多个产区精华混酿的赤霞珠,在全新的美国橡木桶中陈年20个月。2014年份有部分来自Wrattonbully这个葡萄园,是当年舒伯特时期所没有出现过的葡萄园,这意味着奔富的酿酒团队仍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想要追寻更加完美和优质的佳酿,一直在追寻更好。

我校为三年制大专学校,我校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且该专业学生为文理兼收,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生物化学内容繁多,复杂抽象,学时又非常有限,学生普遍反映难懂难学,不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望而生畏。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将生物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二)政治环境是保障

政治环境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直接、最突出,优化政治环境对中国志愿精神培育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建设是志愿精神生成培育的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特别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6](P168)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自主、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形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认同感,继而承担起责任。“志愿服务的价值超越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更多的贡献在于给了民主原则滋养的土壤,并推动了民主的发展。”[7]而民主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公民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的形成,从而推动了志愿精神的完善。

中药材是我国药物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其类型非常多,不同药材的形状与质量也大相径庭,因此,对不同类型中药材进行鉴定成为现今中医临床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中药材鉴定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传统经验鉴定法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鉴定方法[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一些常见中药材,分别利用现代鉴定法、传统经验鉴定法进行鉴定,对比二者鉴定的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政治因素还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上。由于志愿服务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和倡导志愿服务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基本选择。这种支持和倡导,一是表现为政策导向,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有助于形成对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的正确态度,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政策支持;二是表现为法律法规制定,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地位和功能,规范他们的行为,保障他们的权益,从而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保障;三是表现为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为志愿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说,优化政治环境就是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培育有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为志愿精神培育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三)文化环境是动力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动力所在。文化的内涵十分宽泛,一般来说,它是指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一整套价值观、意义和物质实体,是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个体在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由自主地受制于社会文化,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从起源来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8](P385)文化涉及社会最深层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心理结构等因素,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反映着那个社会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化发展,中国的开放环境不断扩大,多元文化影响格局基本形成。主导文化逐步丰富与创新,传统文化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得到开发与向现代转化,大众文化迅速兴起,网络文化快速发展。志愿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生成并发展,它体现了文化的传统性,也体现了文化的开放性。有学者认为志愿精神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典范”。优化文化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为志愿精神培育生长创造有益条件,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志愿精神培育所需的文化环境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先进文化的引领、现代公民道德文化及志愿文化的形成以及社会公众舆论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总体来看,优化志愿精神培育的经济环境就是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二重性,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建设带来的新契机,为志愿精神培育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志愿精神培育社会环境优化的路径

(一)经济环境优化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前提。恩格斯指出:“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9](P456)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生产力除了自身所代表的物质财富意义外,还具有塑造理想和谐社会状态、丰富人的本质等价值意义。有鉴于此,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是推动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前提,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从宏观上优化经济环境的根本举措,因而,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志愿精神培育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稳固的经济基础。

[2]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志愿精神培育需以人们物质财富的积累为动力。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P103)换言之,有怎样的物质生活就有怎样的思想观念。人们的精神境界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提高的,反过来,没有精神追求的财富也只能是空洞的积累,无法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意义。国外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收入和志愿服务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11](P116)物质财富的合理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正当诉求,是志愿精神培育最现实的推动力。我们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协调利益关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志愿精神培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政治环境优化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志愿精神培育创造根本条件。民主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极大地促进着公民主体精神、平等精神及参与意识的发育,同时也促进着和谐、宽容精神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生长点,是公民政治实践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保证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唯有此,才能从制度上保证公民的主体地位,为志愿精神培育创造根本的政治条件。

健全法律制度建设,为志愿精神培育解除制度障碍。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精神生活化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作保障,仅仅依靠志愿者的热情并不能有效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就现有情况来看,志愿服务法律效力等级低、立法内容不够具体全面、国家志愿服务立法处于缺位状态等是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方面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制定统一专门的志愿服务立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规范全国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的跨界跨区域协作扫清障碍,同时还能通过高级别的立法彰显国家对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弘扬志愿精神。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及其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管理和活动开展进行了系统规定,《条例》的颁布迈开了我国志愿服务全国性立法工作的第一步,推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体现了党在执政理念上的转变:“我们不仅要向市场放权,也要向社会放权;不仅要解放生产力,还要解放社会活力。”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有效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系统作用,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公共事务需要社会组织去做,社会组织也是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在现阶段,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就是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特别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由于中国现存社会组织包括其所需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完全成熟,政府需要借助其强大的社会动员优势对志愿服务进行鼓励和支持,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扶持和引导,以增强和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供给,加强志愿服务相关政府机构建设,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监管体系,通过政策制度与实践支持为社会组织的初创和发展保驾护航,从而为志愿精神培育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此外,社会组织也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能力水平,建立系统培训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保证依法、有序、规范地开展工作。

