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

更新时间:2009-03-28

进入新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日臻完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新媒体时代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新媒体之交互性及泛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和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引领着大学生交往方式、生活样态、思维模式的变革。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2017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中国网民总数高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增速较快,占网民比为96.3%,总数为7.24亿,学生网民占网民比为25.0%。[1]大学生是新时代下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主体性不断的提升,因而,高校必须认真研判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的新变化,主动有为,推进大学生和谐心理体系的构建,实现新媒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完美融合,提升心理教育的效能。

一、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内涵

新媒体的“新”是对照既有的传统媒体而言的,它具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呈现了新特点,因此,本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进行研究时,就必须对新媒体及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内涵进行分析及认识。

1.新媒体的发展及特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媒介,譬如电视、报纸等的新型媒介。它是在移动互联网及数字技术演进一日千里的语境下而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媒介。新媒体囊括了数字电视、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是技术与时代共同融通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基因与时代特色。其产生及发展历程都刻有媒介历史发展的痕迹,是历史某个阶段新型媒介的专有名称。1967年,美国人首提“新媒体”概念。1969年,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多处使用了“新媒体”的称谓,之后“新媒体”的概念以美国为中心也扩散到世界各国。[2]

面对乳腺癌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英特尔与国家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汇医慧影公司携手,将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平台上,大幅提升了数据的处理和推理效率,让乳腺癌的筛查更精准、高效。

相对于既有的媒介,新媒体的表征为:一是及时性。它能够做到随时随地的发送信息,穿越了时空的羁绊。人们可以快捷地接受最新的讯息,了解最新的实时动态。二是交互性。传统的媒介是单线路传递讯息,受众是信息的传递容器。新媒体条件下,人人皆为信息源头,既可以发布各种各样的讯息,也可以对所接受的信息转发及评论。当然对新媒体时代的人们的媒介素养有了更高的标准。三是开放及多元性。新媒体是超越物理时空的局限,开放性日益彰显,信息的传递之鸿沟被无形之中抹平了。同时,平民化倾向日益显现,多种观点都被呈现出来。四是个性中内隐分享性。新媒体让社会的“小我”有了新的展示平台,人人依托平台发布自己的新观点与新思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多个移动终端,譬如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微信及微博、QQ等,对自己所认定的价值含量高的信息进行分享,扩大其渗透力,让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4.“碎片化”思维样态呈现。“碎片化”是对新媒体条件下人类社会差异加剧、阶层多样化的形象性的阐述。随着新媒体技术及新媒体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信息的碎片化迎合大众对信息需求短平快的节奏需要。其外显的及时性、多样化及共享表征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对信息大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它被知识权威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扯下了他们神秘的面纱,让大学生不断地创新,实现人格的重构与自我的现代化转换。但碎片化的负面作用不容小觑,它可能导致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自我教育及创新能力变异与走样,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快感诉求”的思维样态,压缩自我既有思考方式、思维模式与思维空间,导致很多完整的信息折损,造成了大学生认知出现了问题,承载了超负荷、大容量的信息,致使他们思维混乱不堪,对他们认知及完整人格的形塑产生不利作用。新媒体通常将直观的图片及音频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导致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下降。新媒体空间信息庞杂混乱,人们对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完全掌控,低俗化、媚俗化的信息有一定的拥趸者,致使部分大学生思想迷惘,人格异化。更有甚者对新媒体信息过度依赖,致使思维日渐僵化,创新力与自我辨识力退化,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步入中年以后,朱自清的文学创作,由之前的绘景抒情,逐渐过渡到追忆往事,坦露心声。他由身边的日常琐事入手,真实地展现自己及周围人的生活细节,从中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和复杂细微的情感。这种人情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眷恋,从而也体现着他对生命的挚爱。

二、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现象的审视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的图案,较多的还是鸟纹。在良渚被命名为兽面纹的图案,其实也是可以归入龙首纹的。从汉代《说文》《淮南子》等文献对龙凤的描绘来看,良渚的龙首纹、兽面纹还不够像龙,鸟纹也还不够像凤,但它们是龙凤的雏形。龙尚变化,龙尚进取,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阳刚精神。凤则尚和美,尚吉祥,它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阴柔精神。龙腾凤翥成为中华民族幸福的象征。而这,正是中华美学的灵魂。良渚文化纹饰中虽然有龙的雏形,但不很突出,良渚文化的灵物崇拜主要是鸟崇拜,鸟崇拜可以看作是凤凰文化的源头。