广州虹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涉及领域包括测试测量、汽车电子、自动化、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同时,虹科电子是英国Pico技术公司和德国PEAK系统公司的全球最大经销商之一。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虹科电子总是能够开拓新思路,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完成解决方案,也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同。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社区建设与志愿服务密切关联,二者是一种在双赢机制作用下的相互促进。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积极担负起志愿精神培育的职能。要培育社区文化,首先要促进社区交往,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人们只有在共同的活动中,才能增进交往,形成社会联系。”[12](P117-118)同时,要优化志愿精神培育的社区环境,还需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目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主要在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但随着社会需求多元化趋势的日渐明显,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动力也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形成社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文化环境优化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创造有益于志愿精神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义的。在志愿精神培育中,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可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风尚日益显现。这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引导人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其次,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间具有天然的自洽性。当代中国志愿精神承载并充盈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志愿精神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自助,强调自觉自愿、力所能及,注重参与者的主体选择,体现人的主动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志愿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最后,中国公民志愿精神培育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精神培育的方向,构建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追求,凝聚志愿精神培育的精神动力,形成志愿精神培育的道德基础,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中介。

两国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和优势,采取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拳头产品”,比如,泰国的美容整形、变性、牙科等,印度的心脏手术、髋关节置换等。此外,印度传统医学资源在医疗旅游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营造志愿文化氛围,为志愿精神培育助力。志愿文化建设是志愿精神培育最深厚的基础,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志愿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价值观,不论其是以精神的状态出现,还是以习惯的方式表现,都可以反映志愿者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志愿文化氛围的营造需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入手:以志愿者服装、证书、书籍等形式呈现志愿服务物质文化,加强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凝练志愿服务的理念、意识作为志愿文化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使之成为志愿文化发展的保障,形成社会认同,促进志愿文化精神层面的提升。

拓展志愿文化的传播渠道,创造志愿精神培育的和谐舆论环境。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发达,各种传播媒介所输出的信息量巨大,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环境,从而影响和制约人的思想品德。志愿精神带有价值信息的性质,大众传播哪些信息、对这些信息如何解释,都鲜明地体现着传播者的价值导向,从而影响和左右舆论环境。要为志愿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科学运用宣传机制,既要坚持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原则,又要关注宣传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宣传工作中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鲜活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内容,做好典型引路工作,大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要高度重视大众传播的功能和作用,创新志愿文化的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占领网络新阵地;要积极净化网络环境,搭建志愿服务交流共享平台和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多渠道传播志愿精神,形成关注、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的机制和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Z].2017-08-22.

志愿精神培育需以良好的经济秩序为有力保障。良好的经济秩序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备条件。现实生活的许多事例表明,在混乱的经济环境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必然是无理性的,其思想道德素质也容易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公民道德塑造影响深刻,呈现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志愿精神的发育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市场的实用主义侵蚀了人际交往领域,个人成为“原子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不仅如此,基于完善市场经济而形成的自由自主意识和规则意识并未在我国公民意识中完全确立,人们对自由自主的认识仍停留在“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和传统文化下的自我负责意识中。由此可见,要引导公民树立真正的主体意识、培育志愿精神,还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努力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经济活动的良性运行以及公民道德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秦铁崖说没有。老太医问他是何处人,秦铁崖回答说扬州。老太医有些吃惊:“扬州?老家就是扬州?我本以为,就你这身形,注定是山东大汉,武二郎再世。原来销金窟扬州,也出公门中人,威猛汉子。”

所谓环境优化,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的过程。优化志愿精神培育的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里着重从宏观的社会环境角度进行探讨。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陶倩.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从表6可以看出,2012—2016年青岛市总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12—2016年青岛市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趋势比较平缓;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同样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3—2014年就业人员比重减少最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在逐年递增,尤其201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增加最大,这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结果。通过分析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可以看出,2012年青岛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属于工业化后期,2013—2016年属于工业化中期。

《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了以盖茨比为典型代表的美国青年一代战后在追梦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对消费主义文化倡导的“金钱至上”价值观盲目地推崇及由此遭遇的精神打击与挫败,是阐释精神生态批评理论的好教材,通过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解读,能够加深对精神生态批评理论的认识并深刻领悟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精神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从作品中吸取教训,获得有益的启迪,最终找到拯救社会、摆脱精神生态危机的良方。

[7]Safrit&Merrill.Global Trends and the Challenges for Volunteeri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2006,Vol.XXIV.

[8]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魏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玮,林伯海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第03期
《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