大学生心理和谐则指的是在社会内外各种要素的综合影响下,大学生个体心理多种要素之间、其个性心理指向性与个体心理外显性要素之间、大学生个体心理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可以维持的一种动态的协同、平衡、安然有序的理想态势。个体的和谐个性不断形塑,健康人格逐步达成的一种最佳状态。

配置的过程要根据相应的标准,配置活动要具有规律性,配置环节尤其要注意混凝土的调配比例是否科学,比例的科学性将直接关系到交通土建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实际配比工作中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调配工人进行技术指导,强调调配工作的重要性,确定最佳的调配混合实践。由于操作工人并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现场指导人员要尽可能保证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包括时间控制、比例确定以及调配要素的选择等各个方面。从混凝土的调配阶段开始就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3.“符号化”外显于行。人类生存模式及生存方式因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改变,它为人类构建了“数字化”生活图景,引导人们对商品内蕴的符号及形象产生崇拜,商品拜物教大行其道。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新的交往范式,符号成为交往行为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打破了传统交往主体之间所内隐的自然及社会特性,在虚拟现实中取得了另一种获得感。个别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之中的依附者,在虚拟交往中沦陷自我,理性缺场。符号化被放大后,大学生的主体性也逐渐地在消弱,情感及价值观被符号化所消解,人际交往中的亲近感与心理距离被疏离。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在网络中开展符号化的消费,让自我的价值不断体现,有利于高雅情操的培育,提升自身的创新创造力。但符号化被过度的推崇,虚拟消费的不断攀升,致使个别大学生在攀比之中丧失自我的价值判断,形成一切都可以买来,对自我心理及人格的完善产生了不良的作用。

2.和谐及大学生心理和谐内涵解析。和谐内涵丰盈,学界较为认可的观点为:和谐是万物隐含的固有特性,是对世间万物演进规律的体现与引导;和谐也是一种万物关系的外显,体现与彰显了万物的要素之间、要素及系统之间、系统及环境内在的联系,它是“多样的统一、关系的协调、力量的平衡、过程的疏通、竞争的扬弃、功能的优化”,[3]诸多的联系既是协调的,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和谐也是人类追寻的一种理想的状态,让万物及人类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动态的安定有序、相互容纳与协和。因而,和谐既是契合了万物发展规律之要求,又是合目的性的一种万物及人类之间的动态协和、平衡,实现万物总体的功能最佳配合与整体的最优外呈。

2.“去个性化”日益滋长。“去个性化”是我们个体的自我意识性不断下降,对自我的评判与自我控制力不断下调的一种不和谐状态。新媒体重点开放性及虚拟空间隐匿性导致不少大学生盲从一些不良的行为,在无意中充当了网络群体事件及一些不良舆论的扩大器与放音器。个性化不断加强,个别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日渐模糊,认知不断偏向,他们的内在自我意识不断的抹平,日渐偏离正常认知。

1.“后现代主义”日渐显露。“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对现存社会开展深度的探析与评判,提倡多元化的思考方法,推崇思维个性化的思考,彰显人人平等,让开放性成为新状态。新媒体的表征及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及开放性切合了“后现代”的价值遵循,推动了人们在线上进行虚拟化的“后现代”体悟。传统媒体的正向引导与严肃话语体系正在被销蚀与消解,网络文本话语及多种音频对话语体系进行了重组与转化、网络话语对现实世界的阐释更为浅显化、碎片化与娱乐化等媒介呈现方式都内置了后现代的魅影,“也映射出反权威、追求个性的现代价值取向”。[4]“网络恶搞”被个别人奉为新时代媒介的一种创意样态。它有时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刺激了人们的感官,让人享受了感官的快乐,使某些人由此成为“网红”,传递了一种价值错觉,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迷惘与迷失,一定程度上拉低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有机可乘。有学者研究指出,个人上网时间超过了工作与学习时间,对网络过度痴迷则对享乐主义认同度高,外显为自我过度的放纵。

三、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和谐心理构建的路径选择

1.理念更新:确立以人为本,重视健康人格形塑。人的行为是由理念来引领的,它是我们认知的起源与行动的指南。培育大学生和谐心理必须有先进的理念作为导引,这样才可以提升对大学生新媒体条件下心理问题的全方位把握与认识,提升自身的本领。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确立“以人为本”,强化健康人格的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要旨。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生命,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5]由于受到各种现实及历史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并不理想。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引领,针对新媒体的特性,主动有为,顺势而动,积极应对,引导大学生做好心理自助与心理调节,做好预警及心理干预,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心理的和谐更是彰显了以人为本,它更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定势的形塑,把健全人格的打造作为主旨,促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充分迸发,把其培育为心理和谐积极向上的人。心理自我辅助则是通过新媒体平台,让主体性复归,学生自我调适,认识自我,维护自我心理平衡。心理预防则是对大学生存在问题提前研判,并积极进行正面的干预,进行有效的疏引,化解心理危机。

2.环境优化:创设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良好氛围。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大学生是社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和谐的构建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塑造。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和谐必然在其群体之间相互的影响,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也要受到大众传媒,譬如新媒体的影响。因而,在新媒体条件下,多种新媒体必须要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者、传播者,多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大力宣介与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多样的新媒体空间中,让主旋律成为主流与主导,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新媒体成为多种正能量的集结地与发散地,更是多种正能量的扩大器。网络新媒体须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与行业自律,各种网红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要自觉崇真向善,不能任性而为,多把新时代的中国好声音与中国好形象传递出来。社会各界要做新媒体的参与者与监督者,共同摒弃假丑恶,让新媒体空间晴朗万里,让先进的文化占据主流,为大学生心理和谐构建助力。

3.队伍打造:健全机制,提升素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鲜明地指出:必须以以人为本为引领,围绕教育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这个核心,把队伍建设与机制构建作为学习型社会及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大学生心理和谐构建的队伍应当是专兼结合的队伍,即包括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朋辈辅导者等[7],复合型的高素质队伍打造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培育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者不但必备心理辅导及心理干预的专业知识,还需有娴熟的新媒体的技术运用能力。高校心理教育者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工作者参加各种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通过素质的提升,高校心理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平台,探索多种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方法,譬如网络游戏、网络直播、VR、微信、微博、QQ群、网络直播,推动与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耦合,对大学生心理和谐进行全方位、无缝隙地辅导,实现工作方式的创新与效能的大幅提升,引领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为国家培育心理健全、人格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4.模式创新:静态与动态教育相融通。梳理高校心理和谐教育的现状,其模式主要为三种趋向:第一种是医学专业的发展路向。它主要是针对个别大学生心理严重失衡,呈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生活与学习的个体服务,主要活动是提供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第二种是教育辅助的发展路向。以大学生群体为服务目标,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及潜能释放为要旨。第三种是教育综合型的发展路向。其要义是提出高校心理和谐教育应当融合教育、社会、医学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及混合化的方式发展演进。每个高校有自身的特殊情况,每个学校的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及心理和谐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也是各有差异的,要提升心理和谐的教育效度,必须因地制宜,在认真调研与分析自身学校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在新媒体条件下实现心理和谐教育的动态与静态教育的有效融合。在静态的维度上,高校可以积极开辟新的平台与新的健康教育通道,建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相融合、相融通的教学新场域,心理教育的课堂必须发挥主阵地的功能,讲授多种心理和谐的调适方法与模式,同时还要把心理和谐的教育延展至新媒体平台,发挥手机移动终端的作用,开设专门的心理和谐构建的微信公众号,整合多种有特色的心理教育及教学资源,“搭建丰富多彩的虚拟时空实践活动空间,可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测试、学习心灵电影赏析等,从而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8]在动态维度上,高校要依托新媒体,充分发挥其泛在性、及时性、经济实用性的优势,利用高校的BBS、在线心理辅导室、微信公众号、QQ心理辅导群等,以新颖、时尚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其粘度与厚度,让师生的常态化沟通成为现实。在沟通中,高校教师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对学生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对话,在悄然无声中融合了主体与主导,各方形成了合力,和谐心理的教育效度必然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

[2]蒋宏.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3]黄志斌,王志红.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现代阐释和绿色转换[J].2002,(05):201.

[4]苏文明,王政书,奉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异化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01):76.

[5][8]殷成洁.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6):8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7]卢淑芳.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149.

 
修稳君,张俊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